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走到對岸嗎  第530章 故地重游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作者:愛吃麻辣豬蹄  書名:朕能走到對岸嗎  更新時間:2025-02-21
 
天子東巡的隊伍浩浩蕩蕩,從長安出發后,一路往泰山郡而去。

隊伍每經過一地,當地百姓們就簞食壺漿、夾道歡迎,只為了瞻仰大漢天子的圣顏。

在百姓心中,當今天子是千古無一的圣君。

他們不懂掃平逆賊、一統天下有多么偉大。

他們只知道當今天子輕徭薄賦,還創辦公共學塾、公共圖書館,讓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讀書上學,甚至當官。

除此之外還重視農桑,頒布各種補助政策,又派人出海找到了番薯這一畝產驚人的神物,讓無數人免于餓肚子的困境。

可以說是天子一造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這樣一位天子,百姓怎么可能不愛戴?

而劉協也沒有辜負百姓們的這份熱情,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親自下鄉視察、帶著太子與百姓們交流攀談,探望烈士家屬、詢問當地政況、今年收成等等,

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

就這樣,東巡的隊伍走走停停,一直到了九月底方才抵達鄴城。

鄴城,皇宮。

天子車駕緩緩在宮門前停下,劉協帶著太子走下龍輦,抬頭看向面前熟悉而又陌生的皇宮,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復雜之色。

而這時,一道充滿感慨的聲音從他身后傳來:“真沒想到,臣有一日居然還能與陛下再度回到這里。”

劉協轉身看去,便見到郭嘉在賈詡的攙扶下走上前來,臉色略顯病態和蒼白。

這趟旅程對于郭嘉的身體來說是不小的負擔,畢竟一路舟車勞頓,頗為辛苦,但他卻依然堅持了下來。

“是啊。”

劉協淡淡一笑,再度望向皇宮,輕聲說道:“遙想當年,朕為袁紹之傀儡,被困于這皇宮之內。”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晃十余年過去了,朕已登臨極位,而袁紹卻早已化為一抔黃土。”

“物是人非啊。”

郭嘉、賈詡二人一臉唏噓之色,與天子在這鄴城皇宮內和袁紹斗智斗勇的那段時日,是他們永生難忘的經歷。

一陣感慨之后,劉協對二人挑眉笑道:“奉孝,文和,可愿與朕重游故地?”

郭嘉和賈詡聞言頓時精神一振,二人齊聲道:“愿隨陛下!”

于是劉協讓眾人在宮外止步,僅帶著劉玨還有郭嘉、賈詡二人,在張郃等幾名武將的護衛下進入皇宮。

雖然劉協已經離開鄴城許久,但皇宮卻仍然沒有荒廢,每年都會派人修繕和打理。

鄴城的皇宮和長安的未央宮自然是無法比擬的,光是規模上就小了一大半,其他裝潢更是差了好幾個檔次。

但回到此處,劉協卻覺得格外舒適,有種回到了家的感覺,一切都是那么地熟悉。

“儁乂,還記不記得此處?”

在路過花園之時,劉協停下腳步,指著那涼亭對張郃笑問道。

張郃咧嘴笑道:“回稟陛下,這是臣與陛下的初逢之地,臣萬不敢忘。”

他永遠記得自己與天子相見的那一日。

那是他命運的起點。

他接受了天子拉攏,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降將變成天子心腹,最終成為了如今的大漢冠軍侯。

“這可不止是朕與你的初逢之地,亦是朕與奉孝的初逢之地。”

劉協笑道,并對一旁的郭嘉抬了抬下巴,“朕當日與你推心置腹時,這廝就躲在暗處偷聽。”

“更可氣的是這廝過了幾日后還主動過來見朕說此事,可讓朕大為驚慌。”

郭嘉摸了摸鼻子,苦笑道:“臣也不是有意偷聽的,只是恰好躲在花園里喝酒罷了。”

“要說驚慌,還是陛下更讓臣驚慌,臣當時若說錯了話,可就被陛下用袖中匕首給結果了。”

天子當時展現出來的心胸氣魄,以及那一份狠辣,是他甘愿投效的原因之一。

聽聞此言,賈詡古怪地看了他一眼,說道:“原來你袖中藏匕首這一招是跟陛下學的。”

郭嘉也同樣用這招威脅過他。

劉協哈哈一笑,搖了搖頭后繼續大步前行,走遍宮中各處,同時與眾人回憶當年時光。

一行人最終來到了正殿,劉協登上臺階,來到最高處的龍椅前,伸手輕輕從龍椅的把手上撫過。

臺下眾人看不清劉協臉上的神色,只覺得天子的背影莫名有些蕭索落寞。

“走吧。”

許久之后,劉協轉過身來,對臺下眾人道:“出城去,朕要去見一見故人。”

眾人垂首應是。

劉協讓東巡隊伍以及郭嘉等人都在城內休整,然后僅帶著少數護衛,來到了渭水之畔。

十余年過去,渭水依舊如故。

而沮授的墳墓就在河畔。

當年沮授死后,劉協下令將他厚葬于此,日日與渭水作伴。

劉協拎著一壺酒,獨自走到沮授的墳墓前,也不管地上臟不臟,直接席地而坐。

“公與,多年不見,別來無恙乎?”

劉協對沮授的墓碑淡淡笑道,隨后將手中的酒樽放下,斟了滿滿一杯酒。

“其實朕一直覺得挺對不起你的,因為直到你死了,朕都在騙你,沒有跟你說過實話。”

“現在朕可以告訴你,你其實一直是對的,朕的確是假的天子。”

“不過呢,如今真假與否也沒意義了,朕做到了真正的天子都沒有做到的事情,造就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你若泉下有知,應當也會欣慰吧。”

劉協自言自語道,將酒樽中的酒倒在地上,接著又為自己斟滿一樽。

“是你當初將朕帶入鄴城,是你讓朕擁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是你的一念之差讓大漢有了未來。”

“你雖是無心之舉,但朕依然念你的情誼,朕敬你一杯。”

劉協舉起酒樽一飲而盡,隨后吐出一口濁氣,靠在墓碑旁看向渭水河面。

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灑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如同碎金,分外美麗。

劉協看著這一幕,怔怔出神。

墓碑無言,人亦無言。

另外一邊,袁熙來到了南郊。

當年袁氏一族被族誅,舉族上下八百余人盡數被斬首,尸身全部都合葬于此。

后來袁紹身死,袁熙也同樣將他的尸體葬入了這里,包括他母親劉夫人的尸身也是一樣。

是的,他母親已經在數年前去世了。

袁熙此番并非一個人前來,他是帶著九歲的兒子一起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祭奠。

袁熙先上前去跪拜磕頭,隨后拍了拍兒子袁忠的后腦勺,對他說道:“忠兒,來給你爺爺奶奶還有族人們磕頭。”

袁忠點了點小腦袋,接著上前一絲不茍地對墓碑叩首祭拜。

袁熙看著兒子認真叩首的模樣,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對他笑道:“好了忠兒,你先去旁邊玩,父親要單獨跟你爺爺奶奶說些話。”

“是,父親。”

袁忠十分乖巧懂事,起身拍了拍自己膝蓋上的泥土,便走到不遠處侍立等候。

只留下袁熙獨自一人跪在墓碑前。

袁熙從兒子身上收回目光,對面前的墓碑說道:“父親,母親,諸位族人,我帶忠兒來看你們了。”

“你們不用擔心,我袁氏如今沒有沒落,我已將袁氏殘存的族人都聚集到了長安城,并且好生安頓。”

“他們現在生活得很好。”

袁熙絮絮叨叨地開始講起關于袁氏的一切。

袁氏還有多少族人,自己如何安頓他們,袁氏這些年又增添了多少人口,都事無巨細一一道出。

袁氏當初雖然被族滅,但還是有些族人散落在天下各地的,袁熙這些年一直致力于將他們都聚攏在一塊。

因為只有這樣袁氏才能有機會重新發展壯大。

如今的袁氏一族人口已經增長到了一百多人,就連袁熙自己都有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而袁忠正是他的長子。

說了許多之后,袁熙沉默了片刻,望向墓碑上他父親袁紹的名字,紅著眼眶說道:“父親,我現在已經不恨您了。”

“當了父親之后,我才知道您當年有多么不易。”

“對不起,父親……真的對不起。”

袁熙對著墓碑深深叩首,聲音哽咽,淚如雨下。

當年的他被嫉妒蒙蔽了雙眼,受到賈詡挑撥,與三弟袁尚爭奪嗣位,最終導致了袁氏一族的慘劇。

一切的根源實則在他身上。

但他當時不理解,只覺得一切都是父親袁紹的錯,直到自己也當了父親、當了袁氏一族的家主后,他才明白父親原來有多么不易。

抬手擦了擦臉上的淚水,袁熙繼續說道:“但是父親……我不后悔我所做的一切。”

“陛下英明神武,您不會是陛下的對手的,您從一開始就錯了。”

這么多年侍奉天子左右,袁熙深深清楚天子的可怕,即便他當初沒有發動那場兵變,天子也依然會找到機會擺脫他父親袁紹的鉗制。

所以他雖然是誤打誤撞,但卻讓袁氏免去了被徹底族滅的下場,為袁氏保留了火種,以及重新壯大的希望。

所以他并不后悔。

“父親,您知道嗎,我給我的長子起名為忠,正是為了讓他銘記對陛下、對朝廷的忠誠。”

“您犯過的錯、走過的路,我袁氏不會再走,我將會帶領袁氏走向新的輝煌。”

袁熙抬起頭來,臉上只剩下堅定。

他再度對墓碑重重叩了三個響頭,然后站起身來,牽著袁忠一同離去。

步伐無比堅定。

在他身后,袁氏一族的墓碑矗立,像是在默默注視著他遠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