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996章 扇起來扇起來(先發三章)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打小就清澈  書名: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更新時間:2025-03-21
 
不過不能怪他們這個反應,實際上高振東前世所知,在V型穩定器上使出吃奶的勁兒,幾十年過去了,穩定效果也就提升個10,頂了天20,同志們哪見過這種“噌”的一聲跟坐火箭似的翻了67倍的?

LYP13的改型除了早期的V型燃燒穩定器之外,也用過其他形式的穩定器,不過最后還是走到了沙丘駐渦穩定器的路子上。

此時同志們才深深的認識到一個點,理論性的突破,才是最大的突破。比在舊方案上修修補補,一個好的理論突破可能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然,這并不是說在原有基礎上的改進就沒用了,畢竟從難度上來說,找到一個合適的新原理比起改進來說難度可能要大得多,甚至提升幅度也不見得有那么大。

但是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事情就很難同日而語了,下限初看可能都差不多,但是上限區別很大。

這件事情,算是給他們結結實實的上了一課。

不過此時同志們對此,只是有一個隱隱約約的感覺,但是沙丘駐渦穩定器的效果,卻是實實在在的馬上就震撼了他們。

負責燃燒室設計的同志,甚至手都在抖。

對于王總來說,燃燒穩定性只是其中的一項指標,實在改進不了,也就只好將就用,原來不就是這么用了幾十年,包括老毛子和一眾米格21早期型的用戶都這樣,在用上米格21SM之前,都是用著這個喘振高發,燃燒不穩的玩意兒。

對了,就算用上了SM型號,它用的R13燃燒穩定性依然沒法和這個沙丘駐渦穩定器比。

但是對于負責燃燒室的同志,那就大不一樣了,這就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明知道燃燒有問題但是沒法徹底解決,那滋味,搞技術的人都懂。

“能有這么多?”不是同志不相信,實在是這玩意兒給得太多了,已經多到超出預期的程度。

高振東笑道:“嗯,我分析下來就是這么多。模擬顯示,實際上這個穩定器良好的貧油熄火特性不是靠增大阻塞比或者槽寬實現的,而是靠渦流穩定實現的,所以才能有這么好的綜合效能。這也是我起名叫沙丘駐渦穩定器的原因,形狀來源于沙丘,效果來源于駐渦。”

起得好,這個名字起得好!同志們在心里道。

“高總工,這份文章我可就帶走了,哈哈哈。”王總道。

至于這文章想發表那是發表不了的,這個階段恨不能死死的捂住才好。

“帶走帶走,本來就是為了你們準備的嘛。”早脫手早放下,這事情本來就不是自己的工作范圍,就是要交到最合適發揮它作用的人手上才好。

“王總,你有沒有覺得,這個發動機如果這么改下來,適合做什么?”見負責燃燒室設計的同志將材料如獲至寶的收起來,高振東才轉頭問王總。

“適合做什么?適合做戰斗機動力啊。”王總一下子沒有轉過彎來。

高振東笑道:“王總你就沒想過用它改點別的?”

實際上,單從動力上來說的話,特別是軍推,LYP13FI和老毛子的RD33、花旗佬的F404兩種渦扇中推相比,并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差異,前者軍推45千牛,后兩者基本型是50千牛和48.9千牛,倒是加力推力的提升幅度大一些,三者分別是66.7、81.3、78.7,加力推力的大幅提升這和渦扇本身的優勢有關。

但是耗油量可就不能同日而語了,軍推耗油率前者比后兩者高出25左右,最大加力推力耗油率倒是和RD33差不多,但是依然比F404高出18。

雖然渦扇會影響高速,但是綜合下來還是渦扇更好一些,而且相同核心機渦噴改渦扇,實際上推力是會有所上升的。

“改點別的?你是說渦扇?”王總心里有點明白過來。

“嗯,我就是這個意思,渦扇的好處,王總你應該比我還清楚,好東西啊!”

“可是R11不適合改渦扇吧?”王總一針見血。

R11本身還真就不適合改渦扇,先天娘胎里帶的毛病太多。

高振東笑道:“但是你如果按照剛才的改進去改出來的話,是不是就比R11要合適得多?”

王總順著高振東的話往下想,慢慢的反應過來,誒,有幾個最大的毛病,剛才改掉了啊!

高壓壓氣機級數過少,發動機喘振,沒有好材料,而且貧油熄火性能太差,燃燒不穩定,火焰穩定系統無法達到渦扇發動機軟點火要求等等,剛才不是都解決了嘛?

雖然還有很多具體的細節問題,但是至少基本條件是具備了。

這是不是意味著想想辦法,還是能改出一臺不錯的渦扇發動機,至少核心機有了保障,比R11要高得多。

高振東又補充道:“王總,實際上這臺改進型發動機的進氣流量,已經達到了接近70kg/s的級別,從基礎條件上來說,是足夠一臺中等推力的發動機使用的。甚至犧牲高速性能、增大涵道比的話,還能得到更大的提升,直接得到一臺勉強夠得上大推力的發動機來。”

如果能搞到中間推力7080千牛左右,這年頭勉強也能算是夠得上是大推力發動機。

同一個核心機做的渦噴和渦扇,總壓比、空氣流量都是大不一樣的,別的不說,光是那個大出一大圈的風扇,就能額外吃進不少空氣,隨之而來的就是推力的提升,油耗的下降。

“這種‘大推力’也沒有哪個戰斗機會用吧?”高速性能都犧牲完了,戰斗機也飛不快了。

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被吹上天的球電,發動機推力倒是大了,就是高速性能嘛……在戰斗機里只能和小孩坐一桌。

“可是我們不止戰斗機嘛,我們可以這么考慮,搞一個小涵道比,對推力不作太高要求,主打同推力性能下省油的。再搞一個大涵道比,專門為亞音速飛機準備的發動機。”

渦槳發動機、槳扇發動機就算了,有同志在搞,而且高振東知道勉強有可用的。而且渦槳和槳扇,直到高振東穿越都沒很明白的區分出來到底有什么本質區別。

“嗯,你這個想法……不錯不錯,還真的可以!甚至我們還能用這個搞一個渦槳出來……”沒想到王總腦洞比高振東還大!

“這……攤子是不是太大?而且類似的發動機,應該是有同志在搞,也沒有非常迫切的需要。”高振東道。

“啊……這個……好像是有點。”王總也意識到這個攤子實在是太大了,都怪高總啊,把前景描述得過于美好,自己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

壓住了王總猛放衛星的“危險”念頭之后,高振東建議道:“我覺得如果順利的話,先搞大涵道比的渦扇比較合適。”

這個建議讓王總有些不解:“為什么?空軍那邊已經給我們下了預研要求,想要一臺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

高振東知道,這是三級三型的最后一型——中型空中優勢戰斗機的預研已經在開展了。

“我覺得大涵道比大推力渦扇是空白,而中等推力發動機不是有R11替換材料型號先頂上嘛。”R11F300在國內替換材料后,增推能到10個點左右,就已經能暫時頂上中型空中優勢戰斗機的研究進度,適裝性做得好,換發其實不是太難的問題。

不過高振東也知道這事兒不是王總能決定的:“我只是這么一說,如果你覺得合適,我們可以聯名向防工委、空軍那邊提建議。如果你那邊不方便也沒關系,到時候我提一下建議。”

“其實也不用這么麻煩,三線建設開始了,我們已經接到通知,我們所的一部分,已經要開始往三線分流。”王總沉吟道。

高振東這才想起來,自己把這事兒給忘了。

“方便透露往哪兒么?”他打聽起事情來可就沒什么忌諱,對方能說就說,不能說就不說,但是他自己是絕對能問的。

“這倒是沒什么不方便的,黔山!”

高振東呵呵呵的笑了起來,那就沒事兒了。

“你的意思是,趁著搬遷的同志還沒過去,先把R11F300的大改型號渦噴搞出來,然后等那邊建設完,兩邊一邊搞一個渦扇?”高振東道。

王總點點頭:“我覺得這樣能行。”

這年頭的發動機簡單得多,搞起來速度更快,實際上高振東前世所知,LYS6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從提出到試制完成開始臺架試車,也就只花了4年時間。

那還是一個全新發動機,但是花的時間其實也不長。至于后來航發那么艱難,其實主要是在補課,花了差不多20年時間補了50年的課之后,情況就好多了。

而這是一個有基礎的東西,改起來應該更快。更別說高振東自己在材料方面提供了極大的助力,他可是把很多東西提前幾十年給弄出來了。

所以王總和高振東自己,都覺得這事兒有門。

“行,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可以聯名向防工委和空軍那邊打報告,把事情搞起來。”

“好!干了!”王總也不含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