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將軍  第四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大食帝國的末日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作者:落葉凋謝  書名:大唐天將軍  更新時間:2025-02-23
 
與大食士卒截然不同的是,大唐士卒看著瞬間綻放的死亡之花,血液沸騰。

他們看到炮彈從炮膛射出去的一瞬,光芒比烈日更耀眼;巨大的聲音,賽過雷霆萬鈞。

壯麗又殘酷,大食陣地已潰不成軍。

如果這些炮彈落在他們頭上,想來也會如此。

就連大唐士卒,也認為這是神靈的力量。

他們至尊,就是無上的天神。

有此心態,他們人人敢死,個個爭先。

大食士卒在唐軍士卒眼中,淪為魚肉,迫不及待想要跨過小小的克孜勒烏贊河……

在第三輪炮彈將發射之際,李瑄向身邊的李奕說道:“如今的青銅大炮,有許多缺點。通過設計,射程、威力,都能呈幾何倍數提升。我們征服大食,但青銅大炮遲早會被別的國家學去。大唐要不斷地升級換代青銅大炮,用大炮的射程去丈量土地。未來的世界,火槍與火炮,將成為戰場的主流,會取代盔甲、弓箭。任何民族,任何國家,都不能擋住我們華夏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巔。現在是我的責任,將來是你的責任……”

李瑄的話中包含著諄諄教誨,語重心長。

“兒臣明白……”

李奕親眼目睹火炮的威力,心中的震撼久久難息。

大食人未見過火炮,加之為防守唐軍過河,連哈馬丹城內的守軍都已出動,人員密集。

另外,唐軍只是隔著克孜勒烏贊河射擊,距離太近。

種種因素下,使大唐有如此大的戰果。

李奕似乎明白父皇曾經說過的,落后就要挨打。

大食相對于大唐,不僅制度上落后,武器上差距更大。

是以,唐軍輕而易舉地使大食軍隊潰散。

“太子發揮想象,覺得武器改革,會走到哪一步?”

李瑄又突然提問李奕。

“回父皇,正如父皇之言,火炮可以射得更遠,威力更強。兒臣大膽認為,青銅大炮可以安置在船上,在某些戰斗中更容易發揮……”

李奕沉吟一番后,向李瑄回答道。

“為父已經令人在蓬萊打造火炮戰艦,這并不是什么難事。”

“善戰者,動于九天之上。人要有夢想,如鳥兒一樣,飛在天上。我們夜晚能看到月亮,為何不登上月亮?”

李瑄可以理解李奕的保守。

在這個世界,除了他,思想都趨于保守。

或許他的話,會被認為是天馬行空。

但他的這番話,不僅會對李奕說,還會在智慧宮對一眾學者、科學家說。

古往今來,總有一些人向往蒼穹,向往月亮。

“父皇之言,如同神話。兒臣難以理解。”

李奕怔怔地言道。

父親有一首家喻戶曉的詞,“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早已打開人們對月亮的向往。

父親的《西游記》中,對廣寒宮多有描述,那是嫦娥仙子居住的地方。

李奕也只能憧憬一番,不可想象。

“難而必至,易卻無期。為父認為登上月亮,是人類遲早會到達的。恰恰相反,有些看似非常容易完成的事情,卻遙遙無期。太子要謹記!”

李瑄鄭重地向李奕說道。

他在告戒李奕,要做個仁政愛民,要自律,要有毅力,要有恒心。

要聽取意見,不能一意孤行,關鍵時刻,還要果決。

糜爛之時,還要學會快刀斬亂麻。

“兒臣謹記……”

李奕思索李瑄話中的含義,心中的大門也逐漸打開。

“轟隆隆……”

對大食軍隊的第三輪炮擊已經展開。

仿若隕石撞地,激起土浪。

原本嚴整的隊列被炸得七零八落,傷者匍匐哀號,未傷者肝膽俱裂。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看著不斷落地的炮彈,心中漸生絕望。

對岸的炮彈像是無窮無盡一樣。

時間太短,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未想到防御大炮的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想到,也不可能去實施。

一代哈里發,被天降“隕石”擊碎信念。

他奔馬在隕落之間,曾經信仰濃烈的大食士卒,與他相反而行。

也僅有忠心耿耿的近衛軍,愿意跟隨他。

哲溫·哈霍伊等元帥將領,見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悍不畏死,面對炮彈面不改色,才敢進前。

在硝煙逐漸散去的時候,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視線中,看到數以百計的船只、羊皮筏,上面站著密密麻麻的大唐勁卒。

船手奮楫,以最快的速度,沖向克孜勒烏贊河西岸。

北、中、南,三個方向,越來越多的船只加入。

從船夫到士卒,臉上都寫滿堅毅。

“哈霍伊元帥,告訴逃跑的士卒,我準備把鮮血流入克孜勒烏贊河,以換取安拉顯靈。那雷聲雖大,連百分之一的士卒都沒有傷害到,真就這么畏懼嗎?他們有臉回到圣城嗎?”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握著寶刀,向哲溫·哈霍伊命令道。

他準備傾盡最后的力氣,換取一線生機。

克孜勒烏贊河失守,意味著重城哈馬丹失守,緊接著與哈馬丹為犄角的尼哈溫也會失守。

絲綢之路上的兩座城池一丟,阿塞拜疆地區門戶大開不說。

唐軍西可進攻巴格達,南可與波斯波利斯戰線的唐軍里應外合,全殲其他方位的大食士卒。

一敗涂地是必定的。

一天戰敗。

沒有比這更恥辱的事情。

也沒有比這更打擊士氣的事情。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推斷,一旦大唐士卒開始靠近克孜勒烏贊河西岸,東岸的炮火防止誤傷,會停止發射。

屆時,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時刻。

正如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所說,青銅大炮對大食士卒的實際殺傷并不大。

主要是威懾力讓大食士卒難以承受。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付諸行動,他令意志更堅定的近衛軍到岸邊防守。

“嗚……嗚……”

沉悶且斷斷續續的號角聲,示意更多的大食士卒折返。

哲溫·哈霍伊也派遣將領去攔阻,告訴潰兵,哈里發親自披甲,浴血奮戰,與邪惡戰斗。

懦夫永無寧日!

再加上青銅大炮不再響,挽回一些大食士卒的信心。

可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動作太晚了。

原本在岸邊規劃的防線散亂,沒有長弓手、復合弓手,無法阻擋唐軍第一波的銳氣。

零零星星,亂作一團的弓箭手,不可能對數以百計的船只完成大規模殺傷。

大河滔滔,浪濤拍岸。

唐軍的船只臨近河岸,船筏上的尉官一聲令下。

強弩和手弩迅速就位,對岸邊的大食士卒進行反擊。

旨在讓大食士卒退離岸邊,給唐軍士卒登陸,創造可乘之機。

“嗖嗖嗖……”

唐軍先鋒訓練有素,稍微瞄準后,手中強弩發出低沉的嘶吼,一支支利箭如暴雨般向岸邊的大食士卒。

“噗嗤……噗嗤……”

箭鏃劃破空氣,帶著尖銳的呼嘯,穿透大食士卒的身軀。

即便是身穿鐵甲的近衛軍,也不敵神臂弩的穿透。

十幾里的沿岸,不斷地有大食士卒倒下,比先前炮彈造成的傷害更甚。

剛臨炮火的大食士卒在弩箭之中,慘叫聲此起彼伏。

弩,作為大唐向火槍過渡的重要兵器,這十幾年來,更進一步發展。

大唐的弩多種多樣。

公輸青子又改良神臂弩,手弩。

有工匠重新改良連弩、騎弩。

從大型的重弩,到小型的輕弩,大唐的各式弩已經多達百種。

天策府選擇最實用的弩批量制造,列裝軍隊,充備軍實。

在各段登陸點,唐軍的弩手已經射開一道道的缺口。隨著唐軍戰船靠岸,神策禁軍如猛虎下山般沖了上去。

禁軍將軍哥舒晃是登陸的先鋒,他手持長槍,帶領一船禁軍士卒,最先踏上克孜勒烏贊河的西岸。

同隊大食近衛軍視死如歸,在大食隊頭的帶領下,持矛殺過來,欲將大唐士卒推入河中。

“殺……”

哥舒晃一聲怒吼,持槍迎上去。

“噗嗤……”

他長槍斜刺,凌厲而兇狠,一下就將大食近衛軍的隊頭刺死。

隨即在敵陣之中,左突右刺,當者披靡,其勇猛頗有乃父之風。

最先登岸的神策衛禁軍跟在哥舒晃身旁,他們將彪悍之氣發揮得淋漓盡致,刀槍所至,血流漂櫓。寒光閃爍的兵刃與飛濺的鮮血交織在一起,喊殺聲震得人耳鼓生疼。

大食近衛軍雖奮力抵抗,但登上岸的神策禁軍越來越多,在神策衛凌厲的攻勢下,薄弱防線漸漸崩潰,他們的尸體,成片成片地錯落在克孜勒烏贊河西岸。

北面方向,李晟率領北庭銳士,在強弩的掩護下,緊鑼密鼓地到達西岸。

“咚咚咚……”

東岸邊,大唐玄龍旗幟下,力士持鼓槌敲擊著數十面大鼓,摧動人心。

盡管以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號召力,使不少大食士卒折返。

但他們失去了先機,且良莠不齊。

大唐的大盾兵到達岸上,意味著第一波數千名士卒已經登陸。

船只和羊皮筏折返,開始運送第二波神策禁軍和精銳士卒。

李晟到達岸邊,立刻號令士卒,開始布置陣形,往深處推進。

這個時候,如果散亂,各自為戰,有被反推的風險。

至尊最反感有優勢的情況下,貪功冒進。

“兒郎們,將入侵者趕下河。此時一退,功虧一簣。我也不會退縮……”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就在戰場的百丈外指揮,拼命地吶喊。

身為哈里發,能做到這一點,代表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有決死的勇氣。

關乎大食帝國生死存亡,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愿意承擔責任。

他已經決定,如果克孜勒烏贊河守不住,他會死在這里。

這是他與大唐天可汗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他不輸李瑄。

不成功,便成仁。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用他的魅力,使不少之前潰逃的大食士卒回來參戰。

但用不了多久,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就明白兩軍之間,力量的懸殊。

大唐清一色的明光甲,在太陽之下,閃耀著凜冽的光芒。

眼中帶著熾熱的大唐士卒與大食士卒進行鏖戰,以少戰多,穩穩壓制他們。

并逐漸為西岸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在此時機下,第二波士卒渡過克孜勒烏贊河。

這其中,包括五百名神機營火槍手。

還有曾經令西域望而生畏,想之脊背發涼的陌刀軍。

一千名武裝到牙齒的安西陌刀軍,在一名叫謝霸的陌刀將的率領下,一下船就開始組織。

然后從方陣側面,登上戰場。

最前一排的陌刀手們,長刀揮舞,勢大力沉,刀光霍霍間,所到之處如割麥斬麻,如墻推進,硬生生在大食士卒陣前撕開一道血路。

兩側的強弩手,在重甲步兵的掩護下,擾亂大食軍隊陣腳,弩矢頻發,收割著慌亂的性命。

后排弓箭手持續拋射,箭雨如織,遮天蔽日,讓阿拉伯軍隊避無可避。

現如今,克孜勒烏贊河西岸的大唐士卒已經過萬,相互配合下,能主動發起進攻。

有陌刀軍加入,屠殺大食普通步兵,如砍瓜切菜。

他們提起的勇氣,在明晃晃的大刀前蕩然無存。

第三波、第四波以天策衛為首的軍隊,在接下來半個時辰內,先后抵達。

他們以一當十,驍勇善戰盡顯無疑,大食軍的防線節節敗退,丟盔棄甲。

一番鏖戰,大食士卒死傷數千,被大唐軍威徹底壓制。

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大食士卒倒下。

即便沒有青銅大炮,短兵相接,唐軍的戰力也對大食軍形成碾壓。

大食士卒最后的一根稻草,也被壓垮。

漏洞如決堤洪水,不可止住!

“哈里發,唐軍太厲害了,請您趕緊回哈馬丹……”

阿塞拜疆總督向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勸諫道。

戰爭至此,一線生機已被奪去。

或者說,自大食士卒放棄守衛河岸,讓唐軍上岸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敗了。

后來的一切,不過是苦苦掙扎罷了。

“回不去了……”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心在滴血,面容痛苦,難以抉擇。

這一刻,他對自己產生質疑,也有深深的自責。

“哈里發,既然我們不能獲勝,那就吩咐宰相帶著族人撤回半島,我們需要為他們爭取時間,哪怕是一天。”

阿塞拜疆總督以此勸說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回哈馬丹城。

想憑借哈馬丹進行最后的防守。

“傳令將士,盡可能撤回哈馬丹……”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閉眼又睜眼。

是啊!

兵敗如山倒,他死不足惜。

但他可以為伊布·薩拉姆爭取時間撤回半島……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