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可以!”
護目鏡后面,馬曉宇的眼神中閃爍著興奮。
如果不是因為手頭還有任務,怕是能直接跳起來。
天知道在沒有微波暗室的情況下,他們下一步為了尾噴口的隱身性要掉多少頭發。
現在可好。
直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就在他呼吸逐漸急促,甚至開始想象安裝新型航空發動機的下一代戰斗機到底會是什么樣子的時候,身后卻突然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
“注意調整測試位置!”
劉永全作為經歷過苦時候的過來人,敏銳地察覺到了眼前這個年輕人激動的心態,于是把一只手輕輕放在了后者的肩膀上,示意對方保持冷靜。
發動機噴流與外界大氣相互作用會形成一系列桶形的噴流流場核心區,而每兩個桶形核心區之間,則是一道強壓縮的正激波,也就是馬赫盤。
距離離噴管出口的距離越遠,正激波的強度和由于其造成的噴流溫度、壓力上升幅度就會越低,從而影響到等離子體的生成和分布。
因此,尾噴口正中心位置的數據合格,只能證明高密度等離子體的存在性。
要想真正進入應用階段,還需要像認識流場一樣,構建一個自然情況下的等離子體分布場。
馬曉宇深吸一口氣,稍微穩了穩心態。
但還沒等他有所動作,一名剛才站在劉永全身后,始終沉默不語的小老頭便滿臉著急地大聲吼道:
“快,一號探針撤出,轉清洗,二號探針接通差分放大電路,進入80cm,B點位!”
“是,一號探針撤出……”
復述了一遍口令之后,馬曉宇趕緊在操作界面上依次選取了探針編號、計算方式以及測量位點,然后按下。
位于地面臺架上方的驅動電機迅速開始工作,將另一根探針緩緩下降到工作位置,同時把前一根探針收回到保存腔中進行清洗——
由于發動機噴管出口處的氣流能量太高,探針迎風表面所接收到的帶電粒子流并不是簡單的熱沉積,而是會在周圍產生一個邊界層,進而形成脫體激波,干擾流場和粒子分布情況。
為了保證結果的精確性,不能一次下放太多探針。
而發動機噴流中難免會夾雜著一些未完全燃燒盡的裝藥固體顆粒,所以單根探針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后需要進行冷卻和清洗。
如果要實現無空窗期的連續測試,那大概需要1618組探針輪流進行工作,但考慮到銥材料傳感器離譜的成本而且還需要部分進口,一般只會安裝46根。
即便如此,這臺不起眼的測試設備價格仍然高達八位數歐元,也是核工業240所的當家寶貝之一。
正常情況下,甭管什么測試,都得拿到他們那邊去做。
然而240所規模并不算大,根本不可能有條件把一臺渦扇10給拉過去。
況且這次測試因為涉及到航空發動機本身性能的測試,所以要求也和往常不太一樣,需要由606所這邊的相關同志負責操作。
總之,最后還是看在常浩南簽名背書的面子上,對方單位冒著一定風險,同意了把這臺靜電探針測量系統給轉移到410廠一段時間。
條件是必須全程在包括所長韓陳峰同志在內的技術組監督之下使用——
也就是正急得吹胡子瞪眼的那位灰發老者。
“老韓,老韓……別著急。”
劉永全又趕緊轉過頭來,安撫漲紅了臉色的韓陳峰:
“你放心,我們設計的測試方案里面,每一輪的探針停留時間都在你們給出的參數基礎上又砍這三成,絕對不會把你們的寶貝疙瘩給用壞的……”
后者張了張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但最后還是沒有出聲。
大家都是心里有數的人,所以他倒也不是真的擔心劉永全等人把設備給用壞了。
只是有一種類似“自己的女神如今竟然被別人站起來蹬”的痛心感。
又觀察了大約十幾分鐘,韓陳峰基本確定對方的操作已經沒有問題,于是用復雜眼神瞅了一眼馬曉宇的背影,接著滿臉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轉向旁邊不遠處另一名穿著核工業集團制式工裝的年輕技術人員:
“小陸,你別忘了記錄一下設備的使用日志,等回去之后電子化留檔……另外,航空動力集團的同志們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也記得主動幫著解決一下。”
韓陳峰身為240所業務方面的一把手,雖然掛著監督組組長的名字,但肯定不可能真的一直站在410廠的車間里當監工。
因此,在確定測試任務已經進入正軌之后,便準備轉身離開。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
眼不見心不煩。
而同樣對于測試放心下來的劉永全也自然跟了上去:
“老韓,先去樓上的休息室坐坐,等今天的測試科目結束之后,我安排來幫忙的同志們吃個飯……”
兄弟單位的負責人帶隊過來幫忙,而且連費用都沒額外多要,他怎么也得表示一下才行
二人腳步很快,說這一句話的功夫,就已經走到了測試車間門口。
開門之后,洶涌而來的冷風和雪花讓韓陳峰腳步不由得一頓。
作為一個南方人,雖然已經在盛京工作了十幾年,但還是沒那么容易適應這種天氣。
“還有事情忘辦了?”
劉永全只當對方是突然又想起了什么。
韓陳峰本來只是覺得有點冷,但被這么一問,卻也順勢點點頭,問出了自己從剛才就在想著的問題:
“老劉,我印象里……常院士就是從你們606所出去的吧?”
這個有點突兀的轉折讓劉永全一時間有點沒反應過來:
“常院士?”
“是啊。”
韓陳峰點點頭:
“我記著第一次聽說常院士的名字,就是96年第一屆珠海航展的時候,他和閻忠誠院士共同完善了當年的昆侖發動機……”
昆侖,也就是渦噴14的代號。
雖然現在已經成為沒什么關注的牛夫人了,但當年第一次以全尺寸模型方式公開亮相的時候,可是正經受到了不少的報道。
包括國防科工委內部,也有好幾輪的通報表揚。
也不怪韓陳峰印象深。
“其實嚴格來說,常院士一開始參與的是601那邊的八三工程,負責飛機本身的氣動和結構設計……后來碰巧趕上當時殲8C的01號驗證機在閻良那邊發生喘振故障,才陰差陽錯地開始接觸航發設計方面的東西。”
這些已經算是老黃歷的東西在軍工系統內部算不得什么秘密,劉永全也只當是閑聊,用帶著幾分自豪的語氣介紹道。
“所以……常院士還算是半路出家?”
韓陳峰猛地轉頭看向劉永全,瞳孔中明顯帶著震撼。
“要不怎么說人家厲害呢……”
劉永全雙手背到身后,一副“沒人比我更懂常院士”的架勢。
當然實際上,作為跟隨常浩南時間最早的副手,他也確實了解不少早年間的事情。
“嘶……”
韓陳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看來我得把你前天給我看的材料復印一份,裱起來擱在辦公室里面。”
他口中的材料,就是常浩南之前在辦公室里給劉永全寫出來的那個等離子體發生思路。
也正是因為看過了其中的內容,韓陳峰才力排眾議,決定把靜電探針測量系統借到410廠使用。
“復印那個干嘛?”
那份手稿只是提到了一個概念,甚至連常浩南本人的簽字都沒有,倒是無所謂復制幾份。
“咳咳……”
面對這個問題,韓陳峰老臉一紅,有點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上次院士評選連第二輪都沒進,這眼瞅著明年二月份又要交材料了,沾沾常院士的喜氣……”
劉永全略帶無語地搖搖頭,剛準備開口打趣幾句,卻聽到身后的測試工位上突然傳來了馬曉宇的聲音:
“劉總,現在測出來這臺發動機的推力……比之前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