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第二天一早,唐植桐醒來,一看時間還早,先去廁所解決了一下個人生理問題。
唐植桐對療養院最滿意的一點可能就要數這個衛生間了,不僅有淋浴,還有坐便器,這倆玩意不僅實用,也非常實用,但因為一些客觀原因,目前暫時沒有普及開來。
很多人也會因為這些是仿西式而對西式倍加推崇,仿佛那邊就是天堂,什么都是對的,什么都是美的。
唐植桐是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的。
很多人以為坐便器是舶來品,如果是近代坐便器是舶來品確實沒錯。
國外之所以力推坐便器,其實是因為早些年的歐洲國家曾被大小便所包圍,那時候的市民不僅如阿三般隨地大小便,而且隨便倒。
一樓的潑街,二樓的直接從窗戶里往下倒,一個不小心就會被“醍醐灌頂”,據說最初發明高跟鞋就是為了避免被街上橫流的排泄物粘在腳上。
國內不存在這種情況,但耐不住這玩意方便、省力。
據說最早是由外國海員帶入中國的,被國際大都市的資本家欣然接受,1917年第一個國產的瓷制坐便器在河北唐山下線,迅速走入了滬市的高樓大廈。
其實,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自己的“便器”,還都是有實物可考的那種。
看,其實坐便器在中國歷史比西方更久,只是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暫時落后于他人。
雞蛋是按人頭發放,一人只有一個,其他則不限量,跟自助似的,自己去取。
解決完個人問題,洗刷完畢,唐植桐看時間已經六點半,才把邵劍林喊起來。
這種叫法一直沿用至唐朝,因為李淵的爺爺叫李虎,為了避諱,這玩意改名叫“馬子”,形狀也慢慢朝桶型轉變,功能也由僅供男性單一使用,往多功能轉變,名字也慢慢轉變成了“馬桶”。
早餐同樣需要驗券,但跟昨天的午餐流程還是有所不同的,這邊遞過就餐券,服務員會發一個雞蛋。
將空間留給邵劍林,唐植桐自己收拾了一下需要攜帶的學習用品,夾在腋下跑樓下抽煙。
漢代的時候叫“虎子”,非常形象,只要一看樣子就知道干啥的。
等了一會,學員們陸續從住宿區走下來,前往食堂就餐。
唐植桐碰見姜新文和郝立梅也就跟著過去了。
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跪下起不來……
早餐有小米粥、豆漿、饅頭、卷、油條、小咸菜。
有豆漿,卻沒有,所以唐植桐選了小米粥,外配油條、小咸菜。
這頓早餐吃的津津有味,哪怕是唐植桐久居四九城,也有一陣子沒吃上油條了。
學員們很自覺,大部分還是按照昨晚就餐的位置來坐。
待唐植桐吃的差不多時,邵劍林才夾著個包姍姍來遲,選的早餐跟唐植桐如出一轍,這年頭哪都缺油水……
“林哥,對不住,剛才沒等你。”唐植桐往旁邊挪挪,給邵劍林讓出更大的一個空來。
“你等著我才不自在,耽誤你吃飯。謝謝你今天喊我起床,要不這樣的早飯還真不一定能趕上。”邵劍林吃著油條,非常滿足。
“那一會咱倆坐一塊。”唐植桐慢條斯理的吃著自己夾過來的油條,早飯吃個八成飽就行了,吃多了上午容易犯困,就這就餐標準,說不定中午有更好吃的呢,不用吃太飽。
“成,坐一塊。那我快點吃,咱倆爭取找個前排的座位。”邵劍林加快了進食速度。
唐植桐沒有勸,早點過去熟悉一下教室不是壞事。
吃完飯,邵劍林和唐植桐由于已經帶了筆記本和筆,直接去了教室,沒有再回住宿區。
教室外面有人三三兩兩的抽著煙,里面人并不多,倒是部分課桌上擺放著筆記本表明這個位置已經有人占下了。
黑板上用大號字寫著本次推廣培訓的主題,旁邊則列著本次培訓的日程安排,與培訓通知不同的是,這次的標注著主講人。
“哎,小唐,瞧見沒,有跟你重名的。”邵劍林是個不抽煙的,坐下來就沒挪動位置,打量著黑板上的信息。
“emm……林哥,那不是重名,那就是我。”唐植桐稍微一猶豫,沒隱瞞,這事遲早得讓他知道,現在瞞下倒不如直接承認。
“巧……嗯??真的是你?”邵劍林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唐植桐,吃驚直接擺在了臉上,昨天四人打麻將的時候,職務、經歷、祖籍什么的已經都交了底,唐植桐是四人里面年齡最小、職務最低的。
“真的是我。部里在四九城試點推廣郵編的時候,我推廣成績最好,后來也參與了郵編在四九城的推廣工作,所以這次上面讓我來給大家拋塊磚,希望大家能集思廣益,盡快出成績。”唐植桐三言兩語把事情解釋清楚,連提都不提郝仁,這個說出來才成了炫耀,有成績也成了沒成績。
“你好騷啊……”邵劍林朝唐植桐豎起大拇指,外加一臉佩服的表情,說出來的話卻讓唐植桐有點意外。
“林哥……這個……我就當你夸我了。”唐植桐如同便秘一般,只是沒提前說就被說“騷”?侮辱性著實有點強了。
“小唐,不是!唐老師!唐老師!別誤會,在西北,這可不是罵人,這是在夸人厲害!千真萬確!”邵劍林連忙跟唐植桐解釋,生怕唐植桐誤會自己是在罵他。
二十歲的股級,而且能來到部里組織的培訓上做講課老師,只要腦子沒壞,都知道要提前交好一下。
“嘿嘿,這方言有點意思,我還以為林哥是說我作風有問題呢。”唐植桐不好意思的摸摸頭。
得益于這年頭的人才流動,五湖四海的人才都往四九城走,各種地方語種齊聚一堂,唐植桐確實能聽懂不少方言,但那也僅限于正常工作、生活,而不包括各種地方的“騷話”,emm,這么說也不太準確,還包括一些各地問候家庭長輩的話,胡同里的小孩子口無遮攔,沒少說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