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不夜侯  第737章 一步步來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作者:月關  書名:臨安不夜侯  更新時間:2025-01-30
 
楊沅當然不會獨自一軍南下,這是為大宋而戰,另外兩路也要出力才行。

他需要確保一戰鼎定,造成既定事實,避免再有反復。

至于說用來做橋頭堡的烏蒙地區,他倒是不擔心。

世居烏蒙地區的是烏蠻族,烏蠻族與大理那邊世代聯姻,因此關系走的很近。

不過,哪怕是這么親近的關系,他們也沒有膽量對抗大宋官兵的。

朝廷只是借道,而不是剝奪烏蠻首領的自治權。

而且朝廷一旦占據涼山州,往來通行、商旅不斷,對烏蠻一族也只有好處,并沒有壞處。

更何況,烏蠻地區有七個大部落,是為阿芋路、阿孟、夔山、暴蠻、盧鹿蠻、磨彌斂、勿鄧。

其下又有許多小部落。

大部落的族長稱為大鬼主,小部落的族長稱為小鬼主,因為他們信奉鬼巫。

這種制度,本就散沙一盤,不足為慮。

思索良久,心中漸漸有了定計,楊沅便回到桌前,重新開始處理手頭的公文。

梵清倒是個實心眼兒的姑娘,楊沅與她約定了給自己做三年保鏢,她便認認真真履行職責。

她每天默默地跟在楊沅身邊,親眼見證了楊沅是如何的繁忙,說他日理萬機,那是一點也不夸張。

處理公務,批閱公文,接見官員、士紳、名流,規劃明年的一系列事情,謀劃更長遠的未來……

只不過,靜悄悄地看著楊沅的時候,梵清心中總是不自覺地會想起她那一晚的所見。

自從那一晚開始,梵清再巡弋時,都會刻意避開楊沅的臥房,唯恐再看到或聽到什么。

可是,就只有那一次所見,也足夠了。

她越不想去想,越是會不時想起。

甚至,在她夢中所見,會更加具象清晰。

曾經那個處處籠罩迷霧的夢,這回變清晰了。

尤其可怕的是,她竟然成了其中一個。

每當這樣有夢的夜晚,早晨她都會比眉真起的早很多。

她會偷偷摸摸下床,換一身新的小衣,去打盆井水,濯洗自己的衣裳。

她的衣袍質料自然是極好的,早不是在峨眉山上時所用的粗布衣料了。

只不過,她并未察覺這其中的區別,她正在悄然適應著這種變化。

楊沅讓劉嫣然操辦,給刀妃妃家里準備了豐厚的聘禮。

楊沅還委任了一位迎親使者,寒千宸。

這一次,寒千宸不是去勘察礦藏的,實際上是去測繪地理的。

這位迎親使者的真正任務,就是測繪出最精準的從大宋到大理的詳細道路情況。

楊沅如此大張旗鼓地給大理國刀氏下聘,此事一傳開,一下子就坐實了一個原本只是暗中流傳的傳言。

那就是,楊撫帥好美色。

于是,各方豪紳巨室再來拜見楊沅時,最常攜帶的就是美女。

川峽地區山水鐘靈毓秀,歷來都是滋養美人的地方。

再加上歷代每逢動亂,川峽地區都是南北貴族避難的最佳選擇,會帶來很多美女。

而且四川毗鄰金、西夏、吐蕃、大理諸國,民族渾雜情況更多。

所以天長日久下來,川峽美女自然如天上群星璀璨。

而且此間女子匯聚了天南地北各處美女的優點。

因此,想搜羅一些美女敬獻于撫帥,還是很容易的。

甚至還有人給楊沅找來了一些混血美女,有白皮膚的,有棕眼睛的,比之漢女,身材尤為火辣。

楊沅雖然有意強調自己好色的真象……

但吳家有了眉真,大理有了刀女,一時間也差不多了。

可是,有時候不想要也是個麻煩。

無奈之下的楊沅倒是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在后宅接見前來拜訪的各地豪紳,并且由嫣然和多子給自己作陪。

一旦有人送上禮單,楊沅看也不看,立即轉給嫣然和多子負責。

這兩個人一個曾是大宋的皇妃,一個是在本來歷史上,做過皇后太后皇后太后的女人。

因為她實在太美了,美得那位新任皇太子不克自持,哪怕受到天下毀謗,也執意把她這位皇太后立為了自己的皇后。

這兩個女子的絕色美貌,何止是萬里挑一。

再加上長久的宮廷生活,熏陶出來的氣質儀態,雍容華美,罕有人及。

因此,她們兩個將那些送來門來的美人兒遣回去的時候,誰也挑不出理來。

很快,各方豪紳大戶便明白了一個道理。

楊撫帥好色還挑食。

家世不尊貴的,他不要。

姿色不及劉皇妃和那個東瀛美人兒的,他不要。

這可就不好辦了。

楊沅也總算求了個清凈。

梵清對此全都看在眼里,對楊沅的印象倒是大為改觀了。

這人雖有所好,尚能有所節制,那便不會放縱喪志。

這一日,有人來到府中,一副興沖沖的樣子。

很快,得了信的楊沅一副興沖沖的樣子沖出了書房。

梵清很自然地閃身出來,要保護楊沅同行,卻遭到了楊沅的拒絕。

“今日我要去的地方不方便你去,你就留在府上吧。”

楊沅說完,扳鞍上馬,帶著一眾侍衛隨那報訊人揚長而去。

梵清站在那兒,表情有些受傷。

她已經習慣了陪在這個男人身邊。

但是,楊沅剛剛雖然說的婉轉,態度也很溫和,卻讓她心中刺了一下。

她忽然發覺,原來……我只是一個外人啊…………

三臺山上,楊沅在蕭千月的陪同下,興沖沖地測試了一系列的新式火器。

手雷、地雷、炸藥包、一窩蜂火箭……

但最讓他看重的,還是槍。

楊沅雖然不懂具體的制造,但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么?

哪怕他說的只是他所知的一些簡單的原理和構造,就足以讓這個時代的匠人,對于火槍的概念有了更正確的思路,少走了彎路,也少了探索的過程。

殺傷力感人,頂多用來騷擾嚇唬人的“噴火槍”,直接被越過了。

他們的研發直接進入了火銃階段。

火藥的精度,現在已經達到了標準,

火繩槍的技術其實也不難,楊沅一說,匠人們就懂了。

但,難的是鋼鐵制造工藝的提高。

千錘百煉的精鋼也不是沒有,但是以現在的技術,無法進行大量生產。

不能大量制造,那就沒有普及的價值。

而能夠批量制造和裝備的武器,就只能用更劣質一些的鋼鐵。

如此一來,管狀火器為了不被火藥炸碎,管壁就需要足夠厚,所以,它實際上應該叫“火炮”。

這種端在手里的迷你小炮,就是火銃。

只不過,有了楊沅的描述,蕭千月他們制造出來的火銃與歷史上發明的火銃還是有區別的。

他們這種火銃介于火銃和鳥銃之間。

因為,粒狀火藥、定裝火藥、瞄具刺刀什么的都有了。

只是因為鋼鐵質量的原因,它還無法真正成為取代冷兵器的關鍵。

冶金技術……

談到這個,楊沅也是兩眼一抹黑。

“蕭先生,你們認不認識善于冶金的匠作大師?”

蕭千月皺著眉輕輕搖頭。

“那就找,公開招募,不管他是什么人,只要精于冶煉,我潼川經略安撫使司,便不惜重金也要聘請。”

楊沅輕輕嘆息一聲,只可惜他不能把官職授受于工匠,這是獨屬于天子的權力。

而工匠可既不屬于恩蔭,也未參加科考,武官序列也靠不上。

不然的話,他的招賢令一出,一定轟動天下。

如今,只能以重金打動人心了。

蕭千月道:“這火銃現在就卡在冶鐵上,可這方面,蕭某也束手無策。

既然這火充還不符合撫帥的要求,那是不是除了這幾枝樣品,就先不造了?”

“不,哪怕它現在還不是我心中最理想的武器,也要造。”

楊沅道:“不造,如何發現大量制造過程中還有哪些問題。”

“不用,如果發現在使用中,它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楊沅道:“現在的火銃,還不能取代刀槍劍戟,但也不是毫無用處的燒火棍了。造,本官自有用處。”

川中各地在楊沅的安排下,都組建了民團。

楊沅決定,等他遷府治到劍州后,就利用劍州團練試操火器。

火器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冷兵器,它在使用中必然形成全新的戰術。

而且,這種全新的戰術必然催生新的軍事制度。

在它還不能取代冷兵器的前提下,貿然就用已經制度成熟的正規軍去嘗試,一旦出了問題,那就會造成嚴重后果。

而用民團試驗磨合,就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

楊沅囑咐道:“蕭先生,火器嚴重依賴后勤,而且損壞率要比刀劍高的多。

所以,制造標準越精密越好,必須嚴格統一。

這樣,一旦有損壞,而輜重物資不能及時運到,拆卸損壞的火器,也能重新拼裝一支仍然可用的火器。

尤其是彈藥,如此才能通用。”

蕭千月鄭重點頭,道:“如果要大量制造,那就要另建工坊,大量招募工匠。

撫帥打算把這個地方,設置在哪里?”

“設在……蓬州吧。”

楊沅微微一笑,投桃報李,也該讓吳家嘗到點甜頭了。

而且軍工廠設在那里,龍州的硝石礦運輸過去也方便。

同時,蓬州附近就有鐵礦。

楊沅打算把在他前程未卜時便果斷投靠他,為了他孤注一擲的吳家,打造成一個軍火商。

吳家獲益,就能讓川峽地區更多的豪門世家,看到投靠他所能獲得的豐厚回報。

火器研發基地放在潼川府,火器制造基地設在蓬州,火器訓練基地放在劍州。

而它的第一次實戰檢驗,楊沅打算放在大理。

離開三臺山,一回安撫使衙門,楊沅馬上吩咐樊江:“蓬州吳氏家主吳淵,正在閬中主持馳道修建籌措事宜。

你派人通知他,馳道一事先交給可信的副手負責,讓他立刻趕來潼川府見我!”

暗中,梵清聽的真真兒的。

晚上,梵清還是和眉真在她們同居的房中吃飯。

受到楊沅的影響,府里喜歡吃辣的人越來越多,眉真就是一個。

一吃辣,她就眉開眼笑,快要無辣不歡了。

梵清卻似乎胃口不好,一粒一粒地扒拉著米飯。

一瞧眉真胃口大開、眉眼彎彎的樣子,她心里頭就一陣不舒服。

她高興或是不高興,她的神情根本掩飾不住。

所以,眉真嘟起了嘴兒:“我又沒惹你,干嘛呀這是。”

許是面前那盤“冬筍燒豆腐”醋放多了。

梵清都沒發現自己的語氣里帶出了酸溜溜的味道:

“恭喜你呀小真,撫帥要請你爹來,納你過門了呢!”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