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365章 相位幽靈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作者:十月廿二  書名: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更新時間:2025-02-13
 
“我……”

還沒從震驚中恢復過來的王宏讓一時間無言。

常浩南還以為是有什么難處:

“應該沒什么其它問題吧?”

王宏讓連連搖頭:

“靶場這邊肯定沒問題,我是說……您就準備這么直接去?”

這個問題讓常浩南有點懵:

“那不然……上級給我們專門配屬了一個直升機分隊,雖然現在氣象條件不太好,但氣象預測明天上午是個晴天。”

好在這會兒王宏讓也恢復思考能力,重新組織好了語言:

“不用回京城具體分析一下?就這么看一眼報告……”

他本來想問就這么看一眼就行么?

但又覺得好像有點不尊重對方。

不過常浩南還是領會了對方的意思,解釋道:

“正常情況下肯定得專門檢查一下調試日志,甚至是在附近專門設置一個被動接受裝置,分析特定時間范圍內天基信號的特征……但這次也是趕巧了,對方剛好撞在我正在研究的部分。”

說著朝窗外指了指三號靶區的方向:

“我們正在布設的這套電磁棱鏡系統,有一部分運行細節就和他們在報告里面的描述能對上號,只不過還欠缺一些細節,所以我得優先去現場看看……”

因為這個決定做出的實在有些倉促,因此直到常浩南乘坐的直升機起飛之前,毛道雷達站方面才通過上級接到相關消息,表示會有一架直升機在大約90分鐘后降落,要求他們準備接待。

“有領導要過來?”

廖永才向旁邊明顯更了解情況的郭林詢問道:

“我們雷達站的直升機停機坪自打建成到現在總共就用過兩回,一次是金城軍區的首長過來檢查,另一次是有個戰士檢修雷達的時候從車上跌落下來受傷……”

郭林此時剛剛脫掉工裝,正在往身上套棉大衣:

“領導,也是專家……總之肯定是解決問題來的。”

其實他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擔任了電科14所的所長,不出意外的話再過兩年就能在集團層面兼任一個領導崗位,明面上的行政級別和常浩南已經非常接近。

只不過對方不光有院士頭銜,職務的含金量也無法簡單類比。

“解決問題……”

廖永才的動作僵在原地:

“咱們昨天的分析有問題?”

他好不容易才等到一次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如果只過了一天就被打臉,那可真是鬧麻了。

“還不好說,有可能是常院士已經想到了解決方案……”

郭林深吸一口氣,臉上的表情稍微有些復雜——

他和常浩南之間雖然一直都有業務聯系,但已經有幾年時間沒見過面了。

這次剛好趕上兩個人分別負責矛和盾,本來還想著借此機會能跟對方隔空較量一番。

盡管第一次就實現來襲預警的概率不大,不過按照郭林之前的想法,應該總歸能過上幾招。

結果現在,他這邊反而需要對手提供支援……

相當于較量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好在郭林也不是第一天跟常浩南認識,加上也不至于為了個人勝負心而影響到正事,所以很快接受了眼前的現實,開始指揮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整理資料,以便對方到位后能在第一時間開展工作。

“實際上,你們的分析方向沒什么問題,只是低估了敵人下手的果斷程度……”

兩小時后,常浩南坐在雷達控制臺前,解答了廖永才實在沒忍住而提出來的問題:

“通過極化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第三次全系統診斷過程中,三號陣列的旁瓣抑制率下降了大約12個分貝。”

他的手指在頻譜分析儀的旋鈕上劃過,1.14GHz頻段的凹陷像被精確切割的傷口,毛道雷達站的中央空調發出低沉的嗡鳴,卻壓不住運行模擬器此起彼伏的滴滴報警聲:

“昨天晚上,我讓京城航天測控中心把幾顆軍事衛星的軌道參數疊加到了電磁環境地圖上,你們看。”

順著常浩南手指的方向,一眾人湊到顯示器前面:

“UTC時間0400至0430,共有三顆可疑衛星過頂,其中編號為STP4D實驗衛星與故障時段存在76以上的重合率,這個數字雖然不算高,但如果考慮到衛星發射天線可能具備凝視功能,那已經足夠對你們展開干擾了。“

傳統的星載設備都是固定在衛星平臺上,需要調整衛星本體的姿態才能改變指向。

而具備凝視功能的衛星則多了一個類似云臺的裝置,可以在衛星運動過程中保證設備指向地球表面的同一個位置,以減少星載發動機的工作時間,延長衛星壽命。

郭林在記憶中搜索了一遍,并沒有發現太多相關信息。

“五角大樓‘空間試驗計劃’下面發展出來的一種標準化衛星平臺,用來驗證一些前沿技術。”

常浩南解釋道:

“具體到這顆STP4D,表面上是用于測試新一代的霍爾電推進設備,但發射上去之后的變軌頻率不高,很明顯還有其他沒公開的作用。”

和華夏這邊把偵察衛星命名為“資源”、“海洋”的操作一樣,各個大國都會發射一些用途神秘的航天器,在收集到足夠多的特征信息之前基本只能靠猜。

而這顆STP4D顯然也是對手提前布局當中的一環。

現在估計是察覺到什么蛛絲馬跡,所以才啟用了這顆暗樁。

“表面上的操作都很常規,像是這里,在用多普勒頻移補償軌道運動誤差,再普通不過的技術。”

常浩南一邊解釋,一邊圈出頻譜上的細微波動,放大后的波形呈現鋸齒狀特征:

“但實際上,常規DRFM信號不會有如此高效的自適應特性,這組特征信號里面的波形復制速度比通常的需求快了三個數量級,所以就是沖著我們而來的。”

廖永才還在消化吸收剛才對話里面的巨量信息,但郭林已經想明白了其中的大部分關節。

除了原因。

“可是……為什么?”

他湊到屏幕跟前,似乎恨不得把眼睛塞進里面去:

“就為了讓咱們的雷達調試進程受阻幾天……最長不超過半個月?”

“那當然不可能。”

常浩南擺了擺手,突然反問道:

“你們有沒有考慮過,為什么一號和二號陣列的測試沒出過問題?”

郭林當然也想過這個問題,但因為干擾本身就不是持續的,所以當時只認為是巧合。

不過如今帶著結論回看,恐怕就沒有這么簡單了。

常浩南沒等郭林回話,就直接給出了答案:

“三號陣列距離共模扼流圈太近,加之并肩構型本身的特性,導致近場耦合效應增強……這樣一來,如果我們按照常規方式消除干擾完成調試,那么正常工作中看不出什么異常,但只要對方加強干擾水平,就會出現一個足以被對方利用的缺陷。”

郭林的雙眼微微睜大。

想過美國人玩陰的,但沒想過對方會玩這么陰。

好在有了準備之后,解決問題倒是不難:

“我們去年升級的FPGA板卡支持實時極化捷變和動態部分重配置,只需要重新燒寫波束控制算法,考慮電離層法拉第旋轉效應,加入極化補償系數……”

在初步敲定解決方案之后,郭林帶著一眾技術人員迅速投入工作。

而常浩南則突然轉過頭,看向了好像還沒完全反應過來的廖永才:

“廖主任,二十五年前7010雷達遭到的那次干擾,恐怕也并非如你所猜測的那樣,是來自一顆雷達偵察衛星……”

請:wap.xshuquge.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