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五百四十六章 是警告不是游說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作者:張九文  書名: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更新時間:2025-01-19
 
論語有言不撤姜食,不多食。

有道是,每頓飯都要有姜,但又不能多吃姜。

論語上有這么一句話,正是因當年孔子喜吃姜,后來也有人說是孟子愛吃姜。

在此刻人們的眼中,郭駱駝捧著手中的生姜道:“這片旱地能種生姜了,告知戶部關中田畝再增二十五頃。”

司農寺的官吏正在記錄著,并且丈量著這里的田地

渭水北側的這片地原本是旱地,郭駱駝用了三年時間,將這片地換土換填之后,將這里改成了一片沙壤土,這種土用來種生姜是最好的。

而這里的二十余頃的地,原本是種不出糧食的旱地,現在這里可以種蔥姜,大片的蔥與生姜豐收了。

這些年,司農寺在做的就是這些事,除了培育作物還要指導關中各縣的鄉民們種植作物。

司農寺的一個文吏低聲對一旁的剛來任職的年輕人道:“我們的郭寺卿很少去早朝,也很少去司農寺了,這些天一直都在田地里走動,要不就是住在田地邊。”

郭駱駝是乾慶一朝少有的能夠登上凌煙閣的能人,幾個剛來司農寺任職的年輕人滿眼是崇拜地看著郭寺卿。

一旁的文吏又是搖頭,又道:“聽從司農寺調遣,絕對不是像各部那樣,在司農寺當值是在田地里當值,不是在官邸里當值的,往后你們也要像郭寺卿這樣。”

一群剛來赴任的年輕人聞言肅然起敬。

郭寺卿接過縣令遞來的田冊,在田冊上蓋了司農寺的印,這個村子就多了二十五頃可以耕種的田地。

“這里的田地不要灌溉太過,也不要開墾太過,一片旱地養起來不容易。”

縣令忙點頭,接過田冊掛著笑臉。

這是郭駱駝改過的第五片地,還有在改土的田地,如這般面積的田地還有數十片。

關中的人口眾多,但關中終究只有這么大,因此關中的作物分布與耕種需要精細安排。

還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與優良作物的培植,這是司農寺近年來一直在做的事。

安排了眼前的事,郭駱駝帶著人就去下一片地查看。

上官儀與許敬宗走在官道邊,看著郭駱駝還在帶著人察看田地。

“關中的耕地再也不能變動了,這是中書省劃定的底線,從此京兆府再也找不到借口建設作坊了。”

許敬宗對上官儀的這番話沒有太大的反應,他就像是在說如今他已是御史臺的御史中丞了,京兆府若還要為了作坊而占有田地,他御史臺也不會放過京兆府的。

許敬宗道:“京兆府不是老夫的一個人的心血。”

上官儀還遠遠望著郭駱駝道:“你是說京兆府也是陛下的功勞?”

許敬宗沒有否認也沒有點頭。

誰都知道,陛下還是太子的時候,京兆府就是太子扶持起來的。

這些話對別人說也就算了,對他上官儀來說沒用。

“現在形勢不同了,陛下考慮整個中原,要考慮天下社稷,不能僅限于一地。”

許敬宗還在看著郭駱駝,又道:“只有郭駱駝還在做著以前的事,他從來沒變過。”

上官儀撫須道:“那是陛下知道郭駱駝這樣的人,不該被朝堂侵染。”

兩人是郭駱駝在長安最好的朋友,原本今天是想要請郭駱駝一起喝酒的,眼下來看多半是請不到他了。

許敬宗轉身離開,道:“去咸陽橋邊上喝,郭兄回來時還能見一面他。”

上官儀道:“也好。”

這兩位朝中重臣穿著尋常的圓領衣衫,也沒有穿著官服,來到一處酒肆就讓店家上了酒水。

酒水倒入碗中,看著碗中渾濁的酒水還在晃蕩,上官儀道:“你想要圖謀南詔,也不能太著急。”

許敬宗感慨道:“不能不著急呀,老夫都快六十了。”

同樣也已年過五十的上官儀道:“我等在朝中還有幾年,恐怕陛下已在為下一代才俊打算了。”

許敬宗端起酒碗道:“聽聞今年,你們御史臺又派出了一批官吏去揚州?”

上官儀拿起酒碗道:“不是什么大事,要殺幾個人,拿幾個人罷了。”

兩人就這么對坐喝著酒水,三月天的關中正值農忙時節,天氣乍暖還寒。

喝著酒水的兩人并不覺得今天的夜里有多么寒冷,咸陽橋邊的燈籠隨風搖晃著。

一艘船只來到了河岸邊,店家上了船就離開了,讓兩位客人自便。

直到夜色中,許敬宗見到了有一個提著燈籠而來,他笑道:“來了?”

郭駱駝提著燈籠走上前道:“兩位久等了。”

郭駱駝的兩鬢也已白,他坐下來接過酒水,一飲而盡。

上官儀道:“果然還是與你飲酒最痛快。”

正是因朝中諸多煩心事,兩人這才會出來找郭駱駝飲酒,只有與郭駱駝坐在一起,兩人才能放下朝中的繁雜事。

大抵是因為郭駱駝是個很簡單的人,每一次與郭駱駝喝酒,許敬宗都會感覺自己的呼吸都比以往通暢了。

乾慶十三年,四月,揚州城。

幾個官吏聚在一起,正在低聲商談著。

忽然一個人匆匆來報,道:“出事了,御史來揚州了。”

在場的幾人相顧良久,有一人問道:“莫非揚州的官吏有人貪墨了?”

又有人道:“想必是被御史查到了什么蛛絲馬跡。”

“你們都錯了,若御史不來他們或許只是查到了蛛絲馬跡,聽到了什么風聲,御史一旦來了,那就是證據確鑿。”

講話的是一個穿著樸素的老者,看著模樣應該是個微末的文官,他又道:“皇帝的爪牙來了,這揚州城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這里的年輕人都是近幾年科舉入仕官吏,其中還有不少崇文館支教的學子,這兩年才來揚州任職。

有個年輕官吏詢問道:“這個老人家什么人?”

又有人低聲道:“當年李義府來揚州,殺了揚州城人頭滾滾,這位老人家姓謝,當初是揚州城的縣令,經歷過揚州之亂。”

“難怪……”有人心中篤定。

還有人道:“當年揚州之亂也是為了治理揚州,殺的人也都是該殺的,這位老人家就不該有怨言。”

當年的謝縣令還敢與李義府他們斡旋,而現在他雖說沒有參與世家門閥的事,可他也從當初的縣令,被貶為了一個微末文吏。

李義府念他還算是配合御史查問,留了他的官身,當年的謝縣令如今要在這里寫一輩子的文書。

皇帝的御史就是這樣,輕易不會出動,也不會驚動地方。

哪怕是有官吏貪墨,御史也不會打草驚蛇。

直到御史出現在某個地方親自來拿人,也就意味著有了確鑿的證據,甚至還帶著兵部的調令,能夠調動各地的折沖府官兵,想跑都跑不掉了。

通常情況下,御史都是直接從長安來的,并且要捉拿的官吏也都是皇帝批復過的,這就意味著哪怕你再喊冤,跪在太極殿都沒用了。

那是一個不容情面的皇帝,若不是坐實了罪名,皇帝也不會批復的。

犯人一旦被押送到了長安城會有刑部人來核查罪名,其實核查罪名到了最后也可能只是問一些名字,或者是出身,至于罪名……御史在之前朝中就核查好了。

首先是有人去檢舉,朝中得到檢舉之后就會派不良人在暗中查探,找到證據之后就會送去長安,在這個過程中不會驚動地方,甚至在不知不覺中,長安城已開始復議,復議又復議。

經過數次復議之后,由皇帝批復,刑部制定刑罰,才由御史帶著皇帝的旨意,還有刑部,兵部,吏部的調令來到地方。

直到三方調令全部拿出來,哪怕你在地方手握大權,御史甚至可以調動各地的兵馬前來討賊,這就是如今的監察制的厲害之處。

乾慶十三年五月,一批官吏就這么被處置了。

五月的長安城剛經歷了芒種時節,李承乾提著魚竿在渭水河邊,一邊走著一邊道:“上一次昆明池放水之后,昆明池就沒什么魚了,本來朕就想著去昆明池釣魚,只是聽說魚苗還沒長成,上官儀與太子勸諫朕,說朕不該連魚苗都不放過。”

李承乾感慨道:“朕不是一個聽不進勸諫的皇帝,所以呀,朕就放過了昆明池的魚苗,來了這渭水的淤地壩釣魚。”

跟在皇帝身邊的是如今的兩位兵部侍郎,一位是裴炎,另一位是劉仁軌。

而兵部于志寧并不在這里,而是在朝中應付著今年的兵馬調度。

在后方還跟著一眾文吏,記錄著皇帝今日的言行,為首的是禮部侍郎盧照鄰。

李承乾的腳步停下,后方眾人的腳步也跟著停下。

李承乾一旦開始走,后方的眾人也跟著走。

就這么走走停停走了好一段路,李承乾這才找到一處舒心的地方釣魚。

裴炎站在一旁沒有發言。

后方幾百人看著皇帝一個人釣魚,皆是沉默。

這里安靜得甚至能夠聽到水流拍打在淤地壩上的動靜,樹葉的沙沙聲。

劉仁軌終于忍不住了上前一步道:“陛下,過兩天就要科舉了。”

李承乾道:“朕知道。”

“陛下應該為科舉之事主持大局。”

“劉侍郎,科舉之事由吏部,禮部,中書省在安排,朕難得落個清閑,想與你在這里釣魚就不能不打擾朕的興致嗎?”

見他正要開口,李承乾道:“你是不是想說朕是皇帝,朕應該做好表率。”

劉仁軌低下頭。

“有時候朕看你很像鄭公,但有時候你又不像鄭公,你知道若是朕在這里,鄭公會說什么嗎?”

“臣不知。”

“鄭公會說朕喜釣魚,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釣魚,最后關中就會無魚可吃,那么朕就不得放棄釣魚這個愛好了,如果皇帝的愛好一旦危及了社稷,鄭公就會為此抗爭到底。”

盧照鄰在卷宗上記錄著陛下的話語。

而在后方的一眾文官,紛紛點頭,大家心中都有一個相同的想法,甚至已有不少人眼眶有了淚水。

無它,只因陛下又在想念鄭公了。

足可見鄭公對陛下的有多么地重要,對大唐社稷有多么重要。

李承乾對后方的盧照鄰道:“你們都退下去吧。”

“喏。”

眾人紛紛應聲退下,李承乾面前就剩下劉仁軌與裴炎,將目光收回來,看著平靜的河面道:“于志寧在朝中分不開身,有些事朕只想與你們兩人說。”

裴炎不會掃陛下的興致,只要陛下有吩咐,他一定盡忠盡職,隨即行禮道:“臣莫敢不從。”

劉仁軌也跟著行禮。

李承乾從袖子拿出一張紙,先是遞給裴炎。

兩人湊在一起看著陛下遞來的這張紙,這是從吐蕃送來的密信,說的正是如今吐蕃內部的矛盾,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吐蕃歸入大唐,也有一部分人抗拒大唐。

抗拒大唐的人是與祿東贊同一代的人,他們現在都是吐蕃的牧場主,或者是一族的族長。

而那些一心想要歸入大唐的青年,在那些族長眼中就像是一個個叛逆的孩子。

劉仁軌道:“陛下,臣愿親赴吐蕃。”

李承乾揣著手搖頭道:“你不用親自去,你們兩人要留在長安城,往后兩年兵部會很忙。”

裴炎道:“臣聽聞禮部已派人去吐蕃游說了。”

“游說?”李承乾輕笑道:“游說就要講道理,在朕看來講道理是一件效率很低的事,朕想要將吐蕃的牧場重新分配,讓吐蕃的所有子民都能夠得到吐蕃貴族的牧場。”

“將其重新分配之后,設置大唐的道州縣,再之后那些再敢抗拒大唐的人,就可以一律以謀逆罪論處。”

一聽到謀逆罪三個字,劉仁軌的眼角很明顯地跳了一下。

裴炎的神色依舊平靜,原來陛下不是要過問吐蕃貴族的意見,而是大唐單方面宣布將吐蕃歸入大唐,再給吐蕃重新均分田地。

大唐單方面宣布吐蕃歸入大唐,如此就有謀逆之罪。

也就不會游說了,先歸并而后直接論罪,當真是快準狠。

那么禮部派出去的使者,就不是去游說的,而是去警告的。

這處事方式,還真是天可汗……呵呵,裴炎暗暗一笑,天可汗從來沒有與任何人講過條件,也從來不與人講條件,也就無所謂游說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