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黃金時代  第832章 華科電子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1979黃金時代   作者:睡覺會變白  書名:1979黃金時代  更新時間:2025-02-25
 
慶功宴結束,第一件事是研究李連結的薪水問題。

他屬于借調,工作關系還在武術隊。陳奇特意給京城發消息,請了武術隊和體委領導過來商討。

隨著《黑俠》成功登陸,保不齊有好萊塢的片方找他拍戲,那給的就是美金了。到這個階段,陳奇才松開一點韁繩,答應他出去接戲。

三方商議。

陳奇表明態度:他出去,但接什么片子要公司審核,有辱國家和華人形象的不接。

武術隊和體委的態度,嗯,就是要培養費。

李連結借調來東方公司,拍東方公司的戲,都屬于體制內部運作。但接外面的戲,尤其是接好萊塢的戲,那又不一樣,因為他本質上還是武術隊的運動員,有編制的。

就像姚明去NBA打球,要給上海隊和籃協錢的。

還有劉翔的開發,他自己拿50,教練員拿15,培養運動員的地方體育局占20,中國田協留15。

現在雖然沒有具體的規定,卻也避免不了武術隊和體委的意思,而且張嘴就要一半。陳奇還要用李連結呢,居中協調。

最后定在10,暫施行到借調期限為止。

這日。

辦公室里,陳奇和傅奇在研究《血戰臺兒莊》。

“9月份上映吧!”

“李宗仁的夫人和兒子都溝通好了,某些將領的后代也會來,再把劇組主創請來,尤其演老蔣的趙恒多。媒體一造勢,首映就成了。”

“10月份是國慶,剛好在此之前熱鬧熱鬧。”

“那些錄像帶已經送進臺灣,把《血戰臺兒莊》的拷貝也弄進去,讓老兵們都看看。唉,也不知臺灣人民看了錄像帶都是啥反響,那位姜思璋還能過來么?”

“他一年一次機會,再想見就得繞道美國。”

“那也行啊,在敵后建設根據地,信息暢通非常重要。”

二人敲定計劃,立即著手準備。

宣傳《血戰臺兒莊》是上頭派下來的任務,一定要讓臺灣關注這部片子,不知不覺,上頭也不把陳奇當做一位純粹搞電影的同志了。

而在忙這些工作的同時,陳奇抽空去了一趟華科電子。

香港的新界面積非常大,山嶺連綿,過去以農業生產為主。

70年代以來,新界不斷開發新市鎮,荃灣、沙田、大埔、屯門、元朗等等。大埔在新界中部,剛開發不久,人口還比較少,這里有一些規劃的工業村。

華科電子便在工業村里。

郭友榮很夠意思,親自陪著陳奇前來,見到一位負責人。負責人對陳奇的到訪也莫名其妙,但來者是客,非常熱情的招待。

幾人進了廠區,規模不算太大,嶄新的廠房矗立,職工們卻有點垂頭喪氣。

“1979年,華潤與香港科苑公司合資,各取一字,便有了華科,華潤占股30。”

“83年,因為入不敷出,科苑公司退出,航天部底下的一家公司接管經營。這些廠房也是當年建的,所以非常新。”

陳奇問:“那現在就是華潤與航天部共同占股?”

“對對!”

“聽說你們是做電子表、玩具、小型電腦用的芯片,這都是熱銷產品啊,怎么還能虧損呢?”

“呃……”

他問的直接,對方很尷尬,道:“我們產品過時,美國還對我們技術封鎖。我們東拼西湊引進了一條舊的四英寸半導體芯片生產線,用于生產2微米以上線寬的芯片產品,為彩電和電腦配套……”

他見陳奇一臉迷茫,問:“您不懂這個?”

“不懂!”

那你特么參觀什么?

負責人郁悶,陳奇笑道:“您只需說,這個東西先進還是落后?”

“不算先進,也不算落后。”

“但就是效益不好?”他問。

“對,效益不好!”

陳奇點點頭,繼續參觀,裝模作樣看了一圈沒看出什么門道,在郭友榮和負責人齊齊翻白眼的鄙視中滾了出去,都以為他突然抽風。

回去的路上。

陳奇坐在車里問:“華科到底虧損多少錢?”

“1億多港幣吧!”

“啥?!”

他震驚不已,道:“這還沒黃?”

“航天部和華潤兩家支撐,怎么黃?不過航天部意見很大,覺得這是個爛攤子,想退出去。”

郭友榮也問:“你小子又不懂研發,你來這干什么?”

“你看啊,他們的產品不算先進也不算落后,就是說還有需求對吧?那為什么虧損呢?簡單啊,市場沒找準!或者說,他們壓根就不會找市場。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我是不懂技術,但我懂人民群眾喜歡什么東西!”

“這……”

郭友榮瞇了瞇眼睛,他知道一些華潤內部的動態。

如果華科明年再虧損,航天部估計就退出了,華潤想把這攤子接過來。高層與陳奇的判斷差不多,就是銷售問題,而華潤銷售經驗豐富,說不定能讓華科起死回生。

但話又說回來,在琢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這回事上,誰比得過陳奇同志?

郭友榮心里一跳,說不定真能合作一把,只是對方跨界跨的也太離譜了。

臺北。

張德山的饅頭店在這條街上頗有名氣,他操著一口山東菏澤的口音,蒸的饅頭又白又軟,生意非常好。街坊都知道他平時節省,勤勞能干,攢錢供孩子讀書留學。

這日下午,張德山一反常態的提前關了門。

騎著自行車還有點鬼鬼祟祟的來到一個地方,這是一座獨立的二層小樓,有個小院,主人經濟條件不錯。

“高大哥!”

“老張來了,先坐一會,人還沒到呢!”

主人是個50多歲的老頭,文質彬彬,他叫高炳涵,是名律師,老家也在菏澤。這些老兵大多粗人,沒文化,有事都找高炳涵商量,慢慢形成了一個菏澤鄉籍的小團體。

不多時,大家陸陸續續到了,竟然有十幾人。

“喲老張,燒餅吃了么?”

“舍不得吃,你吃了?”

“我也舍不得,耿餅我也沒吃,紅棗讓我兒子吃了。”

“我們家也是,紅棗、山楂都給孩子吃了,我嘗了一口,還是那個味兒。”

大家說著說著,忽然嘆息起來。

這是不久前,一個移民阿根廷的山東大姐,回去了一趟菏澤,特意繞道臺灣來看他們,帶了一些家鄉特產和一包菏澤的泥土。

每人分得燒餅1個、耿餅3個、山楂5粒、紅棗5粒和一把泥土。

他們定期在高炳涵家里聚會,抱團取暖,以為今天也像往常一樣聊聊天,喝喝茶。誰知高炳涵見人齊了,把門鎖上,窗簾拉上,小心翼翼的摸出一盒錄像帶來。

“這是姜思璋先生給我的,大家一起看看。”

“什么啊?”

“高大哥你學壞了,聚眾看小電影?”

“你放屁!”

高炳涵罵了一句粗口,把錄像帶塞進機子,他自己也沒看過呢,緊張又期待的盯著電視屏幕,喃喃道:“這是俺們老家,俺們老家!”

(冇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