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演義從三國開始  第四十七章 漢壽

類別: 玄幻 | 東方玄幻   作者:十九代目  書名:神話演義從三國開始  更新時間:2024-05-07
 
關羽的漢壽亭侯爵位,受封于建安五年,距今已有九年;當時關羽被羈于許都,正逢袁曹官渡之戰,袁紹麾下大將顏良、文丑來勢洶洶,曹操麾下的武將皆不能當。

曹操于是請求關羽出馬,這其中或應當是做了一些交易的——比如之后關羽掛印離開,曹操沒有阻擋,也許就是交易內容之一。

關羽于萬軍之中,刺顏良于馬下,斬其首而還,從此威震中原。

曹操向劉家天子劉協為關羽請功,于是封為漢壽亭侯。

不過一直以來,這個爵位,都有名無實;因為漢壽在荊南武陵郡的郡治臨沅附近,這個地方直到去年赤壁之戰爆發前,都是劉表父子的地盤;自然不可能成為關羽的實封之地。

如今荊南四郡在劉備手中,便把漢壽實實在在落到了關羽名下。

而荊南地廣人稀,正需要人口填充,于是在江夏收攏的流民,便有一部分劃歸到漢壽安置,楊信三人就在其中。

說來漢壽這地方,與孫權還有些笑話——按照正常歷史走向,數年后孫權背盟,呂蒙背刺關羽,奪了荊州,便把這地方改成了吳壽。

有點啼笑皆非的感覺。

此時,在去往漢壽的路上,上千人一溜兒蜿蜒迤邐;楊信背著小妹,手里提著那口環首刀,蔡琰緊跟在身旁,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頂著秋日的太陽,慢慢的行走著。

像楊信這樣的,手里拿著兵器的,流民之中不在少數。

眼下這世道,突出的就是一個不安全;只要有條件,誰手里都想拿一把刀,這樣才有安全感。

而劉備的士吏并未收繳流民的刀劍,這方面來說,又比孫權那邊兒做的敞亮——孫權那邊招收流民,當時就要求上繳兵器。

蔡琰低聲與楊信說話:“我先前以為,你會尋個與世隔絕之處安身落腳。”

楊信聞言,搖了搖頭:“不是沒想過。但...”

他輕輕一嘆,說:“且不說離群索居帶來的生活方面的困難,單說我如今背負仇恨,就絕不可能尋個與世隔絕之處了卻殘生。”

他扭頭看了眼背上的小妹,小家伙正四下里張望。

然后他對蔡琰道:“多則半年,少則三月,我就要再度北上;是時留你和小妹兩人于荒僻之處離群索居,我實在不放心。”

說:“人到底是群居動物,結伴成群的人才有安全感。”

又笑了下,道:“這回運氣倒是不錯,落腳之處是漢壽。等我離開,便不必擔心你們的安全。”

蔡琰便道:“我回到中原這段時間,倒也偶爾聽說過這位關將軍的威名;只是他真的如那士吏所言,能善待百姓么?”

蔡琰被擄去匈奴的時候,關羽尚未揚名天下;被贖回中原的時候,關羽又早已離開中原,所以她對關羽的名聲,大抵只是耳聞,缺乏清晰感。

楊信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說:“我聽說關羽傲上而不辱下,對世家大族嚴苛而對兵卒、黔首寬容。在關羽治下,等閑不懼豪強盤剝欺壓,對我們來說,可以少很多麻煩。”

蔡琰詫異,不禁道:“這樣的人倒是少見。”

楊信道:“因為這年頭,做官為將,從社會最底層爬起來的人太少;大多都是世家、豪強出身。世家、豪強之輩,高高在上,視黔首如草芥,這幾乎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社會風氣。”

“像關羽這樣的人,如遍地烏鴉里一只白鶴,當然少見。”

蔡琰沉默,片刻嘆息。

這時候,背上的小妹忽然道:“五哥,你還要北上啊?”

楊信聽了,輕輕吐出口氣,緩緩道:“小妹,咱們家的血海深仇,怎能不給曹賊一個報應呢?”

小妹忽然低泣:“五哥,我想娘親了。”

楊信渾身一僵,無言。

...

漢壽是亭治,面積卻不小;實因荊南地廣人稀之故。

漢壽距離臨沅十余里,俱在沅水之濱。

經過三日跋涉,楊信等人終于抵達漢壽;關羽此時雖在江北忙于筑造江陵,卻也派了佐官廖化到漢壽,助長子關平梳理各項事宜。

因著封地落實,關羽的妻子——這里就稱作‘關夫人’;關夫人很是有些興致,便攜兒帶女,早早來到封地查視,其長子關平則須提前作好安置流民的準備。

此時荊州的局勢尚未完全安定,因此劉備及其團隊成員的家眷,暫時都安置在公安;公安距離漢壽不是很遠,徒步也就兩日的路程,騎馬一日之內可往返一次。

關夫人是關羽到荊州之后娶的妻子,姓名不詳;按照關羽的脾氣,這位關夫人應當不是世家、豪強出身,因此沒有在歷史上留下確切的名字,連姓氏都是未知。

關羽早年有一個妻子,似乎姓胡,其長子關平就是胡氏所生;但關羽跟隨劉備半生飄零,胡氏或為早亡,直到關羽掛印封金離開許都,到了荊州與劉備重逢,蹉跎于新野的那幾年,才續了弦。

其次子關興、幼女關銀屏皆是在新野的那幾年誕下的。

楊信他們到漢壽的時候,先教作了洗漱,又發了一套麻布衣服;然后被分配到劃定好的村莊,每村安置二百人——以戶為單位。

楊信、蔡琰、小妹作一戶;楊信是戶主,蔡琰的身份,則是楊信的表姐,再加上小妹,一起被安置在亭治北五里的桃山村。

村子附近靠溪的一座小山上長滿了野山桃,村子由此得名。

又按男丁十畝、女娘五畝的標準,給楊信一戶分了二十畝地;至于土地的具體位置,接下來幾日慢慢確定。

眼下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住宿問題;桃山村原本只有十幾戶人家,一下子涌入五六十戶兩百人,住宿便是第一個難題。

這需要自己解決。

好在糧食不缺——負責安置工作的士吏說的很明白,在有收成、能自給自足之前,所需的糧食,由漢壽侯府負責,不保證吃飽,但保證不餓死人。

得到這樣的承諾,流民們都安心了。

這年頭,吃飽這樣的事情,是一個奢求——能不餓死,就已是求之不得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