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一百三十六章 庸官和貪官

類別:  | 衍生同人 | 知否:我是皇太子   作者:冰霜戀舞曲  書名:知否:我是皇太子  更新時間:2024-10-02
 
這天一早,趙興換上太子常服,前往了皇宮。

匯合了父皇,父子二人乘坐馬車,出了皇宮乘坐馬車,往瓊林苑而去。

瓊林宴并不是在皇宮內舉行,而是在瓊林苑內舉行。

瓊林苑乃是皇家別院,位于汴京城西。

太祖皇帝規定,在殿試放榜后,賜宴慶賀。

太祖皇帝第一次賜宴就是瓊林苑舉行,因此被稱為瓊林宴。

自此以后,每次科舉殿試后,都是在此處賜宴。

其實除了太祖皇帝每次殿試后的賜宴都會親自出席外,后面的皇帝只是偶爾來一次罷了,其余時候要么派儲君主持,要么派大相公主持。

然而當今官家恪守祖制,殿試后官家親自賜宴,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就是祖宗規矩,他自然不會違反。

因此從他登基后,每次瓊林宴他都會出席。

趙興沒有乘坐自己的馬車,而是隨父皇乘坐了天子車駕。

這還是趙興第一次乘坐天子車駕,倒不是說父皇不允許,而是父皇平常壓根不出宮。

不愧是天子車駕,十分寬敞,好似一座移動的宮殿一樣。

趙興記得歷史上張居正的轎子需要三十二個人抬,聽說里面是兩室一廳一廚一衛來著,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要是真的,父皇這個天子車駕好像還真比不上。

趙興打量了一陣就沒了興趣,收回目光,說道:“父皇,科舉結束,是不是要舉行制科了?”

制科又稱為大科、特科,是為了選拔非常之才而舉行的不定期非常規考試。

最早推行制科的是唐朝,為了在非常時期選拔人才的。

打個比方說,朝廷要打仗,缺乏人才,就會舉辦制科,以此為題,選拔人才。

要想變法,就以變法為題來選拔人才。

制科并不限制參考人的出身。

但是到了大宋,制科就成了官員的專屬。

眾所周知,大宋官員非常多,每次科舉考中的,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得到授官。

其余的只能封個文散官,等待機會。

很多考中進士的人,可能到死都沒真正當過官。

為了安撫這些人,于是便把不是常制的制科,變成了常制。

朝廷定期會舉辦制科,讓那些沒有得到授官的人,還有那些底層官員參加。

表現好的就能得到授官,有官的也會得到升遷的機會。

“怎么,你是想監考還是想出題?”官家笑道。

“兒臣馬上要擔任開封府尹了,哪有那個時間。兒臣是想求父皇,讓兒臣在這次制科里面選幾個人才用用。”趙興笑道。

科舉選拔出來的到底還是新人,趙興便把主意打到了制科上。

制科有不少已經做了幾年官的人,已經有一定的經驗了。

這樣的人有經驗,但是步入官場并不久,還是可以一用的。

“成,真到時候把成績好的那些文章送你看看,你看著挑選吧。”

官家對此自然不會拒絕,大宋最不缺的就是讀書人了。

每次制科根本不會選多少人,無非就是給那些沒有得到授官的人一個希望罷了。

“多謝父皇!”趙興笑道。

十年寒窗無人知,一舉成名天下知。

這句話算是對金榜題名的學子最真實的寫照。

瓊林苑的大殿內,近百新科進士,每人站在一個桌案后,面朝上首主位的方向站定,等待官家的到來。

值得一提的是,瓊林宴只有一二甲的人可以參加,三甲的就沒有這個資格了。

這些人衣著不同,年齡不一,但是精神面貌卻幾乎相同。

躊躇滿志,神采飛揚。

“陛下,太子殿下到!”

一個內侍高聲唱喝,站立的新科進士,齊齊的彎腰行禮,道:“恭迎陛下,恭迎太子殿下!”

官家和趙興走到高臺的主位前停了下來。

“免禮!”官家說道。

“謝陛下!”

眾人齊聲謝恩,直起身子,眼簾低垂。

“諸位都是層層選拔,最終金榜題名的學子,乃是大宋讀書人中的精英,更是朝廷未來的棟梁。希望爾等能夠上報朝廷,下安黎明。”官家說道。

“臣等必不負陛下所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眾人齊聲道。

趙興聽的有些乏味,這些顯然都是安排好的,不然哪里能做到如此統一。

官家可不知道趙興的想法,不然怕是要氣的給他一腳。

官家面帶微笑,微微頷首,坐了下來,道:“都入座吧!”

“是!”眾人應了一聲,坐了下來。

趙興則是在側邊的位置坐了下來。

“奏樂!”官家吩咐道。

很快,殿內鼓瑟吹笙,一隊舞姬走進大殿,在樂聲中翩翩起舞。

官家坐了大約一柱香左右,喝了幾杯酒,就先行離開了。

“諸位都坐吧,隨意一些,不用拘謹。”趙興說道。

“是!”眾人應了一聲,坐了下來。

趙興揮退舞姬,說道:“唐朝孟郊金榜題名后,留下一首登科后。今日諸位不如就以自己登科后的心情,賦詩詞一首,以酒佐詩。”

眾人聞言一喜,這是給了他們在太子面前表現的機會啊。

若是他們的詩詞,能夠引得太子殿下稱贊,對于他們接下來授官也有很大的幫助。

趙興端著酒杯抿了一口,微笑著看著底下皺眉苦思的學子。

他提出讓他們作詩詞,只是覺著無聊隨口這么一說。

并不是為了考驗他們。

還是那句話,有才不一定有德。

相比較才能,趙興更欣賞一個人的德行。

后世有個爭論題,一個是清廉的庸官,一個是能干的貪官,哪個危害更小。

于對于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大多數人都傾向于選擇能干的貪官。

理由是不怕伱貪,就怕你不干。

能干的官員哪怕貪一點,也總比尸位素餐、昏庸無能的官吏強。

例子是清朝的和珅把朝廷的米貪污了,換成糠賑災,這樣反而對百姓好,因為沒有貪官會去貪污糠,糠就能到達百姓手里。

于是,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貪官是有大智慧的。

這句話就和“貪污兩億的官員不會貪污兩百萬”一樣的可笑。

在趙興看來,一個清廉的庸官,哪怕能力不足,最起碼不會去禍害百姓。

就算因為他的庸碌,導致百姓利益會受損,卻也比貪官主動去禍害百姓要強的多。

大貪都是從小貪養起來的,養成大貪后,確實不會去禍害百姓,但是那些和他一個派系的,或者為了巴結他的人,禍害的難道不是百姓?

所以趙興并不會因為一個人詩詞做的好,就會對他們另眼相看。

學子們不知道趙興心里的想法,大多數都在苦思冥想,想要在趙興面前表現自己。

新科榜眼姚興田看了一眼距離他不遠,面色平淡的狀元潘綸。

潘綸二十七八歲的樣子,面帶微笑,察覺到姚興田的目光,微笑著沖他點了點頭。

姚興田對于壓了他一頭的潘綸十分不爽,潘綸點頭是在向他打招呼,但是他看著潘綸臉上的微笑,怎么看都像是在挑釁。

于是起身道:“殿下,臣愿意獻丑一試。”

“哦。”趙興饒有興致道:“原來是榜眼,那你就把佳作讀出來,讓孤和諸位欣賞欣賞。”

“是!”

姚興田醞釀了一下,朗聲道:“玉宇瓊樓高百尺,青云直上九天長。胸中自有凌云志,不負韶華不負光。”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