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朱元璋  第180章 蒸汽時代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作者:西湖遇雨  書名:我的爺爺朱元璋  更新時間:2024-05-14
 
在炎炎烈日下,朱元璋與朱雄英在宮人的陪同下一起前往內廷兵仗局,路上還遇到了今日同樣進宮來的潭王朱梓和魯王朱檀。

兩人經過這段時間的中藥調養和戒除不良嗜好,現在身體看著都好了不少,精神頭也足了,不似一開始或是膽小如鼠或是行如喪尸的狀態了。

“拜見父皇!”

見禮后,兩人好奇地打量著,卻又不敢問朱元璋打算去哪。

朱雄英解釋道:“要去內廷兵仗局看看新玩意。”

夏日的陽光無情地炙烤著大地,連空氣都仿佛被烤得扭曲變形,但這一切,都無法阻擋這兩人的求知欲,想說的話就差寫臉上了.啥新玩意?帶我們一起去唄,我們不嫌熱。

朱元璋看著這倆兒子,也頗有些哭笑不得,都二十好幾了還跟小孩似的好奇。

不過,帶他們看看也沒什么。

朱元璋一人給了一腳,然后道:“跟上。”

很快浩浩蕩蕩的一行人就抵達了位于宮城外圍的兵仗局,一進入兵仗局,他們便被空地上的蒸汽機吸引住了。

不過知道歸知道,大明自己成功仿制這一步,卻經歷了相當漫長的時間,根據工匠們所說,光是找能夠讓蒸汽不外泄的材料,就找了不下數十種,包括魚膠、皮膠、膩子、羊毛、鵝毛、獸皮.反正能想象到的,都找出測試了,而最后才測試出完美的膠體。

朱元璋目不轉睛地盯著蒸汽機,臉上的表情也很肅然從元末亂世一路殺將出來,他見證了無數的大風大浪,但眼前的這臺機器,顯然將會成為一個新時代的曙光。

大明現在沒有批量制造鋼的能力,或者說沒有把鐵水加熱到一千五百度以上的能力,雖然可以通過手工鍛打脫碳獲得鋼材,但考慮到蒸汽機需要批量制造,而對于蒸汽機來說,鐵和鋼這兩種材質雖然性能上會有差異,但差異并不算特別大,沒到接受不了的地步,故此,這些蒸汽機都是由鐵制成的。

“不容易啊。”

朱雄英站在一旁,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沒有比他更清楚這臺蒸汽機的意義了,這不僅僅是一項技術革新,更是大明走向工業化的最重要一步。

因此,大明展開工業革命的基礎條件,其實是不差的,畢竟萬里大國,煤鐵啥的礦產資源雖然品質差點意思,但總量足夠,最多就是運輸的時候多消耗些人力物力,但大明又何曾缺乏人力物力了?只要不是濫用于帝王私欲,而是把人力物力用在正經地方,那絕對是能讓大明引領下一個時代潮流的。

兵仗局的主管太監和少監們,已經接到了皇帝要來查看的詔令,因此提前把蒸汽機擺了出來,同時整整齊齊地列隊迎接皇帝一行人。

畢竟,蒸汽機的模型從陰陽炁海里掉下來他是親眼見過的,而蒸汽機的作用他也有所了解根據大孫所說,這東西能夠裝在車船上,還能給礦場抽水,還能帶動紡車織布,可以說是妙用無窮。

在眾人的眼中這臺蒸汽機雖然看起來有些粗糙,但卻散發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力量,仿佛是一頭沉睡著的巨獸一樣。

下一個時代是什么時代?是工業時代!

而蒸汽機就是工業的心臟。

這種樹的樹葉、樹皮和果皮中均富含一種白色絲狀物質,也就是杜仲膠,這種膠的密封性極佳,完全可以代替天然橡膠來給蒸汽機進行密封,實際上這也是華夏得天獨厚的寶貴財富,放眼整個世界,九成五的杜仲樹都在華夏。

——杜仲膠。

杜仲是一種樹,廣泛分布在秦嶺淮河這條線上,其中秦嶺里的杜仲樹最為繁多,當初朱雄英其實也遇到了,只是他沒注意而已。

朱元璋摩挲著這個鐵質蒸汽機,也是感嘆。

發展商業,無論發展成什么地步,就算把金融玩出花來,也不可能左腳踩右腳上天,這是物質的客觀規律。

但是工業可以。

因為工業不同于商業,工業是真真正正能夠創造出物質財富的。

封建社會發展到了這個時代,說實話,在土豆紅薯玉米等作物的加持下,養活人口是絕對沒問題的了,既然倉稟充實,那么自然要有更高的追求,也就是從農業國,進化成工業國。

任何一個讀過近現代歷史的人都知道,工業國和農業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工業國打農業國,那就是徹徹底底的降維打擊,而誰先踏入工業國的門檻,誰就能主導全球。

而眼前的這臺整機器,就是這扇大門的鑰匙。

“皇爺爺。”朱雄英肯定地說道,“有了它,我們可以開啟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工業化的時代。”

朱元璋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蒸汽機。

而身旁的潭王朱梓和魯王朱檀則是一臉茫然,直到蒸汽機被“轟隆隆”的啟動。

他們看到了那根不斷轉動的皮帶,聽到了那呼嘯的蒸汽聲,感受到了那股澎湃的力量所帶來的地面震顫。

恍惚間,潭王朱梓和魯王朱檀好像覺得,這個世界貌似有點陌生了。

而對于朱元璋來說,現在他清晰地看到了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變化,而他的大明,也將在這場變革中煥發新的生機。

或許,大孫說的是對的,工業,同樣能夠跟農業一樣創造出真正的財富,而這些東西如果牢牢地掌握在手里,那么將會迸發出難以想象的力量。

過了許久,朱元璋才緩緩轉過身來,看著朱雄英說道:“英兒,你做得很好,這臺蒸汽機將會是咱們大明未來的希望。”

朱雄英聽到爺爺的夸贊,心中充滿了激動。

在此之前,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要把大明引向的這條新路是正確的,而現在蒸汽機既然能夠本土化,那么以后可以說是有了無限可能。

不過兩位藩王還云里霧里呢,膽子相對大些的魯王朱檀忍不住問道:“父皇,這東西到底是干嘛的?”

朱元璋微微抬手,示意讓朱雄英解釋。

朱雄英對著兩位叔叔行禮后說道:“這東西就相當于人的心臟,是用來供血的,有了這東西以后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們想想,如果將其用于紡織業會帶來什么變化?蒸汽機帶動紡車,那織布的速度將會大大提升,紡織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而且這種機械化的生產方式,提高紡織品質量的同時還能降低雇傭人的花費,物美價廉的東西,能夠在四海之內做到貿易無往而不利。”

見潭王和魯王還是不太理解,朱雄英繼續說道。

“還有,我們可以利用蒸汽機來拉動車輛或是船只,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在整個大明都建立起由鐵軌和木頭組成的鐵路網絡,然后用蒸汽機作為動力,引領火車在鐵軌上飛馳,那將是一種怎樣的景象?這樣的交通方式不僅速度快,而且載重量大,將極大地促進大明各地的交流和發展。”

“不止如此,蒸汽機還可以裝在船只或者軍艦上,現在海上的船只都是靠風力和人力劃槳、搖櫓這些方式來前進的,遇到逆風幾乎就是寸步難行,但是如果我們把蒸汽機裝上船用螺旋槳推進,那我們的輪船將能在海上自由馳騁,這是多大的優勢?”

潭王朱梓和魯王朱檀,他倆聽著朱雄英激情澎湃地描述蒸汽機的未來應用,然而在他們的臉上,卻顯現出了一種迷茫與困惑交織的復雜表情。

沒辦法,他們從小培養的認知里面,就沒有這些東西,或許對于傳統的東西他們了如指掌,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蒸汽時代”,他們卻感到了不可避免的陌生感。

而統治階層,其實最厭惡的就是未知的陌生感,畢竟統治者最大需求就是穩定。

不過正是因為有著朱雄英的存在,大明的統治階層,現在已經見識到了這些新鮮事物的好處,所以對于這種新玩意都不太抗拒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