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681該如何做貢獻呢?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工具超人  書名: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更新時間:2025-02-24
 
回到婦聯宿舍,唐植桐先將魚竿留給高大山:“高師傅,水桶我先用用,一會給你送下來。”

唐植桐暫時沒有給魚,反正一會還要送桶下來,到時候直接放桶里,能避免一番推讓。

“行,你拿著用就行,水桶不著急。這魚竿是不是還給敬民?”高大山收了魚竿后,確實用過幾次,但現在王敬民又開始釣魚了,他就想著再還回去。

“高師傅,這魚竿還是放你這我更放心,省的敬民自己偷偷去釣魚。”唐植桐拒絕的很干脆,王敬民可以在自己的陪同下釣魚,但不能給他魚竿,因為孩子的自控力實在是不怎么樣。

“行,那就先放我這,你隨用隨取,別人我誰都不給。”高大山聽懂了,毫不猶豫的給了保證。

“好嘞,謝謝高師傅。敬民還在外面,我先回去一趟。”唐植桐放下魚竿,轉身就走了。

對于唐植桐和王敬民能釣到這么多魚,家人是很驚喜的。

王敬民興奮地跟家人分享著此次釣魚的愉快經歷。

唐植桐則將魚倒進水池,從中間又撿了條一斤多的魚扔回水桶,魚竿、水桶不能白用,還桶順帶送條魚,讓高大山他們晚飯也加個葷菜。

“媽,我下去給高師傅送水桶,一會回來做菜。”唐植桐拎著桶出了廚房,正好聽到王敬民在跟家人炫耀自己收了個大侄子。

“好。”葉志娟注意到水桶里有魚,什么都沒說,笑瞇瞇的應下了。

對于女婿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葉志娟很放心,只不過沒有想到哥倆今天出去一趟,前后不過兩個多小時,竟然釣到這么多魚。

對于唐植桐送出的魚,高大山和張葉的態度都很實在:不能要。

“高師傅,收著吧,今兒釣了不少,要不是你跟我說那兒魚多,我哪有機會釣這么多?”唐植桐放下水桶,解釋一句,就要往外走。

高大山腿腳不方便,沒來得及攔下唐植桐,不過張葉腿腳靈活,紅著臉擋在門前,伸開胳膊不讓唐植桐走。

“嫂子,你這是干什么?外面人看見還以為我偷了你家東西呢。”面對實在的張葉,唐植桐哭笑不得,這是免不了一番推讓?

“小唐,我們不拿你當外人,你給葉子找了份這么體面的工作,我們還沒謝謝你呢,怎么好意思再要你的魚?”高大山這時從桶里拿起魚就要還給唐植桐。

“哎呀,高師傅,你當時不是給我煙了嗎?說實話,拿煙我都不好意思,嫂子能答應就是幫我在朋友面前漲了面子。這事咱不論了,再深究下去就沒完了。”唐植桐點到為止,畢竟是高大山救王敬民在前。

“那這魚我拿著也不好意思啊。”高大山能明白唐植桐的意思,但無功不受祿,用回魚竿,又沒損壞,卻給這么多,他過意不去。

“這樣吧,高師傅,就當我委托你平時多留意敬民,別讓他往外面瞎跑。”唐植桐隨口找了個能過得去的理由,抬手看了看手表,自己在這邊做完菜,還得回家,時間很緊張。

“那……”高大山遲疑了。

“就這么說定了。嫂子,可以放我走了吧?”唐植桐沒有再給高大山機會,轉身跟張葉申請通過。

“你放心,俺一定看好敬民。”張葉看丈夫沒反對,收回胳膊的同時,還給了唐植桐個保證。

唐植桐喜歡跟老實人打交道,因為不用耍心眼,沒那么累,但老實人會越來越少。

老實人不愿偷、不愿搶,沒有定量的話,怎么能熬過眼下這種災荒?

唐植桐上樓拌了涼菜,將魚收拾好下鍋,蓋上鍋蓋,將剩下的魚串起來,洗完手,出了廚房說道:“媽,魚在鍋里燉著,一會就能好,您留意著點。”

“怎么?這是要回去?一塊在這吃吧。”葉志娟聽出了女婿告辭的意思,挽留道。

“不了,趁今天有空,我回去也燉點魚。”這邊有日子沒見肉了,家里又何嘗不是?唐植桐不愿厚此薄彼。

“行,那你們路上慢點。”唐植桐這理由很強大,葉志娟無法反駁。

小兩口簡單收拾一下,飯盒、盤子、魚都帶上,徑直出了門。

七點來鐘的四九城,太陽已經落山,暮色像摻了灰的藍墨水,洇染過老院子的飛檐,只有幾盞路燈靜靜地矗立在路邊,為行人照亮回家的路。

正是家家戶戶做飯的點兒,街上飄蕩著煤炭燃燒散發出來的二氧化硫味。

國產的煤炭大多含硫,一到冬天,四九城的味道那叫一個地道,若不是時常刮北風,出門都得戴防毒面具。

對于唐植桐釣到魚這件事,家人同樣很驚喜。

唐植桐帶回來的都是半大魚,雖然小,但勝在數量多,夠家里大快朵頤一頓了。

除了家人,貝貝也很高興,一個勁的在唐植桐褲腿邊蹭啊蹭,還時不時的伸爪子碰碰唐植桐的腿,提醒他投喂。

“小饞貓,長大會找不到對象的。”唐植桐將魚下鍋,拿著特意留的兩條魚逗貝貝。

魚不大,只有手指長。

張桂芳少見的沒有說糟踐一類的話,經過這幾個月的相處,貝貝已經成為了家里的一員。

四九城人是愛貓的,在貓前面冠以“男、女”來分辨雌雄是在稱呼動物中獨一份的存在,由此可見一斑。

面對唐植桐的挑逗,貝貝抬著左爪抓啊抓,一邊抓一邊喵喵叫。

“快給它吧,看把孩子急的。”張桂芳看不下去了,張口道。

“得嘞,聽您的。”唐植桐嘿嘿一笑,將小魚放在自己的手心,往下一送,遞到貝貝面前。

這時候,貝貝就不再用爪子了,而是把腦袋湊過來,從唐植桐手心里叼起一條魚放在地上啃,啃完再來叼第二條。

也許是因為唐植桐偷偷給貝貝加餐最多的緣故,雖然不怎么互動,但貝貝不排斥唐植桐。

待貝貝吃完兩條小魚,唐植桐跟調戲良家婦女似的,用手指勾著貝貝的下巴玩,把旁邊的鳳芝羨慕的不輕快,因為貝貝從來不跟她這么玩。

唐植桐不敢抱起來擼,最近天氣變暖,貝貝眼瞅著都快變成行走的蒲公英了,一旦絨毛粘在身上非常難打理。

有些事,自己不接觸,哪怕是以前知道,也不容易想起來。

如果自家不養貓的話,唐植桐不會想起寵物用品,逗貓棒只是其中一種,還有粘毛神器、寵物梳子!

粘毛神器需要用到化學用品,這個可能有技術難度,但寵物梳子沒難度啊!

眼下的人絕對想不到以后寵物梳子的花樣,比人用的樣式都特么多!

唐植桐知道眼下的豬鬃毛是戰略物資,中國是最大的出口國,除了軍用外,還會精挑細選出一部分拿來做梳子。

咱國人拿豬毛做成鞋刷子,除了刷鞋就是擦鞋油,西方人拿豬毛做成梳頭的梳子,而且是帶英皇室認證的那種奢侈品。

只能說各國人民的發質差別還是蠻大的。

梳頭都用豬毛梳子,那在寵物梳子上也許也有點差別?

這個信息差如何獲取呢?這是個難題。

“桉子,別給貝貝撓癢了,去洗手吃飯。”張桂芳看了一眼鍋,魚已燉好,香味都飄出來了。

“好嘞。”唐植桐賞了貝貝一個腦瓜崩,惹來貝貝一聲不滿的“喵”叫。

飯后,廂房。

小王同學知道丈夫心理壓力大,主動當了回廚師,今晚的主菜就一道,叫京味雞肉卷噴豆汁兒。

“我們單位有個代表,我看他整天樂呵呵的,估計沒那么大的壓力,我回頭幫你打聽一下。”小王同學做完菜,收拾下豆汁兒,重新躺下。

已經結婚一年,再加上和呂麗嫻、劉悅的交流,小王同學早非昔日阿蒙,知道如何算日子,今兒已經過了最佳造人時期,就沒有墊枕頭。

“還是別了,我等那邊聯系我的時候一塊問吧。”唐植桐不愿小王同學去欠人情,他并不擔心來自人委那邊的壓力,當時婉拒只是本能的抗拒,因為不愿摻和太深。

畢竟離著起風沒幾年了,自己低調一點,風吹的再大,有照片看也能護一家人周全。

如果摻和太深,碰觸了某些人利益,那風大了以后,很容易被波及,即便有照片也不一定能護得住。

可今兒的情況是自己被趕上架子了,這里面又有被接見的因素,那就不能碌碌無為,也不能碰觸別人的利益,操作起來難度大了一點。

“好吧,你到時候放心問就行。一切權力是屬于誰來著,你又是代表,哪怕你去正義路2號罵街,都沒人敢攔你。”小王同學枕著唐植桐的胳膊調皮的說道。

“我又沒得失心瘋,罵哪門子街?行了,時候不早了,快睡吧。”唐植桐湊過去,用自己唇部皮膚與小王同學額頭皮膚摩擦了一下,說道。

人民是一個限定詞,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人民,有可能這會是,過幾年就不是了,有可能現在不是,過幾年就是了。

相對而言,身份證上的“居民”才是最準確的。

唐植桐對正義路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熟悉,郵政市局、鹿嵐單位、張新平單位、及市府都在那附近。

正義路2號是市府所在地,就在鹿嵐單位的東面。

自己有了這個身份,別說在2號門外罵街,只要有正當理由,就是進去指著某人鼻子罵,他都得笑臉相迎、唾面自干。

很明顯,唐植桐不會這么干。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唐植桐覺得自己位置雖然還不高,但也算有了一條往高處遞建議的渠道。

自己雖然有空間,但用個人的掛偷偷摸摸的去幫人才能幫到多少人?

既然有了這樣的機會,那自己就把握好,爭取在任期內提上那么一兩個有利于人民群眾的建議并實施,不枉來一趟,也不枉祂的語重心長。

第二天,3月7日,星期一。

古老的四九城從睡夢中醒來,又開始了新的一天。

瘦骨嶙峋的騾子拉著板車,埋頭負重前行,不知今日能否溫飽,亦不知能否活過明天。

對騾子來說,活一天遭一天罪,這種日子,死亡未必不是一種解脫。

但人不一樣,除了生病的,沒有人不想活著。

由于白天變長,鳳珍和王靜瑩開始組團自行前往學校,唐植桐在順路送下小王同學后,騎著自行車信馬由韁的趕往郵電學院。

昨兒個提起感謝羅清泉,唐植桐今天不僅帶了彈弓,還開始一路留意天上飛的。

麻雀是近乎于無的,雖然這大半年來沒有組織過大規模的“滅四害”活動,但在以往的活動里,麻雀的種族陣亡率是最高的。

在四害名單里,相比較其他三種,麻雀屬于個頭顯眼、易被目光捕捉的存在,而且繁殖能力是四個里面墊底的,更關鍵的是麻雀窩太容易被掏了。

現在無論是城里的孩子,還是農村的孩子,絕大部分零食都不多,而麻雀蛋屬于為數不多的天然蛋白質來源,甚至可以說是老天爺的恩賜。

麻雀一般在墻縫、屋檐下筑巢,聰明的小孩子會掐著時令踩著梯子掏麻雀蛋煮煮吃。

由于麻雀有夜盲癥,孩子們在掏了窩吃了蛋后,晚上還會打著火把去棚子里抓麻雀,只要把門關上,那屋里的麻雀就跑不掉了。

交是不太可能上交的,基本上最后都進了肚子,犒勞了五臟廟。

唐植桐之所以清楚,是因為他小時候干過這種事情。

麻雀蛋個頭比鵪鶉蛋小一些,通常一窩有四個左右,味道比雞蛋腥,談不上美味,小時候卻吃的津津有味,往往不等煮熟就迫不及待的下了肚。

麻雀少了,鴿子、斑鳩、灰喜鵲、烏鴉就顯得多了些許,其中烏鴉是最多的。

烏鴉是留鳥,而且是群居,更關鍵的這玩意不單聰明,而且相當記仇。

如果打了它們其中的一只,那就擎等著報復吧。

雖然烏鴉沒法抽出小褲褲上的猴皮筋做彈弓,但打玻璃還是很拿爪的。

抓著一塊石子,利用慣性,在窗戶上空一松爪,一塊玻璃就碎了。

據說有個打了烏鴉的人,家里的玻璃全被砸了,一塊完整的都沒有。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