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四百九十九章 膽大包天的想法

類別:  | 衍生同人 | 知否:我是皇太子   作者:冰霜戀舞曲  書名:知否:我是皇太子  更新時間:2025-02-15
 
西京城

耶律乙辛在一眾將領的陪同下,巡視城頭上的防務。

看著十數里外,隱隱可見的大宋軍營,耶律乙辛詢問道:“士氣恢復的如何了?”

“回陛下!”

一個武將出列道:“士氣已經恢復過來了,只是若不能查明大宋所用的究竟是何物,士卒心里還是有些懼怕!”

耶律乙辛之所以一直防守,更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士氣的問題。

大宋利用火藥炸開城墻,遼國這邊根本不知道大宋用的什么手段,更別說那些普通士卒了。

當各個城池的守軍退到西京,各種謠言在軍中傳開。

有的說大宋會仙法,甚至還有謠言說是耶律乙辛謀反,惹得長生天降下懲罰,幫助大宋炸開了城墻。

總之各種謠言都有,而且越傳越玄乎。

耶律乙辛在得知后,就命人嚴查謠言,禁止士卒議論。

在殺了不少傳播謠言的士卒后,謠言的傳播是控制住了。

可是因為謠言的原因,加上遼國丟失了那么多城池,軍中士氣十分低靡。

這段時間每天早晚,他都會親自上城頭上巡視一圈,為的就是安撫士氣。

耶律乙辛點了點頭,看向了耶律齊,問道:“宋軍大營這些日子防范如何?”

“回父皇!”

耶律齊躬身道:“宋軍大營防范還是十分嚴密!”

“大宋這個英國公還真是難纏啊,看樣子計劃又失敗了。”耶律乙辛嘆氣道。

宋軍沒費多少功夫,連下數十城,軍中士卒多有驕傲之氣,他豈能察覺不到。

那時候他就有偷襲宋軍大營之意。

只是派人監視后發現,宋軍雖然是驕兵,可英國公卻很清醒,每天晚上都會巡視幾遍大營,大營防備還算森嚴。

若是遼軍士氣沒有受到打擊,他還可以賭一把,出兵劫營。

宋軍防范還算森嚴,劫營成功的把握不大。

一旦失敗,反而會讓遼軍本就不高的士氣,再次受到打擊。

因此他才遲遲沒有劫營。

“不過計劃也沒完全失敗,大宋這幾日攻城強度降低了很多,看樣子已經知道朕在朔州城有一支援兵的事了。”耶律乙辛冷笑道。

趙興猜測的不錯,李戈所說的消息,確實是他故意透露的。

不過李戈,或者說涅魯古并不知道罷了。

涅魯古屬于半軟禁狀態,這種消息,只要不想讓他知道,他怎么可能知道。

耶律乙辛就是看到劫營機會不大,故意讓人把他在朔州城藏了一支兵馬的事,透露給了涅魯古。

連李戈前往大宋的消息,他都知道。

“父皇,這么拖下去雖然對我遼國有利,可大宋有水泥那等奇物,若是加高城池,即便拖到冬天大宋退兵,想要反攻也不容易。”耶律齊擔憂道。

“哼!”

耶律乙辛冷哼道:“李諒祚被西夏稱為中興之主,實則就是一個鼠目寸光之輩!”

他雖然惱怒大宋此時出兵,但是最恨的還是李諒祚。

李諒祚主動聯絡遼國,說西夏會假裝和大宋聯合出兵,在宋遼開戰的時候,他會從西北反戈一擊。

耶律乙辛安排援兵在朔州城,就是為了不打草驚蛇,等待西夏那邊有動作后,大宋撤走一部分兵馬后,和大宋決戰。

誰成想西夏卻去打河湟,根本沒有偷襲大宋的意思。

難道西夏不知道,只要讓大宋元氣大傷,大宋就沒有辦法干預西夏吞并河湟么?

“陛下,我遼國不懼大宋,即便西夏不出兵,憑我遼國士卒之勇猛,也可和大宋一戰!”一個將領說道。

“沒錯,如今城外也不過四十萬宋軍,加上朔州城的兵馬,我遼國也有三十萬大軍,完全可以和大宋決戰!”有將領附和道。

接著又有不少將領出聲支持和大宋決戰。

遼軍士卒畏懼大宋所用的神秘之物,可遼軍將領卻比士卒有見識多了。

雖然他們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那么大的威力,肯定是敵我不分的。

只要兩軍攪和到了一起,大宋就用不出來了。

大宋連下數十城,士卒驕傲。

可遼國武將在面對大宋時,可是天然帶著驕傲,根本不把大宋放在眼里。

三十萬遼軍,對付四十萬宋軍,即便人數少于大宋,可在遼國將領眼里,一樣優勢在我。

“出兵的事回頭再議。”耶律乙辛淡淡道。

他心里也沒把大宋那四十萬兵馬放在眼里。

可他卻不想和大宋決戰。

他登基時間尚短,不管是耶律重元的那些兵馬,還是原本聽命于蕭太后的兵馬,他都未能完全掌控。

這些兵馬他現在是不敢用的。

不僅不能用,還得留下一部分兵馬監視。

他真正能夠動用的兵馬就這三十萬而已。

即便和大宋決戰能勝,己方損失一旦大了,他可就不足以鎮壓內部不和之聲了。

不過這些他不能說出來,也不能直接否決將領請戰,打擊將領的士氣。

“好了,天色不早了,朕命人備了酒宴,諸位愛卿隨朕喝幾杯。如今是戰時,大家過過酒癮即可,切不可貪杯!若是讓朕知道,誰私下飲酒,別怪朕不客氣!”耶律乙辛目光在眾人身上巡視了一遍,淡淡道。

北方苦寒,導致遼國將領都很愛飲酒。

什么軍中不能飲酒的命令,很多人并不是完全執行,私底下沒少偷喝。

耶律乙辛也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命人嚴加巡查之余,偶爾會設宴款待將領,讓他們稍微喝一點。

不至于讓這些將領忍耐不住,想辦法弄酒。

“謝陛下!”武將們聽到能喝酒,紛紛笑著謝恩。

酒宴結束,耶律乙辛將將領們打發走后,看向兒子道:“明日你親自去一趟西夏,讓其停止對河湟用兵,從西北攻打大宋!”

“父皇,兒臣聽說西夏已經打入河湟腹地了,此時讓西夏退兵,西夏怕是不會答應。”耶律齊說道。

“不答應也得答應,你告訴李諒祚,若是西夏不按照約定來,那遼國就派兵幫助河湟了!”耶律乙辛淡淡道。

“如此會不會激怒西夏?”耶律齊擔憂道。

“激怒就激怒,莫不是朕還怕西夏不成?”

耶律乙辛冷笑道:“李諒祚倒是好算計,朕和大宋交戰,他乘機拿下河湟。屆時完全可以看情況決定對大宋還是對遼國出兵。”

“以現在的情況,河湟那邊未必撐得到入冬。一旦讓西夏占據河湟,西夏見遼國落入下風,說不定就會對遼國動兵,而不是對大宋動兵了。”

“西夏難道就不怕大宋坐大么?”耶律齊不解道。

“哼!”

耶律乙辛冷笑道:“論人口論賦稅,遼國西夏加一塊都比不過大宋。可是大宋打不過遼國,就連西夏都打不過,你覺得西夏會怕?”

“漢人有句話叫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西夏和大宋一起對遼國出兵,占得好處后,還可以反過來聯絡遼國對大宋出兵。你覺得那時候我們有拒絕的可能么?”

“嘶”

耶律齊聞言倒吸了一口冷氣。

若是西夏吞并河湟后,再對遼國動兵。

哪怕西夏占據了一些遼國城池,遼國也只能答應和西夏合作。

因為遼國抵擋不住大宋和遼國的共同進攻,不想滅國就只能答應。

“兒臣明白了,明日一早兒臣就動身!”耶律齊應道。

“嗯。”

耶律乙辛點了點頭,繼續叮囑了一番。

“仲懷,你在看什么呢?”

王韶走上城墻,來到顧廷燁身后,見他一直望著北方,有些疑惑道。

“就是想著陛下御駕親征,我卻不能為陛下沖鋒陷陣,在這過著安穩的日子。”

顧廷燁搖了搖頭,問道:“可是董氈又派人來,請我們出兵支援了?”

西夏攻打河湟,并沒有攻打顧廷燁駐守的城池。

當西夏打入河湟腹地的時候,董氈多次派人請求顧廷燁出兵。

雖然顧廷燁只有三萬兵馬,可按照之前大宋提的條件,他需要提供戰馬給顧廷燁,把這三萬兵馬訓練成騎兵。

在顧廷燁的訓練下,這三萬兵馬已經是一支精銳騎兵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稱不上真正的精銳。

河湟腹地都是平原,有著三萬騎兵幫助,能夠極大的緩解董氈的壓力。

可是董氈之前沒有經過大宋同意,就接收了蕭太后等人。

還遮掩身份,把蕭太后等人送入大宋,又不愿意交出遼國小皇帝,包藏禍心。

加上此時大宋正在和遼國開戰,此時他又怎么會去招惹西夏。

“不是!”

王韶搖了搖頭道:“西夏前日突然停止了攻城,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再次發動進攻。大營四周防范森嚴,很可能出現了什么變故。只是消息太少,還分辨不要出來。”

“突然停止攻城?”

顧廷燁驚訝道:“該不會西夏見陛下那邊連下數十城,想要停止進攻河湟,偷襲大宋邊境吧?”

“我也有這種懷疑,可是西夏前日就停止進攻了。若是真要偷襲大宋,也該有所動作才是。否則拖的久了,反而引人懷疑。可西夏大營那邊沒有任何異動,卻也沒有攻城,實在令人費解!”王韶皺眉道。

顧廷燁沉吟了一會,也猜不透到底出現了什么變故,搖頭道:“先不說這個,你來的正好,陛下那邊已經有回信了,讓我們隨機應變。”

西夏對河湟動兵后,他們就上書請示了趙興。

詢問若是河湟不敵西夏之時,該出兵相助還是退回大宋。

趙興對于顧廷燁和王韶還是很放心的,回復他們隨機應變。

幫河湟也可,退回大宋也可,讓他們根據局勢自己把握。

“如此甚好,要是情況不對,我們也可帶兵返回大宋,董氈此時應該不敢和大宋撕破臉皮。有這三萬兵馬,即便西夏來犯,也能抵擋一些時日,等待援兵了。”王韶笑道。

顧廷燁搖了搖頭道:“子純,你覺得大宋如今還能調動援兵么?兵馬是有,可糧草呢?如今北方可是云集了近六十萬兵馬,若是西北再開戰,朝廷哪來那么多的糧草?”

“仲懷,你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王韶和顧廷燁合作這么久,對于顧廷燁的性子已經有了些了解。

顧廷燁和他說這些,應該不是討論糧草的問題,而是有別的什么打算。

“子純,不管西夏占據河湟,還是對大宋動兵,都會影響陛下北伐。”

顧廷燁說道:“我不出兵幫助董氈,除了此人野心太大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手上的兵馬太少了,這點兵馬影響不大,最多只能暫緩西夏的攻勢罷了。”

“這些天我一直再琢磨,該如何解決西夏這個不穩定因素。思來想去,我想到了一個辦法,你幫我合計合計。”

“什么辦法?”王韶好奇道。

“你隨我來!”

顧廷燁帶著王韶來到城樓內,里面有個巨大的沙盤。

兩人來到沙盤前,顧廷燁指著沙盤道:“這是根據探子搜集到的西夏情報,制定的沙盤。”

“這里是我們現在所在的城池,這里是西夏國都。”

顧廷燁指著沙盤上兩個位置,說道:“我們這里到西夏國都,只有六百多里,沿途并沒有大的關隘。”

“你瘋了!”

王韶已經聽出了顧廷燁的意思,驚呼道:“那可是西夏國都,哪怕西夏攻打河湟,西夏國都的守軍也不少。僅憑三萬騎兵,如何能夠攻破?”

“更何況相距六百多里,即便全是騎兵,也得數日才能抵達。這一路上可都是西夏城池,城外還有大量村莊,根本瞞不住!”

“子純,你先別急,聽我說!”

顧廷燁說道:“我自然不會拿將士們的性命開玩笑。西夏總兵力在五十多萬,算上地方的一些兵馬,也就六十萬的樣子。”

“而西夏這次出動四十萬大軍,也就是說西夏總共只有二十萬兵馬了。”

“可西夏還在面對大宋的邊境布置了不少兵馬,拋開這些,西夏國內最多只有十幾萬兵馬。這十幾萬兵馬分散到各個城池,國都能有多少兵馬?”

“以我估計,最多不超過五萬,只要隱匿行蹤,突然發動突襲,攻入城內,哪怕不能抓到西夏皇室和官員,也能逼迫西夏退兵。”

“一旦西夏退兵,河湟就安全了,西夏想要再次出兵也需要時間,而且西夏也不敢再動用這么多兵馬了。如此一來,西北防線的壓力就小多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