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757章 好消息,壞消息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打小就清澈  書名: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更新時間:2024-12-29
 
年是過爽了,尤其是婁曉娥懷上孩子的前提下,不過年過完了,工作還是要做的。

開年就是一個好消息,他接到了蘇衛華的機要加密郵件。

“……經過對高度計的數據刷新率改進,固體反艦導彈的掠海掉彈問題已經解決,彈載雷達經過脈沖壓縮和偏置拋物面天線改進,旁瓣性能和目標定位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經過三發全程遙測彈的試射,證明這些改進成本雖然低廉,但是行之有效的,三發全程短均順利飛完全程,并在末段全程成功鎖定靶船……”

“我們李總向你表示萬分的感謝,我們現在正在對導彈進行戰斗部、火控、制導系統的最后聯調,爭取盡快能夠進行陸/海發射的實彈試驗,同時正在研究將C6108的性能充分利用起來,進一步提高導彈的自主性、可維護性和抗干擾性能……”

蘇衛華他們的固體反艦彈改進很快,原因也很顯而易見,高振東當時提供的建議和技術,都是指著最便宜、最方便、盡量保持原有硬件結構不動去的,就連改個天線,都是非常小心的從正置拋物面改為偏置拋物面,四舍五入等于沒改。

這一點可以說是非常貼心,對于蘇衛華他們來說,花不了太大的力氣,尤其是脈沖壓縮已經有人走在前面的前提下,更是簡單快捷就把事情給做完了。

事實證明,效果非常的顯著,他們已經成功完成三次全程遙測彈的試驗。

看著這封信,高振東心情愉快。

可以說,有了這東西,加上正在研制的相關平臺,周邊海上除了花旗佬之外,誰都不怵,就算是花旗佬,體系得當的情況下也夠喝一壺的。

不過,迫在眉睫的事情,還并不是這個,好在那個事情,高振東已經做了很多很多的準備,而且效果都在逐步顯現。

此時的大漠,也有人在忙碌著,兩彈分別成功之后,第一件要解決的事情,就是兩彈結合。

“我們經過初步計算,就算是采用國內高溫性能最好的591型高溫合金,彈頭再入時的氣動加熱,也會對彈頭造成嚴重的影響。”

一位同志向另一位匯報道。

“增加厚度怎么樣?”

“意義不大,一是會大大增加彈頭重量,得不償失,二來,高溫合金本來就是熱的良導體,再厚也能傳進去。”

“那這樣,以591為基體,內外加上石棉絕熱層,最外層再加上石墨表層。”

“石墨的耐高溫倒是沒問題,可是會被燒掉的吧?”

“本來就是一次性的東西,燒掉就燒掉唄,大不了弄厚一點,不管怎么說,石墨的重量總比591輕多了。”

“呵呵,我忘記這事兒了,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用于火箭發動機喉襯的材料應該用得上,那個材料能在高溫高壓燃氣下工作數十秒的時間,用于再入段應該是夠了。彈頭再入角度大,在熱障區停留的時間短,再入速度大,只要厚度合適,想來應該沒什么問題。”

“嗯,你仔細的算一下,如果沒什么問題的話,聯系東北碳研院,請他們為我們定制加工一批彈尖防熱材料。”

“好的,如果這樣的話,那攔在兩彈結合面前的攔路虎,可就不多了。”

幾人商定,分開各自工作。

雪城試驗中心,此時還是一片皚皚白雪,高振東前段時間想起來的林連偉同學,正在這里凍得瑟瑟發抖。

和蘇衛華到海邊一樣,他們來這里,也是為了打靶試驗,畢竟在京城試驗地對空導彈,好像有點略顯違和,再說雪城試驗中心這邊的實驗條件和設備,比京城那邊要好多了。

比起蘇衛華,林連偉的步子就要快一些,現在已經是便攜式防空導彈制導系統的負責人了,雖然這導彈小得可愛,除了單兵反坦克導彈和它差不多一個量級之外,沒有比它更小的導彈了,可還是導彈嘛。

此時的便攜式防空導彈,已經基本成型,大部分的便攜防空導彈,看起來都長得差不多,是一種個性特征非常鮮明的武器,非要說不同的話,大概就是瞄具、冷卻氣瓶形狀、擊發裝置可能略有區別。

導彈試射,是在室外的,所以也就格外的冷。

林連偉一邊看著參加試驗的戰士做準備,一邊瑟瑟發抖的開玩笑:“這天氣不錯,都不用開冷卻氣瓶了,還能節約點試驗經費,哈哈哈。”

對于他的苦中作樂,其他同志也笑了起來,這話沒毛病。

導彈發射準備的速度非常快,這本來就是便攜導彈,要是使用復雜,那真是黃花菜都涼了,近距離下,敵機來得快去得快,攻擊窗口是比較有限的,當然,打直升機的話,可以悠哉一點,那玩意比后世的F1賽車還跑得慢點兒。

戰士把發射筒拿起來,然后將一個單獨的瞄準發射具拿起,扣在了彈體的卡榫上,這些卡榫既是固定件,同時也是導線,扳機勾動后的電流就是通過這些卡榫傳到導彈發動機的。

單獨的瞄準發射具,發射時再結合,這是高振東的建議,這東西的射程比一次性火箭筒遠得多,雖然也是用的光學瞄具,但是精密程度和成本都比一次性火箭筒高得多,現在還沒到財大氣粗的時候,能復用還是復用吧。

遠方的山谷兩邊,假設了兩座高塔,高塔之間一套鋼索相連,一個紅外靶標被掛在鋼索上,能夠以一定速度拉動。

剛開始試驗,總不能拿直升機拉一個靶標在天上飛,鬼知道導彈飛出去會瞄靶標還是瞄直升機?至于無人機……呵呵,那玩意先不說有沒有,單單貴不貴這一關,就不是初次試驗能用得上的。

戰士帶著護目鏡,將導彈扛在肩膀上,進行了最后一次檢查:“報告,發射準備完畢。”

林連偉最年輕,所以這個寒風中的差事就交給他了,其他同志都在掩蔽部里,觀察試驗的進行。

林連偉拿起步談機,離開試驗戰士一段距離后,向步談機里下令:“預備……放靶!”

和固體反艦導彈不同,這種幾公里的彈,他們就沒有搞遙測彈了,一是沒必要,二來嘛,彈體太小,把戰斗部都摳干凈,也放不下遙測設備,干脆直接上。

遠方的高塔一端,鋼索上的靶標迅速移動起來,戰士有大約30秒的試驗發射窗口。

試驗的戰士將靶標穩穩的套在光學瞄具的瞄準框里,同時打開了冷卻開關。

林連偉說把冷卻氣體省下來,明顯是開玩笑的,這玩意的冷卻氣瓶,在試驗階段是能重復使用的,其實花不了幾個錢。

隨著靶標的移動,導彈發射筒也在隨著微微轉動,此時的導彈導引頭,已經在開始掃描鎖定目標了。

沒多久,導彈的發射裝置發出了“嘀嘀嘀”的蜂鳴,這表明導引頭已經鎖定了目標。

射手呼吸平穩,輕輕的勾動了扳機,“嗖”的一聲,導彈帶著一股煙霧飛了出去,但是和火箭彈用的推進劑不同,這個煙霧并不太大,考慮到發射后的安全問題,便攜防空導彈使用的是煙霧特征盡量低的推進劑。

林連偉面露激動,目送導彈向著目標飛去。

“哎呀!”觀察導彈飛行的林連偉,突然發出了一聲驚呼。

導彈飛了不到一半,在空中畫了幾個不規則的圈圈,最終在這種不規則的飛行中掉到了地上,雖然實裝了破片戰斗部,但是卻并沒有炸開。

這一畫面,把負責發射的戰士搞懵了,非常不好意思,以為是自己的失誤。

林連偉安慰了他一句:“和你沒關系,不要想太多。”然后拔腿就向掩蔽部跑去,研制導彈的其他同志都在那兒,他得過去商量商量。

林連偉氣喘吁吁的跑進不遠處的掩蔽部,里面的幾位同志已經在等著他了。

“怎么會掉彈?”

“不知道,發射程序有沒有問題?”

“我盯著的,一點問題都沒有,鎖定的聲音我聽得非常清楚,鎖定后的發射時機也把握得非常好。”林連偉道。

“我們過去把導彈撿回來看看。”型號負責人拔腿就要往外走。

“老總,不行,太危險了!導彈裝了實彈的,而且還沒炸,現在隨時可能爆炸。”他被其他人拼命攔了下來。

“那怎么辦?不把彈體撿回來,怎么分析問題?”

制導系統是林連偉負責的,不過飛控不是,但林連偉也顧不了那么多:“老總,我去!我年輕,損失小!”

什么損失,他沒說出來,但意思卻是很明顯的。

“不行!你站住!”這回換老總不干了。

拉扯了半天,老總決定:“這樣,再打兩發試試!”本來今天的試驗流程,就是準備打三發看看情況。

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只要人不靠到啞彈那邊去,一切都好說。

林連偉轉身走了出去,很快,兩發彈的發射試驗就完成了。

三發彈打完,結果非常不樂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