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關到寶雞,不過二十多公里。
唐括烏野想要撤兵,甚至不需要交替撤退,有序布防。
他只需一道將令,半天的功夫,就全軍龜縮于寶雞城內了。
時寒在發現金軍旗幟撤走時,這已是金軍最后一支武裝,是正在攻城的軍隊了。
不過,時寒并沒忙著追趕唐括烏野的殘兵。
此時出關,大軍擺布不開,及至平地時,想追也來不及了。
因為寶雞城太近了。
所以,時寒壓根兒沒理會金軍的撤退,而是按部就班。
他將駐守大散關期間,陸續打造完成的重型攻城器械一件件搬出去,再緩緩押運向寶雞城下。
因此,區區二十多里道路,時寒、郭棣的大軍直至次日上午才抵達寶雞城,并完成了扎營駐防。
楊沅這邊的箭筈嶺距寶雞城不過三十多公里,急行軍的話,也就大半天功夫。
但是因為要馱運大炮的緣故,所以也是直到第二天,和時寒的兵馬差不多的時間,在寶雞城下扎下了營盤。
時寒、郭棣等將領立即趕來參拜主帥。
他們趕來時,楊沅正在箭樓上觀察寶雞城內情況。
在楊沅身邊,站著兩個美麗的少女,一個甜美嬌小,一個清麗高挑。
雖然宋軍中早就不禁高級將領攜帶妻妾了,但是這么光明正大的帶上戰場,卻還是十分罕見的事情。
不過,他們馬上就知道了,這兩位是說服箭筈關守將蒲察阿里布的有功之臣,并非楊沅的妻妾。
不過,對于她們的真正身份,楊沅并未介紹,只說她們是新金儀鸞司的秘諜。
不然的話,一個金國小公主,一個金國小郡主,這消息一旦傳到臨安去,楊沅也不確定,那位小皇帝會不會對他起了忌憚之心。
小皇帝是在他出任潼川經略安撫使期間繼位的。
因為他負責著先帝布局于川峽的重要事務,甚至沒能回臨安向新天子述職。
在小皇帝登基之前,他和當時還是鄧王的小皇子也沒什么接觸。
這對一位封疆大吏來說,其實是非常嚴重的一個問題。
只不過,他是先帝倚重的大臣,明顯是先帝為兒子留下的班底。
在朝里,他還有晉王這根定海神針。
所以,一時間倒不必有所擔心。
不過,楊沅也打算在解決了陜川甘的問題之后,一定要回一趟臨安。
堂堂封疆大吏,手握重兵、儼然一方諸侯,卻和皇帝疏于接觸,這是大忌。
“撫帥,攻打寶雞的任務,就交給末將吧!”
時寒站在箭樓上,伴在楊沅身邊,觀望著寶雞城上金兵匆匆做著的準備,信心十足地道:
“末將只需要三天,一定拿下寶雞城!”
郭棣和時寒雖然私下里較著勁兒,可現在他倆卻是同領一軍,這個時候,自然也要共進退。
郭棣道:“時將軍所言不錯,我們駐守大散關時,打造了許多攻城利器,僅石炮就打造了五十具,砸上一天,就能把他們砸個人仰馬翻。”
楊沅俯瞰著整個戰場,沒有應聲兒。
寶雞城居于要沖之地,兵家必奪之城,為了應付戰爭需要,建的十分雄厚結實。
城頭寬廣,可供九馬并馳。
這樣一座城墻,石炮沒完沒了的砸下去,的確能造成重大損失,但還不足以成為破城的關鍵。
而且,看城頭上,金軍也有石炮、床弩一類的遠程重型武器。
楊沅相信時寒和郭棣能打下寶雞城,三天時間他也不是不能等。
但是,這個過程,要多死很多人,那可都是他在潼川這三年來,一步步培養出來的精兵。
臨戰必有死傷,楊沅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
但是能夠避免的無謂死傷,楊沅可就像一個守財奴般斤斤計較了。
楊沅搖了搖頭,道:“本帥自有安排,回帥帳去。”
他又看了眼面前的雄峻城池,城墻高厚,諸多門樓、角樓、望樓、箭樓、女墻聳立其上。
城外有護城的壕塹,想來鳳翔城也是如此這般,長安城則更要在其上了。
楊沅笑了笑,又看向自己這邊扎下的營盤。
大型的野戰營壘,塹壕、鹿砦、拒馬、墻壘、車陣等一應俱全。
營盤前面,深溝高壘,縱深防御,寶雞城內守軍如果想趁夜開城偷襲,只怕是討不了好去。
楊沅軍中有王長生、寒千宸兩位土木工程大師兼地質專家調教,現在全軍都掌握著許多工兵常識。
這使得他們在打造營盤時,不管是選址、取材、筑造,其科學性都大為提高,不管是質料還是效率,都是前所未有的。
楊沅又看了看正在營盤前面兩三里處堆壘建造的炮臺,微微一笑,走下了箭樓。
經過一場陣前軍事會議,午后,時寒和郭棣率大散關過來的將領們返回了他們的營地。
隨后,他們就開始了匆匆的調動。
由于圍城宋軍在城池五里外扎營,在其后陣的兵馬調動,就像之前金軍圍大散關時一樣,敵軍陣營里箭樓再高,也無法觀察得到了。
這個時代的拋石機,五十斤重的石彈,能拋投差不多七十多丈。
而兩百斤的巨石,可以拋投二十多丈遠。
不過,守城一方居于高處,拋射距離就能更遠一些。
這也是唐括烏野的底氣之一。
他把重型遠程武器都安排在了城墻之上,只等宋軍護著石炮、沖車、云梯等趕往城下,便利用高度優勢,對宋軍攻城器械進行破壞。
這種破壞會給宋軍的攻城造成嚴重麻煩。
唐括烏野相信鳳翔那邊不需要太久,就能知道這邊的軍情實況。
到時候徒單大將軍定會不惜代價,奪回箭筈嶺。
到那時,就該是宋軍陷入被動了。
所以,他下達了死守寶雞城的命令,并且親自登上城樓,寢不解甲,親自守城。
但是,一直到夕陽西下,他也沒能等來宋軍出營,進入攻城陣地范圍。
正在迷惑的時候,他聽到了一聲巨大的爆炸聲。
聲音應該傳自很遠的所在,可是如果很遠,為什么又能聽的如此清晰?
唐括烏野正在疑惑,就看到守城士兵一陣騷動。
他順著士兵們的目光看去,就見城中有一處地方,一片煙塵滾滾升起,在夕陽下格外明顯。
那一片屋舍,就像魚鱗一般,一片一片的排布的。
整體的顏色,是灰青色的屋瓦。
可是現在就像是被人硬生生地拔去了一片魚鱗,那兒正有滾滾煙塵升騰而起。
唐括烏野還是沒搞清楚發生了什么,他能看到拋射在空中的巨石,可是憑著一雙肉眼,他卻看不到飛在空中的炮彈。
宋軍剛剛建好的炮兵營地上,站在箭樓上的觀察兵大聲地匯報著著彈點的情況。
下邊的火炮兵則迅速固定著大炮的架設位置、調整仰角、調整裝藥量。
然后,又是一聲巨大的轟鳴。
遠處,寶雞城頭一片煙塵滾滾,這一次煙塵濺起的地方,距城墻已只隔了一條巷子。
觀察兵繼續大聲稟報著觀察結果,火炮兵們則繼續調整著大炮。
當炮彈著點,就落在寬厚的,可九馬并馳的寬厚城墻上時,剛剛在炮臺上安置好的另外十四門大炮,便統一按照試射炮的射擊參數統一進行調整起來。
后面箭樓上,被楊沅邀請來觀戰的李清露和完顏萍呆若木雞。
就算一向清麗的有些清冷的李清露,都微微張著小嘴兒,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而完顏萍則更加不堪,一張櫻桃小嘴,全能塞得下一顆雞蛋了。
“老師,這……這是什么?”
楊沅還沒說話,青棠已經傲嬌地解釋起來:“這是我家老爺研制的重型大炮,最遠可射三里,折巨木,透堅城,攻無不摧。”
那傲嬌嫵媚之態,就像一只妖嬈的貓兒,正在慵懶地舔著它的尾巴。
楊沅道:“唐括烏野要守城,可他只能挨打,沒法還手,這種情況下,他還能守多久呢?”
楊沅向前方營寨外看去,那里正有更多的炮臺在工兵們的緊急筑造當中。
炮戰,持續了一夜不止。
由于數十門大炮發射,所以盡管裝填炮彈需要的時間較長,可炮聲卻是一夜不停。
天亮的時候,炮聲才停了下來。
火炮兵對他們的寶貝疙瘩進了清潔和保養,然后高高興興走下炮臺去吃飯。
他們根本無需看護,因為對面的金軍,根本無法對他們的火炮造成任何傷害。
由于炮擊停止,被迫全員躲進藏兵洞的金軍才戰戰兢兢地上了城墻。
楊沅停止炮擊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能鉆出來,去看看炮擊一夜造成的破壞。
堅石地面上巨大的彈坑,被砸得垮坍的城門樓、殘破不堪的女墻、血肉模糊的尸體……
唐括烏野站在城墻上,眺望著遠方宋軍的大營,只能狠狠地瞪著,卻全無用武之力。
他從來沒有打過這樣的仗,他根本無法與敵接觸,卻在不斷地遭受著敵軍的傷害。
唐括烏野沮喪地檢查著各處的戰損情況,還沒檢查完畢,那已熟悉了的火炮“咆哮”聲便再度傳來。
“快,快回藏兵洞!”
金軍將校們無奈而恐懼地大叫著,架起唐括烏野就跑。
他們已經知道那彈丸的威力有多么可怕了。
他們,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去抵擋。
他們昨天傍晚親眼看到一個異想天開的盾兵,把那可防勁弩的大盾撐在地上。
然后,一枚明顯不是多么巨大的炮彈,因為那可怕的動能產生的破壞力,瞬間把那盾兵連著大盾撕成了碎片,又把堅守的地面砸得破破爛爛。
唐括烏野知道不能這么守下去了,于是他集結騎兵,打開城門,想要主動發起進攻。
但宋軍的炮兵陣地,早就安排了重兵防守。
唐括烏野組織的反撲,甚至沒有殺到炮臺之前的壕塹處。
他們還險些被宋軍截斷退路,全部交代在外面。
當他們倉惶逃回城池后,唐括烏野徹底放棄了主動出戰的想法。
可是,大炮的輪射又開始了。
午后,宋軍的石炮、沖車、云梯等攻城武器,終于被搬運了出來,在步卒的掩護下,向著寶雞城下走來。
這時,金軍城上所有的遠程重型武器,幾乎已經全部被炮火擊毀。
殘余的少量器械,也都在濺射和震損中出現了障礙,哪怕還有那么幾架能夠發射的,也無法再對宋軍的逼近產生威脅了。
隨后,石炮拋射的巨石,便劈頭蓋臉砸上了城墻。
他們甚至拋射出了兩百斤的巨石,也就是說,他們把石炮推到了距城墻只有二十丈的地方。
太欺負人了!
“老師,你好厲害喔。”
完顏萍站在箭樓上,仰首凝睇著楊沅,大眼睛水汪汪的。
如果說,楊沅之前給她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當時年少的她,從未見過的如此開明、儒雅、英俊、聰穎的青年男子。
然后隨著他的離開,在少女心中不斷自我完善、美化,終臻完美無暇。
那么,如今重見后,那少女心中的白月光,不但沒有絲毫褪色,反而更加加強了他在少女心中無所不能、強大無比的印象。
“老師畢竟是老師嘛。”李清露甜甜地說著,甜甜地笑著。
什么清麗高冷,在楊沅面前全然不見了。
如果此時不是在箭樓之上,四下有軍兵圍觀,小青棠和阿蠻還下意識地擋在了中間,這位一向矜持的清麗少女,怕是要美女蛇一般纏繞到了楊沅身上。
“這才哪到哪兒!你們就拭目以待吧。”
楊沅微微一笑,被兩個美少女如此崇拜地看著,真是身心愉悅呢。
在拋石機肆意拋砸發泄了許久,其中許多具拋石機甚至因為使用過于頻繁發生故障之后,攻城戰開始了。
這場攻堅戰打了半夜,城頭準備的重型遠程攻擊武器不見了,滾木擂石不見了,金汁桶早已被砸碎,湯汁灑滿城墻,隨著守城金兵跑來跑去的腳步,帶的到處都是。
金兵被這種完全不對等的打法弄得徹底崩潰了。
唐括烏野也完全不再相信,他能堅守到徒單大將軍揮軍來援。
黎明時分,唐括烏野集結全軍,悄然出城,突破重圍,逃向和尚原。
和尚原四面皆山,山下廣袤千畝,可利騎戰,一旦不濟,鉆入莽莽秦嶺,便可藏身。
唐括烏野如今唯有寄望于此,以保有生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