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又當留學生?  第753章 改革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暗黑祈禱  書名:都重生了,又當留學生?  更新時間:2025-02-13
 
對于馮運的這番話,陳熙表示理解,不過這種事的確是有些難改變。

喝了口茶,陳熙想了想還是說道:“西方銀行和國內的銀行在運營模式、業務種類、服務對象等方面存在相似之處,但也有諸多不同。先說融資方式,在國內,企業主要通過向銀行貸款的方式融資,銀行貸款在金融體系中占

據大頭的。而在西方,企業更傾向于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來融資,直接融資的比例較高。

再說監管體系,兩邊銀行的監管體系也存在差異。國內的金融監管體系由多個機構共同構成,如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它們各自負責不同領域的監管工作。而西方的金融監管體系則可能更加靈活和多樣化,具體取決于各國的

法律和金融環境。

好,說的貸款嘛,企業或個人從銀行拿錢與從投資公司是有很大差別的。國內的銀行,它表面上審批貸款說是看很多因素,例如企業行業、企業信譽、經營狀況、抗風險能力、財務管理、抵押物或擔保等其他要求。但實際上

銀行是不會去管你這個項目或者企業未來的情況的,它只會在乎利息和承擔風險。舉個例子,銀行跟你簽的貸款合同利息是5,它所能承受的風險需與收益是掛鉤的,所以銀行的這個借款邏輯就需要貸款者有抵押物。

按照目前銀行從業人員的工作來說,他們每個季度都要完成上面的任務。上面假如任務是說,要放款多少多少給多少企業,但是符合資質的企業基本上是很少的。完不成任務那怎么辦呢他們就只能去降低要求放貸,但是行

里又有行里明面上的規矩。那些助貸公司與銀行的人一商量,就對外稱收好處費能包辦貸款。再換個角度來看,銀行雖然設置了貸款門檻,但既然有了助貸公司與銀行貸款經理合作的存在。那么,這些門檻也等于成了些擺設,因

為銀行的工作人員會為了賺私錢而不讓符合規定的企業正常貸到款。也就是說,這風氣逐漸將會成為想要貸款,怎么著你都要給好處費的情況......”

“那你怎么看”馮運點了點頭。

陳熙又道:“什么怎么看我覺得什么事都有利有弊吧。畢竟這種現象在國外也有,我在澳辦貸款也給了好處費,只不過土澳那沒有什么助貸中介。也就是說,成本方面還是在我能接受的范圍內......

不過剛剛說的那些都不是最嚴重的,只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目前很多企業都被抽貸行為給整垮了,抽貸行為一直都存在,只不過沒人管而已。抽貸對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斷糧,尤其是在資金鏈本就緊張的情況

下,抽貸行為會使企業雪上加霜。不少企業面臨供應商催款,員工工資發放困難等問題,甚至可能因無法償還債務而面臨破產的境地。

現在很多負責人和中介串通,先忽悠企業老板去還貸,并承諾很快就能給他們續貸放款。但是還款需要錢啊,于是負責人又介紹給老板一家中介公司去辦理過橋資金。等到老板拿著從中介那搞來的錢去還款后,負責人又會讓

他買理財產品。為了不得罪對方,老板們只能咬牙同意。結果就是一個月過去了,續貸進度都還沒有動靜。當他們去銀行質問的時候,這時負責人就開始不認賬了。

老板還清了原本的貸款,但是卻欠了中介公司的高利息貸款,數額又如此巨大......資金鏈斷裂就意味著企業基本上是完蛋了,這種在未到協議規定的還款期限期間提前收回貸款的行為,也不知道坑了多少人。”

“那你覺得該怎么改革”馮運眨了眨眼。

“改革有點難,我覺得整個銀行體系都爛到骨子里去了。”陳熙無奈的聳了聳肩。

“哈哈哈,那我跟你說說我的想法。我們阿巴阿巴有金融公司,上次我在金融大會上也提到過。我覺得銀行這種破爛模式到現在為止不改變的原因,那就是沒有人能對它產生威脅。如果我們阿巴阿巴能給所有人給予無抵押、

無門檻的貸款,那銀行就會因此而妥協,你覺得呢”

“馮總,說到底你玩的就是左手右手的把戲。你的資金是從銀行那借來的,你轉手搞杠杠借給別人。就等于是把大眾的錢吸收到手里,再借給大眾。再說明白點,你從銀行那以低利息借款,再高利息借給別人,從中就是賺

那點差價。你想著既拿金主的錢,又打金主的臉,這事情想想可能成功嗎”陳熙輕笑一聲。

“那怎么搞”

“除非你這錢不是從銀行那借來的,也就是通過其他途徑融資的。”

“單獨將金融產品上市嗎”

“是的,但你剛剛那話說是想改變銀行,我覺得不是你心中的真實想法。”

“那你覺得我的真實想法是什么”

“還能是什么唄,這就跟你今天來想做農村項目差不多,你想增加貸款用戶的數量。農村那么大的市場,我就不相信你不眼饞。”

“呵呵。”馮運聽完笑了笑,沒有再說話了。

“不過我要提醒你一下啊,這農村人可和城市人不一樣。人家欠了錢,往村子里一呆。你公司合作的那些催收員去了估計可要不到錢,大概率還會發生口角后被村里人給打一頓。”陳熙想了想,好心勸說道。

“為什么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白紙黑字合同寫著,不是嗎”

“人家農村人可不會跟你講什么道理和法律,嘿嘿。”陳熙前世的時候也跟馮運差不多,對農村的情況想的有些天真了。這跑的地方多了,見的也就多了。

“今天你在會上大談特談,你心里有把握能拿下這個項目嗎”馮運又開口道。

“不知道,估計你也沒把握吧。”陳熙搖了搖頭。

兩人突然沉默起來,包廂里只有動筷子的聲音。

按照前世的情況來看,馮運最后是出局了的,原因就是阿巴阿巴成分不純。

但今天在會上,據陳熙觀察,這范宏遠問了馮運那么多問題,明顯是有了新的想法。

晚上九點多,與馮運吃完飯分別后,陳熙一個人回到酒店休息。

打開手機后,就發現一連串的未接電話。

因為之前在開會,他的手機也調成了靜音模式。

電話是蔣云打來的,似乎是有急事找他。

撥了回去,電話里傳出云疲憊的聲音:“陳總,你可算是接電話了。”

“發生什么事了”

“那個......我們拍的那些電視劇被人給噴了。”

“為什么,不是效果反響很不錯嗎是競爭對手找來的水軍嗎”

“倒也不是,是多個電影家協會炮轟我們。說我們的那種拍攝方法極大損害了演員的利益,以后只需要搞特效就行了,演員的素質會越來越差……………”

“嗯說的現在的演員素質好一樣。他們就是想提高演員的片酬。笑死人了,還找這種借口。別慣著他們,噴回去就好了。”

“噴回去也要有正當理由吧,說什么好呢”

“你就說,現在國內的頭部演員片酬太高了,中下層的演員根本就沒有飯吃。你要說這些人演技好也就算了,問題是大部分全靠炒作走紅的。我這么做是讓中下層的演員人人都有出頭之日,如果不這么搞的話,以后內地影視

圈就爛完了。什么牛馬TM都能拍大片!”

“好,我這就去辦。”蔣云得到了指示,興奮連連。但是轉念一想又提醒道:“陳總,我突然想起來了。那好幾家協會都是民間組織,但最大的那家是有官方背景的......”

“哦,那你的話就要改一改了,說的要感人一些,讓那些中下層演員自愿一起加入反擊的行列中。另外,還要讓那些非演員的人也站在我們這邊......”陳熙想了想,又開始指揮。

與蔣云通完電話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腦開始看新聞。

果然,網上包括天呀論壇在內,全是有關最近上映的幾部劇的問題。

底下的評論也是五花八門,說什么的都有。

“如果以后都依賴特效來拍攝電影,國內幾十年的影視模式就完蛋了。演員的素質將會降低,不再去學習武術,演技等東西......”

“樓上這不是扯蛋么,國外幾十年前就開始用特效了,我看他們的演員素質都比國內的強。”

“這么搞的話,明星效應就會減少。演員門檻降低了,就會導致人數增多,收入降低。以后還會有誰愿意去當演員”

“笑死人了,現在好多我名字都沒聽過的演員,動不動拍一部戲片酬就是幾千萬,我都不知道他們哪里值這個價。我就是拉條狗過去,都比這些人演的好。你說這幾千萬是干什么用的洗米嗎”

“國外很多電影采用特效,技術成熟。這次天呀制作的幾部影視劇效果不比他們差,我覺得這是個好事,說明了我們的特效團隊不輸國外。”

“演員的身價高、數量少,更有利于產品代言。你們想想看,如果演員門檻降低,就會冒出來一大堆不知名的新人。大家如果長期依賴特效的話,就會導致影視業朝著另外一種模式發展。那時候,大家都記不住演員的長相

了,還談什么代言產品......”

看著網上這些眾說紛紜的評論,陳熙心中冷笑。

不就是他動了別人的飯碗么,還整出來一大堆看似合理的說辭來。

想歸想,但蔣云剛剛口中那個具有官方背景的協會他還是很清楚的。

這協會能量可大了,里面的會員包括作品頗豐具有某某以上職稱或在國內外重要電影評獎中獲獎的編劇、導演、演員、制片人、攝影師、美術師、錄音師、作曲家、評論家、事業家和教育家,以及電影發行放映、科研等方面

的專家。這些會員都是電影行業的佼佼者。

這些人里面還有和他有過生意往來的那幾個導演和演員。

也就是Jackiechan給他介紹認識的張某謀、陳海歌等。

雖然這個協會里的人名氣很大,而且還有官方背景。但陳熙卻不怕他們,比錢的話,他比這些導演、演員什么的不知道要多多少。比人脈的話,自己也不輸他們。至于什么官方背景.......他的那些項目里,可有不少都是和官方

有關系的。

總之,那些搞電影、搞音樂的名人在他們這些商人面前,根本就沒有叫板的資格。

以前也不是沒跟這些家伙打過交道,這幫人見到真正的商業大佬,都跟個小弟似的點頭哈腰。

也就這幫人身后的那些投資人中,某些能量大的能跟他掰掰手腕了。畢竟,比陳熙有錢有勢的人還是一大把的。

此時,華京的一家會所內,一幫影視協會的大佬們正在討論此次事件。

“張副會長,你可要為我們打抱不平呀。這么搞下去的話,我們協會里的那些演員該怎么辦。”一個禿頭胖子對著面前的中年男人就哭訴起來。

他是某某電視藝術家協會的會長,算是個民間組織的領導。

被他稱呼為張副會長的人是個著名演員兼導演。

只不過,此時的張副會長似乎對他的哭訴行為并不怎么在意,而是敷衍的說著知道了,知道了。

“網上的熱議你們也看到了,上一部特效大制作的電視劇好像還是那個叫《風云》的片子。十年前的電視劇投資兩個億,然而內地演員片酬卻少的可憐。自打那后,一些電視劇和電影也開始搞高級特效,不過拍出來的片卻都

屬于虧本。”坐在張副會長左邊的眼鏡男突然開口道。

眼鏡男說不是沒有道理的,特效制作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在有限的算下,制片方往往需要在劇情、演員、特效等多個方面進行權衡。有時,為了保障劇情和演員的吸引力,制片方可能會犧牲一部分特效的質量。

再加上國內特效制作技術相對落后,缺乏先進的制作軟件和硬件設備。這限制了特效的呈現效果,使得國產電視劇和電影的特效在視覺上顯得較為粗糙。

而且特效制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緊張的拍攝和后期制作周期中,制片方可能會為了趕工期而降低特效的制作標準。

畢竟,投資人給的錢是有限的。怎么讓電影能賣出高票房,這才是導演們心里所想的。

在當前的影視市場中,演員尤其是知名演員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往往更大。制片方為了吸引觀眾和保證票房或收視率,更愿意將資金投入到演員的片酬上。

部分觀眾對演員的關注度高于對特效的關注度。制片方又為了迎合這部分觀眾的喜好,也只能這么做。

當然,這都不是關鍵。關鍵還是稅的問題,演員的片酬提高可以大大減少成本。也正是如此,不少演員被爆出偷稅漏稅的問題。

不過說到底,還是行業習慣問題。長期以來,國內影視行業形成了一種重視演員、輕視特效的慣例。這使得制片方在分配預算時,就只會考慮演員問題。

目前的國內電影市場已經養成了一種作風,缺少大牌演員也就意味著宣傳方面等于零,再好的片子也要別人知曉才會看,所以虧本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我看了那幾部片子,特效做的不錯,是國外團隊做的嗎不過現在盜版那么多,我看是很難回本的。等時間久了,他們發現會虧本,這事情也就沒了。有必要在網上炮轟別人嗎”張副會長看向之前說話的那個禿子。

張大力雖然是副會長,但大多數人都會稱呼他為會長。這個禿子也不知道今天是不是急眼了,居然給他加了一個副字。這讓張大力心里隱隱有些不悅。

“不是的,張副會長,你聽我說。據我打聽,他們那個特效制作團隊沒花多少錢,一旦給他們開了口子,那后果不堪設想。”禿子連忙解釋著。

“哦你聽誰說的”

“是這位楊總,也是我們電視劇的投資人!”禿子趕緊向張副會長介紹他身邊的青年。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