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品生面色不善地跟另外幾個人對視了一會兒。
接著,或許是覺得這樣一直對峙下去不是個辦法,也或許是因為眼角的余光瞟到了文件首頁上常浩南的名字,總之他率先打破僵持,把旁邊放著的技術文檔拽到跟前,語氣也稍稍緩和了一些:
“無論從技術還是安全角度,我都不可能允許你們在微波暗室里啟動發動機……不過我們在雷達測試領域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或許可以根據你們的具體需求拿出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
除了把資料帶過來的劉永全以外,其它所有人都被概要里面的“等離子體隱身”這個關鍵詞給搞了個開幕雷擊,甚至還沒來得及細看后面的關鍵內容。
現在被張品生這么一提醒,才紛紛回過味來。
隨后,便是一陣翻閱紙張的嘩啦聲。
相比于從差不多二十年前就開始琢磨隱身技術預研的航空器總體設計單位,航發領域基本上是最近一兩年才開始考慮降低信號特征的問題,而且研究重點還集中在紅外信號上面。
因此,經過劉永全轉述出來的內容可能并不準確。
還是直接看書面的需求文件來得更靠譜。
果不其然,文件中詳細寫明了等離子體鞘層的產生和控制方式,以及最為原本的測試目的——
“在發動機和等離子體發生器工作狀態下,測量并對比不同磁控算法所對應的RCS(σ)角度(θ)關系曲線,尤其注意飛機尾部(80°100°區間范圍內)的變化情況,以確定磁控等離子體鞘套的體積覆蓋和頻率覆蓋精度……”
張品生把最后一小節內容逐字逐句地念叨了一遍,又低頭思索片刻:
“也就是說,這次測試的主要目的是進行對比,并不特別追求數值本身的全面性?”
劉永全點頭:
“參與測試的發動機本身只是在渦扇10A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技術驗證型號,并不是會交付給第四代戰機項目的最終產品,所以RCS結果沒有太多實用價值,只要能驗證幾種控制方案的效果即可……”
說到這里,或許是擔心對方理解過度,于是又在后面補充了一句:
“當然偏差也不能過于離譜,至少得保證數量級是正確的……另外,雖然不需要像美國lintek5000系統那樣給出覆蓋從L到Ka的全波段掃頻測量,但也必須保證測試信號的波長選定在2.5cm到7.5cm之間,帶寬不能超過0.2cm……”
還沒等他把這些內容說完,張品勝原本僵硬的表情就明顯放松了下來: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那么我這里倒是有一個替代方案……”
包括楊韋在內,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過來。
甚至讓大場面見得不多的張品生感到了一瞬間的緊張:
“咳咳——”
他清了清嗓子:
“這個事情老林應該知道……早年間我們還沒有這個大型微波暗室和掃頻測量雷達的時候,為了保障殲7IIS和殲8IIS進行大規模外場全向散射測試,在老園區的后山頂上改造過一個動態測試臺……”
林濟洪眼神中露出一瞬間的迷茫,但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并轉為驚訝:
“那個測試臺不是已經好幾年沒用了么……而且我印象里當初用作電磁信號源的是一臺從軍艦上拆下來的342雷達,帶寬精度這塊怕是不符合這次測試的要求吧?”
張品生則當即解釋道:
“確實有個六七年沒用過,但是你可別忘了,那個測試臺因為當初時間比較緊張,所以沒有設置飛機轉臺,而是在固定臺周圍鋪設了一圈軌道,然后再把雷達安裝在軌道上環繞飛機活動……”
劉永全和楊韋二人并沒有經歷過90年代的那輪隱身技術驗證,但在最初的一頭霧水之后,還是很快捕捉到了其中的關鍵。
“所以……現在還能用?”
劉永全關切地問道。
他并不太懂雷達,但也明白建設在山頂位置的全向檢測臺,意味著測試背景相對干凈。
畢竟2.5cm到7.5cm之間的電磁波大氣吸收較弱,測試起來就算比不上周圍布滿電磁吸波錐的微波暗室,至少也和實際情況下的環境相似。
張品生點點頭:
“后臺系統都在地下,雖然稍微有點跟不上時代了,不過都是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封存的,只要重新檢查并更換一些必要的耗材就行,唯獨就是之前用的那部破雷達確實風吹日曬地肯定不行了,需要些時間換一部新的上去。”
楊韋這時候也插進話來,開始一起集思廣益:
“新雷達的話,或許可以直接拆一部1473下來……也不需要單獨聯系電科集團,蓉飛那邊就有不少等待安裝到飛機上的儲備,我簽個字就能調過來……”
然而張品生卻擺擺手,拒絕了他的提議:
“戰斗機雷達……或者大部分現代搜索/火控雷達都是寬帶雷達,反而不太符合測試要求。”
“那……”
楊韋的表情凝固了一剎那。
“我們有幾部5cm波長的172B精密測量雷達,是上半年給飛行試驗研究院做航跡測量的時候用過的。”
張品生回答道:
“當然因為是常規雷達,所以本身不具備直接測算RCS絕對值的能力,但是可以用相對測量法,就是用金屬小球作為定標體獲得RCS精確值和信號回波強度的關系,再根據目標測試所獲得的功率或電壓比值,就能計算目標的反射面積,關鍵是帶寬非常窄,符合RCS測量的要求……”
商討一番之后,眾人又一次相互對視。
而這一次,氣氛早已經沒有了最開始的僵持。
“張主任,剛才您說的這些工作,全部算下來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劉永全詢問道:
“410廠那邊目前只有兩臺經過改造的渦扇10A,我需要盡可能精確地安排運輸時間……”
渦扇10G的設計研發倒是不急這幾天的功夫,但常浩南之前還專門囑咐過,等離子體鞘套的相關測試參數事關他手頭的其它項目,所以他還是要算一下測試周期的問題。
“我們這邊的其實沒什么要做的,一星期到十天左右吧……”
張品生說到這里,看向旁邊的楊韋和林濟洪:
“主要反而是看蓉飛那邊,能不能把你們的發動機塞進那個模型里面……”
楊韋點點頭:
“模型就算塞進去也沒辦法給發動機提供工作條件,不如直接改造一架殲10S原型機,就像當年對殲7IIS那樣,把飛機固定在測試臺上直接啟動發動機……”
半小時后,一行人其樂融融地離開了會議室。
不過,會談結束之后,楊韋和林濟洪又專門把劉永全給叫住了:
“劉總,先留步。”
隨著三人刻意放慢腳步,很快便落在了大隊人馬的后面。
“我剛才注意看了一眼文件里面提到了對于等離子體鞘套的控制方法,是利用誘導磁場方程求解誘導磁場,結合誘導電流得到洛侖茲體積力,再將反應電磁作用的修正項添加到湍流方程中獲取修正的湍流兩方程模型,從而模擬經典的哈特曼磁流體流動……”
僅僅在很短的時間里,楊韋就提煉出了其中的關鍵內容,而且還是在一心二用的前提下,足以見得其能力之強:
“那么,是否有可能將部分等離子體導入到飛機前部,再在機翼或鴨翼外緣安裝磁控設備,從而減弱操作面活動過程中產生的額外雷達反射?”
他這邊話音剛落,劉永全還處在思考當中,反而是走在另一邊的林濟洪下意識頓住了腳步:
“楊總,您前天會上不是還說……要盡可能避免頻繁使用主動控制系統?”
“現在這個項目么……確實如此。”
楊韋笑著點點頭:
“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等四代機服役之后的再下一代產品,究竟應該是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