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2240 就差最后一部分了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作者:八零阿濤  書名: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更新時間:2024-12-30
 
1967年9月26日。

“喂,楊總嗎?”

“我是江陵的張山。”

機械廠指揮部里,楊小濤拿起電話,聽著里面的聲音。

如今,江陵機械廠的電話是一天一次。

沒別的,起落架的生產還是沒有著落。

先前解決了材料問題,又解決工藝問題,前一陣又幫忙解決了機床問題,可到現在,還是沒有拿出成品。

如今,距離任務結束的時間,就剩下62天了啊。

正好兩個月。

楊小濤要說不急那才怪呢。

“張主任,我是楊小濤。”

“楊總,我們經過上次的教訓,我已經找到了問題所在。”

“什么問題?”

“液壓油,使用的液壓油達不到要求。”

張山說哈聲音中沒有太多興奮,因為這樣的對話已經進行的太多了。

這段時間跟楊小濤也算是熟悉了,只要打電話,直接說問題。

客套,沒用。

有問題了,大家一起想辦法。

總之一句話,就是要做出來。

“液壓油?有什么辦法沒?”

楊小濤想到很多問題,唯獨沒有想到會是油的問題。

“我們已經跟上級聯系了,正在尋找合適的液壓油。”

“好,有消息一定要跟我說。”

“明白。”

簡短的交流后,楊小濤掛斷電話。

此時,再看指揮部墻上的信息,大部分已經完成,不少信息欄上都貼上了大大的紅星。

這代表著,這一部分部件已經送到了機械廠,而且經過驗收已經合格。

還有一些正在進行中,不過也都到了末尾。

現如今,讓楊小濤著重關注的,一個是柳州機械廠的蒙皮,一個就是剛才的江陵機械廠起落架。

起身,在指揮部里來回走著,楊小濤松開領口的扣子。

時間進入到九月,四九城已經沒了原先的熱度,卻讓楊小濤依舊心煩。

飛機是一個整體,哪怕缺一個部件,都可能影響到飛行。

所以越到最后,他越心急。

“楊總,柳州那邊打來電話,已經完成了一半機翼蒙皮的生產。”

這時候,婁曉娥從外面跑進來,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楊小濤。

“生產出一半了?檢測沒有?”

“檢查了,是郭科長親自說的,沒有問題。”

婁曉娥說完,楊小濤笑著挽起袖子,“這是個好消息。”

“讓他們好好干,爭取將另一半做出來,然后趕緊送過來,這邊就等著組裝了。”

婁曉娥聽了臉上也露出笑容,然后快速跑出去。

“老吳,剛才收到消息.”

楊小濤走出指揮部,來到一車間,看到正在一旁查看進度吳喆。

“這是個好消息,不過我更擔心起落架的事。”

“這玩意要是作出不出來,咱們飛機就像是沒有腿,跑不動,飛不了的。”

楊小濤嗯了一聲,隨后將張山說的情況復述一遍。

“液壓油?這”

吳喆也沒想到問題會出現在液壓油上,這玩意不都一樣嗎?

反正他們以前設計飛機的時候,用的都是一樣的裝備。

“不知道后勤處那邊有沒有合適的。”

“但愿有吧。”

楊小濤心里也拿不準,只希望秦老那邊給點力。

“對了,老吳。”

楊小濤想到什么再次開口,“說起這潤滑油的事,我問一下,咱們的飛機用油都是一樣的嗎?”

吳喆立馬點頭,“對,國內能夠提煉加工石油的就那么兩家,所以飛機的航空燃油都是一樣的。”

楊小濤聽了皺眉問道,“我覺得,咱們的飛機,可能不一樣。”

聞言,吳喆錯愕。

可很快就反應過來,然后一拍腦袋,“我去問問去。”

說完就往外跑。

楊小濤也沒攔著,心里也在琢磨著航空燃油的事情。

這玩意,肯定比尋常的汽油要好,最起碼要燃燒快,溫度高,不然怎么帶得起發動機?

“希望能夠有吧。”

心里想著,楊小濤將目光放向前方正在組裝的飛機骨架。

如今,機械廠的加工任務已經趨近尾聲,他們能做的,也就只有等待了。

金陵,14所。

王晴看著月份牌,神情嚴肅。

不過,在這嚴肅中,又有一抹惆悵。

預產期,馬上就要到來。

可答應的任務,還沒完成。

兩個月啊,已經快一個月了,可研究還是沒有突破進展。

好在下方的各個工廠也都配合著,讓研究還能持續。

“這孩子,要是晚一個月,該多好啊。”

想到生完孩子坐月子,王晴心里就忍不住的感慨。

“主任,數據出來了。”

就在王晴愣神的時候,扶著檢測數據的小李快步跑過來,神情很是興奮。

“快,快給我看看。”

王晴急切間想要站起來,可還沒等她起身,就感覺到身子一沉,然后連忙捂著肚子坐下。

“主任,主任。”

小李急切說著,王晴坐了一會兒,擺擺手,“沒事,你說下結果。”

“好。”

小李你這報告,快速講解過說出來。

王晴聽了臉上露出笑容,神情很是激動,“對,這個方向是對的。”

“你看,這幾次的實驗數據都說明,一次比一次準確。”

“我估計,再來幾次實驗,就能找出最合適的配比。”

“你去跟所長說一下,實驗不能停,最好要兩次一起進行,這樣還能節省時間。”

小李聽了立馬拿著報告跑出去。

王晴等小李出去,再次撫摸著肚子,“寶寶乖哦。”

“媽媽雖然很想很想看到你,但,聽媽媽的,再待一段時間,好不好?”

10月1日。

國慶這天,整個機械廠依舊在忙碌中。

除了部分工人參加集會,歡度國慶,其他人仍舊在崗位上奮斗。

楊小濤同樣沒有離開機械廠。

不過他見到了從滬上過來的姜大勇。

這次滬上汽車廠送來十八輛小轎車參加國慶,獲得了上級的肯定,據說這十八輛車會用來接待外賓使用。

這讓滬上汽車廠可是威風了一把。

在老金的陪同下,姜大勇在機械廠逗留了一天。

期間也去車間參觀了,只是原本興致勃勃的老姜同志,在全程下來后,臉上的驕傲就沒了。

10月10日。

機械廠的任務總算是完成了。

機身的架構已經完成,油箱也已經安裝到位。

為此,楊小濤特意在食堂里,開了一場簡單的慶祝會。

與會參加的不僅有陳老,還有剛剛從聯盟那里回來的鵬總。

會上鵬總發言,鼓勵大家再接再厲。

輪到楊小濤的時候,直接將機械廠的獎勵說出來,霎時間整個食堂都差點掀翻了。

一百到五百元的津貼補助,這

哪怕是最少的一百塊,都值得一家歡慶了。

更何況突出貢獻,奮斗在一線的人,大部分都能獲得五百元,這足以媲美過年福利了。

不,應該是好幾年的福利啊。

會議結束,眾人放了半天假。

第二天,再次回歸車間,進行渦輪噴氣發動機的生產。

10月13日。

好消息再次傳來,飛機駕駛艙已經做好,并且運送到機械廠。

10月14日。

滬上機電廠傳來消息,發電機、線路、通訊等器材完成生產,已經裝車運送到機械廠。

10月15日。

柳州機械廠已經完成蒙皮的生產,相關人員已經押送裝車。

10月16日。

滬上玻璃廠實驗已經完成,生產出來的航空玻璃,完全符合楊小濤提出的各種要求。

在此次研究中,一共攻克了六個難題,據說研究所里的一個技術員三天時間寫了四篇論文,其中對玻璃的研發生產做出巨大貢獻。

楊小濤了解后,吩咐玻璃送來的時候,一定要讓這人來機械廠,他要當面感謝。

10月20日。

飛機蒙皮到達機械廠。

“楊總,這位就是宋飛同志。”

車間門口,郭亮站在楊小濤跟前,對著面前的中年漢子介紹道,“這位就是您經常掛在嘴邊,百聞不如一見的楊小濤,楊總。”

宋飛連忙上前伸出右手。

楊小濤同樣用力握住,“老宋,電話里聽到聲音,我還以為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呢。”

宋飛聽到楊小濤爽朗的笑聲也笑道,“楊總,我也沒想到您這樣年輕。”

楊小濤擺擺手,“我這還沒刮胡子呢,要是刮了更顯年輕。”

“哈哈”

雙方見過,隨后楊小濤將一起來的機械廠眾人迎接進去。

車間里,眾人開始將安裝蒙皮。

一個個鉚釘不斷落下,看上去密密麻麻的,很是壯觀。

“楊總,這飛機到底是個啥樣子?”

宋飛看著忙碌的人影,又看看幾乎成型的飛機,不由好奇問道,“我們做了一頓,也不知道做了個啥東西。”

楊小濤看著已經有了雛形的飛機解釋道,“這是一款用于高速高空的攔截殲擊機。”

“飛機由兩個人操縱,然后由兩臺發動機提供助力”

等楊小濤解釋完成,宋飛這才問道,“現在還缺啥?”

“還缺不少,不過我們還有時間。”

楊小濤自信的說著,不過心里的擔憂比以往更多。

10月28日。

配套設施逐步到位,武器系統由七機部送達,當場開始安裝。

10月31日。

十月的最后一天,距離完成任務還剩下28天。

楊小濤看著墻壁上的倒計時,有些后悔,當初為什么不多寫幾天,哪怕寫個150天,鵬總也不會介意吧。

可偏偏就寫了120天,搞得自己現在有種下不來臺的感覺。

回顧四周,看著指揮部墻壁上剩下未完成的任務,楊小濤緊握的手,越發用力。

“起落架,還沒解決。”

吳喆紅著眼,來到一旁說道。

楊小濤點頭,“是啊,后勤處那邊也快瘋了。”

“秦老更是給我打了三遍電話,詢問技術參數到底確不確定!”

楊小濤拿出煙,兩人點上。

“我知道秦老的意思,哪怕只是稍微改動一下,他們就能做出來。”

“可”

吳喆聽了點頭,“我明白,這東西不能隨便改,因為改了,就會有意外。”

“是啊!”

“就是差最后一哆嗦了,不能前功盡棄。”

楊小濤說完,就拿起桌上的杯子喝水。

指揮部里,一陣沉默。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