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又當留學生?  第750章 QFLP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暗黑祈禱  書名:都重生了,又當留學生?  更新時間:2025-02-12
 
“老二,真不知道你生那么多干嘛。瞧瞧我們家里三兄弟,知道為什么以前那么窮么,那都是因為人多導致資源分散了。現在你又搞一個出來,以后這資源只會越來越少。”陳銘厲話鋒一轉,開始說起了孩子方面。

“才不是一個呢,我準備再生一個,逸楓喜歡女兒!”張萱此時插話道。

“呵呵,我們陳家多少代都沒有生過女的,如果出現了,那肯定不是陳家的種!”陳銘厲冷笑道。

這句話看似有些荒唐,然而未來卻成了現實。

陳逸楓沒有理他,吃完飯大家就不歡而散了。

其實吧,陳家這個情況倒是有些像《大宅門》里的劇情。

車上,陳逸楓沉著個臉說道:“你那個哥哥和弟弟太不像話了,居然連偷材料的事情都做的出來。不處理他們的話,以后我這個董事長該怎么當廠里的人不會閑言閑語”

廠里有家賊,這事情有多嚴重陳逸楓心里還是曉得的,他憋到現在一直沒有說。但剛剛與陳銘厲大吵了一番后,借著這股勁就一股腦說了出來。

“你大哥的話就是真的了搞不好他是在挑撥我們之間的關系呢。我知道,張家的人進了公司他就一直不爽,但也沒有必要誣陷人吧。”張萱反駁道。

“還誣陷監控都拍到了,而且我連材料的去向都調查清楚了。”

“材料去哪了”

“去了......”陳逸楓想了想,還是沒有說出來。

難道說去新德了

“說不上來了吧,其實你也不知道!”張萱哼唧了一聲。

車上,兩個人還在為這件事而爭吵。

認識到現在,兩人基本沒有吵過架。

然而從這一刻開始,情況就有了些變化。

六月。

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在紐約納斯達克上市,刷新美利堅互聯網企業IPO紀錄。然而,其上市也標志著美利堅網絡股泡沫達到頂峰,隨后股價大幅下跌。

華國幣和櫻花幣正式開展直接交易,這一政策有利于減少兩國企業匯率風險,促進雙邊經貿互通,提高區域合作水平。

陳熙接到了汪顯齊的電話,說是供銷社的領導想與他見面。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忙別的事情,那就是將土澳的錢給轉到內地來。

以前陳熙也看過一些小說和電視劇,里面的主角在全球各地賺了很多錢。但是打錢匯款的時候似乎就像是普通轉賬似的秒到賬,這其實非常不合理。

想要將非常大的一筆資金轉移到國外去,過程其實是很漫長的。

每個國家的資金監管程序不同,處理的方式也不同。

在合法的情況下,不少老板都會選擇貿易途徑去轉移資金,但是這里面有一個稅的問題存在。

就拿內地來說,想把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錢合法的弄到國外去,其實是挺困難的。

但如果將大批的錢合法弄到內地來,這相對要稍微容易一些。

這說稍微容易一點,其實也不容易。如果把這事交給專業的機構去做的話,那種數量一個億左右的錢,機構一般是不會去幫你辦的,他們嫌少!一般行業內都是兩個億起做。

因為機構幫你轉錢,那是需要從中獲得好處的。他們覺得一個億左右的資金,自己忙活半天是賺不了幾個錢的。

那么如何將陳熙在土澳的那些錢轉移到內地呢

這里會使用QFLP(QualifiedForeignLimitedPartner),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專為境外機構投資者設計。此制度要求這些機構在通過特定的資格審批程序,并遵循外匯資金監管規定后,方能將其境外資本兌換為華

國幣,進而投資于華國國內的私募股權投資(PE)及風險投資(VC)市場。

QFLP的結構主體主要包括“外資管外資”、“外資管內資”以及“內資管外資”三種形式。

外資管外資:由境外股東或境外股東與境內股東共同成立外資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作為管理人,合格境外投資者和合格境內投資人作為有限合伙人,成立QFLP基金。

外資管內資:外商投資股權投資管理企業管理內資股權投資企業。即由境外股東或境外股東與境內股東共同成立外資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由該外資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作為管理人,合格境內投資人作為有限合伙人,成立QFLP

基金。

內資管外資:由境內股東(一般為合作方)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或通過已經成立的內資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作為管理人,合格境外投資者和合格境內投資人作為有限合伙人,成立QFLP基金。

不過這個QFLP并不是什么城市都可以做的,有些地方能做,有些地方屬于半開放。

首先,先要去HK設立QFLP基金、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進行私募基金備案。

接著就是根據QFLP政策的要求,并在內地開立一個托管賬戶,用于存放和管理從境外轉入的資金。

也就是將土澳的資金通過銀行渠道匯入HK的QFLP基金賬戶。

在資金到賬后,再按照內地的外匯管理規定進行外匯兌換,將澳幣兌換為華國幣。

那怎么把錢變為私人的呢,這就屬于后期操作了,不太好講。

至于怎么反向操作把內地的錢弄到海外去,那成本就有些高了,需要用到SPV、QDII等。所以陳熙投資他國盡量都會使用土澳的資金來操作。

華京,供銷總社門口。

“呦,陳小子,這在哪似乎都能碰到你呢!”一下車,陳熙就看見馮運正對自己招手。

“這不是馮總嘛,好巧好巧!”陳熙上前跟他握了個手。

“也不是巧,你今天來這肯定是來談事情的吧。”馮運賤兮兮的笑了笑。

“哦馮總來這也是談事的嗎”

“別裝啦,供銷社的領導約了我見面,你現在又突然出現在這里。我們要談的肯定都是同一件事......”

“我有點不太明白呀,馮總究竟說的是什么事”

“哈哈,你小子把你爸的那些功夫都學會了,居然跟我裝聾作啞起來了。實話告訴你吧,我前陣子在搞農村電商,你應該聽說過......但是這后面出了點小問題。據我所知,就在我放棄那個項目以后,這供銷社的人居然趁熱打

鐵也搞起了農村電商。當然啦,連我們阿巴阿巴集團都解決不了的大問題,他們怎么能解決的了這結果自然是失敗了......今天他叫我們來,你肯定也知道是為什么了,那就是找一家企業合作,共同參與農村項目......”馮運將陳

拉到一旁小聲說道。

車邊上的父子,他就當是沒看見似的。

既然馮運都已經把話說明白了,陳熙也就不裝了:“馮總,那你是什么打算”

“我有什么打算我的打算自然是要......大力發展農村啦。”馮運一本正經的說道。

“哦馮總你是個生意人,上次在會上說的是改變食品安全問題。現在突然又變成了大力發展農村這好像對你們阿巴阿巴集團來說沒有什么利可圖吧。”陳熙忍住想笑的沖動。

“瞧你這話說的,我們要為建設國家而著想。當然啦,這錢肯定是要賺的。我上次去農村看了一下,他們那邊連好路都沒有幾條,阿巴阿巴想要在那邊發展,肯定是要先建設后賺錢的...……”

“哦......原來是這樣呀,馮總可真是吾輩楷模,企業家的典范。”陳熙給他豎了個大拇指。

馮運難得的有些臉紅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進去再說。

等到了供銷社會議室,與一眾大小領導互相握手介紹后,陳熙這才認真打量起面前這個老熟人,供銷總社的負責人范宏遠。

此人年紀輕輕就坐上了高位,能力自然是出眾的。

要想再上一步,那就必須要獲得更高的政績才行。

今天談的這個項目,有關范宏遠的未來前途,這個領導為此也非常的重視。

范宏遠輕輕咳嗽了一聲,會議室內的交談聲逐漸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今天召集大家來這里,是為了探討一個關乎我們國家農村發展、農民福祉的重大議題。隨著時代的進步,三農問題農業、農村、農

民的問題,依然是我們國家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挑戰。供銷社作為連接城鄉、服務三農的重要力量,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

近期,我們供銷社經過深入調研和分析,認為要解決三農問題,單靠供銷社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引入市場機制,借助社會資本和技術力量,共同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計劃尋找一家有實力、有經驗,有

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與供銷社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

這家新公司將以解決三農問題為核心目標,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模式,提升效率,推動農業現代化、農村美麗化、農民增收。我們希望通過這一舉措,不僅能夠提升供銷社的服務能力,更能夠帶動整個農村產業鏈的發展,為

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

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我們將嚴格把關,確保對方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先進的技術支持、豐富的管理經驗以及良好的企業信譽。我們相信,只有強強聯合,才能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更好地服務于三農……………”

領導畢竟是領導,講了一大堆東西,卻沒有提及之前供銷社搞電商失敗的事,反而是高舉著鄉村振興的大旗,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姿態,號召大家共同展望未來,致力于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路徑。

對于這個范宏遠,陳熙還是挺了解的。

為人沒有什么架子,吃飯要求也不高,甚至還和他一起吃過街邊臭豆腐。

而且這人比較能接受新事物,也就是敢于改革。

但是一個人有優點就有缺點,范宏遠與別的領導差不多。你將一份完美的方案遞到他面前,他總要給你修修改改,把他變得不完美……………

范宏遠說完,他就示意馮運說話。

馮運看了看陳熙,又看了看面前的領導道:“我們阿巴阿巴集團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積累了極為豐富的農村商業運營經驗。農村與城市在諸多方面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導致了在實施項目時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

就拿我前不久親自下鄉考察的經歷來說吧,我深刻體會到北方農村的路況問題之嚴峻。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絕非空談。農村道路狀況的改善,是開展其他所有農村項目的前提和基礎。如果道路不通暢,物流問題

就會成為制約農村發展的巨大瓶頸。無論是農業生產資料的輸入,還是農產品的輸出,都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更具體地說,物流問題直接關系到我們在農村開展項目的效率和成本。如果設備、貨物等無法順暢地運進運出,那么項目的實施進度將大打折扣,成本也會因此飆升......”

陳熙聽完心里狂笑,這馮運真的是嘴皮子溜。

什么豐富的農村商業經驗,鬼扯呢!

不過他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這物流問題的確不小。

在馮運說完后,范宏遠也是點頭表示同意,接著又開始發言:“馮總所言極是,確實觸及了農村物流發展的核心痛點。就在前幾天,我參加了國家關于快遞下鄉工程”的重要會議,該工程就是將高效便捷的快遞服務全面覆蓋

至農村地區,以激活農村經濟活力,促進農產品上行與工業品下行雙向流通。然而,在實踐試推進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個普遍且棘手的問題‘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

說到這個最后一公里問題,其實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件量少且分散,導致配送成本高昂。相較于城市地區,農村地區的快遞需求相對零散,且分布廣泛,這使得快遞公司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單位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加之部分偏遠農村地區人口稀疏,配送距離遠,進一步加

劇了成本負擔。

二是基礎設施薄弱,網點布局不足。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尤其是交通和通信網絡,這直接限制了快遞網點的布局和配送效率。許多村莊缺乏穩定的快遞服務點,導致快遞無法及時送達村民手中,形成了‘最后

一公里”的配送盲區。

三是技術與人才短缺,服務質量參差不齊。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缺乏先進的物流管理系統和自動化設備,導致配送效率低下。同時,專業人才匱乏,難以提供高質量的快遞服務,影響了用戶體驗和快遞品牌的口

這個‘最后一公里”的解決問題,前世就是在類似這種會上,不斷提出,完善解決的。

當時,陳熙參加了不少會,參會有多家企業、官方機構等各界人士。

大家坐在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陳熙提出了使用改裝電動三輪車,來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就是貨車集體將快遞運到站點,再通過三輪車來分批發放。

馮運提出的是建立快遞存站點也就是那個笨鳥驛站。

一些快遞公司如順風、華通、員通等,那就是提出用自身的物流網絡和資源優勢,逐步將快遞服務延伸至農村地區,提高了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

講簡單點,也就是他們有人、有設備,可以更好的分快遞、送快遞。畢竟人家是專業的物流公司。

官方機構則是為快遞下鄉工程開各種通道、宣傳等。

就這樣,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算是有了解決方案。

范宏遠說完就將目光看向兩人,意思就是想讓他們看看有什么解決方案。

既然他們兩人是來與人合作的,那肯定就要展現出自己公司的優勢。

所以,領導提出的問題,那一定是要好好回答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