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核心的說明就只有簡簡單單一行,其他的是一些別的建議。
“將尾翼放置于發射筒前端方盒中,導彈射出時套接卡緊即可,尾翼想做多大都行。”
雖然這話有些沒頭沒尾,還不清不楚,但是在座的同志都不是傻子,一看就明白了高振東的意思。
高振東這個辦法,最早來自約翰牛的“吹管”,但是約翰牛的腦子多少是有些大病的,這個辦法不錯,但是他們套上去的那個尾翼的套接長度也忒特么大了,導致導彈發射筒看起來像個大號的木柄手榴彈,抽象成這樣的防空導彈,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而且更神奇的是,約翰牛這東西和別家的紅外被動尋的,發射后不管不同,這東西是個半自動指令制導的,俗稱人操。
而且這種方式,一直延續到了約翰牛下一代的星光便攜防空導彈上,那也是個奇葩,還是半主動制導,只是先進了一點點,激光矩陣架束制導。
高情商——很難被電子干擾。
低情商——煙霧教射手做人。
所以星光擁有當時世界上便攜防空導彈中最快的速度——4馬赫,原因也不難猜,飛得慢了,要么操作手可能跟不上飛機,要么操作手被對方打掉了就歇逼了,都是被制導方式給逼的。
要說老毛子和花旗佬搞不出4馬赫的便攜防空彈?那是扯淡,一個暴力助推器的事情,多大個事兒啊。他們之所以都不搞,實際上是沒必要。
總之就是約翰牛S2之后的武器裝備,大部分總是透露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喜感。不過他們的記者報紙那是真能吹,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挺厲害,就好像每次世界杯要是看他們的報紙,會覺得他們的球隊牛逼得不行,然后一開打就各種拉垮。
說回高振東發過來的這個東西,其實后世的軍迷基本上都見過,我們的新一代便攜防空彈。不過有相當一部分人的目光都被那個多棱體的彈頭給吸引了,因為那東西長得實在是像高盧雞的西北風,不過要看著這個彈頭形狀就說這個彈和西北風有多大關聯,那也不見得,這兩個彈的個頭差別大著呢。
而這個彈頭部那個方方的盒子,就是尾翼盒,里面放了一副尾翼,彈體飛出去的時候,會自動套在彈體上。理論上,想做多大做多大,比如約翰牛的“吹管”,那特么是真大啊。
同志們看著高振東發來的示意圖,一個個嘖嘖稱奇,實話說,他們還真沒想到高總工能在接到電話電光石火之間,就想出這么一個奇葩的方式來。
“這……這有點太天馬行空了吧?”
“你別說天馬行空,你就說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
“你別說,還真能解決,就是這個方式實在是有點離譜。”
“離譜就對了,這也是高總工煞費苦心想出來的。我們都搞到這一步了,估計他想盡量減小對現有設計的更改。”
“對,這個設計對現有彈體和內部結構的改變,是最小的。”
“你以為人家真想不出旋轉彈體的辦法?這不是我們把基礎打這兒了,為了將就我們嘛。”
這個話的確沒錯,高振東是有其他的辦法,不過對于搞便攜彈的同志們來說,既然他們的技術路線已經是這樣了,那使用其他辦法的變數就太大,還真不如這個東西好用。
“你是搞氣動的,你覺得怎么樣?”型號負責人看了看負責彈體氣動的同志。
“這辦法不錯,我估計過,就這辦法,發射筒頭部不需要增加太多尺寸就能解決問題。”對于他來說,本來原有彈翼面積就處于可控和不可控的臨界狀態,增加一些面積也就足夠了。
搞飛控的同志也表示同意:“嗯,頭部折疊翼控制方向,尾部套接翼負責穩定,這個方案最妙的就是,完全沒有對原有的所有技術路線做出任何大改就解決了問題,除了尾翼套接需要一點設計工作之外,其他的部分完全不需要做任何改動就能用,包括我的飛控,除了必要的參數調整,大的東西一點兒沒變。”
有的同志有些擔心彈體飛離套接尾翼的精度問題:“這個如果做得不好,會不會每枚彈套上去的狀態不一樣,為飛控帶來問題?”
搞總體的同志倒是不擔心:“這個問題不大,設計得當,套接誤差和尾翼展開的誤差相比,沒有本質的區別。”
搞飛控的同志也很有把握:“在這個事情上,我最怕的是兩種情況,第一就是提供的能力先天不足,比如現有設計的尾翼太小。第二是結構穩定度不足,飛行中帶來不確定的干擾。至于這東西,只要套結實了,歪一點也沒事,給它一個固定的調節量就行。每一枚都不一樣沒關系,只要每一枚的偏差是在允許范圍內,而且相對固定就好辦。”
對于自動控制算法來說,解決這種問題那真是不要太簡單。
同志們看著這張簡圖,越看越喜歡。
型號總師不由得感嘆:“高總工這個方案,簡直就是給我們量身定做的,絕了。能把舞跳好是一門本事,能帶著鐐銬也把舞跳好,這就更絕。”
說完,他對同志們道:“同志們,我們就按照高總工這個改進方案來,爭取盡快把改型彈做出來打測試!”
“好!”同志們的回應非常有朝氣。
等同志們都各自開展工作,型號總師看著高振東的其他建議陷入了思考。
“……建議與空裝局溝通,考慮增加敵我識別裝置,且敵我識別代碼固化至核心控制代碼中……”
“……建議在此基礎上,同步簡化出僅有單色導引頭的簡化版本,降低必要時的批產成本……”
高總工這是在考慮什么?是在防著什么?看著這些和高振東平時的習慣大相徑庭的建議,型號總師心里有些不解。
高振東面前,坐著一個人,拿著海河口1761的介紹信。
這就是俞允成找來的替身,唐少輝同志,也是1761所在半導體晶體方面的骨干,在碲汞鎘晶體的試制過程中也是出了大力,有豐富經驗的,和俞允成之間也有深厚的工作情誼。
坐在三分廠的會客室,唐少輝神情多少有些激動,這個地方看起來像是個工廠,但是在十七機部內,差不多快成了搞材料的同志的圣地。
對于相當一部分系統內的同志來說,能因為公事走進這里,就夠回去吹半天的,如果能工作上一段時間,那不用說了,回去基本上重用是必定的,假如還以核心的身份參加了高總工的課題,嘖!年底部里頒獎大會,基本上就已經預定了一席之地,不是核心也沒關系,單位上評優總跑不了。
至于因為私事走進這里,就不要想了,進不來的。
唐少輝至今還記得老俞來找自己的情形。
“老唐,三軋廠三分廠高總工那兒有個應用課題,想不想參加?”
“想!我去!”自己當時甚至都沒問是什么課題,自己是過去做什么工作,輔助還是核心骨干……這些自己都來不及想,心中只知道一件事情——這個課題,我一定要參加!誰來勸都不行!
唐少輝當時唯一擔心的,就是老俞的消息或者推薦不靠譜。
事實證明,老俞在三分廠這邊,那面子還是杠杠的,剛過年就收到所里通知,到三軋廠三分廠報到,那邊要借用一段時間,到底多長時間沒定,反正所里絕對支持就對了。
高振東在他來之前,俞允成那邊已經把唐少輝的情況做了介紹,高振東也是相當滿意,他要的是對方在這個方向上的經驗,至于太陽能電池的經驗他不要求,因為現在國內有這方面經驗的人,基本沒有,大漠那邊倒是勉強有點兒,但明顯不可能出來工作。
出乎唐少輝的意料,他剛一到三分廠,高總工甚至都沒有給他留學習的時間,而是直接安排了他第一步要做的工作。
“理論方面的學習,你邊做邊學,現在時間緊,當然,任務倒是不重,你在理論學習的同時,直接先把基礎材料搞起來,齊頭并進,兩不耽誤。”
對于高振東的安排,唐少輝倒是比較理解的,現在誰不是爭分奪秒?既然高總工安排了自己兩條腿走路,兩手同時抓,那就說明自己應該能夠完得成,高總工的知人善任,至少在1761所是很出名的,不會給你非常大的壓力,但是又能讓你努力一下才能夠得著。
有點累,但是能學到東西,而且都是新技術,成就感和未來發展前景都是極強的。
“好的,高總工,需要做什么基礎材料,你直接安排。”唐少輝一點兒不含糊。
高振東笑道:“嗯,一開始主要還是你的老本行,想來單晶硅你是沒問題的吧?”
小看我了不是?單晶硅啊,閉著眼睛都能拉出來。
“啊,單晶硅啊,這個沒問題。”唐少輝反而覺得有點不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