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02章 制造難題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作者:十月廿二  書名: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更新時間:2024-01-18
 
順著常浩南指出來的方向,鐘世宏很快看到了那個角落里堆放著的葉片:

“哦,那些基本都是受到過損傷或者檢測不合格,被判定為無法繼續使用的廢品。”

“廢品?”

常浩南一愣:

“有那么多?”

雖然距離很遠,但他還是能依稀看清楚,那里的葉片至少有數百片之多。

對于一個產能拉滿的工廠來說,這個數量或許不算什么,但近些年軍隊的訂貨量本就不足,還要分給筑城和盛京兩邊生產,所以410廠有很大一部分產能都處在閑置狀態。

這么一折算下來,良品率似乎就不樂觀了。

說好的壓氣機葉片生產難度不大呢?

“嗯……其實不算多,這些是最近半年積攢下來的量,而且還包括渦噴13和渦噴7的,都堆在那里。”

鐘世宏一邊解釋一邊直接把常浩南帶了過去,然后從地上隨后撿起了一片葉片:

“本來這些東西應該定時處理掉的,但是我們有一位工程師,最近在研究用堆焊技術修復這些受到損傷的廢品,所以就給他留下了一部分。”

“這些還只是一部分?”

后者看著眼前頗為壯觀的景象有點傻眼,半晌之后才開口問道:

“那咱們總體上的良品率有多少?”

“這個么……三坐標的一次檢測合格率大概是60,不過剩下的40也還有一部分可以挽救,總體上大概可以達到80左右,好的時候能到85。”

作為技術部部長,鐘世宏對這些數據自然如數家珍,幾乎無需思考就報出了答案,同時隨手把剛剛拿起來的葉片遞給常浩南。

“這么高?那這些……”

后者翻過來調過去看著手中的廢品,不過憑借肉眼確實很難看出來是哪里出了問題。

“良品率是只考慮加工過程的。”鐘世宏稍稍固定了一下戴在頭頂的帽子:“這里面的葉片,大多數是在裝配和測試環節出現的損壞。”

“目前大多數的壓氣機葉片材料還只是馬氏體不銹鋼,最多用到Ti6Al4V這類低標號的普通鈦材,我們對這些材料的銑削加工也算是輕車熟路,最多再加幾道應力釋放工序,影響一些生產效率而已。”

“但是你知道,我國的航空發動機大量借鑒蘇聯設計,所以在葉片跟輪盤以及機匣的裝配過程中會用到一些鉚接結構,這些航空緊固件的材料一般是蘇聯標號的БТ16鈦合金,也就是Ti3Al5Mo4.5V,對于咱們來說還算是個新東西,無論是生產、加工還是裝配,都比較容易出問題。”

“原來如此……”常浩南心中了然,并暗自記下了鐘世宏所說的這些內容。

華夏對于鈦合金材料本身的研究并不算晚,諸如TB2、TC4這些航空領域用量較大的鈦合金,基本都是在6070年代完成的國產化。

包括剛剛鐘世宏提到的БТ16,其國產化型號TC16鈦合金也是1990年左右就已經誕生了。

但問題在于,光有一塊材料是沒用的。

生產出鈦合金棒材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而且退一步講,即便是美國的Ti1100、俄羅斯的БТ36這些最新牌號的產品,其坯料本身也并不限制出口,只要肯花錢,大多數國家(比如印度)都不難買到。

然而每一種不同的材料,由于其理化特性的區別,都需要對應的處理和加工工藝,才能真正變成可用的產品。

這些工藝幾乎不可能靠仿制來獲得,也是真正形成技術壁壘的部分。

顯然,410廠就是在這兩個環節被卡了脖子。

隨后,常浩南在鐘世宏的帶領下又參觀了幾個其它的工藝流程,但腦子里卻始終想著剛剛的那一堆廢品。

終于,在看到之前說到的鉚接組裝工序時,他還是忍不住問出了口:

“說起來,既然咱們的壓氣機已經是全新設計了,不能考慮放棄鉚接結構,全面換用榫接么?而且讓榫頭和榫槽之間形成過渡配合或者小間隙配合,還能減少壓氣機工作時候的震動,壽命也更高。”

雖然常浩南也是第一次現場觀看航空發動機的生產過程,但有著后世知識和經驗的他非常清楚,即便是在蘇制發動機中,使用鉚釘作為葉片緊固件的連接方式也絕對屬于奇技淫巧,只不過在跟著殲7一同引進的R11F300發動機里面恰好用的是這一種罷了。

這個問題確實讓鐘世宏對常浩南有些刮目相看。

至少說明后者不只是來廠里面擺個譜,而是真的對生產加工有一定了解的。

“鉚接換榫接我們當然也考慮過,但燕尾形榫頭的加工難度很大,而且作為裝配基準的壓力面榫頭需要用到拉削加工,需要特殊的組合拉刀,因為禁售的原因,目前已經沒辦法通過正規渠道批量采購。”

顯然,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往往會順便把窗戶也給封死。

所以對于在坎坷中摸索前進的華夏軍工人來說,要想找到出路,就得想辦法把房頂給掀了。

“禁售啊……”

常浩南重新抬起頭環顧一周,確實發現這里的絕大多數加工設備都是進口自德國或者日本的。

雖然著名的巴黎統籌委員會已經在1994年宣告解散,但是其禁運物品列表卻幾乎原封不動地被瓦瑟納爾協定所繼承,華夏所面臨的禁運壓力并沒有減小。

要知道,巴統的禁運列表中,對華夏單獨所列出的項目甚至比對解體之前的蘇聯還多將近600項。

就比如高精度多軸聯動機床,出口蘇聯是可以的,但出口華夏不行。

“是啊,像是機械加工這些領域,咱們和發達國家之間確實還有不小的差距。”鐘世宏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我們也嘗試過使用國產刀具進行進口替代,但無論是加工精度還是使用壽命都達不到要求,只能用來加工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東西。”

說到這里,他又轉過頭看了看旁邊的常浩南,半開玩笑地說道:“這段時間我有時候都會想,要是在我們這個行當里,也能出一個像你這樣的人才,那可就好咯。”

“這個么……”

常浩南很想說其實也未必就沒可能。

畢竟按照目前的進度,最早明年最晚后年,渦扇10的開發就得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了。

到那個時候,必定有很多生產制造方面的問題需要他來解決。

但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一方面,他對于這個領域的了解不多。

另一方面,機械加工領域的成果轉化效率也比較低。

所以就算有了系統幫忙,也很難像流體力學模擬這樣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讓鐘世宏先emo一段時間——

只要我沒有期待,一切就都是驚喜。

“除了這個葉片緊固方式的問題之外,咱們廠在制造過程中還有沒有其它方面的困難?”

常浩南的語氣就好像只是隨便問問,不過實際上他是想確定自己接下來要學習哪個方面的知識。

“真要說的話,那到處都是困難,關關難過關關過,步步難行步步行吧。”鐘世宏苦笑著搖了搖頭:

“不過一定要說的話,那眼下一個是航發機匣的制造和檢測,因為是大型整體薄壁件,所以鑄造難度很大,目前使用的無余量熔模鑄造法,成品率和生產效率都很不理想。”

“還有一個就是渦輪葉片,因為是熱端部件,所以對材料的要求要比壓氣機高得多,像渦噴14的渦輪葉片上還有主動冷卻需要的氣膜孔,加工起來也是讓人頭疼。”

“第三個就是……”

聽著鐘世宏一條又一條的盤點,常浩南感覺自己的頭也有點大了……

今天晚上去父母那邊吃飯,先加一章,剩下的后面幾天陸續補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