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第534章 中醫也要現代化

類別: 都市 | 都市異能   作者:烤餃  書名: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更新時間:2025-02-12
 
林三七一邊吹棒著,一邊看看左右沒人,這才將院長辦公室一反鎖。

向院長的左眼皮開始劇烈跳動起來。

林三七從自己的背包里取出一幅畫,刷一下攤開在了向院長的桌子上。

“向院長,這是齊白石的《溪蝦圖》,您來看,畫中共畫了八只蝦,從右上角向左下角游動,蝦的墨色不但有濃淡干濕的變化,而且有伸展彎曲的不同。

雖是濃墨但沒有沉重僵死之感,雖是淡墨也無浮躁之氣,整個畫幅未用一筆背景和水紋,卻把蝦的游動表現得活靈活現,齊白石難得一見的佳品。”

向院長整個人都傻掉了,看著眼前的名畫,感覺呼吸都要停止了。

“小七,這,這真是齊白石老爺子的真跡。”

林三七又掏出一個信封,拿出里面的一張發票和幾張證明:

向院長摸著這張畫,滿心歡喜得不得了:

“啊呀,小七,這,這怎么好意思呢,齊白石老爺子的畫現在最貴4個多億,最便宜也要幾千萬,那絕對是價值連城啊,我不能收,不能收。”

林三七聽了呵呵一笑:

“向院長,您放心,這幅畫我爺爺當年購買的時候,只花了100美元,對我們家來說不值錢。當然如果您怕犯錯誤,那就翻10倍把錢給我就成,記委來查也說不出什么不是。”

林三七這是“無中生爺”,不過100美元購買這個不假,事實上1961年的時候,近現代書畫家的作品價格都非常便宜,畢竟這批人或剛死,或還活得好好的。

藝術作品有一個變態規律,那就是畫家死后才會變得值錢,活著的時候就沒啥價值。

向院長聽了哈哈一笑:

“好好好,小七你有心了,這幅《溪蝦圖》我非常喜歡,完全可以當傳家寶啊。”

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林三七拿到了自己最想要的執照,向院長拿到了夢想中的古董字畫。

當向院長鄭重將畫卷藏進保險箱后,林三七就想到了香江聯邦制藥的事情。

“對了,向院長,咱們中醫學院有沒有自己的實驗中心?”

向院長坐回椅子上,一聽問業務就認真起來了:

“我們有實驗中心,不知道你指的是哪方面的研究方向?”

“向院長,屠呦呦老師發明的青蒿素,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您是業內人士,這事的幕后應該比較了解吧?”

向院長不知道林三七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但這事他做為中醫大拿肯定是比較了解的:

“這事你是問對人了,屠老師是看到東晉名醫葛洪所著的一本叫《肘后備急方》的古醫書,這本古醫書里面有對青蒿瘧疾的記載

書上寫著: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就這句話給了屠老師新的靈感,她認定了青蒿治療瘧疾是有效的,但居然是哪個成份有效,她就深入研究了下去。

于是她重新設計提取方案,反復實驗后,發現青蒿乙醚提取物去掉其酸性部份,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這就是青蒿素的發現。”

說到這里,向院長臉上露出羨慕的表情:

“這事對我們中醫界的觸動很大,不過你小子問這事干嘛?難道你想你們嶺南堂公司也生產青蒿素啊?”

林三七笑了笑,提醒道:

“向院長,您想想看,屠老師能夠從一本古醫書中發現古代治療瘧疾的藥方,然后通過現代提煉工藝分析出有效成份來,最終形成了一只特效藥來。

那我們舉一反三,我們國家中醫有幾千年歷史,我們是不是還可以從其他古醫書中尋找靈感,然后同樣通過現代醫學工藝提煉,發明別的什么特效藥呢?”

向院長點點頭,隨后嘆息了一聲:

“你能想到的事情,別人怎么可能沒想到這一點呢?就拿你說的屠呦呦老師來舉例,她的團隊可不僅僅是發明了青蒿素,當年研究的范圍是非常廣的。

比如她還研究過用于治療血吸蟲病的有效藥物半邊蓮,這也是一種中藥材,曾經與他人共同合作發表過一篇論文《半邊蓮的生藥學研究》。

另外她領導科研組繼承發揚祖國醫藥學遺產,從系統整理歷代醫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種方藥,歸納編篡成《抗瘧方藥集》,這都是對中醫世界的探索。

但你知道為什么后來像屠呦呦老師這的團隊沒有繼續深入研究中醫中藥,發明第二個特效藥出來嗎?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沒錢。”

“沒錢?”

林三七若有所思。

別人或許不知道,他林三七是太清楚了,因為屠呦呦團隊所處的年代,就是六七十年代,林三七可不就是在那個年代穿越嘛。

那個年代連飯都吃不飽,哪來的錢搞科研噢。

向院長不知道林三七心里所想,繼續著自己的談論:

“外國研究出一只新藥來,馬上會申請專利,生產藥物推向市場,做廣告呀,講課呀,就讓醫生們都用起來。這樣專利費也好,藥物利潤也罷,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青蒿素在1971年就被屠呦呦團隊成功提取,但是我國首部保護知識產權的《專利法》于1984年才出臺,然后青蒿素的專利就提前被瑞士一家公司給搶注了。

這造成一個什么后果?就是青蒿素每年15億美元的市場完全就被國外廠家占據,屠呦呦團隊發明了青蒿素,卻沒有從中賺到一分錢,你說可笑不可笑?”

林三七一拍大腿:

“啊呀呀,屠老師團隊太傻了,你國內沒有專利注冊,你跑香江去注冊呀,怎么就會被別人搶去了專利呢?那時候的領導也真是的,一點國際眼光都沒有!!!”

向院長也苦笑道:

“在專利方面我們吃的苦頭可太多了,國際中藥幾百億美元的市場,你看我們華國占了幾分?幾乎都是韓曰兩國的天下。

偏偏韓曰兩國提倡的所謂漢方藥、韓藥,其實就是我們中藥,他們幾乎就是照抄我們老祖宗的古醫書,然后反過來把我們打敗,你說憋屈憋屈?”

林三七也是跟著一拍桌子:“憋屈,太踏媽憋屈了!”

這一老一少兩人一提起中藥專利,中藥市場,全都氣得直接紅溫。

“向院長,你知道現在中成藥這一塊的研究到哪一步了?或者說我們國內的中醫界有沒有認識到,中醫也需要走“循證醫學”的道路?”

向院長能成為花都醫科大學這類頂級醫學院校院長的,眼界自然是很開闊的,這時候答道:

“目前基于中醫“證候辨識”的病證結合診療理論、中藥復方配伍理論、經絡理論等,是中醫藥診療疾病的原創理論核心。

同時這也是中醫學理論和臨床診療體系的最重要關鍵支柱,有其內在的科學原理,是可以深入挖掘和創新的,以前也有人提出一個現代中醫“病證結合診療學”新學科的概念。

可惜目前我國對于基于證候的診療學研究還是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保守派的力量還是太強大,總覺得祖宗之法不可違,要死守著古中醫一塵不變。

這種思想僵化,動不動就拿大帽子扣人的做法,已經完全阻礙了中醫的發展和進步。

這批人也不想想,難道我們現在的中醫,從一開始就是這樣的?中醫幾千年也其實也是在不斷進步,不斷修正,不斷自我革新的,怎么到了現代反而一動不能動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