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五百二十二章 玄奘走過的蹤跡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作者:張九文  書名: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更新時間:2024-12-26
 
石國位于怛邏斯城的西南方向,得知唐軍開拔,沿途的胡人早已散盡,因此一路上都是蕭條的。

乾慶十一年,四月剛過去,五月剛開始。

照理說過了到了戌時就應該入夜了,可是在這片高原,日夜的變化與關中不同,到了戌時三刻,明亮的陽光依舊在天邊掛著。

若到了溫暖的夏季,這片高原要等到亥時才會入夜。

這里的晝夜隨著季節而變化,因此一年四季中,冬季是漫長的,夏季是短暫的。

本該入夜的天空依舊明亮,此刻的陽光并沒有溫度,依舊能夠感受到風吹過時的寒意。

這里是絲綢之路的西面關隘,在道路盤根錯節的蔥嶺高原上,自古以來有數不清的人在絲綢之路上來往走動。

傳聞中當年的玄奘是從南面的瓦罕走廊穿越蔥嶺的,那條古道途經小勃律,當年王玄策的天竺兵馬也正是途經此地,從小勃律國借兵,經過瓦罕走廊伏擊大食人。

在這片平原上,一個老人正走在河邊,老人家帶著孫子正在放羊,爺孫倆似乎還不知道戰爭就要來了,在這里往東面看去還能見到遠處終年積雪的昆侖山。

那孩子看著羊群問道:“公主堡在哪里?”

老人家回憶著過去,他講述了一個故事,“很多年前,一個東土的女子要嫁給波斯的王子。”

“可是公主在出嫁的途中遇到了馬賊,送親的護衛為了保護公主,將她送到了一處山上,可后來公主有了身孕,卻不能嫁給波斯王子,而后公主放棄了婚約就在那座山上住了下來,建設了一個城堡叫作石頭城,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后來那里就成了國。”

“在蔥嶺地界,能夠立國是一件很難的事,之后這個國又被稱為朅盤陀國。”

老人家還在講述著故事。

他的孫子也耐心地聽著,這位老人家能夠講很多故事,他去過蔥嶺的很多地方,聽過很多的故事。

“三十年前有一個從東土大唐而來的僧人,他叫作玄奘,途徑高昌又來到這里,玄奘看到了那座城堡,知道了公主與波斯王子的故事,再之后玄奘見到了公主的畫像,聽石頭城的后人講述,玄奘才得知原來這位公主是漢人。”

孩子問道:“東土漢人?”

老人家又解釋道:“那應該是幾百年前的故事了,玄奘將這個故事寫了下來,他要將公主堡的故事帶去東土大唐。”

孩子又問道:“玄奘將故事帶回去了嗎?”

老人家瞇眼笑著道:“帶回去了,不僅僅是故事,玄奘也將很多經書也帶去了大唐。”

老人與孩子還在說著話,就看到一隊兵馬正在平原內穿行,這隊兵馬是小勃律人,為首的是一架車,那駕車五彩斑斕的。

這支兵馬無視了正在放羊的一老一小,而是徑直朝著西去。

老人家的話語聲也停下了,他看到那大軍是從小勃律國出來的,正在朝著西邊而去,多看了片刻,他就帶著孩子與羊群離開了這里。

坐在車駕內的正是小勃律國的國主慕容順,成為小勃律國的國主之后,慕容順一直在招兵買馬,手中拿著一卷布,布中所寫的便是大宛發生的事。

書信中所言,唐軍要去攻打石國了。

這支小勃律國人的隊伍又行進了十里地,這里距離東天竺還有六十里路。

而在這里還有另一個老人家帶著一隊天竺兵馬,早早就等在這里。

慕容順須發也已白了大半,他下了車架朗聲道:“好久不見了。”

等在這里的人正是吐蕃老人茹來杰。

“你更老了。”

慕容順張開雙臂與他一個友好的擁抱,又退后兩步觀察著對方道:“東天竺如何?”

茹來杰道:“王將軍與東天竺國聯合,愿意給三萬兵馬。”

慕容順道:“我還有五萬兵馬。”

“你的兒子已去找唐軍了?”

“嗯。”慕容順頷首道:“他們要去攻打石國了。”

這些兒子能為他做事,所以慕容順身邊沒有大臣,都是他的兒子們在處理各種事宜。

但從這些兒子的表現來看,兒子們表現出來的能力都不能讓慕容順感到滿意。

茹來杰坐在毯子上,邊上煮著奶茶,他吃著糌粑又道:“聽聞大食的那個阿里回去了。”

慕容順頷首道:“嗯,聽說了。”

這兩年間,在天竺的王玄策一直搜集著有關大食人的消息,甚至能夠聽聞一些大食內部的爭斗之事。

眼下,茹來杰與慕容順都得知了一個消息,大食人的哈里發就要換人了,而且下一任哈里發很有可能就是伊本阿里。

曾經的大食很強大,可如今來看,見到過大唐兵鋒的茹來杰與慕容順都覺得大食人的強大也不過如此,甚至在治理方面,大食人根本不能企及大唐。

國與國的戰爭往往還取決于大后方是否安寧。

就如大唐此番出兵,是為了保護伊犁河與西域的子民,這是一場正義的戰爭就能夠得到萬千子民的擁護,事關伊犁河,后方的子民會給前方的大軍帶去源源不斷地馳援。

而大食則不同,他們是為了戰爭而戰斗。

“王將軍準備得如何?”

茹來杰喝著奶茶道:“八萬兵馬,隨時動身。”

慕容順道:“不去殺了伊本阿里嗎?”

茹來杰搖頭道:“本來王將軍也是這般考慮的,可我覺得暗殺并不能帶來太大的成果,說不定伊本阿里回去之后還會讓大食內部更動蕩,不如坐視。”

慕容順道:“且等著吧,我們看看唐軍此戰如何。”

蔥嶺北側的高原,這里是瓦罕走廊的東北方向,八百余里地。

一隊隊唐軍沿著一條河道縱馬而行,遠處的冰川與唐軍皆倒映在清澈如鏡的河面上。

這條河穿過大宛,一路通向藥殺水河,途經東曹與石國,拿下了這兩地,唐軍就控制了藥殺水的主要河道。

最前頭的裴行儉與狄仁杰拉住韁繩,后方的大軍也停下駐行。

裴行儉翻身下馬拿出水囊,在河邊取水,而后又看著遠處的城池,這里是藥殺水的支路,河道在這里蜿蜒北上,而在對岸就是東曹,北上就是石國。

裴行儉道:“過了河就是東曹,等候前軍軍令,待薛將軍兵圍石國,我們就去攻打東曹。”

薛萬備道:“如此甚好。”

狄仁杰還坐在馬背上,他一手拿著地圖道:“過河之后迎面就是東曹,可東曹與米國很近,我們可以一戰拿兩地。”

眾人沉默了片刻,大抵是狄仁杰覺得一戰拿一國太費事了?

干脆一戰拿下兩國,那么唐軍這一戰就可以拿下三國。

狄仁杰目光看向地圖的西側,西曹與史,康三國就在西側,這三國說不定可以同時拿下。

“如此甚好!”

沉默了良久的薛萬備又開口了,嚴肅的表情重復著剛才的話語。

余下的眾人也沒有意見,打仗就像吃飯,一口口地吃終究是太慢了,而且軍功還不夠分的,兩路兵馬十余個將領,該怎么分軍功?

蔥嶺地界,以烏滸水為界,也就是胡人所言的阿姆河,落在蔥嶺地界的這條河分為了兩個地界,以東是蔥嶺諸國,以西是波斯舊地,也就是現在大食人盤踞的地界,而在阿姆河以東一共八個小國。

換言之,算上行軍攻下一座城,然后再休整再行軍,需要花費半月時間才能再下一城吧?

期間還要治理,統籌,調度。

攻下一地之后再回首攻打另一個地方?

疲于奔命不說,唐軍也不能像馬賊那樣作戰。

等唐軍拿下這八個小國,說不定要大半年的時間,還可能會被各種破事拖延一年以上。

自小在京兆府長大的狄仁杰十分清楚效率的重要性,當年為了提高京兆府的行事效率,為了提高效率,增加強度,許敬宗讓各縣的縣令苦不堪言。

現在打仗也是,狄仁杰一邊畫著進攻路線,一邊道:“石國不像大宛那般能夠輕松拿下,而東曹的防備則薄弱許多,依照兵法來講……”

說著話,狄仁杰畫出了三條路線,五萬大軍分為兩路,幾人爭論了一番,便開始動身。

過了戌時,天色終于完全入夜了,一騎快馬來到了東曹,東曹城坐落在藥殺水邊。

藥殺水又稱錫爾河,與阿姆河一樣是這片蔥嶺地界內最重要的兩條河流。

東曹城門下,趕來的粟特人送來了一個消息,唐軍已開始攻打石國了,現在正戰火連天,善用火攻的唐軍就快將石國王城燒了。

還未等東曹城內的胡人慌亂,遠方傳來了大片戰馬群的動靜,那是連夜趕來的唐軍,大隊的兵馬朝著東曹而來。

戰馬掀起大片的塵土,向著東曹城的四個方向聚攏。

月光下,唐軍又做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舉動,他們圍了東曹城而不攻打,而是又派出了兩路兵馬朝著西側而去。

西側是什么方向,那是米國與史國。

程處默與李景恒穿著漆黑的甲胄,帶著大隊的兵馬穿行在這片平原之上,明亮的月光像是給這片大地披上了一層白霜。

直到翌日天明,一個個消息在尚存的蔥嶺諸國間傳開。

唐軍在一夜之間就拿下了石國,一個叫薛仁貴的將領在石國王城中殺得胡人膽寒。

留在石國王城內的兩千多大食人都被薛仁貴殺了。

剛過阿姆河的阿里又聽到了一個消息,唐軍又在夜里拿下了東曹與米國,一夜之間,唐軍連拿三地。

阿姆河邊,這里是波斯的舊地,伊本阿里赤著腳走在河邊,他自小就跟隨著大軍征戰波斯,他是一個在戰爭中長大的孩子,他也見證了波斯的滅亡。

并且,阿里一直覺得大食很強大,向來自傲又能夠雄視蔥嶺的他此刻竟然有些不自信了。

這種不自信來源于唐軍的戰果,唐軍打仗速度太快,只是一個晚上,連拿三地,離開石國才不久的阿里甚至有些慶幸,他覺得要是自己晚走一步,肯定就回不來了。

他遲疑地問道:“唐人很強大嗎?”

一旁的仆從說起了當年的怛邏斯城一戰,十萬大食人兵敗怛邏斯城外,這個故事阿里早就聽了好多遍,他也聽膩了。

仆從又說起了一個故事,那是一個有關大唐天可汗的故事。

大唐的天可汗又是皇帝,仆從講著話語,朗聲道:“東土是個很古老的地方,在蔥嶺的很多人他們的祖先多數都來自東土,聽說蔥嶺諸國就是當年的昭武九姓。”

阿里不耐煩道:“那都是以前的事。”

仆從陪著笑,其實阿里自小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天山的故事他在波斯就聽說了。

仆從說起了一件事,這件事倒是阿里卻沒有聽說過,在東土有一個叫做崇文館的地方,從崇文館走出來的人是不打仗的,他們是教化西域人的,他們教西域人學識,甚至教西域人種地。

他們讓西域人在天山腹地種出了稻米,種出了更多的瓜果。

阿里道:“他們不奴役戰俘嗎?”

年邁的老仆從道:“東邊的皇帝說,都是他皇帝的子民,皇帝的大軍會保護子民,皇帝的大臣教化子民。”

自從,當年盤踞在伊犁河的欲谷設敗給大唐之后,絲路重新恢復暢通,有關西域還有大唐的故事也隨著絲路的商貿,而傳入了蔥嶺以西。

大食人或者是流落各地的波斯舊民,也都聽聞了有關大唐的故事。

另一個仆從行禮道:“波斯的王子卑路斯去了大唐,是他叫來的援軍,要與大食為敵,恢復波斯。”

老仆從聞言又道:“唐人從來沒說過波斯王子,唐人就是唐人,他們不會為了波斯人征戰。”

“阿里!我們應該打敗唐軍。”

老仆從著急道:“阿里該先得到哈里發的位置。”

在伊本阿里的面前,有主戰的,也有像老仆從那樣企圖求和,甚至要與大唐友好相處。

七年前,也是因這位老仆從的主見,派使者前往大唐尋求友好相處的機會,可結果又如何?

唐人根本沒想與大食友好相處。

因此,在如今的大食陣營中,大食人更傾向主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