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朱元璋  第213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作者:西湖遇雨  書名:我的爺爺朱元璋  更新時間:2024-05-16
 
經過老工匠的一番解釋,朱雄英才明白了過來,灌鋼法其實是一種取巧的辦法,也就是將生鐵和炒鋼法獲取的熟鐵再次放到一起去煉,從而獲得品質較好的熟鐵,甚至是“偽鋼”。

說是“偽鋼”,是因為灌鋼法原理是讓生鐵里的碳分進入熟鐵擴散,跟真正通過鍛打來脫碳獲得的鋼材完全是兩碼事,沈括《夢溪筆談》說的很清楚了“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二三煉則生鐵自熟,仍是柔鐵”。

所以雖然灌鋼法弄出來的看起來像是鋼,但本質上還是鐵,不是鋼,適用的情況是需要短時間內大量獲取品質更高的鐵,用來打造甲胄、兵刃,從而與快速爆兵相匹配。

而數量上的猛增,往往就意味著質量上的嚴重下滑,用灌鋼法獲得的鐵打造的軍械,肯定是沒法跟純手工鍛打獲得的鋼材制作的軍械相媲美的,所以話本里常常會出現千錘百煉的寶刀,一刀就把普通腰刀砍斷的描述,倒也不算特別夸張到了明朝中葉倭寇作亂的時候,倭寇的武士刀,就經常能做到這種效果,明軍的刀在質量上完全無法與倭寇的刀相媲美,因此更多地會采用火銃和狼銑(帶枝椏的竹子做成的長矛)來揚長避短。

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日本的工匠雖然跟大明的工匠一樣缺乏優質鐵礦,但他們會把伴生礦石的粉末加入到武士刀里,然后不厭其煩其反復鍛打上千次,再進行淬火,成品如果不行,那就繼續鍛打,主打的就是一個不計成本,畢竟在日本武士刀的價格是極其昂貴的,一把好的武士刀更是被爭相追捧,可謂是有市無價,而大明的工匠們則必須要考慮成本的問題,因為明軍所需要的是成本能夠控制的制式裝備,是要量產的,而不是個體化定制的優質武器。

“那現在生產軍械用的鋼材,一般都鍛打多少次?”了解了這些情況后,朱雄英問道。

“標準是百煉鋼。”冶鐵所的大使小心翼翼地解釋道,“非是匠人們不出力,而是鍛打費力,加上淬火后也有失敗的幾率,上頭每年都有固定的產出任務,所以委實做不到千煉。”

這么走一圈問一問,基本的情況朱雄英就已經了解了,大明現在的鋼鐵工業能力怎么說呢,肯定不算差,甚至是世界一流水平,各種類型的鐵都能大量生產的同時還能保障基本的質量,但是鋼材卻由于爐溫有限,只能通過人工鍛打獲取,而且由于各種因素限制,單位鋼材的鍛打次數還不夠多,因此獲取的鋼材數量和質量都很有限。

“帶我去看看倉庫。”

當冶鐵所的倉庫打開的時候,哪怕有心理準備,朱雄英還是覺得場面挺震撼的,一排又一排的倉庫里,堆滿了數不完的鐵錠,既有精鐵錠,也有白口鐵的鐵錠,這些鐵錠作為明軍的戰略儲備,完全可以保證在短時間內就能制作出大量的鐵質甲胄、兵刃,而不受原材料產出的限制。

“所以現在主要是獲取鋼材困難,要么手工鍛打獲取質量相對好的百煉鋼,要么用生鐵和熟鐵混合獲取質量相對較差的團鋼,沒有既能大量產出又能獲得優質鋼材的法子?”

這種既要又要的辦法,顯然給工匠們問的有點尷尬,要是有法子不早就用了嗎?不過他們肯定不敢頂撞圣孫,所以也只能說沒有這種法子。

朱雄英卻不氣餒,而是看著熊熊燃燒的大鑒爐,若有所思地問道:“那你們有沒有想過提高爐子的溫度?”

“試過,用木炭能提高一些,但是很有限,而且木炭比煤炭貴得多,若是加大力度鼓風的話也能提高一些,可鼓風一樣受到人力限制造不大。”

提高溫度,要么是改動爐子里的燃料,要么就是改動風箱,在宋代以前,華夏冶鐵用的燃料基本都是木炭,可隨著不斷的砍伐,現在木炭的供應量已經嚴重不足了,對于民間來講,柴火能湊合用,但工業煉鋼顯然不能湊合,都得用上好的木炭,上好的木炭也不是說沒有,可性價比在哪呢?

費時費力弄出上好的木炭,還得大量供應,這里面的成本是相當巨大的,而如果說增加了這么多成本,能夠產出優質鋼材倒也能接受,問題是即便用了木炭,也只能增加爐子的溫度,但還是達不到能夠把鐵直接融化成鋼水的溫度,所以相當于增加了成本卻一無所獲。

因此,工匠們使用煤炭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畢竟這東西跟木炭相比,開采和處理的成本要低得多,不過煤炭也會帶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能獲取的煤炭基本都是高磷高硫的,會導致鐵變得非常的脆。

冶鐵所的大使帶著朱雄英去看了風箱,在大鑒爐的兩側都有,相當于一個小小的隔間,空間非常狹窄,風箱是用一整個大樹挖出來的,然后上面用蠟進行密封防止漏風,兩個人打著赤膊汗流浹背,正在奮力地鼓風。

這種作業,顯然比在廚房做飯給灶臺鼓風要累的多,因此哪怕是青壯男子,也干不了多久就要輪換,否則話很容易在高溫缺氧的環境下昏厥過去。

而工匠們也告訴朱雄英,人力鼓風比水力的力道要大得多,所以想要提高爐溫,鼓風上的改良空間并不大,現在的鼓風器具已經算是很完善的了。

不過朱雄英也沒打算在這上面改動,他的思路是燃料。

朱雄英仔細觀察著熔爐的結構和操作過程,心中暗暗思索,如果能將焦煤作為燃料引入熔爐中,提高爐溫,或許就能冶煉出更純凈的鐵水,進而制造出高質量的鋼材。

“你們想過用焦煤來煉鋼嗎?”

“焦煤?”

對于這個詞匯,軍器局冶鐵所的工匠們顯得很茫然,他們倒是知道煤炭,但焦煤是什么?

朱雄英從外面的垃圾堆里翻出來了焦煤,看著眼前這些燒完后扔掉不用的煤炭,工匠們紛紛蹙起了眉頭。

煤炭都燒完了,還有什么用?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