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  第一百六十四章連續沖擊科舉?入仕為官?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大明:我   作者:早餐羊奶  書名: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  更新時間:2023-10-12
 
最新網址:2kk.la御書房。

朱元璋帶著李文忠抵達后。

命人給李文忠賜座,就又打開折子,仔細的看了起來。

連著反復看了好幾遍。

李文忠不免有些狐疑。

不明白,朱元璋到底想從折子內容中,看出點什么。

在李文忠的注視中,某刻,朱元璋合上折子,微微后仰,閉眼,‘這個馮勝,這么多年一點兒都沒變,說話、做事、寫文章,一點真實情緒,都不想讓咱知道。’

他不相信,馮勝看不透,丘福、朱能就是他釘在遼東內部的一顆釘子。

這道折子,沒有一點怨氣,字里行間只有請功的喜悅,以及對他的歌功頌德。

要么,馮勝就是真的絕對忠心,沒有半點私心。

要么,就是隱藏的極好。

‘甭管你是真對咱絕對忠心,還是隱藏極好,身為皇帝,咱都不能讓一個臣子,長期山高皇帝遠,獨掌大權。’

“文忠。”朱元璋突然睜開眼睛。

正在悄悄窺探朱元璋的李文忠,嚇得瞳孔猛然收縮。

舅舅眼睛睜開剎那,一閃而逝的冷冽,讓人心悸。

李文忠忙起身應道:“臣在!”

朱元璋瞥了眼李文忠,吩咐:“按丘福、朱能的功勞,提拔丘福做個衛指揮使,朱能同時升一級,應該合情合理吧?”

“是。”

“那好,升任丘福為衛指揮使……”

丘福既然有這個能力,他就順勢把這顆釘子變得更粗壯一些。

“臣遵旨,臣馬上回去,以大都督名義,給遼東方面下達提拔命令。”等朱元璋說完,李文忠領命,就要離開時。

朱元璋突然叫住李文忠,“等等。”

李文忠停頓,轉身,狐疑看著。

朱元璋詢問:“咱聽說,正月休沐這幾天,金陵城各府,都在議論老四參加童生考試這件事?”

李文忠微微詫異,沒想到朱元璋居然打聽這件事。

笑道:“是,這件事,的確引起了很多人關注。”

朱元璋示意李文忠坐下,“都在議論些什么?質疑他考不過童生試?”

“那倒沒有。”李文忠笑著搖頭,“憑四郎接受的培養,一個小小童生考試,怎么可能難得住四郎。”

“大家主要關注兩個方面。”

“一,童生考試成績出來后,四郎會不會在今年內,沖擊院試、鄉試、會試。”

“二,四郎為什么突然決定參加科舉,是不是想入仕為官……”

李文忠小心翼翼看了眼朱元璋,“最后這條,大家議論的最多,好像也最關心。”

“唔……”朱元璋似乎想說什么,話到嘴邊,點頭擺手,“咱知道了,你去忙吧。”

李文忠悄悄看了眼,也不敢打聽,請安后,快速離開。

目視李文忠離開,朱元璋好奇自語,“那混球,會連續沖擊院試、鄉試、會試嗎?若沖擊,又能過幾關呢?”

朱元璋很好奇,他這個滿身棱角,不聽話的兒子,到底會在哪一關被卡主。

大明的科舉可不好考。

多少人,埋首苦讀一輩子,到頭來都只是個童生。

東宮。

朱標在書房門口,活動著筋骨。

方孝孺在書桌前,幫忙整理已經審閱完畢的厚厚一摞奏折,進行歸類,準備發放給六部。

一邊整理,一邊說著朱棣參加童生考試的一些事情。

朱標聽著微微苦笑。

原本,去年他就決定,趁著春節休沐比較空閑時,帶著發妻和長子雄英去土橋村小住一兩日。

就是因為這件事,所以春節期間,才沒有去。

擔心去了,給老四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殿下,現在大家主要是議論,燕王考科舉,會不會入仕為官,以及燕王會不會連續沖擊院試、鄉試、會試。”

朱標笑問,“那你說說,為什么大家都這么在意,老四會不會入仕為官這個問題。”

方孝孺手上動作微微停頓,猶豫一下,回答道:“大家討論這個問題,主要有兩層原因,支持太子爺的同僚,擔心燕王為官,會威天才一住言情小說s23us脅到太子的地位,不過為官,畢竟不是恢復爵位,這種擔心并不是大家討論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不愿燕王入仕為官,其實是因為競拍包稅、鄉土村社。”

朱四郎的想法太多了。

太能搞事兒了。

當個農民就這樣。

要是讓他當官,指不定會搞出什么推陳出新的事情。

這種人當官,并不討人喜。

“是啊,很多官員習慣了一成不變,這樣他們就可以尸位素餐了。”朱標不由感慨一句。

話中,轉身坐回桌案后,“所以,我是特別希望老四入仕為官,還希望,他能多提出一點,類似競拍包稅,鄉土村社建設這樣的新鮮事物,一成不變,大明就不可能變好。”

“希直。”

出神思考的方孝孺被驚醒回神,“殿下有什么吩咐?”

“呂本多次在我耳邊念叨,讓伱去地方為官,我知道他的用意。”

朱標無奈笑笑。

無非就是希望,一個最正統純粹的太子系,競拍包稅做的比蔣進忠更出色罷了。

收斂思緒,繼續說道:“我想了想,認為讓你去地方上鍛煉是很有必要的。”

“我不是要你和蔣進忠競爭……”

父皇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極力想要老四回來幫忙分憂。

老四具體什么時候,入仕為官,這一點他無法確定。

但他堅信,老四最終拗不過父皇。

就如群臣所擔心的。

老四入仕為官,這大明官場可就好玩兒了。

依著老四能折騰的性子,肯定會有很多日新月異的變化。

方希直與其待在金陵城,在人情世故的交際應酬中,虛耗時間,不如去地方上歷練。

掌握實干的能力。

為將來鍛煉儲備人才。

任何新政推行,空談家做不成,只有實干者才行。

朱標抬頭,笑著征詢,“怎么樣,想不想去,愿不愿意去地方上歷練。”

“臣愿意。”方希直高興笑著應道。

“好,那這件事就這么決定了。”

江寧縣雖然屬于金陵管轄。

但金陵,距離朱棣和徐妙云還是有些太遠。

他們也不關心金陵發生了什么。

過了元宵節后,孩子們短暫的假期結束,《大學》學完后,徐妙云開始教授孩子們《中庸》。

同時,也有意識的為不久后的童生考試做準備。

而朱棣,除了偶爾給孩子們上課外,大部分時間,則是帶著鄉親們,搞鄉土村社建設。

鄉土村社建設,是一個很大的范疇。

可不是單純的聯合起來種地。

還有紡織、養殖。

紡織還好辦,已經開始了。

村里紡線最好的、織布手藝最好的嬸子們,已經被挑選出來,紡線最好的就專司紡線。

織布手藝最好的,就專司織布。

第一匹成品布,都已經織好了。

養殖就比較麻煩了。

簡易一點,也需要搭建一個場地。

去遼東弄回來的十匹馬,到現在還被寄養在叔伯們家中。

這些馬都是戰馬,用來耕地不合適。

這不,為了這件事,朱棣專門組織了鄉土村社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村民大會。

辦公房內。

各家主事的爺們兒,都聚集在一起。

朱棣看人都差不多到齊了,笑著說道:“先向大家說兩個好消息,過年期間,糧食價格相較于秋收時,已經漲了三成,我想,等春耕前后,再漲三成,應該沒問題。”

八叔等人,頓時喜笑顏開。

六成,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漲了的這六成,即便不分紅,也完全可以用來買耕牛,買雞鴨來養。

四叔笑著詢問:“四郎,另一個好消息呢?”

朱棣笑著環視眾人,小心翼翼解開桌案上,用一塊包袱皮包著的一匹棉布,“第二個好消息就是,咱們村,織出了合作織布后的第一匹布,大家看看這匹布的成色怎么樣。”

眾人全都好奇的湊上去。

看著雪白光潔的棉布,首先把手在衣服上蹭了蹭后,才小心翼翼撫摸棉布,判斷質量。

八叔撫摸片刻,點點頭,“面料光滑,沒有十分明顯的線頭,布料也十分緊密結實,就算比不上江寧縣城,綢緞莊上等江浙棉布,也勉強達到中等了。”

“四郎,誰家婆娘織的?”

“八叔,俺婆娘!”一個年輕人站出來,得意炫耀道。

眾人瞧著,紛紛打趣。

“原來是二子家翠蘭。”

“二子,又不是你織的,你得意個什么勁兒。”

“以前你就被你家婆娘管的死死的,現在人家能織出這么好的布料,你小子的日子就更難嘍!”

朱棣笑著任由大家打趣一陣,才抬手制止,笑道:“布匹成色、品質提升了,等春季后,首先就有兩項收入,一是賣糧食的收入,一是賣布的收入。”

“除了通知大家這兩個好消息外,另外就是商量一下,咱們弄回來的十匹戰馬,是留著,還是賣了換錢,置換成騾子、耕牛、驢子。”

吱呀!

朱棣的話音剛落,八叔等人皺眉琢磨時,門突然被推開,徐妙云出現在門外,“四郎,周浪家長子在祠堂外面。”

朱棣臉色微變。

他想到了一種可能。

可能是關于進攻東昌堡的消息。

“八叔,你們先想想,我出去一下。”朱棣交代一句,快步走了出去。

順著祠堂大門看去。

就見周世顯有些拘謹的站在祠堂外,向里張望,卻不敢進來。

過渡鋪墊一下,接下來,就是考科舉、鄉土村社建設的情節了。

厚著臉皮,繼續求一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