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我初戀是慈禧  第296章國家巨變皇權風波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作者:沉默的糕點  書名:篡清:我初戀是慈禧  更新時間:2024-05-24
 
這四年來,整個國家發展的速度前所未有。

盡管1869年還沒有結束,但很多數據也大差不差了。

根據四年前多前的規劃,未來八年要投資近五億兩白銀,當時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天文數字,步子邁得太大了。

而結果呢?

僅僅過去了四年半左右,全面洋務運動的投資額就完成了85。

而且,第三期的規劃,也已經提上日程了。

九年前,整個國家的財政收入大約是四千萬兩銀子左右。

四年半前,財政收入達到了九千萬兩左右。

而今年的財政收入,可能會達到驚人的一億八千萬兩,完成了翻番。

這個發展速度,簡直把所有人都驚呆了。

清朝過去一百多年時間,財政收入幾乎都沒有多大的增長。

從康熙年間到咸豐年近二百年,一直都維持在四千萬兩左右。

而蘇曳進入中樞之后,僅僅不到九年時間,就翻了四五倍之多。

何其恐怖?

財政收入驚人的增加,但是很多財政負擔,卻被大大砍掉了。

比如二十幾萬八旗軍,幾十萬綠營,全部被裁撤了。

四五百萬的旗人,趴在財政上吸血,也被徹底改革掉了。

內務府也幾乎被徹底裁掉了,直接節省了三分之二的開支。

當然,蘇曳賺錢厲害,但是花錢也狠。

帝國新式陸軍,整整擴編到了二十五個師,近四十萬主力精銳。

還有二十萬的守備軍隊。

另外,還有海軍這個超級吞金獸。

之前答應英國,要在幾年內采購四千萬兩白銀的戰艦。

結果也超了。

這四年,培養幾百名海軍軍官,前往英國留學。

在上海和福建,開辦了兩個巨型造船廠。

直接向大英帝國定制了十幾艘主力戰艦,向普魯士王國定制了三艘戰艦。

而且,蘇曳這邊還直接參與了戰艦設計。

僅僅不到五年時間,就花掉了四千九百萬兩銀,比北洋水師十年花的錢還要多。

而且在歷史上,英國和清朝的關系如此之一般,人家造船也不盡心盡力.

但是在這個時代不一樣,大英帝國在中國有無比巨大之利益。而且蘇曳和英國王室之間有著無比密切的友誼。

所以造艦速度要快得多,甚至性價比也要高得多。

所以就有了一個結果,北洋水師用了七八年時間才成規模的艦隊,蘇曳這邊僅僅只用了不到五年時間。

如今中國海軍,擁有各類型主力戰艦三十五艘,輔助艦船八十余艘,運兵船七十多艘。

海軍官兵加起來,超過了九千人。

這個海軍勢力,絕對的亞洲第一,世界第六。

蘇曳真的是活生生用錢,砸出了一個強大的海軍。

而且和北洋水師不一樣,他先是直接雇傭了海盜艦隊,讓幾千名水師官兵跟著這群海盜歷練廝殺,一年之后再派去英國留學。

所以,這支海軍不但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有相對豐富的實戰經驗。

而且至今為止,這支艦隊里面還有近兩千名外國人。

原本沙俄帝國還試圖動用海軍來加入第二場清俄戰爭,但一直都擔心遭到大英帝國海軍的襲擊。

現在……也不必擔心這件事情了。

因為中國艦隊,已經變得非常強大了。沙俄派遣一支分艦隊來遠東的話,只能是找死。

海軍參謀部做了一遍又一遍的推演。

每一次結果都一樣。

如果明日發動對日本的戰爭,那也一定會大獲全勝。

至少海軍,會獲得絕對的,碾壓式勝利。

只不過,日本有英國和美國的利益,所以沒有足夠的借口,不能發動戰爭。

至于法國和美利堅,關系鬧得比較僵。

四年前,朝鮮王國的使者回國之后,帶去了蘇曳的意志。

朝鮮的掌權者大院君狂喜,沒有想到宗主國竟然和我完全一模一樣的心思?

于是,他比歷史上更加兇狠。

殺掉了幾千名本國的基督徒,殺掉幾十名洋人傳教士。

里面有法國人,還有一小部分美國人。

法,美兩國大怒。

法國直接出兵,要攻打朝鮮。

美利堅沒有出兵,但卻在外交和政治上支援法國。

歷史上,法國沒有占到便宜。

而在這個世界,蘇曳應邀,直接派遣了海軍艦隊,還有兩個師的陸軍進駐了朝鮮。

所以,法國人遭遇了比歷史上更慘烈的失敗。

當然……

這兩個師一旦進入,就直接不走了。

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離開。

而且,蘇曳還增加了兩個官職,中國駐高麗大臣,駐高麗軍司令。

而越南方面。

法國大軍,依舊步步緊逼。

越南王國依舊在不斷淪陷,外有法國大軍,內有起義叛軍。

阮福時心力憔悴,幾不能支。

而寶鋆作為駐越南大臣,分量也越來越重。

因為阮福時為了保住江山,保住王位,需要的支持越來越多。

軍火支持,軍隊支持,海上航線支持。

而中國,成為了他最大的依仗,甚至是唯一的依靠。

但也正是因為和中國的敵對關系越來越濃烈,所以法國人在印支半島上的軍隊也比歷史上多得多,對越南的進攻也更加猛烈。

另外,在情報處和蘇曳的全力支持下,黃翼升和鮑超在越南起義軍中站穩了腳跟,勢力也越來越壯大。

西北方向!

大戰已經結束了,去年結束的。

左宗棠整整用了五年時間,徹徹底底掃除了整個西北的叛亂。

陜西和甘肅,所有的地方宗教大族,所有的軍閥,全部被連根拔起。

殺得干干凈凈,徹徹底底。

歷史上,陜甘漢人被屠殺了兩千萬。

蘇曳提前出手,雷霆之勢,挽救了一千多萬無辜的民眾。

反而這些叛軍及其附屬勢力,大概,可能,或許……被殺了百萬之巨。

總之,原本歷史上盤踞這片土地近百年的馬氏家族,已經徹底消失了。

就是……不見了。

左宗棠用了兩年時間,平息了陜甘之亂。

接下來休整了一年,然后率領大軍殺入了疆地。

開始了更加徹底的清剿。

不管是阿古柏,還是逃竄到這里的白彥虎,又或者是這個汗,那個汗。

又或者是沙俄的雇傭軍。

全部被殺光。

蘇曳兩次增兵,最后左宗棠麾下的西征軍達到了八萬之巨,光騎兵就有兩萬六千人。

軍費,更是直接撥了四千萬兩。

直接告訴左宗棠,不要急。

關鍵要徹底!

不要夾生飯,也不要囫圇吞棗。

左宗棠,無比徹底貫徹了這個意圖。

幾乎不受降。

所有的叛軍,所有的雇傭軍,全部斬草除根。

一直殺,一直殺,一直殺。

整整殺了三年。

徹底平息了叛亂。

這塊土地,重新回歸到中華版圖之中,徹徹底底。

左宗棠率軍回師。

李秀成率領大軍三萬,鎮守疆地。

朝廷下旨冊封李秀成西北戰區司令,兼陸軍中將,掛兵部侍郎銜。

這位在西北之亂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太平天國將軍,第一個走上了真正的高位。

左宗棠回師后。

蘇曳親自出城迎接。

而后!

左宗棠卸職西北將軍,卸職陸軍部大臣一職。

朝廷冊封其為二等恪靖侯,戶部尚書,軍機大臣,政事堂大臣,頂替了周祖培的位置。

至此,蘇曳麾下大將,又一位進入政事堂。

而洋務運動也更加如火如荼。

九江地勢終究還是不夠寬廣,在沒有跨江大橋之前,發展瓶頸比較大。

所以第二批洋務運動的很多產業,分布在杭州、武漢、南京、蘇州、廈門等五個城市。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兵工廠,則是落在了安慶。

安慶兵工廠。

這個兵工廠,沒有洋人的投資,全部是由朝廷中樞全部掌控。

這個兵工廠的總投資額,也超過了一千萬兩。

另外,德興礦務局成立。

開平煤礦成立投產。

鞍山鐵礦場投產,鞍山鐵廠成立。

郵傳局成立,武昌到九江到安慶,到南京,到蘇州,到上海,到南京,到天津,到京城的電報線,全部鋪設完畢。

在這些最關鍵的城市節點,終于不需要再用什么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了。

從天津到京城的鐵路,也已經鋪設完畢了,幾個月前完成了通車。

九江,依舊是這個國家最摩登的城市。

甚至……也是全世界最摩登的城市。

九江大廈這個世界第一高樓的記錄,依舊沒有被打破。

而且如今,它也終于徹底完工了。

很多年前他就落成,但是很多問題都得不到解決。

比如高層用水問題,比如升降機問題等等等等。

經過了六年左右的時間,這些問題終于解決了。

而九江經濟實驗區的董事會,終于如愿以償,在三百米的高度上辦公。

而這些年,九江的高樓多了許多。

二十層以上的高樓,整整幾十座。

十層以上的高樓,不計其數。

所以一眼看去,如同改天換地一般。

很多外國政要前來訪問的時候,九江也是必到之地。

而每一次,這座城市都會收獲無數的震驚和驚艷。

它的身影,不知道多少次出現在世界各種報紙上,照片上。

甚至影片上。

歷史上不算有名氣的城市,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儼然成為了世界名城之一。

成為了名片。

不過……

它也注定會被超過的。

至少以后會被上海遠遠超過,畢竟地理優勢要大得多得多。

隨著中國海軍的不斷強大,發展重心也會越來越偏向上海。

甚至,南京,杭州,蘇州等城市,未來也會超過九江。

但至少現在,它是驕傲之城。

京城。

單純外觀上,依舊沒有太大的變化。

但是,要整潔得多得多了。

道路上,也要清潔干凈得多。

街頭上梯籠遛鳥的旗人,也幾乎銷聲匿跡了。

旗務改革得非常非常徹底。

幾百萬旗人,要么去種地,要么去做工,總之三年的緩沖期之后,朝廷不再養這群人。

全部去自謀生路。

當然,部分上進的旗人會去讀書,會去找各種工作。

還有部分不上進的旗人,就是坐吃山空,維持不了生計,就只能變賣祖宅。

朝廷一道旨意下來。

從此之后,不再有滿城。

所有漢人,都可以進入滿城居住生活。

全國各地,皆是如此。

于是,京城內城的房價開始飆升,因為不知道多少漢人大員,漢人富豪,都來內城買房。

而這些旗人也借機套現,然后繼續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某個華麗的宅邸之內。

五個娃娃,唧唧咋咋,到處亂跑。

后面跟著一堆嬤嬤,一堆侍女。

“我的小祖宗啊,慢點跑,慢點跑,可別磕掉牙了啊……”

這四個娃娃,最大的是葉赫那拉氏生的女兒,剩下兩個是慈安生的一男一女,壽安公主生的兒子,真真生的兒子。

暖閣之內,四個女人在打麻將。

慈安太后,壽禧公主,壽安公主,真真。

壽安道:“夫君說要剪掉辮子,怎么又沒聲了?”

蘇曳在兩年前就開始吹風了,全國所有男子,全部剪掉辮子。

而且服裝方面的改革,更早進行。

各種新式服裝,已經全面推廣開了,不管是男裝,還是女裝。

而穿著新式服裝之后,辮子就顯得有些怪異了。

徹底完成吹風之后,就要直接下旨了。

慈安道:“因為被更加重要的事情蓋過了。”

真真道:“旗人被徹底改革掉了,現在輪到漢人陽奉陰違了。”

洋務運動全面開展,旗務改革徹底推行之后。

蘇曳正式對漢人下手了。

而且直接就是動命根子。

收回地方財政權力,也就是把各地厘金局收為中樞掌管。

這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引起了無比劇烈的反彈。

因為,這可是地方官員的命根子。

經過了這十幾年的發展,地方厘金局的收入,已經超過了三千多萬兩,幾乎相當于十年前的朝廷總財政收入了。

這么一大筆銀子,地方官僚如何舍得放棄?

而漢人官僚,可是比旗人陰險多了,手段也高明得多了。

這些年蘇曳盡管也完全掌握了整個朝廷中樞的權力,甚至地方督撫也全部由他任命。

但是更基層,他就很難直接控制了。

當全國無數的地方官員開始消極怠工的時候,那就意味著巨大的麻煩。

而且,蘇曳要收的可不僅僅是地方的財政權,還有其他一系列權力。

所以,阻撓之大,當然很難想象。

當然,也有非常成功的地方政策,比如禁絕鴉片。

真的就是,徹底禁得干干凈凈。

所有的鴉片田,全部被損毀。

經過了五年的時間,洋人對華鴉片的傾銷數量,斷崖式下跌。

盡管這會損失兩千多萬兩的收入,但蘇曳一點都不可惜。

慈安繼續道:“朝廷馬上就要成立一個新衙門了,由左宗棠領銜,馬新貽作為副手。”

壽安公主冷笑道:“這些地方上的大族,要倒大霉了。”

壽禧公主道:“給臉不要臉,既然他們阻撓夫君的新政,那他們的官位,名聲,田地,統統都別想要了。夫君本來就覺得天下的田地不夠種,而且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卻沒有推動土地改革的理由。現在好了,這群人阻撓新政,正好料理了。”

蘇曳就是這個打算。

就讓你們跳出來,然后我一刀割下去。

把你們肚子里面的東西,全部吐出來,讓改革變得更加徹底。

壽安公主道:“婉兒,有兩個風聲,你聽到沒有?”

慈安道:“一個是讓我們兩人撤簾,一個是皇上親政是嗎?”

壽安公主道:“是的。”

真真道:“整個天下都傳得沸沸揚揚的,怎么可能沒聽到?”

壽禧公主道:“居心叵測。”

慈安公主道:“就是居心叵測。”

現在天下都在傳,再過一兩年皇上就成年了,屆時就該親政了吧。

蘇曳一直是天下賢王之表率,所以應該首先奏請皇帝親政。

哪怕虛偽作假,也也要做出這樣的表態。

真真道:“現在很多地方大族,不少漢人正在抵抗新政,因為接下來科舉改革,土地改革,厘金局改革,都要了他們的命根子。所以他們肯定是想要鬧事的,所以很可能會以退為進,先奏請兩宮太后撤簾。”

“如果兩宮太后撤簾了,那就是高風亮節啊,那攝政王是不是要還政?是不是要主動奏請皇上親政?”

壽安公主道:“皇上是我親侄子,但是我要清楚明白的說,皇上不能親政。不僅現在不可以,五年后也不可以,十年后也不可以……”

慈安道:“對,皇上不能親政。”

現在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有的權力一定要集中于蘇曳一人之手。

一旦皇帝親政的話,那權力一定會分裂,分散。

屆時,又會陷入內耗,內斗。

蘇曳當政,推行了一個又一個改革,不知道觸動了多少人的利益,多少人對他恨之入骨。

一旦讓皇帝親政,那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擁護在皇帝的旗幟之下。

那所有的新政,全部會半途而廢。

而洋務運動攢下來的這些家當,用不了幾年,又會被瓜分干凈。

慈安打出了一張東風,緩緩道:“我雖然是大清的太后,但……我可以不是的,我可以是夫君的一個妻子。”

壽禧公主道:“我雖然是愛新覺羅的公主,但……我也可以僅僅只是夫君的妻子。”

懿郡王府內。

蘇曳的嫡系,正在密會。

“這股風潮,一定要徹底扼殺在搖籃之中。”左宗棠道:“首先,兩宮太后撤簾,現在不能提。皇上親政之事,更是不能起頭。”

“距離時間已經不多了。”

崇恩道:“一旦皇上親政,朝廷中樞又要陷入內斗,整個發展都要停滯下來。”

田雨公道:“但是……如果有很多漢人,尤其是許多學子上奏,讓皇帝親政,又該如何?”

是啊!

讓皇帝親政,是名正言順的。

蘇曳作為攝政王,也不好公開反對和阻止。

甚至,他如果要表現出高風亮節的話,還要主動還政給皇帝。

在天下很多人心中,蘇曳就該向伊尹,或者霍光那樣。

輔佐少帝。

甚至很多人會想,伱哪怕還政給皇上,也依舊可以做攝政王啊,也依舊可以監督朝政啊。

崇綺道:“有沒有這個可能性,假裝還政給皇上,讓他制造出一些麻煩,讓天下人看清楚,皇上親政是不行的,再收回他的權力?”

這就是曾經慈禧對光緒的套路了。

林紹章道:“不行,這個頭都不能起。皇帝從頭到尾,都不能掌握權力。”

“對,皇上從頭到尾,都不能掌握權力。”沈葆楨道:“或者我說得更露骨一些,要準備另外一樁大事了。”

“我們接下來要商議的是,如何徹底扼殺讓皇上親政的風潮。”

“至少皇上十六歲這一年,不能有人提起。”

然后,幾個人陷入了沉默。

“發動戰爭!”左宗棠忽然道。

“對,發動戰爭。”林紹章道:“發動對沙俄的戰爭。”

“俄國人不是已經集結了近二十萬大軍在遠東了嗎?他們在不斷修建防線,要打一場傾國之戰。”

“他們的耐心,比我們想象中的更足。”

“所以,現在開戰,或許對我們有利。”

田雨公道:“或許,僅僅一場對俄戰爭是不夠的,因為我們已經贏過沙俄了,會讓人覺得這一場戰爭也不是那么危急,不耽誤皇上親政,因為攝政王不是繼續督政的嗎?”

左宗棠道:“那就再加一個,和法國人的大戰。”

林紹章道:“歐洲那邊,普魯士和法國,還沒有開戰吧。我們這邊一旦開戰的話,只怕會把法國主力吸引過來,普魯士那邊反而會坐收漁利,不急著發動戰爭了。”

左宗棠道:“根據攝政王對普魯士首相的描述,他是一個非常守信之人,信任大于黃金。”

徐有壬在邊上忽然道:“還有一場戰爭,那就是對日戰爭。”

崇恩道:“三場戰爭嗎?那……那真是扛不住的。”

“最多兩場。”

“一旦發生兩場戰爭,我們就會面對兩個列強,一個俄國,一個法國,足夠制造足夠的危機感,在這個大勢面前,什么都要讓路,包括所謂皇上親政。”

“而且,這也是兩場注定要發生的戰爭。”

“最最關鍵的是,一旦打贏了這兩場戰爭,我國將會同時擊敗兩個列強,正式晉升為世界強國。”

“到那個時候,這場不世之功,可以碾壓一切反對者。”

“足夠讓攝政王權力永固。”

而此時的皇宮之內!

惇親王奕誴跪在慈禧太后面前,道:“太后娘娘,奴才奏請娘娘準備撤簾,還政于皇上。”

注:這章有些難寫,竟然又是六千多字,明天一定超過八千字。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