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妮本名劉苗苗,01年畢業于東山農大外國語學院。
其原本打算考編,做一名英語老師,或找個外企面試,從事翻譯工作。
只是趕上好時候,在畢業前夕,被三元農業外事部錄取,負責海外文獻編譯。
雖然薪資算不上高,但上學期間的福利待遇,令她意識到‘工作→賺錢→購買→逐漸改善生活’,和‘工作=改善生活’的巨大區別。
因此積極學習集體主義理論,踴躍參加思想道德建設,爭做社會主義接班人。
后來三元農業調整企業戰略,劉三妮轉崗到十里營的十里商城,與眾多同學同事,教授數千名大嬸,學習美式英文口語。
再后來,其跟同學同事,包括大嬸們、相關從業者,被一起派遣到北美十里商城工作。
其實十里營的十里商城,并不是商業模式。
它主要用于宣傳企業形象、塑造知名品牌、培養儲備人才、研發各類新品。
其中,培養儲備人才的周期,最長為半年。
培養對象包括餐飲從業者、銷售業務員、技師、講師、體驗師等等。
而這,便是歐美十里商城可以快速鋪開的主要原因。
劉三妮抵達北美后,在北美十里商城先負責服飾專賣店,發展下游客戶。
等到北美十里商城轉讓給沃爾瑪集團,其又負責給下游客戶配貨,以及幫助客戶組建外貿公司。
之后范濤拿歐洲十里商城換回北美十里商城,劉三妮便向自己的下游客戶,推銷商鋪。
時至如今,北美十里商城已經完全租賃給商戶,包括運營也分包給了北美各州的本土企業。
可以說,三元農業今后只負責供貨,也達成了初期戰略。
隨后劉三妮與同學同事、眾多大嬸們、相關從業者,采購一部分黃金,分批回國。
由于在這兩年中,眾人貢獻巨大,三元農業廠務秘書組給出兩個選擇。
一是留在集體,調配到管理崗,做小主管。
二是實現財務自由,每人100萬紅鈔,雖然保留集體檔案,但需要回鄉創業,并且期間只能使用貿易大廳的資源。
劉三妮接受過集體愛囯教育,知道東方還很落后,甚至被西方比作非洲。
因此放棄安逸的集體生活,響應‘東方復興計劃’,帶資回鄉。
只是,其雖然學習了集體主義理論,但真到了用的時候,依舊有些迷茫。
甚至不知道自己回來,應該先做什么。
更甚至不理解余董在企業官網發表的:‘我支持鄉鎮企業化,但堅決反對農業資本化。’
或者說,余董依舊是小農經濟的支持者,堅決反對耕地集中化。
因為耕地集中化之后,農戶拿到的低廉租金,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遠遠無法滿足生活所需。
不如把土地留在手里,雖然賺不到錢,卻可以種啥吃啥,填飽肚子。
問題是,三元農業似乎已經把耕地集中化···
再就是。
雖然官方承認集體所有制,但在當前律法體系中,并沒有界定集體所有制的規范依據,僅僅套用了法人制和相關規定。
然而集體屬于共有,或屬于總有,是集體所有,不是‘法人’所有,因此不能用法人制。
問題是,創業開公司,首先要有‘法人’。
所以在當前背景下,回鄉創業只能用股份制、合作制、私有制。
如果非要走集體道路···
由于這里面涉及生產資料、公共財產、本地資源的再分配,以及集體自治和集體管理等等。
那她必須先當村長。
劉三妮念及到此,忽然想到老董事長的起家之路。
可不就是先當村長嗎?
“大伙把地轉讓給我,我每年給大伙發錢,前提是,我要當村長!”
片刻后。
“不好了,村長腳下一滑,摔了個跟頭,差點被聯合收割機卷進去,已經送三元藥店搶救。”
又是片刻。
“三妮啊,你是咱村里唯一的名牌大學生,也是唯一出過囯的,還在三元農業工作過,趕緊上吧,你不當村長,咱這個村早晚得散。”
與此同時。
類似一幕也在南河和北河的其它鄉村,先后上演。
而新村長誕生的當天晚上,一份份關于集體發展規劃、集體產業經營、集體資源管理的模板,先后出現在南河和北河的眾多新聞報刊中。
緊接著,5月25號,貿易大廳宣布‘農業3.0’正式上線。
平東科技局農業科副主任、社會經濟學博士、現代化農業高級教授劉勇,發表長篇論文:
‘農業3.0覆蓋按需規劃、線上投資、線上交易、線下交貨、集中運輸、終端銷售等過程···’
‘它不止是傳統農業繼機械化之后,邁入自動化、智能化的一次升級改造。’
‘還是一種全新的,適合集體發展的,有利于鄉村復興的新型農業道路。’
‘在一期項目中,03年之前,十里營街道辦將會利用現有資源,沿著高速鐵路干線的并行線,把沿途左右2公里的土地,投資打造為基礎產業。’
‘在二期項目中,05年之前,沿途左右2公里之外的南河村莊、北河村莊,均可可以成為附加產業區,或者外界資本的投資對象,不過,這要看村集體的意愿,看他們是否自愿加入農業3.0。’
‘在三期項目中,07年之前,沿途左右2公里之外的北湖、西江等地村莊,均可成為附加產業區···’
‘在四期項目中,09年之前···’
‘等到2012年,農業3.0的產值,將會是當前東方農業總產值的46倍,大豆和小麥的產量,更有可能翻倍。’
‘預計2020年,東方90以上的農戶,均是貿易大廳的投資者和受益者,我囯也將成為實打實的農業強國,并牢牢端穩自己的飯碗。’
農業3.0已經問世一年多。
由于第一批投資者全都來自十里營,外界根本搶不到投資份額,再加上足足一年多沒有傳出最新消息,這令國內和海外無不議論紛紛。
甚至有人懷疑這將是‘小余董’上任后的最大爛尾項目,也極有可能導致‘小余董’下臺。
畢竟投資失敗,等于損害集體利益。
萬萬沒想到,時隔一年,農業3.0真的上線了。
并且外界持有霸王一體機的人,也可以通過三元通信網絡,下載安裝‘農業3.0’,然后在演示區,通過實時監控,查看實地項目和欣賞高鐵風采。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
農業3.0上線的第一天,貿易大廳就收到南河和北河足足三千多個村集體的加入申請。
熱血傳奇中。
數以千萬計的玩家們,看到世界頻道中的通告,滿臉懵逼。
不是因為貿易大廳在游戲里發新聞。
畢竟水果干活、冷鮮肉食、米面糧油、日化用品、嬰兒用品都能當新手大禮包,發新聞倒也算不上什么離譜操作。
懵逼的是···
“我們村怎么沒申請?”
“可能你們村長是個廢物,又或者嗿了太多。”
“草,等我去砍了他。”
這一天,熱血傳奇上線率出奇的低。
村長也成為一種高危職業。
東北,吉省,梅河口。
經濟貿易開發區,工商局。
時值上午10點。
略顯老氣的大廳里,迎來一對小情侶
男的高大帥氣,女的活潑伶俐。
“你好,我打算在咱這成立一個百貨零售公司,這是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申請表。”
“聽你口音,似乎是東山來的?”
“是的同志。”
辦事人員拿起資料,翻看片刻,把身份證挑出來,“先放這,大概兩周出結果。”
“同志,能不能加急?”
“2000塊。”
“好家伙,直接要錢?”
“愛辦不辦。”
“咱剛剛還聊得好好的,咋就談錢變臉呢。”
余陽說著,拿出文件包,點出2500,“同志,辛苦一下。”
辦事員清點一番,也不見有什么動作,一沓錢少了三分之一,然后起身走進內側辦公室。
片刻后。
也不見對方出來,遠遠聽道:
“東山來的,開戶了嗎?”
“開了,存進去20萬,還有銀行給的繳款單、詢證函。”
“明天下午過來,我跟主任請假,等會坐飛機去省城給你辦了。”
“哎,謝謝同志。”
有時候,有些錢,你可能認為人家私吞。
但實際上,這類業務都是集中辦理,多拿出一些錢,等于專門的請假費、跑腿費和車水費。
否則只能找代理,讓代理去跑。
所以余陽對辦事員沒什么壞印象。
其得到結果,帶著老同桌走出工商局,遙望不怎么繁華的大街。
瞅了許久,終于找到一棟還算完整的六層臨街小樓。
“買下它,咱搞個夫妻店。”
“余陽同學,你真打算放著董事長不做,跑來體驗生活?”
“這涉及遠東農業項目,咱不能只指望黑河口岸,還要在東邊搞一個,最好可以連接海參崴,然后在阿穆爾種植,在吉省加工,走海參崴出口···這樣下來,至少可以節省五分之四的內陸運輸費。
當然,咱只是旅游順道打個前哨,看看經商環境如何。”
交談中。
尚未走到六層臨街小樓。
馬路對面忽然傳來一陣尖銳的流氓哨。
緊接著四五個小年輕,露著手臂上的紋身,吊兒郎當的站在原地,齊刷刷看過來。
不等余陽有所回應,一個跌跌撞撞的醉酒胖子,撞到了對方其中三人。
此舉激怒了看妹子的小年輕們,罵罵咧咧的圍毆醉酒胖子,不曾想,醉酒胖子猶如雙截龍里的主角,或把小年輕的腦袋摁到電線桿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或一拳懟在小年輕的胸膛,發出敲牛皮鼓的空空聲,或轉身鞭腿,直接將小年輕抽飛···
瞬間發生,眨眼結束的打斗,吸引了來來往往的人們目光,旋即爆發出一片片叫好聲。
然后人們目瞪口呆的看著醉酒胖子,把小年輕們迭在一起,拖進了小胡同,旋即丟出來的褲子、鞋子,并從里面發出一陣令人頭皮發麻的怪笑:“我單身了24年,感謝大自然的饋贈,寶貝們,我來了!”
“你不要過來啊!”
余陽滿頭黑線,激活耳麥,聯系潛伏在周圍的常福,“你們是不是心理出了問題?”
“沒有,絕對沒有,他也不是gay,只是為了好玩,嚇唬嚇唬他們。”
“那你能不能給我解釋解釋,為什么要讓俘虜坐榴蓮,吃綠色香蕉皮,玩倒立撒尿?”
“坐榴蓮可以麻醉大腿神經,避免逃跑。
吃綠色香蕉皮類似吃不焯水的菠菜,里面還有龍葵素和鞣酸,龍葵素具有一定毒性,可以引發惡心、嘔吐、腹瀉、抑制中樞神經,鞣酸則會抑制胃腸液的分泌和蠕動,加重胃腸道負擔,導致腹脹、腹痛、全身乏力,兩者結合,進一步降低逃跑概率。
同時綠色香蕉皮富含蛋白質、糖、鉀、鈣等十幾種微元素,又可以更好的延續生命系統,避免死亡。
而倒立撒尿,是讓俘虜實現毒素再循環,持續迭負面buff。”
饒是余陽讀了大學,聽完之后,依舊感覺知識有點不夠用。
最終只能點點頭,“好吧,你讀書多,你說得對。”
一路交談,來到六層臨街小樓。
這是一家關門的歌舞廳,門頭和上層的玻璃,全都被砸碎。
估計以前爆發過什么沖突。
在門口的柱子上,貼著一張白紙,上方寫著轉讓和聯系電話。
余陽沒有聯系這個號碼,因為十有八九是騙子,或者是債主。
其直接聯系剛剛的工商局辦事員,請對方查一查樓房持有者。
辦事員拿了錢,態度依舊不咋樣,但也沒拒絕。
“我跟你說,那個歌舞廳死過人,現在是本地五哥的場子,只是他手頭資金不夠,沒有盤活。”
“同志,我是正兒八經的生意人,只跟持有者談收購。”
辦事員不再多說,找出企業登記留下的聯系方式,“如果出了什么事,你提前打市警電話,就是你說東山某某領導的兒子,被人抓了。”
“還有這操作?”
“甭管咋樣,先引起重視,某些不法分子才會畏手畏腳。”
“有道理。”
余陽掛斷電話的同時,新辦的手機里,多了一條新泰數據中心通過聯通號碼發來的‘六層臨街小樓持有者聯系方式’,跟企業登記完全不同。
撥打號碼,那邊過了許久方才接聽。
沒什么好聊的,那邊愿意賣,這邊愿意買,雙方一拍即合,最終上下六層,帶有門前小廣場和后院停車場,總計占地2萬余平方米的臨街小樓,以120萬的價格,轉讓給老同桌。
無需余陽安排,常祿已經聯系三元建材,讓那邊安排人員和物料,一起空運過來,加急裝修。
事實上,什么地頭蛇,什么本地五哥,更甚至本地高管,全都沒來找麻煩。
甚至一周后裝修完畢,還有數以百計的陌生人,送來花籃和禮品,慶祝‘遠東貿易公司’的成立。
“誰把我身份走漏了?”
常福:“你大搖大擺的一路旅游過來,真當人家傻得跟小混混一樣,不知道你是誰?”
“我至今沒能體驗過裝啥打啥,這不白穿··白活了嗎?”
“人家老董也沒裝過啥,打過啥,不照樣威震東山?”
雖然身份半公開,但余陽還是親自在校門口和人力資源市場,擺了幾天攤,招聘了一批年輕有活力,開朗又愛聊的新員工。
由于身份半公開,無論本地,還是其它勢力,均沒人敢塞‘間諜’進來。
因此大多是應屆畢業生,或者職場小白。
對此,老同桌很是狐疑,“為什么全是女的,還都那么漂亮?”
“我是擔心你被小白臉勾搭,現在整個公司除了我,全都是女的,又全都可以成為你的好姐妹,我也就放心了。”
“可我他媽不放心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