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話事人  第五百九十三章 林泰來去哪了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作者:隨輕風去  書名:大明話事人  更新時間:2024-08-18
 
露布,顧名思義就是內容明露于外,不加任何密封的文書布告,旨在讓更多人知道內容。

軍事捷報就經常采用露布的形式,以公開宣示武功,振奮民心士氣。

所以發展到現在,露布漸漸的就成了捷報的代名詞。

在鄭總督認真核實完畢后,林泰來的兩次大捷就采用露布的形式,從西北一路傳到京師。

萬歷皇帝在剛起床時收到了捷報,心情大好,差點又上朝了。

其后皇帝一邊吃午飯,一邊派人去問內閣,要不要把林泰來叫回來,辦場午門獻俘典禮?

但是皇帝這個不靠譜的想法,被理智的內閣勸住了,就連趙四也反對。

一是從各方面來說,這兩場大捷還夠不上戰爭典禮的檔次。

只能算是無數次邊境沖突的加強版,還是防御反擊性質的。

二是西海真正的敵方是火落赤,先前兩次大敗明軍的也是火落赤。

現在火落赤還在活躍著,搞凱旋禮實在是不倫不類。

萬一后面明軍又敗給火落赤,那皇帝還有什么臉面?

于是皇帝初聞捷報的激情過去后,也就熄滅了獻俘禮的想法。

捷報在朝廷中傳開后,眾人的感覺大概就是,既在意料之外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是因為,林泰來和大捷這個詞之間的關聯實在太陌生了。

林泰來除了兵變和對付女酋長,根本沒有任何邊鎮軍事經驗啊!

情理之中是,林泰來好歹也是奪過武狀元的九元真仙,星宿下凡能打仗似乎也沒什么奇怪的。

另外,很多人還幻想著,如果林泰來打仗打開心了,能像正德皇帝那樣沉迷于邊鎮武功,不愿意回京師就更好了。

與捷報一起送來的,還有鄭總督對大捷功臣的林泰來的推薦。

鄭總督奏稱,林泰來兩次大捷并且斬了兩大酋首,使得作亂虜敵對林泰來恨意頗深。

而林泰來現如今又是朝廷門面,安危不可輕忽,留在邊鎮前線危險系數很大。

同時總督行轅內部沒有官職設置,不方便為林泰來敘功升職。

故而提議將林泰來升到陜西腹地,負責督理糧餉。具體該如何配置林泰來的官職,請朝廷酌處。

皇帝沒有將鄭總督的舉薦下發部議,直接讓內閣商議,如何升賞林泰來。

因為天氣寒冷,申首輔不小心生了點病,在家臥床休養。

所以本次內閣會議由次輔王二錫爵主持,王三家屏、趙四志皋上桌。

性格上更強勢的王三率先發言,“這有什么可商議的?

若要委派林泰來在陜西督理糧餉,給他升一個正四品右僉都御史不就行了?

從正五品到正四品,也配得上他的大捷之功了。”

王二雖然是個大聰明,但林泰來這事和他關系不大,懶得多費心思。

只是下意識覺得有點奇怪,王三今天怎么對林泰來這么好?

林泰來差遣本來就是參贊陜西軍務,如果再加一個右僉都御史兼理糧餉,是不是有點眼熟?

一般巡撫的官職全稱就是右某都御史、巡撫某處、參贊軍務、兼理糧餉、便宜行事。

林泰來如果成了右某都御史、參贊軍務、兼理糧餉,那字面上不就是巡撫的一半嗎?

想到這里,王二有點麻了。

不過既然王三都對林泰來這么好,王二也犯不上當惡人,便道:“甚為合理,那就如此上奏吧!”

“慢著!”很少在內閣發言的趙四突然開口,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王二疑惑的問道:“你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這趙四在內閣會議基本不說話,除非涉及林泰來,但今天真沒道理反對吧?

趙四轉頭對王三說:“敢問一句,若給林泰來升授右僉都御史,翰林修撰和三部郎中這些原官如何?”

王三顧左右而言他,“按朝廷典制辦就是,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王二這才恍然大悟,差點被王三蒙混過去!

這里面有兩個華點,自己剛才沒在意就沒往這方面想。

監察體系官職和事務官職是互相獨立的,沒有以監察官兼事務官的道理,比如不可能有御史兼郎中、巡撫兼布政使這樣的官職。

在整個大明,這樣兼官只有極個別的罕見例子。

至于某些總督的右都御史兼兵部尚書,某些巡撫的右副都御史兼戶部侍郎之類情況,是因為兩個官名都是虛銜,并非實職。

所以林泰來如果真升右僉都御史,那么相應的,原有三部郎中和翰林院修撰都要免掉了。

第二個華點就是,如果真以右僉都御史出差,按照體制慣例,那就成了長期出差地方的工作性質了,失去了純粹京官的地位。

想要再回京師,還得多費一點手續,不能想回就回。

有的人可能為了虛名,愿意付出這樣的代價,但從趙四的表態來看,林泰來顯然不愿意。

對林泰來而言,可能實權比虛名更重。

趙四給了王三一個臺階下,“林泰來本就是以京官出差地方,不必再另加什么御史官銜了。”

此時趙四又有了新的感悟,難怪林泰來先前死命推自己入閣。

如果沒自己人在中樞盯著,真是很容易出事故,一不留神就要被坑。

王三見小計謀被識破,冷哼一聲,反問道:

“那你說,又要在陜西督理糧餉,又要升級,該配置什么合理官職?

在京師升一個太常寺少卿或者大理寺少卿,去陜西督理糧餉也不倫不類!

難不成給一個陜西按察副使?還是陜西布政司參議?

所以還是升為右僉都御史最為合適!不然就沒法升了!”

趙四胸有成竹的說:“此言差矣,還是有比右僉都御史更合適的官職!

例如朝廷不但在京師設置太仆寺,在各地也設置了若干行太仆寺,恰好在陜西就有。

所以可以升為陜西行太仆寺少卿,既是京官,又便于在陜西行事。

更妙的是,太仆寺管馬政和馬價銀,又與軍需后勤有關系!

而且也解決了升官的問題,雖然只是從四品不是正四品,但以林泰來的淡泊名利和寬廣胸襟,想必不會介意!

實在不行,將林泰來的翰林品級升半品,可以作為一種彌補。

總而言之,還有比行太仆寺少卿更合適的官職嗎?

反正林泰來的兼官都已經這么多了,也就不在乎再多兼一個了!不然的話,真解決不了升為四品的問題。”

王三完全找不到角度反駁,無言以對。

王二驚奇的看了眼趙四,沒想到這低調人也別有鋒芒。

“若再無意見,就如此上奏了!”王二又看向王三說。

散會的時候,趙志皋站起來后習慣性振了振衣袖,可能力度稍大,從袖中飄出了一張大紙條。

王錫爵眼明手快,一把將紙條撈在手里,只見得紙條上有蠅頭小楷寫道:“八種升職預案.四種降職預案”

雖然紙條被迅速搶回去了,但王錫爵依然大為震驚!

他震驚的并不是紙條上內容,而是堂堂一位閣老竟然能放下身段,甘心做這種傀儡事,當真是恐怖如斯!

林泰來當初是怎么從萬千官員中,慧眼識珠把趙四挑出來的?

十一月中,鄭總督將捷報發給朝廷;十一月底,朝廷關于功臣的升賞下發過來。

以這時代的條件,已經是超高效率了。

鄭總督不關心別人,只關心林泰來。

當看到翰林院侍讀、吏禮兵三部郎中、陜西行太仆寺少卿、參贊陜西軍務兼理糧餉這個林泰來新官職后,鄭總督終于徹底放心了,并且立刻開始張羅送行宴。

達云達東樓從世襲指揮僉事、游擊將軍,升到了世襲指揮使、參將。

鄭總督又給添了五百人,連帶原先五百人,湊成了一千人,全歸到達云營。

然后將達云營劃撥給林泰來做標營,達云官職就成了林太仆標營參將。

本來這樣一大通整編,正常情況下也要費點時間,別忘了達云營里還有很多需要升官的有功之人。

但是在鄭總督的雷厲風行之下,僅用了五天時間就完成了林太仆標營的整編。

于是在十二月初,剛進入臘月,林太仆帶著達參將、二百家丁、一千標兵從金城出發,踏上了東行之路。

在明代,陜西省這個概念和后世完全不同,比后世面積大得多。

像后世甘肅省最東部地區,慶陽府、平涼府、臨洮府等幾個地方,現在都屬陜西省,清代才劃歸甘肅省。

連后世甘肅省會蘭州,這時候叫金城,大部分地方也屬于陜西省,恰好就在省界上。

雖然林太仆已經進入了陜西腹地,但總管陜西、寧夏、三邊、甘肅、青海事務的鄭總督仍然一直在關心林太仆的動向。

聽說林太仆向東則喜,聽說林太仆向西則憂。

萬歷十八年年底,林太仆暫時駐在古城西安。

在灶王爺上天的日子,鄭總督一大早被急報驚醒了。

“什么情況?火落赤又打過來了?”鄭總督疑惑的問。

中軍官稟報說:“西安秦王府來告狀了!林太仆帶領二百家丁,在西安當街群毆秦王府數百人!”

鄭總督松了口氣,指示說:“只要林泰來沒把秦王打死就別管他們!要告狀找天子去!”

然后忍不住好奇的問:“為何打起來了?”

中軍官答道:“聽說林太仆在一個高雅地方要包場,碰上了幾個秦王府奉國中尉之類的,然后就打起來了。”

鄭總督還是很好奇,“那也不至于打成幾百人群毆啊。”

中軍官繼續答道:“還聽說在罵架時,林太仆嘲諷歷代秦王總是生不出兒子,一次又一次靠旁支賴住爵位。”

鄭總督:“.”

臥槽!把林泰來送走實在是太英明了,這惹事能力簡直天下無雙。

如果告到皇帝那里,估計林泰來明年的俸祿都保不住了。

萬歷十八年就這樣過去了,萬歷十九年在不經意中來到了。

新年過了頭七,鄭總督就聽到稟報,說林泰來離開了西安。

好消息是林泰來沒有往西走,而是北上往慶陽府去了。

鄭總督又按捺不住好奇心了,“他去北邊干什么?”

眾所周知,陜西的精華是關中平原,兩個核心大區是西安府和鳳翔府。

督理全省糧餉差事,一般在這兩個府轉悠就行了。

剛問完,鄭總督忽然想到什么,“難不成他還想去找哱拜麻煩?”

陜西北邊那幾個府都靠近邊鎮,延安府在榆林鎮的南邊,慶陽府和平涼府在寧夏鎮的南邊。

也就是說,慶陽府緊挨著寧夏!

中軍官便詳細稟報說:“前前文壇盟主、復古派開山鼻祖李夢陽就是慶陽人,聽說林太仆要去慶陽祭奠李夢陽。

林太仆說,正好遇上李夢陽逝世六十年一甲子紀念日,必須值得祭奠。”

聽了這個消息,鄭總督不知道說什么好。

作為一名士大夫,鄭總督當然對文壇情況有所知曉。

這么說吧,復古派可以說就是被林泰來活生生打死的。

現在復古派也就剩王世貞這個門面了,等王世貞一死,復古派也就無了。

你林泰來去祭奠復古派開山鼻祖李夢陽,這感覺就相當于墳頭蹦迪。

中軍官想起什么,又道:“林太仆似乎還說,還要去旁邊平涼崆峒山討教一下武學。”

“這個我信了!”鄭總督心情復雜的說。

按這時代慣例,一名官員巡行到某地時,一般都要去當地學校參觀一下。

所以此時林太仆已經站在了慶陽府府學明倫堂前,對著寒風里的數十名官員、士子講話。

“一百年前,崆峒公李夢陽就是從這里出發,走向全國文壇,成為天下文壇盟主!

我林某人從崆峒公身上受益良多,學到了很多東西!

可以說,崆峒公是對我影響最大的文壇前輩!

崆峒公當街毆打國戚張鶴齡的事跡告訴我,混文壇也需要武力!

多年來我一直身體力行,果然當上了新文盟第一副盟主,距離崆峒公的文壇成就只有半步之遙!

而且這個事跡也一直鼓舞著我不要畏懼國戚鄭家,即便挨了廷杖也無怨無悔!”

數十本地官員士子:“.”

林太仆你什么都大,你說什么就是什么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話事人”查找本書!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地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