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第八十一章 誠心受教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三國: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作者:一時疏忽  書名:三國: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更新時間:2024-07-03
 
這五萬兵馬之中,有其中有兩萬是不能動彈的,一個是在虎牢關的一萬,一個就是如今在函谷關的一萬了。

剩下的三萬則開始逐漸收攏司隸的控制權。

以往雖然說洛陽歸于朝廷,但其實因為人數少,加上將士不多,因此朝廷其實只能控制住河南尹與弘農郡,河內郡河東郡這兩郡乃是在黃河北面,因此掌控力極弱。

平陽郡那就更不用多說了,幾乎是屬于誰來都能搶他一下。

便是弘農郡還是這一次與董旻作戰的時候,才被朝廷實質掌控。

如今朝廷雖然名義上富有天下,但其實真正聽朝廷的也不過就河南尹與弘農郡這兩郡之地罷了。

其他的地方不是被各路諸侯占領,就是被搶掠的荒無人煙,即便是朝廷派兵駐守,也沒有什么用的地方。

李余看著手中的竹簡,不由得嘆了口氣,將董旻除掉之后,朝廷如今的局面雖然緩解了一些,但其實卻更加危險了。

如今與朝廷隔河相望的河內郡與河東郡羌胡肆虐,這些人從來都是能搶誰就搶誰,如果別人沒有辦法搶了,就算是親爹也不是下不去手。

大不了蒙著臉!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長安和洛陽幾乎被這些人逛了個遍,蔡文姬怎么跑到草原上去的?

不就是被這些羌胡人打到長安,然后搶走的嗎?

所謂的羌胡人其實并不是羌族,而是羌族與胡族的統稱,所謂的胡族之中就有曾經依附于大漢的南匈奴。

而在去年的時候,搶掠最兇的就是南匈奴人。

看著這些傳來的情報,李余不由得嘆了口氣。

如今長安的百姓大部分都跑到了洛陽來,洛陽境內的百姓已經來到了四十萬人了。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這么亂下去的話,洛陽需要接納的百姓只會越來越多。

而人數越來越多,在這些羌胡人的眼里,就越來越肥,指不定哪一天就會來咬你一口。

但如果不接納這些的百姓的話,李余也于心不忍,百姓本就不易,如今兵兇戰危之下,更是十不存一。

好不容易跑到洛陽來了,還將他們生存的希望掐斷,李余實在是不忍心。

畢竟李余也不過只是一個普通人罷了,憐憫之心又怎么可能會沒有?

但如今也沒有什么辦法,只能先接納百姓,之后在想辦法。

實在不行大不了讓他們投奔曹操吧,曹操這人雖然喜歡別人的老婆、屠城、多疑、好殺人,但他還算是個可以投奔的人選,

李余抬頭看向眼神之中滿是崇拜的徐庶,將手中的竹簡遞給了徐庶。

“將百姓都放進來吧,到時候再想想辦法就是了。”

徐庶將竹簡接過之后點了點頭,然后便出門去安排事項去了。

李余也已經將事情都處理完了,畢竟大部分事情都給賈詡和陳宮還有徐庶去做了,自己只用制定大方向就可以了。

而熟知歷史的李余對大方向自然是手拿把掐的。

從房間之中走出,一路上的人皆都目露崇敬之色,對李余行禮。

李余也沒有辦法,這些百姓本來就對他極為崇拜,如今這一戰后,在新技能的加持之下,這些人更是過分。

恭喜宿主再次從危機之中生存下來,因宿主以九年義務啟蒙天下百姓,百姓皆感念先生恩德,現獲得技能——天下之師

天下之師——當看宿主所著之書時,皆會誠心研習。

這個技能起初李余還以為沒有什么,畢竟自己根本不怎么教育人。

在李余的眼中,自己跟這些大漢的頂尖智者相比,差了一大截,根本輪不到自己來教育這些大漢人杰。

如果不是李余從現代而來,再加上系統給的這些技能搗亂,自己根本早就已經回去了。

而自己所寫的書,也就是九年義務罷了,這東西研習一下也不是什么錯事。

因此李余根本沒有將這個技能放在心上,然而事情卻出現了讓李余瞠目結舌的變化。

在從陜津返回洛陽之后,張遼對自己很是崇拜,因此來詢問李余到底是怎么用兵的。

李余哪里會用什么兵,只是隨口說了一句。

“我之兵法,隨機應變。”

然后張遼和郭汜在對了帳后,將李余的所謂計策一個一個的拿了出來認真學習。

張遼將李余的計策編撰成書,然后寫上了具體案例,然后晝夜研讀,甚至將其命名為少府兵法。

張遼將所謂的少府兵法拿在手中,即便是吃飯的時候都不放下,只想要鉆研李余的所謂兵法。

一天天就跟入魔了一樣手不離書,張遼如今也算是位高權重,他的變化自然也被人注意到了。

當張遼說他學的是李余的兵法之后,頓時整個洛陽的將領都沸騰了。

早在擊破董旻的時候,洛陽就將李余傳的神乎其神,甚至不僅是洛陽,天下誰不知道李少府一人計敗十萬兵的壯舉?

別人一看你張遼憑什么有先生的兵法?

然后張遼拗不過別人,在征得李余的同意之后,便任由別人抄了幾卷。

畢竟李余根本不覺得這幾卷書能有什么問題。

然而無論是李余還是張遼都沒有想到,就是這幾卷書竟然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

如今洛陽的將領幾乎人手一卷,隨著時間的推移,少府兵法甚至傳到了洛陽之外。

那些諸侯與謀士幾乎是人手一本,鉆研李余的兵法。

這可把李余嚇壞了,誰會想到這也算是教育呢?

學習這玩意對于李余來說是沒有什么,畢竟這年頭不是都喜歡看什么先賢哲言什么的。

然而李余跟那些先賢不一樣啊,人家是真的先賢,自己不過是一個冒牌的。

這些大漢的將領如果真學習自己的書,學成了智障了怎么辦?

這書和九年義務不同,九年義務是耗盡心力編纂出來的書,是不會有什么問題的,但這玩意完全就是李余信口胡說的。

這要是出現了問題,那可就是大問題了。

李余不敢想象。

以后兩軍交的時候,無論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都沒有人。

一個城里面站著主帥,一個營寨里面站著主帥,就等著別人來攻城或者襲營的場景。

想到這樣的場景,李余就下定決心。

不行!

一定要制止張遼帶起來的這股刻苦鉆研的不良風氣!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