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二十八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作者:張九文  書名: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更新時間:2024-05-07
 
孫思邈從驢背上取下背簍掛在了雙肩上,穿著草鞋邁步走入長安城的城門。

魏昶護衛在孫神仙的身邊,沉默不語。

孫思邈感慨道:“多年不來,這長安還是老樣子。”

整個長安城坐北朝南,從南門進入,眼前便是朱雀大街直通進入皇城的朱雀門,過了朱雀門便是進入皇宮的承天門。

魏昶清退一旁的路人,讓他們離這位老神仙遠一些。

長安城的居民得知了孫神仙來了長安,紛紛出門張望,都想看看這位神仙是什么樣。

或者說這神仙是不是跟凡人不一樣。

有人紛紛走出家門,站在街道兩側,目光看著這位老神仙。

這孫神醫,也不過是一雙眼睛,一張嘴。

街道兩旁的行人越來越多,魏昶皺眉看著道路兩側。

一路上,甄權還在講述著皇后的病情。

孫思邈正走著,低聲道:“來之前,你們太醫署安排人每天都來找貧道,這些話老朽聽很多遍了。”

老神仙到長安城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皇宮。

寧兒快步走入寢殿中,見殿下正坐在爐子邊閉目養神,來到一旁低聲道:“殿下,孫神醫來了,就快到承天門了。”

李承乾稍稍睜開眼,又道:“李淳風道長還是很靠譜的。”

“魏王殿下已等在承天門外”

“孤的這位好弟弟做事真是積極。”李承乾整了整衣襟,站起身道:“走,去見見這位老神仙。”

弟弟妹妹正在午睡,寧兒又叮囑不要打擾公主皇子們。

隨手拿了一個木制水杯,裝好了開水,蓋上蓋子后,李承乾將水杯上的繩子掛在手腕上,就這么揣著手,走出東宮。

此刻的承天門前依舊是一片肅穆,不論皇城中的官吏們有多么的忙碌,只要到了承天門,在這門下就要保持足夠的莊重。

李承乾腳步并不快,走到承天門的時候,看李泰就站在這里。

這個胖弟弟的目光還在往朱雀門張望著,想要找到孫老神仙的身影。

寧兒腳步跟在一旁,落后太子三兩步,等太子殿下停下了腳步,她的腳步也停下,低著頭站在一旁。

她的目光時而看向太子殿下的背影。

承天門前,李承乾的腳步停下。

門前兄弟兩人,一瘦一胖,一高一矮。

李泰的身高明顯矮了半個頭,只不過長得很白嫩又很胖,屬于滿臉膠原蛋白的那種。

承天門的侍衛如同雕像一般地站著。

當然,太子與魏王這兩兄弟站在一起的時候,承天門這邊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而來。

“青雀,聽聞你近來在編撰括地志?”

也不知道這個時候有多少門前的守衛,豎著耳朵,放輕呼吸地在聽著這兄弟接下來會說什么。

李泰聞言點頭道:“回皇兄,括地志如今只是剛被提及。”

李承乾了然點頭,而后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孤也時常看書,如今應該很少有專門講述地理相關的書籍,如果將中原地理當作一門學科,會有無數的人因此受益。”

李泰遲疑了片刻,又不解道:“學科?皇兄是想要將此拿入科舉?”

李承乾揣著手,頷首道:“對,我們的父皇還要開科舉來著。”

“近來弟弟的王府有一些賓客頗有見地,皇兄放心。”

李承乾又道:“也好,孤的東宮也有不少關于地志的描述,屆時可以送給到你的府上。”

李泰一時間無言,又不知道該如何回話。

“青雀,地理的意義很重大,它不僅僅是了解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更是了解自然環境變化規律的手段之一。”

話語頓了頓,李承乾打開水杯的蓋子,又喝下一口熱水,接著道:“對社稷,對將來都很重要,嗯……地理算是最古老最具可考的學科之一了,你能有這方面的理想,孤很高興,也很羨慕你。”

聽著皇兄說著這般如肺腑之言的話語,李泰的目光落在那個水杯上。

李承乾解釋道:“這是孤在東宮自己做的水杯,青雀要是喜歡,孤可以多做一個送你,就是手藝差了一些。”

李泰作揖道:“謝皇兄。”

李承乾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繼續揣著手目視前方,道:“孤的弟弟妹妹如果都能在這些有實際意義上的事所有成就,孤與父皇會很欣慰的,至少孤在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

說話間,有一位老人家在眾人的簇擁下已向承天門走來了。

李泰先一步迎了上去,行禮道:“見過孫神仙。”

孫思邈撫須道:“說了多少遍,當不得這神仙二字。”

甄權介紹道:“這位是魏王殿下。”

只見這位孫神醫先是行禮,而后左右看了看,又道:“太子殿下呢?”

甄權帶著走到承天門前,又作揖道:“見過太子殿下。”

孫思邈的目光落在眼前這個面帶慵懶笑意的年輕人身上,他顯得有些瘦,臉上的血色很淡,眼神中的精氣神倒是很飽滿。

李承乾伸手握住這位老人家的手,道:“孫神醫,孤等候多時了。”

握手之禮出自東宮,只不過這個禮儀對眼下的眾人來說,還是顯得唐突。

孫思邈倒也不見怪,他笑道:“太子殿下也從來不喝生水?”

李承乾點頭,“自從孤重病痊愈之后,便一直都是喝開水的。”

李泰站在眾人后方,神色糾結,皇兄與孫神醫好似許久不見的好友?

半個時辰前還是晴朗的天空,此刻又陰云密布,多半是要下雨了。

李承乾又道:“孫神醫先去看看母后的病情。”

本來太子很少與朝野中人走動,朝野傳言中太子殿下是一個孤僻的人。

現在一看,這位東宮儲君的談吐與神態,一點都不像是孤僻之人才有的表現,反而令人覺得如沐春風。

眾人腳步匆匆,李泰跟在眾人的后頭,一直蹙眉不語,皇兄的一番話讓他此刻還在彷徨,就如那句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

這話究竟是什么意思?

腳步繼續走著,還耿耿于懷,一張胖臉此刻很是擰巴。

來到立政殿,寧兒便攔住了眾人的去路,她躬身道:“孫神醫與甄監正入殿吧。”

孫思邈點著頭,又看向一旁的太子,似有話要說。

李承乾道:“您先給母后看病吧。”

“也罷。”孫思邈卷了卷衣袖,取下背后的背簍,拿出一卷粗布,再取一面銅鏡與一根細線便走入殿內。

李承乾與眾人只好等在外面。

見到父皇親自出來迎接又將孫神醫請了進去,便看不見殿內的情形了。

與孫神醫來的太醫署醫官也紛紛散去,只留下李承乾與李泰站在殿外。

李承乾揣著手道:“寧兒姐,最近覺得紅燒肉的味道如何?”

寧兒回道:“公主們都說最近買的豬肉不夠肥。”

李承乾嘆道:“她們還年幼,消化能力遠不能承受太過肥膩的肥肉。”

“殿下們還是很喜歡肥肉的,按照殿下的吩咐,今天剛將兩罐醬油給河間郡王與許國公送去了。”

“希望他們兩位能夠喜歡。”

“寧兒姐?你最近是不是胖了?”

“有嗎?”寧兒皺眉撫了撫自己的臉頰,眨了眨眼一臉困惑。

“胖一點也好。”

“殿下莫要取笑奴婢了。”

等在殿外,李承乾與寧兒有一句沒一句地找話聊著。

倒是李泰一個人焦急等在殿外,時而來回走著,時而看向殿內。

李承乾揣著手,靠著一棵槐樹站著,目光瞧見殿內的父皇正在與孫思邈說著話。

看父皇與孫神醫聊了許久,最后這位神醫躬身行禮,便又背上了他的背簍。

再觀察父皇的神情,此刻面色難堪,欲言又止的神態,看來這一次談話并不愉快。

等孫神醫出了立政殿,李泰連忙上前道:“老神仙,母后的病情如何了?”

孫思邈頷首道:“還來得及。”

“還有呢?”李泰心中急切地在問著。

他會有這么焦急倒也正常,畢竟母后身系這么大一個家庭,弟弟妹妹心中都牽掛著。

孫思邈的神情還顯得淡然,又道:“貧道該說的都與陛下與甄權說了。”

李泰又作邀請道:“不如請神醫去本王府上,用一頓飯食慢慢說?”

孫思邈沒有回話,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太子,眼前兩位皇子拒絕誰都不好。

見狀,李承乾將孫神醫的背簍拿了下來,放在自己的肩上,神色輕松道:“孤為孫神醫安排了一個住處,不如先住下來如何?”

“這……”

“您放心,不住在東宮,就在長安城。”

“也好,也好。”

孫思邈的神色終于輕松了幾分,連忙答應。

李泰也跟上皇兄的腳步,一直跟在后方。

李承乾親自帶著這位老神仙走出了承天門,低聲道:“青雀你也不要怪孫神醫顧左右而言它,事涉母后的病情,這種事自然不能被外人知曉,也不能由孫神醫告知你我,事犯禁忌,尋常人家也就罷了,我們李家是天家,更不能輕易告知外人。”

李泰還低著頭,腳步繼續跟著。

看著這個還有些不懂事的弟弟,李承乾笑著道:“如果有一天父皇想讓我們知道,自然會告知我等,現在孫神醫說母后的病情還來得及,這不就夠了嗎?”

李泰的腳步放緩,可神色的糾結依舊在。

李承乾道:“孫神仙,孤說得可對?”

孫思邈釋然一笑,“魏王殿下有太子這位兄長,是陛下與皇后的福氣。”

李承乾抬手道:“那是自然。”

寧兒面帶著笑容,她深知太子平時雖不表現,可氣度與談吐卻依舊光芒萬丈,這光早晚會灑在李唐江山的將來。

從承天門出來走過繁忙的皇城,一路上行禮的官吏不少。

再從皇城走出,出了朱雀門,眼前就是熱鬧的外城,朱雀大街上行人絡繹不絕。

“孫神醫!”等在朱雀門外的魏昶連忙行禮,他的目光又落在一旁兩位穿著錦服的少年人,連忙又行禮道:“見過太子殿下,見過魏王殿下。”

魏昶是個眼力很好的人,在渭水河畔遠遠見過一眼太子便記下了,再看太子身邊的這個少年,這等身形,年齡,還有穿著,根據坊間傳言,除了魏王還有誰。

李承乾道:“青雀,你先回去吧,等孤安頓好了孫神醫,伱再拜訪也不遲。”

“弟弟明白了,多謝皇兄今日的幾次教誨。”

李泰先是行禮,而后帶著一臉的焦慮,與他府邸的仆從一起離開。

之前也沒說這位孫神醫今天會來,事先哪里有什么準備,想著該把這位神醫安排在哪里?

思來想去便想到杜荷,東宮是沒有空房間了,他家應該挺大的吧。

當年杜如晦過世時便被賜封萊國公,又給追贈司空,杜如晦的兒子杜荷現在就住在這里。

萊國公府邸并不難找,準確來說大唐的幾位國公的府邸都不能難找,沿著朱雀大街走著,就能看到一間間高門府邸。

李承乾一路走著,問道:“在立政殿內,孫神醫都與父皇說了什么?好像聊得不愉快。”

孫思邈解釋道:“是陛下要將貧道留在太醫署,給予貧道許多優厚的賞賜,貧道能體會陛下的憂慮,可這世間又有多少人需要醫治?只因貧道居無定所慣了,養成了散漫脾性,便推辭了陛下的所有好意。”

“這世上有知識的人都應該被重視,孤覺得父皇的初心是好的,如孫神醫這樣的人物,是社稷的瑰寶。”

“殿下說話真有意思。”孫思邈錯愕一笑,“貧道心中也有許多疑惑想要問殿下,譬如豆芽?”

說話間,已走到了杜荷家的府邸,李承乾道:“這是一位好友的府邸,孫神醫可以暫住一些時日。”

“貧道……”

眼看孫思邈還要再說什么,李承乾又道:“改天孤再與您好好論述,先在這里住下來,歇腳兩天如何?”

孫思邈看了眼自己的背簍還掛在殿下的肩膀上,沉默點頭。

魏昶當即去敲響了府邸大門。

厚重的木門打開,開門的門房問道:“什么人?”

魏昶作揖回道:“還請告知杜公子,太子殿下來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