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525章 你也不懂?那只好掏資料了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打小就清澈  書名: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更新時間:2024-10-05
 
就說這個翼身融合不簡單,不能光看字面意思!

“高總,你說的邊條翼是什么?”

高振東有點懵圈,按說邊條翼50年代就出現了,也不是后世的新東西,所以高振東只是提了一嘴,并沒有進行詳細的說明。

“嘶……這……你等等。”

我不懂我以為他懂,結果他不懂他以為我懂,怎么辦?在線等,急!

還好,高振東是有準備的,系統,啟動!

打開系統,在里面搜一本書,挺厚的一本,正文1300多頁,也幸虧系統按本計數不是按頁計數,否則這本書加《鋼鐵材料手冊》就能讓高振東的抽獎次數兩年加起來都不夠。

找到了!

這是一本很神奇的書,關于飛機的氣動布局設計的,高振東手上這本,成書于1996年,正好是將要爆發又還沒爆發的前夕,很多環境條件和理解、習慣與60年相對比較接近。

這書是把整個飛機氣動布局的設計都講了一遍,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很多內容,它給出的不是理論性的計算和公式,而是給的觀測結果和經驗。

氣動布局這個東西,本來就不是純靠理論能算清楚的,這個領域的理論,有相當一部分大致理解成帶公式的經驗還靠譜些,大家都是拿著沒定論的NS方程這些東西在做事,誰也別說人家是在靠蒙。

要是流體力學的東西能靠理論算得清楚,花旗佬的高超音速導彈就不會上上下下沒個完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本書的一部分不是在教人怎么計算出一架飛機,而是在教人怎么“湊”出來一個合適的氣動外形。

例如邊條翼部分,這書里提到的公式和理論很少,而是告訴讀者,在哪個角度,哪個速度下,什么構型的狀態是什么樣,再把典型的條件響應曲線給畫出來。

靠這些數據和圖像,有基礎的讀者自然能形成一定的邊界條件,在這些邊界條件里做選擇題,或者不停的試錯。

可別小看這些邊界條件,能省設計者很多事情。

例如,有很多輸入和輸出之間,雖然不是線性的,但是一旦有了邊界,分割開來之后,就可以近似的用線性來處理了。

又比如,知道某個角度某個條件之上,性能會劣化到不可接受,那就直接在這個條件之下做事情,在這個范圍內盡可能撈好處。

對了,攻5最出名的應用——面積律,在這書中也有。

高振東前世會收藏這本書,還沒事兒會看一看,就是這個原因,這書的相當一部分不需要專業背景知識,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看著高振東一言不發,肖總還以為高振東有什么地方不滿,但是看著又不像,正疑惑之間,高振東已經把自己想要的東西倒騰好了。

他站起身,對肖總道:“肖總,您等等,我去取一點資料過來。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您別急,我一會兒就回來。”

說完,轉身走出了會客室,回了自己辦公室,在辦公室坐了二十來分鐘,手上變出來一疊資料,大概80來頁的樣子,高振東手寫筆跡的復寫稿。

花了這么多時間,主要是有的內容得刪掉,比如滿篇的花旗佬飛機名字。

這部分基本上是把花旗佬對于邊條翼的早期研究成果都說了個透,在搞這些研究的時候,花旗佬也沒有相關理論,主打一個大力出奇跡,一樣一樣的試。

花旗佬試驗做得有多扎實?說兩個數字就能體現了——他們試驗了200多種邊條!搭配了至少5種不同后掠角的主翼!

感謝花旗佬的饋贈!該謝一定得謝,高振東不是那種吃了抹嘴不認賬的人,雖然這本書是國內的人寫的。

會客室這邊,肖總一直很有耐心的等著,聽見高振東的話,這才知道高振東手里有貨,這肯定得堅決等著。

不過他很好奇,高振東這些資料哪兒來的,國內肯定沒有,難道是國外?

帶著好奇,他等到了高振東回來,對方樂呵呵的往他面前一坐,先遞了一疊紙過來。

“肖總,這是我業余的時候,用計算機計算的和邊條翼有關的一些東西,您有空看看。至于邊條翼,我這里只大概說一下情況,您心里暫時先有個概念就好。”

有概念了,就能討論了,至于具體的細節,那是進入設計工作的事情。

在這里,高振東直接把邊條翼的相關內容說成是自己閑得蛋疼用計算機算的,這樣至少還合理一些。他作為國內計算機實際上的頭號人物,在計算機應用方面有些異于常人,這很合理吧?

要是說是試驗觀測出來的,那就是扯淡了,打死也沒人信。

邊條翼是典型的漩渦增升手段,能有效提升大迎角升力,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一種氣動設計,除了大后掠三角翼飛機之外,三代機沒用到邊條的很少。

看見肖總一臉的喜色,高振東也沒忘了提醒:“肖總,有好處就有壞處,邊條翼對飛機穩定性是有一定影響的,具體的還要看取舍。”

但是這個影響并沒有大到沒有電傳操縱和放寬靜安定度技術就絕對不能用的程度,對于肖總來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迎角升力,是絕對劃算的。

這個時候,高興過后的肖總才反應過來,剛才他說什么來著?這個東西是他自己在計算機上算出來的?真正的最強大腦啊這是。

至于他的隨行人員,更是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這人怎么會蹲在十七機部的一個軋鋼廠,扯淡么不是。

然后高振東又指了指資料:“這些資料,是計算出來的,還是建議先挑選一些我在上面列舉的典型例子做做風洞試驗,看看可信度有多高,再往下繼續搞。”

其實試驗花旗佬早就在二十年后做過了,這話聽著好像挺別扭。

至于這個提醒,高振東必須這么說,否則就不夠嚴謹。這個時候,低速風洞和跨超音速風洞我們還是有的,具備風洞試驗的條件。

有了這份材料,加上風洞多吹吹,找到一個適合5爺的邊條應該還是有一定可能的。

肖總連連點頭,這是肯定的,理論計算的東西,不先做做試驗,誰也不敢往下走。

不過拋開“計算結果”的準確性不說,這里面有很多概念性、總結性、陳述性的內容,對他的啟發也很大,原來這東西還能這么搞?

值!先別說翼身融合,就這個邊條翼,就值回這趟京城之行的票價了,肖總心里樂呵呵的。

想到這里,肖總才想起來,高總工的第一個翼身融合的建議還沒說完呢,就被自己打斷了。

“高總,你的第一個考慮,我大致聽明白了,這個建議的確是對機體結構的變化很小,代價不大,那它的缺陷還有什么?”

“第一個缺陷剛才說過了,機翼安裝的密封問題。”

“那個啊,不是什么大問題,實在不行,打膩子,每次拆機翼維護的時候鏟了重打就是。”

肖總這話把高振東驚呆了,我艸,這辦法我還真就想不出來,我特么光想著怎么用技術解決問題,主意都打到高粘性高強度膠帶上去了,沒想到在肖總這里壓根就不當回事,用工藝解決。

學會了學會了,搞應用研究,活到老學到老真是一點兒不假,隨時都有驚喜。高振東發散了一下思維,對啊,花旗佬干得,我們干不得?花旗佬那個F22不就是經常打膩子,而且那膩子質量還不咋樣,明顯開裂啊。

這種手段在條件不好的時候,我們常用,我們的第一架預警機,由于換裝了渦漿發動機,發動機變化導致飛機一直有一個偏轉力矩,很難解決,我們的解決辦法是操縱桿天生預先偏8度,把這個偏轉力矩先給抵消掉。

最后雖然預警機沒搞成,但是這個問題的確是被這個土辦法給解決掉了的。

“第二個缺陷嘛,這個是在原有結構上做的修修補補,翼身融合能夠增強機體剛性、減輕結構重量的好處就基本沒有了,而且增加的空間也受原有結構限制,如果要做油箱的話,布置上可能有一些困難。”

在原有結構上修補,不重新設計主承力結構,那在設計上其實要說有多大麻煩,不論是什么翼,也都不至于,只是好處也沒那么全就是了。

“嗯,這倒的確是個問題,不過也還好,這里放設備,那其他放設備的地方就能用來干別的,只是調整會帶來一些工作量,如果好處足夠的話,例如升阻比的提升、阻力下降、容積的提高都到一定程度,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就是不知道這個好處怎么估計。”

肖總沉吟道,總的來說,他覺得這種辦法雖然簡單,但是也不是沒搞頭,就是不知道怎么估計帶來的好處。

聽他這么說起,高振東拿出了另外一疊紙:“這是我閑來無事,自己算的有關翼身融合的一些東西,肖總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參考。”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