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1483 縮短三十年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作者:八零阿濤  書名: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更新時間:2024-04-16
 
“要不要先去吃點東西?”

看到楊小濤將第四件部件做完,趁著休息和喝水的功夫,楊佑寧立馬上前關心道。

“食堂做的熬骨頭,還有餡餅,你先吃點補充下!”

楊小濤看著一旁正在吃飯的劉大明幾人,感受著身體情況,隨即搖頭,“不用,我現在手感還好,一鼓作氣吧。”

楊小濤開口拒絕,楊佑寧也沒多說,拿起餅子站在一旁看著。

周圍人離開又回來,依舊將倉庫堆滿。

旁邊,休息處劉大明幾個將骨頭湯喝掉,又解決了個人問題,走向機器前。

吃飽喝足,再次開干。

下午三點,楊小濤將做好的部件輕輕放下,身體傳來的不適告訴他,需要休息了。

高強度的作業,精神的高度集中,體力精力的消耗都不是小數。

來到一旁,陳宮立馬將缸子遞上去讓楊小濤坐下休息。

不知何時,一機部的夏老,孫老兩人來到現場,身旁劉懷民楊佑寧正陪著。

幾人看到楊小濤在休息,也沒上前打擾。

周圍人看楊小濤的目光都是崇拜。

從早上開始到現在,楊小濤一共做了六個部件。

看起來不多,但對比其他人,迄今為止也只有劉大明,劉工一個人,做了一件合格的。

其他人做出來的部件,精度測試都不完美。

而劉工做出來的那一個,也是耗費了三份材料的。

哪像楊小濤,一遍過。

效率,成功率簡直逆天了!

以至于到最后眾人都不敢浪費材料了。

“老劉,休息下!”

十分鐘后,楊小濤喝了兩碗肉湯,將一大塊骨頭肉啃完,隨即起身往場地中走去。

劉大明臉上露出苦笑,“老了,不中用了啊!”

周圍人低頭,備受打擊。

“放心,有我呢!”

青年的聲音從前面傳來,周圍人聽了,再次抬起頭。

夜幕降臨,機械廠卻是越發熱鬧。

下班的人很多都沒有離開工廠,反而待在車間,待在倉庫外,好像等待著什么。

大門處,梁作新剛剛接到通知,上級領導要來,連忙派人來到門口警戒著。

沒多久,兩輛小轎車出現在道路上,很快來到門前。

“首長!”

梁作新看到車里坐的人立馬上前見過,來人點頭,而后車子進入機械廠。

后面的小汽車緊緊跟著。

“你們看好大門!”

梁作新囑咐一句,立馬騎上摩托車,跟在車隊后面。

車子停下,梁作新立馬引導幾人下車往倉庫走去。

大門口,夏老帶著劉懷民幾人早就等著,看到黃老以及跟在后面的陳老立馬上前。

“首長!”

“領導!”

幾人見過,陳老緊了緊身上的棉衣,一邊往里面走一邊開口問道,“現在進行到哪一步了?”

“核心部件十三個,已經做完十二個了。”

“其中最難的控制軸承正在做!”

“現在是第二次嘗試!”

夏老解釋著,大半天的功夫,基本上都在這里看著,卻不覺得累。

心神都在一次次成功與失敗中牽扯著,就連時間都覺得變快了。

當然,比起楊小濤來,他們全是輕松了!

陳老聽到話沒有多說,快步穿過人群,來到最里面。

入眼的是楊小濤坐在一旁地上擺弄著工件。

身邊人想要提醒,卻被陳老抬手制止。

“首長,剛才做的不合格。”

“小濤正在檢查問題。”

陳老點頭,然后看向旁邊,那里一個個部件在眾人的忙碌中,正在安裝著,一種沒見過的機床輪廓正迅速成型。

“首長,這次,多虧了小濤。”

夏老在一旁小聲說著,“核心部件十三個,他一人完成了十一個!”

孫老也是點頭,“這種精度要求,已經超出了一般八級工的能力。”

“我估摸著,全國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黃老深吸一口氣,“這樣的人,有一個就是咱們國家的幸運了。你還想要幾個?”

“那倒也是!”

陳老聽了沒多說,只是心里盤算著,如此高精度的機床,若是做出來了對國內制造業的影響。

會帶動機械行業前進多少年?

自從國外對國內施行技術封鎖后,國內的機床行業最少落后五十年。

五十年啊,兩代人的差距啊。

而且國內發展制約的太多,這差距說不能奮起直追,只會越來越大。

所以他們才會給各個機床制造廠下達任務,研究更好的機床,以此來縮短差距。

但結果嘛。

眾多機床廠都嘗試過了,最好的也不過是跟啟明星一個等級。

可見,其中技術壁壘有多難。

眼下,紅星機械廠,就是他們最后的希望。

眼前的青年,就是他們最后的倚仗。

“應該有十年吧!”

陳老使勁往好了想,使勁大膽的想,然后,心中充滿了期待。

黃老幾人目光灼灼,努力壓制著內心激動,卻又不得不壓制住,保持安靜。

周圍人更是不敢議論,哪怕心里有各種想法,也只能憋著。

一群人目光都盯著楊小濤身上。

此刻,楊小濤正拿著部件對比著圖紙。

按照自己的設計,制作出來的部件不應該有問題啊!

兩個對稱軸承,沒有問題。

使用的材料,沒有問題。

到底出現在哪里?

做出來的精度,應該符合要求的啊!

怎么會出錯?

還連續兩次出錯,不應該啊!

百思不得其解。

楊小濤摸著腦袋,突然感覺身上有點冷。

夜涼了,他又只穿了一件秋衣一件襯衣,干活的時候身體活動來了還嫌熱呢,這會兒坐著倒有些冷了。

突然間,楊小濤立馬摘下手套,用手摸著部件表面,冰涼。

這是塊銅鎢合金。

楊小濤不知道這合金的膨脹系是多少,但他明白一個道理。

熱脹冷縮。

“哈哈哈,怪不得,怪不得呢!”

猛然間,楊小濤輕笑起來。

周圍人都是好奇,陳老幾人更是上前。

抬頭看到眾人,楊小濤起來拍打著部件,隨后笑道,“明白了,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

楊佑寧心急問道。

楊小濤對陳老幾人點頭示意,見眾人好奇,隨即看向一旁,“現在多少度?”

“多少度?”

“氣溫!”

一旁人聽了立馬詢問起來,更有人跑出去查看溫度計。

“氣溫有什么關系?”

黃老在一旁問道。

“首長,這金屬可是有個特性,熱脹冷縮啊!”

楊小濤笑著說道,一旁的常明杰等人垂首頓足,嘴里哎呀哎呀的說著。

黃老幾人也反應過來,這時外面傳來喊聲,“華氏四十二!”

接著就看到一個人將溫度計拿到跟前。

楊小濤看了眼,換算下來,也就六度不到!

隨即向眾人解釋起來,“若是一般情況下,比起常溫下二十度左右,這點溫度差對金屬的影響微乎其微,但在這精度要求極高的時候,一點點改變都會影響最后的結果。”

楊佑寧聽了,也沒多想,既然找到了問題,那就解決問題。

“快,升火盆子!”

“多拿幾個,多余的人出去,把門窗閉上。”

“老李,找人將窗戶堵死。”

“開燈!”

眾人呼啦啦的忙活起來。

趁這時候楊小濤來到休息處開始補充體力。

陳老坐在一旁,神態和藹。

“小濤,你給我句準話,有了這臺機床,咱們跟國外的差距,能縮短多少?”

陳老說完,黃老幾人也在一旁聽著。

機械廠的人更是攥緊拳頭,心里盤算著。

有人說差國外五十年,有人說三十年,還有人說差的更多。

他們也不知道到底差多少,差在哪里。

但追趕世界先進的腳步,不曾停歇。

只是看不到前方對方的背影,所以一直沒有個清楚的概念。

楊小濤喝了一口水,拿起桌上擺放的奶糖,放嘴里咀嚼著,腦海中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阿爾法特那里說的,什么當前德意志最先進的機床,純粹是被人忽悠了。

但要說十年二十年前的產品,楊小濤還是可信的。

加上這段期間對機械方面書籍的學習了解,楊小濤也清楚,這種高精度的半自動機床,成熟的時間也沒多少年。

想到這里,楊小濤心里有了判斷。

“首長,若是能夠成功,這臺機床可以達到國外發達國家五十年代的水準!”

楊小濤并沒有說出直接答案,因為在他看來,一臺機床的提成不代表整體實力的提升。

想要將國內機床制造業整體提升,就需要大量的生產,大量的裝備,而這同樣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

現如今,國內因為機械廠啟明星的出現,已經可以自主制造部分機床,但大部分仍舊依靠進口。

可以說機床的發展非常緩慢。

國內的發展速度,甚至達不到西方國家二戰前的水平。

但這臺機床,應該有德意志五十年代的水準。

這樣算來,提升三十年算是保守估計了。

當然,前提是做出來!

前提是推廣到全國!

“好。哈哈哈。好!”

陳老笑著,國家經濟建設,工業建設情況在他腦海中一清二楚。

有時候做夢都想著提高國家產能,提高機械水準。

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

現在國家的工業水平,甚至連東邊的高麗都達不到。

“三十年,三十年啊!”

“這一步邁過去,足足縮短三十年啊。”

陳老突然站起來,雙手叉腰,看著不遠處的半成品,不住的感慨。

周圍人聽到三十年這句話,莫名的震撼。

“咱們,終于可以看到人家的后腦勺了啊!”

黃老突然感慨著,陳老看過來,然后兩人又笑起來。

埋頭苦干,抬頭相見,不遠矣!

“楊小濤同志。”

下一刻,陳老陡然變得嚴肅。

“首長,請指示。”

陳老上前兩步,雙臂抬起,搭在楊小濤的雙肩上。

這一刻,臨近的人明顯感受到陳老神情的變化,那眼中飽含熱淚。

“首長!”

陳老的這舉動,讓楊小濤有些無措,同時心中也生起一股熱火。

“我,以一名老工人的身份,鄭重的請求你!”

“把它做出來。”

楊小濤跟老人對視著,而后鄭重點頭,“必不負使命。”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