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
有通訊參謀趕來。呈給張庸一份電報。
是九戰區長官部發來的。內容是已經調集71軍、72軍趕來德安附近助戰。
第71軍是精銳。下轄87、88兩個王牌師。軍長宋希濂。黃埔一期高材生。
要說血緣,71軍比74軍還要優秀。
最出名的兩個王牌師,都在71軍。
但是第72軍就比較拉胯了。是川軍。由新編13師、14師組成。幾乎可以說是三線部隊。
如此大戰,九戰區只能調動兩個軍增援,其中一個還是魚腩。顯然,是遇到了其他困難。
激戰暫告一段落。張庸回到第四軍軍部。
立刻被參謀告知,說軍長歐震有事找他。
來見歐震。
“專員。”歐震看到他,立刻屏退左右。
“歐軍長,有話直說。”張庸自顧自的拉過一張板凳,然后坐下來。
剛才打仗累了,需要休息休息。
歐震還站著。
“專員,戰區通報,日寇正在拼命的向漢口攻擊前進。攻擊力度很大。”
“是嗎?”
張庸查看空指部地圖。
確實,在江北,有多個日寇火炮標志。
蘄春、黃梅、宿松等地都有。還有日寇的坦克標志。數量也不少。
查看,都是75毫米山炮。以及九五式坦克。
“日寇已經連續攻克蘄春、浠水。還渡江攻克了黃石。正在向鄂州進發。”
“這么快?”
張庸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看來,日寇真的很著急。
感覺好像是要孤注一擲,不管不顧的,一定要將漢口拿下來。
不得不說,日寇出動的兵力真的很多。江北一帶,就有五個師團。南岸也有好幾個師團。
面對氣勢洶洶的日寇,國軍執行的,還是誘敵深入的戰略。
用空間來換取時間。避敵鋒芒。
在萬家嶺附近被羈絆住的日寇三個師團,其實是偏師。它們的目的,是攻克南昌。
所以,它們即使被攔住,對攻擊漢口的日寇,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那么問題來了,日寇為什么那么著急進攻漢口?
難道不知道,即使攻克,也有可能被反推的嗎?
肯定是發生了一些事……
“日寇現在的攻擊,好像是發瘋似的,完全不顧傷亡……”
歐震繼續說道。
一個參謀到來。欲言又止。
“什么事?”
“報告!兵團部來電,請軍長和專員都去開會。”
“現在嗎?”
“是的。請兩位盡快趕過去。”
“知道了。”
歐震看著張庸。
張庸點點頭。霍然站起來。
估計是有什么要緊事。只有軍長級別才能知道。
“走!”
“好!”
兩人翻身上馬。
山區地形,騎馬才是最快的。
兵團指揮部在三十里外的一個小村莊。人煙稀少。
如果不是有大量國軍進駐,這個小村莊,可能一萬年都不會為外人所知。
“專員!”
“專員!”
陸陸續續有人上來打招呼。
王耀武已經到了。還有65軍軍長李振球。63軍軍長張瑞貴。
除了王耀武的74軍。其他都是粵軍。都是臨時從嶺南調來。
薛岳和吳奇偉都是粵省人。麾下又那么多的粵軍。難怪要將王耀武調來。否則,光頭肯定睡不著。
可想而知,王耀武的處境,應該不是很好。他就是來摻沙子的。
不但要打仗,要消滅日寇,還要和粵軍搞好關系。其實挺累的。
“發生什么事了?”
張庸從馬背上跳下來。問王耀武。
看其他兩人的沮喪神色,就知道沒有好消息。
不過,他張庸無所謂。
俗話說,否極泰來。熬過這段時間就好啦。
整個抗戰,其實就是熬。只要堅持不投降,日寇就無計可施。最終仆街。
我們消耗了日寇大量的資源,迫使日寇不得不對南洋動手。最終觸碰英美的核心利益。被制裁。然后冒險發動太平洋戰爭。即使歷史重演一遍,日寇也沒得選擇。開戰是死。不開戰也是死。
“日寇今天早上占領了廣州。”
“是嗎?”
張庸心想,原來如此。
遲早的事。他一點都不感覺驚訝。
現在是日寇得勢。可以在多個方向展開攻擊。
廣州那樣的大城市,日寇肯定是不會放過的。
日寇又有海面上的絕對優勢。運輸軍隊登陸,是輕而易舉的事。
此外,光頭將粵軍的主力抽調了大部分前來保衛武漢。余漢謀那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唉……”
王耀武搖頭嘆息。
他也感覺前路茫茫。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廣州淪陷了。下一步會是哪里?
漢口又能支持多久?
如果漢口淪陷,下一個又會是哪里?
“老王!”
張庸一本正經的叫道。
王耀武這才抖擻精神。
“老王,相信委座。委座會帶領我們取得勝利的。”
“當然。”
“我是認真的。只要委座堅持不投降,最后的勝利就是屬于我們。”
“你說得對。”
王耀武緩緩回答。但是依然神色冷峻。
張庸知道自己的話沒有說服力。雖然自己說的都是事實。
沒錯,光頭其實不需要做太多的事。
他只需要堅持不投降,就能贏得最后的勝利。
無論局勢多么糟糕,只要他始終不投降,他就是有功勞的。
這番話,是說給王耀武聽的。也是說給旁邊的人聽的。最后肯定傳到光頭那里。
“誰要是蠱惑投降,我第一個殺了他!”張庸朗聲說道。
也算是間接表明自己的態度。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你光頭要是投降,那就不是委座。
到時候,我一個干掉你!你自己想想。
“進來吧!”
這時候,吳奇偉出來了。
一行人于是轉身,進入會議室。
薛岳已經在里面了。
張庸看了看四周,坐在吳奇偉的對面。
不該低調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低調的。尤其是今天的會議。
薛岳的臉色也是緊繃著,很冷峻。
“開始吧!”
“好。”
“相信諸位都知道了,今天早上,廣州不幸淪陷,第四戰區長官部已經轉移到韶關。”
說完,沉默。
所有人都是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么。
吳奇偉的目光落在張庸身上。
張庸想了想,舉手。
我是小學生。我很懂規矩的。發言前先舉手。得到允許才開口。
“張專員,請講。”
“如果我說,其實這是好事,各位會不會罵我?”
張庸緩緩說道。
所有人立刻抬頭。眼神迷惑。
好事?
這是什么論調?
粉飾太平嗎?
“愿聞高見。”張瑞貴緩緩說道。
“不知道你們之前有沒有聽說過我的推論,”張庸慢悠悠的說道,“我多次說過,抗戰,會有八年之久。現在,才是第二年……”
沒有人說話。
顯然,沒有人相信他的言論。
八年?
你又不是神仙。
你怎么知道?易經?扯淡吧……
如果易經能夠殺死日寇,還需要大伙兒這么拼命?
張庸也不生氣。
現在說八年抗戰,別人當然覺得荒謬了。
還好,自己有三枚國光勛章在身。否則,估計早就有人當面訓斥自己是神經病了。
微微一笑,侃侃而談。
“蔣百里先生的《國防論》,相信大家都看過了。”
“我沒什么文化,也請人幫忙解讀了一下。對這件事,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我可以非常直白的說,我們是打不過日寇的。”
“我們的國力太弱小。我們甚至連生產75毫米山炮都非常困難。”
“但是,我從洋人那里了解到的情況,日寇自己能建造排水量幾萬噸的戰列艦。”
“排水量幾萬噸啊!你們知道幾萬噸是什么概念嗎?”
“淞滬戰役的時候,日寇來的是巡洋艦,排水量才五千噸。主炮口徑203毫米。但是,一炮下來,我們往往一個排就全部犧牲了。而戰列艦的主炮口徑是460毫米啊!”
“我們怎么辦?我們只有熬!”
“一點一點的讓日寇流血。直到日寇的血流光為止……”
歐震忽然舉手。
得,大家都是小學生。很懂規矩。
張庸停下話頭。點點頭。
“歐軍長,請說。”
“如果是我們的血先流光呢?”
“那我們就亡了。”
張庸淡然回答。
眾人頓時面面相覷。都是欲言又止。
沉默。
張庸摸摸自己的鼻子。
唉,真是沒有預言家的天賦啊。不懂語言藝術。
如果自己是小胡子。現在肯定慷慨陳詞,給每個人都打雞血。讓他們振作起來。
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不對。是自己不會啊!
算了。還是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吧。
“我們現在就給日寇放血。將日寇三個師團打殘了。”
“張專員,你有什么良策?”
“我來到戰場以后,周圍轉了轉,基本了解情況了。現在,我有一些想法。”
張庸站起來,來到墻壁上的大地圖邊上。
拿起紅筆,在上面畫了一堆的圓圈。最后在中間打一個叉。
眾人都是好奇的聚攏過來。
“這是日寇的75毫米山炮。我已經全部查明。”
“我們下一步的攻擊目標,就是毀掉日寇的這些山炮。打掉日寇的攻堅能力。”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沒有這些山炮,日寇即使兵臨城下,我們也不用畏懼。”
“有沒有全殲日寇無所謂。但是這些山炮,必須毀掉!”
張庸放下紅筆。拿起細長竹竿。
指著漢口的位置。輕輕敲了敲。
“即使日寇占領漢口,我們也有機會重新奪回來。還可以消滅一部分日寇。”
“說句粗鄙的話,鬼子要是沒有山炮,我們怕個卵!”
張庸最后將細長竹竿放下來。
王耀武立刻上前來。伸手按著左下角兩個圓圈。
“專員,位置確切嗎?”
“如果搞錯了。你來找我。我負責。”
“好。我立刻行動!做掉這邊兩個!”
王耀武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他最苦惱的就是敵情不明。很難把握日寇動向。
地形復雜,偵察不易。導致戰斗往往非常吃力。
但是,如果張庸提供的情報沒錯,能確定日寇的山炮位置,那就有了明確的進攻目標。
張庸已經說的非常明白。做掉這些山炮,即使有日寇漏網,也不足為患。
沒有山炮的掩護,日寇和國軍交火,確實占不到什么便宜。
“我們負責做掉這兩個。”
歐震也來勁了。
明確知道日寇山炮在哪里,戰斗計劃自然就有了。
向著日寇山炮發起攻擊。日寇要么放棄山炮撤退。要么拼死阻擋。無論是哪一種,都好過盲人摸象。
“我們負責這一個。”
“我們負責這一個。”
其他兩個軍長也是先后表態。
日寇三個師團,總共十個山炮標志。
有人負責六個。但是還有四個沒有人認領。
主要是距離相對較遠。都是隸屬于日寇108師團的。
“剩下的,我負責。”
“這邊六個,我也幫忙解決。”
“各部做好準備,首先從74軍開始。”
張庸快人快語。
薛岳和吳奇偉都在。日常指揮就沒有必要插手了。
他就單純負責干掉日寇的重武器。
順便,干掉日寇的步兵炮和迫擊炮、重機槍什么的。逮啥炸啥。
剩下的步兵,人多的話,也用迫擊炮敲幾下。
“散會!”
薛岳宣布。
各位軍長立刻回去準備。
張庸欲和王耀武一起離開。卻忽然被薛岳叫住。
“專員……”
“薛長官,我是晚輩,你還是叫我少龍吧。”
“少龍啊,有件事,告訴你一個人就行了。我們得到消息,蘇聯人和日本人,在北面發生了沖突。”
“北面?”
“對。大約是在圖們江那邊。一個叫做張鼓峰的地方。”
“哦……”
張庸歪頭想了想。
張鼓峰事件,是現在爆發的嗎?
細節不記得了。
或許吧。
有可能,因為自己的到來,所以,時間線有微調?
“你說,它們會不會大打出手?”
“大打出手?”
“對。如果他們大打出手的話……”
薛岳沒有說完。
但是張庸已經完全聽明白。
不僅僅是一個薛岳這么想。很多都這么期待。
都希望發生沖突的雙方大打出手。最好是發動國戰。這樣國府就能喘一口氣。
或許光頭也有這樣的幻想。巴不得北面趕緊打起來。
然而,現實卻是非常打臉。
確實打了。但沒大打出手。
雙方很快簽署停戰協議,仿佛什么事都沒發生過。
很遺憾,很多人的期待落空了。
“我不看好。”張庸裝作漫不經意的說道,“但是無所謂。即使它們兩個沒有打起來,明年,也會有更多的國家打起來。最后,世界列強都會卷入戰爭的。”
“你什么意思?”薛岳沒聽明白。
“我的意思是,只要咱們咬緊牙關熬下去,就會發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拉開序幕。”
“世界大戰?第二次?”
“走了。”
張庸沒有細說。
去給日寇放血。
將日寇的血放光,自然就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