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987章 棋逢對手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作者:十月廿二  書名: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更新時間:2024-08-06
 
(小說屋)

其實,常浩南對于這個座談會也有點感興趣。

倒不是說他不放心閻忠誠去跟對方battle的結果因此非得親自上場。

主要是想滿足一下好奇心。

之前他只是從林青和王曉模二人的只言片語當中了解過052C目前的大體情況。

并不清楚這個在前世承上啟下的關鍵型號,如今具體是什么樣的。

以及海軍既然已經提出了“對052C繼續進行改進”的想法,那么更新的052D至少也應該有總體規劃了。

考慮到兩臺QC300的功率相比兩臺GT25000多了足足20,這一型號很有可能選擇更加激進的設計方案。

當然,以常浩南如今的職位,他如果特地發個函去問,那肯定也能得到回應。

但如果就為了這么個事勞師動眾,似乎又有點不值當……

不過,感興趣歸感興趣。

海軍裝備部方面既然特地在正式選型之前開這么一場會,而且還只邀請了院所一級的技術人員參與,顯然是想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兩大軍工系統高層對于選型結果產生的非技術層面影響。

常浩南作為渦扇10的總設計師,屬于特殊情況,當然也可以解釋為技術人員。

但這就屬于破壞游戲規則了——

航空動力集團派了領導去,那為了對等,別人船舶重工集團是不是也得派個領導?

你們倆人往那一坐,海軍裝備部就有點壓不住場子了,那總裝和海軍負責人是不是也得到場?

那還開什么座談會?

直接把選型提前好了……

因此,常浩南最后還是按捺住了自己躍躍欲試的心情。

座談會的時間,安排在三天后的2月26日。

跟常浩南之前估計的情況差不多。

唱主角的,就是航空動力606所,以及船舶重工703所。

只不過,受邀的其它研究所,倒也不完全是陪襯。

因為這次座談會的主題,嚴格來說是“艦船動力系統發展”。

除了作為核心的燃氣輪機以外,齒輪箱、推進系統、巡航柴油機、發電輔機等,也都在座談之列。

當然,并不是其中每一項都涉及選型問題。

現在華夏這邊的科研資源仍然相對有限,根本不可能在全部領域供得起多個乙方搞自由競爭。

至于民營企業……

21世紀初的民企,那更是指望都不用指望。

實際上,按照原本的計劃,就連燃氣輪機,這功夫的可選項也應該只有一個才對。

要知道,華夏從90年代初就從二毛那邊接觸到了UGT25000,幾年后決定將其作為052B/C的動力系統并進行國產化。

到2002年這會,這一項目已經按部就班地推進了大概五六年。

只不過,半路殺出來了個誰也沒想到的競爭對手——

常浩南在航空動力集團成立那會,說要搞30兆瓦級別的航改燃機,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但問題是,航改燃,首先你得有航才行。

當時業內的普遍估計是,渦扇10大概會在2005年前后徹底完成雙定型。

之后穩定一段時間,然后立項研發航改燃機,再等到燃機定型,怎么也得到2010年以后了。

換句話說,大家都覺得,航空動力集團這個大功率燃氣輪機,應該是給再下一代的全新水面艦艇準備的。

結果連常浩南都沒想到,渦扇10的生產定型能夠如此順利,以至于他在2002年初就可以開始考慮QC300的設計方案了……

一下打亂了海軍之前的裝備更新計劃。

而對于已經把GT25000研究了個七七八八的703所來說,這事就更顯得離譜了。

吃著火鍋唱著歌,到手的項目突然就被人給截胡了。

這哪能忍?

因此,當座談會進行到燃氣輪機這塊主題的時候,703所負責GT25000的聞學友總師,直接就拿出了這些年來看家的成果……

“對于UGT25000原型的性能,我相信海軍方面的同志已經非常熟悉了,我在此就只進行簡單的介紹,其目前已經在052B型168艦上進行了航行試驗,性能表現完全符合預期,而已經進入設備舾裝階段的052C型也使用了這一型號……”

相比于QC300來說,GT25000的最主要優勢,就是情況已知,且幾乎立等可取。

得益于這條時間線上華夏機械工業整體水平的高速進步,后者的國產化進程在進入到千禧年以后幾乎一路順風。

而在一番簡單的背景介紹之后,聞學友也很快進入了今天的正題:

“我接下來想重點說明的是,我們在國產化GT25000的同時,也在對其進行改進升級。”

“首先是早在90年代末期,我所就構建了GT25000的零維全機模型和二維部件級模型,并在此基礎上對增加間冷回熱系統的可行性進行了理論研究。”

“之后,我們還根據研究成果對一臺401A型燃氣輪機進行間冷回熱改造,作為技術驗證機完成了初步方案論證。”

“根據測試結果,其熱效率相比改造前提高約3.8,輸出功率提高約5……”

船用燃機這東西,發展方向屬于看得見摸得著的,因此703所同樣把間冷回熱系統作為未來的升級路線,也算是預料之中。

至于利用自己在船用動力方面的經驗優勢早一步搞出原理樣機,就更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因此,當聞學友在介紹完這一部分之后,用眼角余光瞄向下面坐著的閻忠誠時,發現后者似乎并未表現出任何情緒波動。

這讓他不免有了些擔憂。

不過,聞學友還是很快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

因為,后面還有另一項“撒手锏”。

他把PPT翻到了后面一頁。

上面是第二部分的標題:

自適應處理機匣。

“另一方面,相比于航空發動機,船用燃機在追求更高的設計工況效率的同時,要求在非設計轉速下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因此在保證船用燃機高轉速下擁有高效率的同時,也應專門考慮其在較低工況下的實際運行穩定性。”

稍作停頓之后,聞學友繼續介紹道:

“出于這方面考慮,我們在盡量維持核心零部件通用的前提下,設計了一種自適應處理機匣,在動葉的前緣和尾緣處開口,中間通過橋式結構連接,利用前后兩個開口的壓差,使得后面開口附近的氣流通向前開口,從而改變葉頂間隙渦的內核,并有效削弱葉頂泄露二次流的產生……”

“這一設計可以兼顧壓氣機效率和穩定裕度,同時適用于突尖失速中的堵塞失速和葉頂過載失速,以及模態失速。”

“根據模擬測試,在壓氣機處于模態失速時,新型自適應機匣能夠擴穩達到2,而當壓氣機失速類型轉變為突尖失速時,擴穩效果可達6,總體來看可將汽輪機50轉速以下工況的平均熱效率提高3.5,而在設計點處的效率僅降低0.23,幾乎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閻忠誠在下面靜靜聽著聞學友的介紹,面色也逐漸變得玩味起來——

對方剛才特地提到船用燃機和航發的區別,顯然是為了強調自己這邊在船用動力領域的經驗不足。

當然也必須承認,這個自適應機匣技術確實相當巧妙。

利用相對小的成本,實現了對燃氣輪機高低轉速性能的兩頭兼顧。

算是解決了燃氣輪機動力的一個巨大痛點。

如果是更早之前的自己來參會,或許還真拿不出什么好的應對辦法。

但現在,情況已經不一樣了——

三天前,常總提出的那個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似乎帶著點殊途同歸,又針鋒相對的意思……小說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