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獲得神照功  799.殺伐果斷的石飛揚

類別: 武俠 | 傳統武俠   作者:石劍  書名:開局獲得神照功  更新時間:2025-02-04
 
忽然有三人握劍襲擊了李振海,那三人正是以“躡云劍”聞名的趙劍清、“虬枝劍”何必多以及“離門劍”無真子。與此同時,北宮博也帶領著趙劍清、何必多、無真子的門人弟子以及兩千名義軍將士,沖向李振海的部隊,毫不留情地砍殺著李振海麾下的將士。

劉宗敏舉起衣袖擦拭著臉上的血汗,心中暗自慶幸。

義軍眾將士與李振海麾下的朝廷兵馬再次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趙劍清與李振海之間有著國恨家仇,雙方的眼神都充滿了血色。

何必多在心中暗嘆李振海的武功高強:他竟然能以一己之力擋開我們三人的劍招,武功之深,果然令人難以捉摸!

自無真子帶領其門人弟子進入中原以來,他們似乎并未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然而,此次無真子決意通過擊敗李振海來證明自己的武藝。

在激烈的廝殺中,李振海終于辨認出攻擊自己的正是江湖上聲名顯赫的三大劍客。

當他認出其中一位手持鐵拐,另一手持劍的趙劍清時,不禁怒火中燒,厲聲斥責:“趙劍清,你這卑鄙無恥之徒,還我揚哥的命來!”

見到趙劍清,反而激發了李振海的斗志,使他精神振奮,力量倍增。

李振海雙目赤紅,怒吼如雷,右手揮舞著沉重的鐵刀,施展“五虎斷門刀法”,左手則揮動著威力巨大的大力金剛掌。盡管他以一敵三,明顯處于劣勢,但他卻敗而不亂,展現出頑強的戰斗力。

心中懷揣著對趙劍清的刻骨仇恨,李振海的刀法愈發凌厲,每一刀都帶著雷霆萬鈞之勢,似乎要將敵人劈成兩半。

他的金剛掌更是力道驚人,每一掌拍出都伴隨著一股強大的氣流,迫使周圍的敵軍士兵紛紛退避。盡管面對三位劍術高超的對手,李振海依然毫無畏懼,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決意拼死一戰,也要斬殺趙劍清,為石飛揚報仇雪恨。空氣似乎被刀光劍影撕裂,震耳欲聾的兵器交擊聲和怒吼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慘烈的戰斗畫面。

無真子和趙劍清、何必多皆全力以赴,他們深知李振海的實力不容小覷,因此不敢有絲毫大意。然而,復仇的決心使李振海爆發出了更強大的戰力。

他仿佛不知疲倦,始終保持凌厲的攻勢。

其大力金剛掌的掌力越來越剛猛,每掌拍出,均是雷霆萬鈞,開碑裂石,令對手應接不暇,步步后退。汗水沿著李振海的臉頰滑落,卻絲毫沒有減緩他的攻勢。

李振海的雙眼如同火焰般熾熱,緊盯著對手,仿佛要將對方燃燒殆盡。

在這場生死較量中,李振海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只為那一雪前恥的決心。

漸漸的,趙劍清、何必多、無真子等人開始感到體力不支。

他們的動作逐漸變得遲緩,劍法也不再像之前那樣精妙絕倫。

而李振海卻越戰越勇,他的刀法和掌法愈發熟練,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滿了殺意和力量。

經過七十多個回合的激烈較量,李振海突然發現趙劍清露出破綻,隨即揮刀直取其胸膛。

趙劍清躲避不及,命懸一線。

然而,北宮博及時施展開碑掌,以鐵臂之力擋開了李振海的致命一擊。

兩件兵器相撞,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

北宮博的鐵臂與李振海的鐵刀同時斷裂。兩人因對方的強大力量而被震倒在地上。

趙劍清、無真子、何必多三人并未選擇救援北宮博,反而持劍獰笑著向李振海發起攻擊。

對他們而言,救戰友的性命遠不如他們揚名立萬來得重要。

就在此時,一隊援軍疾馳而來,塵土飛揚。

領頭的將領高聲呼喊:“李大人莫慌,慕容勝來也!”

其聲如虎嘯,竟然蓋過了戰場上的喧囂聲。

慕容勝手持雙錘,如同蛟龍出海,猛虎下山,迅速逼近,令無真子和何必多感到震顫。

他的雙錘所到之處,義軍將士無一幸免,骨碎聲此起彼伏。

劉宗敏見狀,心中暗想:京師三大高手中的兩位已至,此戰已無繼續之必要。

于是,他急忙呼喚:“三位大俠,速速撤離。”隨即抓起北宮博,躍上馬背,帶領部隊撤退。

趙劍清雖對李振海懷有深仇大恨,因石語嫣被奪而耿耿于懷,但面對慕容勝的威勢,卻不敢再戰,與何必多、無真子三人急忙上馬,逃之夭夭。

慕容勝趁勢指揮部隊追擊義軍,斬殺劉宗敏部下無數,射殺趙劍清部下無數。

李振海對慕容勝的及時援助心懷感激,躍身而起,高聲致謝后,抓起一把鋼刀,迅速上馬,策馬追殺劉宗敏的殘兵敗將,又砍殺劉宗敏部無數將士。

慕容勝揮錘指揮,繼續追擊殘敵,目光如炬,不放過任何一名義軍戰士。

被追上的義軍將士頓時血肉橫飛,哀嚎遍野。

劉宗敏抱著北宮博,疾馳逃命,心中暗自慶幸。

回望身后,只見慕容勝如猛虎下山,所向披靡,無人能敵。

劉宗敏心中慨嘆:慕容勝果真名不虛傳,此人若能為劉某所用,那該多好啊!

趙劍清、無真子、何必多三人已逃出數里之外,回頭望去,見慕容勝率領部隊如蛟龍出海般追擊義軍。趙劍清恨恨地說道:“若非慕容勝及時趕到,我們三人今日已經斬殺李振海此賊。誒!”

無真子冷哼一聲:“哼,李振海這賊子,奪走了石語嫣,這筆賬,我們遲早要與他清算。”

如此,又讓趙劍清的心火燒的更旺。

何必多咬牙切齒地說道:“沒錯,我們一定要將這賊子碎尸萬段,才能消解我心頭之恨。”

三人說完,策馬疾馳而去。

劉宗敏和其他人四散奔逃,哪里還有時間考慮返回西安城的事情呢?

黃昏時分,太陽漸漸落下,山林中和路崗上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尸體,鮮血染紅了路邊的枯草,形成了一幅凄慘的景象,讓人不寒而栗。

寒風呼嘯,凄慘的景象令人感到毛骨竦然。

慕容勝雖然是一名武癡,但看著那些尸首不全的義軍將士和那些傷口還在滴血的官兵,也不禁感嘆道:“李大人,如果世界上沒有戰爭,那該有多好啊?”

李振海也不忍目睹滿地的尸體,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慕容勝的話,只能轉身嘆了一口氣,吩咐副將裝扮成義軍的模樣,趁天色未暗,佯裝返回西安城。

李自成看著表妹高慧珊、趙劍清等人離去的背影,心中突然涌起一種不祥的預感:盡管義軍在陜甘地區占據了一席之地,但義軍內部并不團結。

表面上,各路義軍都擁戴他的舅父高迎祥為首領,但實際上卻是各自為戰,各自擁兵自重,對自己的占領地擁有絕對的自治權,高迎祥根本無法插手其中。

如何才能結束這種一盤散沙的局面,將各路義軍擰成一股繩呢?此次,石天雨單槍匹馬闖入張獻忠部救出民女,雖然表現出幾分俠義之情,但也很明顯,他是故意這樣做的,目的是引誘義軍各部去追殺他,然后讓明廷大軍趁機來襲。

根據最新情報,魏雪妍亦參與了明軍行動,親自指揮李振海、慕容勝及殷凱等將領,率領精銳騎兵部隊前來。江湖傳聞其美貌與用兵之術皆非凡,鏟除江湖幫會從不現身,石魔魏妖的戰術確實令人難以預料。

朝廷軍隊是否已攻占咸陽?我應如何應對朝廷軍隊的進攻?

李自成陷入深思,心中憂慮重重。

“報告!”此時,一名士兵急匆匆進來。

李自成心情煩躁地詢問:“何事?”

士兵單膝跪地,恭敬地報告戰況:“稟將軍,劉將軍與趙大俠等率軍前往咸陽,不料途中遭遇明軍伏擊,部隊潰敗,已撤回城中。”

“什么?”李自成猛然站起,眼中滿是憤怒與不滿。

“報告!”恰在此時,又一名士兵急匆匆進來。

李自成緊張地追問:“又有何事?”

士兵抱拳拱手,躬身道:“稟將軍,哨兵在東門城郊十余里處發現魏雪妍,正率軍攻城。”

一連串的不利消息使李自成心中怒火升騰,他拍打著桌子,憤怒地命令:“立即請武林人士出戰,并召劉將軍來見。”

“遵命!”士兵躬身應令,迅速離去。

不久,又一名士兵氣喘吁吁地進來,急切地報告:“報告!將軍,情況危急。”

整日未聞佳音,李自成怒火中燒,怒斥道:“何故不能平心靜氣?速報,究竟發生何事?慌張為何?”盡管見李自成怒氣沖天,士兵因情況緊急,顧不得許多,詳細匯報緊急軍情:“稟將軍,情況危急,速撤!進城之劉將軍乃假,實為京師兩大高手李振海與慕容勝所扮,已殺入城中,無人能敵。”

“什么?!”李自成聽聞后,震驚至極,嘴巴張開,似乎難以閉合。

他的目光中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似乎在質疑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

那名士兵汗流浹背,急切地提醒李自成:“將軍,我們必須立即撤退!若再延遲,恐怕為時已晚。我們的軍隊已遭受重大損失,李振海和慕容勝的實力過于強大。”

天空中烏云密布,原本的橙黃色陽光被烏云遮蔽,逐漸消逝。

天空變得陰沉,雷聲隆隆,伴隨著細雨的降臨。

春雨細如發絲,輕柔地附著在塵土之上,一滴滴地滴落在地面上。

李自成連續不斷地接收到令人恐懼的消息,他突然坐倒在椅子上,心中感到極度的寒意,戰栗著說道:“劉將軍?劉宗敏,他,他怎么不進城也不派遣人員來通知我?我,我一定要嚴懲他。”

他的聲音顫抖,因憤怒而顫抖,說話變得斷斷續續。

他怎會知曉劉宗敏在途中遭遇了李振海和慕容勝這兩位勇猛無比的將領,怎么可能有機會退回城中呢?“殺!”此時,殺聲四起。

那士兵焦急萬分,語氣急促地說道:“李將軍,快走吧!再稍有遲疑,就真的為時已晚。李振海和慕容勝二人,實在是難以抵擋,我們的將士們死傷無數。你每延遲一刻,將士們就會多犧牲數百人啊!”他為李自成的安危擔憂,說話時也顧不上李自成的感受。

“李將軍,快走啊!”此時,又有親兵牽著馬匹來到他的面前。

李自成嘆息一聲,自語道:“唉,我用十幾員勇將的性命,兩萬六千將士的傷亡,好不容易才換來唐美玲的這座空城。真是令人費解,屁股還沒坐熱,就失去了西安。誒!”

于是,他換上普通士兵的服裝,率領一隊侍衛和親兵騎馬離開了。

李自成率領軍隊沖出城外,回頭依依不舍地望了一眼狼煙四起的西安城,眼角流下了淚水,神色黯然地率領殘部向南方撤退。

這一滴淚,既體現了他的不甘,也映射出他內心的無奈。

在撤退途中,李自成又自語道:“請求武林人士協助,效果有限,他們缺乏軍紀觀念。今后,若要召集武林人士,必須將他們編入軍隊的某個部分,統一指揮。”他心情沉重地策馬逃離,心中卻在總結失敗的教訓,為未來的東山再起,積累寶貴的經驗。

他所總結的教訓是正確的。

石天雨和魏雪妍所利用的,正是武林人士的心理:

一是武林人士好斗;

二是他們都將石天雨和魏雪妍視為仇敵,一旦石天雨和魏雪妍出現,武林人士便會怒氣沖天,將軍紀與家國大事拋諸腦后。

細雨如發絲般輕柔地附著于塵埃之上,使得天地間籠罩在一片灰蒙之中,仿佛被一層薄霧所覆蓋。一群武林中人聞訊魏雪妍率軍來攻,皆怒不可遏,情緒激昂。

他們未待李自成下令,便各自帶領門下弟子,騎馬疾馳出城。

對他們而言,這不僅是因為與魏雪妍的江湖恩怨,更是一個鏟除魏雪妍、揚名立萬的良機。

當兩軍相距一里有余時,盤古劍門的弟子林小虎,體型肥胖如豬,突然高聲喝道:“妖女,速速償還綠帽寨三百余條人命!”

他揮劍擊打馬臀,挺劍直奔魏雪妍而去。

緊隨其后,崆峒派與昆侖派的弟子們爭先恐后地追趕,唯恐林小虎率先斬殺魏雪妍。

魏雪妍所率領的部隊人數不多,僅有三百余人。

而她身邊的“悍將”,實際上只有侍女菊蘋一人。

然而,菊蘋的忠誠與勇氣,絕不遜色于任何武林高手。

此時,魏雪妍手持鏨金虎頭槍,身披銀盔銀甲,英姿颯爽地騎馬而來。

菊蘋看到眾多武林人士形態各異,奇形怪狀,策馬沖來,便焦急地對魏雪妍說:“王妃,速速撤離,武林人士已至。”

魏雪妍面對當前的緊張局勢,表現出異常的鎮定,她從容不迫地表示:“無需驚慌,我所等待的正是他們。一旦他們離開城市,李自成在城內的精銳部隊將所剩無幾。”

菊蘋見狀,不再勸阻,只得側身下達命令:“弓箭手準備!保護王妃!”

隨即,她揮動纖細的手臂,指揮三百名士兵張弓搭箭。

待林小虎即將奔至跟前時,魏雪妍輕聲命令:“放箭!”頓時,官兵們如流星雨般射出箭矢。

魏雪妍所帶領的皆是精銳弓手,箭無虛發。

“砰砰!”義軍中的武林義士們紛紛中箭倒地,人仰馬翻,哀嚎聲與馬嘶聲交織在一起。

幾大派的弟子不少中箭倒下。

盤古劍門的掌門李非英急忙大吼:“速速撤退!撤退!快撤!”

其吼聲如雷,急令門人弟子撤退。

林小虎左肩中箭,跌落馬下,右腿骨折。

李非英躍下馬背,揮劍擋箭,冒著生命危險,提起林小虎,躍上馬背,策馬逃離。

不一會兒,這些武林人士在魏雪妍所部將士的箭雨下,撤退至西安城樓下。

李非英對著城樓守兵大喊道:“城樓上的義軍弟兄,快開城門,老夫是盤古劍門的李非英啊!”

忽聽得一聲炮響,城樓上閃出兩名威武將軍。

其中一人冷笑著道:“李非英,你這個老混蛋,竟敢不聽李將軍將令,擅自出城,咱們義軍早把你這老不死清除了。來人,放箭!送這老不死入墳墓。”

城樓上,頓時射下了一陣箭雨。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李非英、林小虎等武林中人氣得直想吐血。

“殺!”后面,魏雪妍的兵馬已經沖殺過來。

一群武林中人,只好揮刃擋箭,愴惶的逃離西安城。

而城頭說話的威武將軍正是慕容勝。

“哈哈哈哈!”李振海首次感受到慕容勝的幽默感,望著李非英等人狼狽逃跑,李振海不由一陣大笑。慕容勝首次看見李振海如此開心地笑了,心頭驀然間覺得與他親近了許多。

“哈哈哈哈!”慕容勝自感滑稽,也是仰天大笑。

以前,在官銜上,慕容勝和李振海一樣,兩人同為京師三大高手的一員。

但是,他們倆與當時的京師第一高手萬元康甚少來往。

因為萬元康喜歡拍馬逢迎,也喜歡擺架子。

李振海與慕容勝二人比較正直,除了公務往來,一般不與萬元康來往。

當時,李振海因心頭揮不去石語嫣的美麗倩影,所以,他整天臉上掛滿了憂郁,忙完公事就回府,從不出去消遣。慕容勝則是武癡,平時娛樂節目就是與皇宮中的侍衛比武。

在這個時刻,李振海和慕容勝兩位英勇的將領突然意識到,他們彼此之間竟然都懷有一種深深的敬佩之情。在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之后,他們終于明白了什么是患難見真情。

兩人相視而笑,那清朗的笑聲如同春風般溫暖,感染了城頭上的士兵們。

眾將士們也紛紛加入了這歡聲笑語之中,仿佛整個城池都被這股歡樂的氣氛所籠罩。

隨后,李振海下達了命令,大開城門,迎接魏雪妍進城。

緊隨其后,羅寶忠、劉森、田路風、連家英、成正福、何仙姑、馬靈桃等一眾將領也紛紛率領各自的部隊回到了西安城下駐扎。

然而,在這滿城的喝彩聲和期盼聲中,魏雪妍的臉上卻沒有一絲喜悅之情。

她的心中盈滿了對石天雨的思念,擔憂他孤身犯險,是否安然無恙。

血戰后的西安城顯得一片蕭條,寒風呼嘯,更讓那些飽受相思之苦的人們心頭充滿了無盡的痛苦。魏雪妍的臨時帥府,曾經是天罡皇朝的小皇宮,此刻四周被高大威猛的刀斧手、神箭手和侍衛們嚴密守護著。他們昂首挺立,目光銳利地注視著周圍的一切動靜。

這是一個沒有星星的夜晚,鼓聲敲響了二更,萬籟俱寂。

帥府內外燈籠高掛,亮如白晝。

在守衛森嚴的帥府內,魏雪妍這位美艷絕倫的姑娘正伏案揮筆,低吟長嘆。

淚水和著墨水,落在綾綢上,魏雪妍寫下了一首詞:“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處可消除,才下眉梢,卻上心頭。”她的心中盈滿了對石天雨安全的擔憂。

晨曦微風輕拂,朝霞如火,將天際染成一片紅光。

自從石天雨悄然離去,張獻玉便一直佇立于此,凝視著石天雨曾經棲息的茅屋,眼中盈滿淚水。恰在此時,張獻玉身后傳來一聲低沉的自語:“真是相似至極!”

張獻玉急忙拭去淚水,轉身回望,發現月壽師太正站在她身后。

張獻玉急切地詢問:“師父,您所言何物相似?”

她心中忐忑,擔心自己的心事被月壽師太洞悉,雙頰泛起紅暈,宛如朝霞般絢爛。

然而,月壽師太的臉頰亦泛起紅暈,她緩步上前,輕柔地撫摸著張獻玉的秀發,說道:“孩子,石王爺的容貌與昔日天下第一英俠石飛揚極為相似,唉!”

張獻玉這才稍感平靜,疑惑地重復問道:“石飛揚?”

她急忙探手觸摸月壽師太的額頭,以確認師父是否發熱。

月壽師太為何會突然面露少女般的羞澀?張獻玉心中滿是困惑,腦海中又浮現出江湖上紛繁復雜的流言蜚語,感到今日的師父格外難以捉摸。

月壽師太輕輕推開張獻玉的手,坐在一塊石頭上,往昔的回憶在她腦海中浮現。

張獻玉見月壽師太神情恍惚,焦急地詢問:“師父,您究竟發生了何事?”

月壽師太的臉頰依舊泛著紅暈,她拉著張獻玉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旁,向她講述了一段深藏心底多年的往事。原來,月壽師太出家前名為梅劍花,是青城派的弟子。

二十多年前,梅劍花尚是情竇初開的少女,她與兄長玉虛道長、師兄馬達、王重林一同游歷江湖。初夏的一日,四人抵達揚州儀征北部的月塘鄉,來到了以盛產雨花石聞名的登月湖畔。

登月湖波光粼粼,藍天白云,青山碧水,炊煙裊裊。

四人在如詩如畫的湖畔緩步前行,邊走邊欣賞湖中風光。

傾慕梅劍花已經很久的王重林,對梅劍花說道:“師姐,你真美,與這登月湖相得益彰,我看你不如留在這里,不必回青城山了。”

梅劍花笑道:“師弟,你今天的話真甜。”

馬達笑道:“師妹,話雖如此,但江湖上誰不知青城派有位美女叫梅劍花,前不久你獨自外出,青城山都快被慕名而來的青年才俊踏平了。”

梅劍花面露春色,心中小鹿亂撞,說道:“哪有那么夸張?”

突然,一陣凄涼的笛聲傳來。

玉虛道長急道:“不好,這是明教江南分舵鐵笛書生向坤的求援笛聲,我們快去看看。”

四人急忙上馬,向笛聲傳來的方向疾馳而去。

梅劍花一行四人抵達登月湖北端湖尾,果見一書生正被四人圍攻,周圍還有數人圍觀。

馬達認出圍觀的十余人是江都黑龍幫的人,為首的是黑龍幫幫主江史,依次是副幫主江南、江冊、江水、江歷及黑龍幫的眾香主。

向坤已是遍體鱗傷,混戰中,在刀光劍影下不住地縱躍閃避,忍痛吹笛。

馬達拔劍一揮,大聲喝道:“江史,你們以多欺少,算什么英雄好漢?快住手!”

江史冷笑道:“馬達,少管閑事,這是我們的地盤。你算什么東西?快滾,不然別怪我不客氣。”玉虛道長怒道:“你們以多欺少,圍攻的是明教江南分舵的好漢,貧道不能坐視不管。”

馬達、王重林、梅劍花見掌門下令,立刻拔劍上前,解圍被圍攻的向坤。

江史怒火中燒,憤怒地斥責道:“青城派的妖人,竟敢干預我們兄弟間的事宜,你們這些道士真是膽大包天!小的們,將這些道士全部鏟除,唯獨留下那女子,讓我們好好享受一番。”言畢,他率先揮舞著獨龍錐,迅猛地向玉虛道長撲去。

江南、江冊、江水、江歷等人則分別向馬達等三人發起攻擊。

先前圍觀向坤的四人也重新圍攏,將向坤緊緊包圍。

江史,外號“獨目龍”,盡管只有一只眼睛,但其武藝卻極為高強。

他施展三十六路“天罡錐法”,劈刺點掃,迅疾如風,與名震江湖的玉虛道長激戰,雙方難分伯仲,勝負難定。馬達、王重林、梅劍花三人則運用青城派絕妙的“天羅步法”,與江南、江水、江冊、江歷四人展開了一場游斗。

向坤本已受傷,經過長時間的戰斗,始終無法突圍,現在都已經無法吹笛示警。

“咴咴!”此時,一匹駿馬飛馳而至,迅速沖至拼斗的眾人面前。馬上之人,未待馬停穩,便躍身而下,右手一掌擊出,登時狂風呼嘯,猶如驚濤駭浪般猛烈地撞擊巨礁。

“嘭!”圍攻向坤的一人,被來者雄渾的掌力震飛數丈,慘叫著噴出一口鮮血,當場斃命。來人出手迅捷如電,一掌擊翻一人,左手也擒住另一人,五指如鉤,力大無窮,插樹成洞,用力一捏。

“咔嚓!”另一名匪徒的肩胛骨應聲碎裂,慘叫一聲,頹然倒地。

向坤驚喜地呼喊:“總舵主。”

江史卻驚恐地叫道:“石飛揚?”

交戰雙方聽到“石飛揚”這個名字,心中皆是一震。

石飛揚雖年輕,但其在江湖上的名聲早已廣為流傳。

梅劍花偷偷地瞥了一眼,只見來人年輕英俊,身材魁梧,氣宇軒昂,不怒自威,心中暗自贊嘆:真乃真英雄也。

來人正是石飛揚,他帶領明教江南分舵的義士吳忠、向坤、魯得出三人外出查探毀花大盜白人鳳兄弟的行蹤,途中分頭行動。

不料,向坤竟在登月湖畔遭遇明教江南分舵的宿敵黑龍幫的一群惡徒,頓時陷入重圍。

石飛揚說道:“向大哥,你先休息片刻。”

他一邊說話,雙手卻未停歇,迅速脫下長衫,罩向一名持煙斗的漢子,左手五指如鉤,迅速逼近,抓住一名持鋼刀的漢子的手腕,用力一扭。

那人“哎呀”一聲,手腕立即折斷。石飛揚對他當胸一記蹬腿,一腳將他踹出三丈開外。那持鋼刀的漢子,慘叫一聲,仰天噴血,猶如天降血雨,顯然已無生還之望。

當那名手持煙斗的男子聽聞“石飛揚”之名時,內心深處便已悄然涌起一股不安之感。

他目睹石飛揚那飄逸的長衫身影向他逼近,便立刻在地上翻滾,巧妙地躲開了石飛揚的攻勢。

然而,他尚未站穩。

“呼!”石飛揚的右掌已劈空而來,掌風未至,卻已如潮水般洶涌澎湃。

那男子緊咬牙關,揮動鐵煙桿向石飛揚橫掃,似乎決意與之同歸于盡。

石飛揚左手輕巧地卷起長衫,巧妙地纏住了對方的鐵煙桿,用力一拉一送,使得那男子身體前傾。緊接著,石飛揚的右掌化為爪形,直取男子的肩頭。

男子因石飛揚的拉扯而身體前傾,又見“神龍爪”襲來,急忙側身閃避。但石飛揚趁機將鐵煙桿一送,鐵煙桿如閃電般穿透男子的右胸,鮮血噴涌而出,男子發出一聲慘叫,倒地身亡。

石飛揚動作迅捷如電,兇猛如虎,轉瞬之間連殺四人。

江史等人無不驚駭。

石飛揚見向坤傷勢嚴重,便停止了殺戮,急忙為他包扎療傷。

江史心中暗自思忖:自己與玉虛戰成平手,若石飛揚再加入戰局,自己豈有生還之機?

于是,他高聲呼喊:“風緊,扯乎!”隨即虛晃一招,迅速逃離。

江南等人早已期盼江史下令撤退,也跟著虛晃一招,轉身逃跑。

然而,恰在此時,兩匹駿馬飛馳而至。

石飛揚高聲呼喚:“吳大哥、魯賢弟,勿讓那些賊人逃脫。”

話音剛落,馬上二人如飛鳥般躍下,一人雙掌疾撲江史,另一人揮舞銅壺攔住江南等人。

石飛揚扶起向坤,向玉虛道長囑咐:“請道長照看下向大哥!”言畢,雙足一點,身形如巨鳥穿林般疾速飛掠,竟后發先至,探手一抓,緊握江南的后心。

“咔嚓”一聲,石飛揚生生捏斷了江南的脊椎骨。

江南發出一聲凄厲慘叫,倒地不起。石飛揚對待匪徒向來是嚴酷無情,殺伐果斷,因此,“石飛揚”三個字在江湖上令邪門人馬聞風喪膽,正派武林人士敬仰。

他得手之后,更是毫不留情,又是一腳踢去。

“咔嚓”一聲,江南的胸骨斷裂,身體被踢飛數丈,“撲通”一聲,跌入登月湖中,濺起水花,鮮血尚未凝結,便已染紅了湖水。

吳忠、魯得出已成功攔截江史等人。

梅劍花等人看得目瞪口呆:江湖傳聞石飛揚武功高強,卻未料到其武功竟如此高深莫測,一招便取了享名江湖數十年的“翻江龍”江南的性命。

美女們總是對野性十足的男子情有獨鐘。

石飛揚那既狠辣又優美的經典動作,令梅劍花心跳加速,瞬間便將心系于石飛揚。她呆立湖邊,怔怔地凝視著石飛揚,目不轉睛。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