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第50章 急轉直下的印度局勢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作者:聽風煮雨夜  書名: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更新時間:2025-02-10
 
桑賈伊聞言,忍不住蹙眉道。

“那怎么可以?”

“如果我們不管殿后的事情,直接撤離,那大軍豈不是要慘?”

副將聞言,滿臉不忿的繼續開口說道。

“將軍您管那么多干嘛?”

“那些人安排我們殿后的時候,可沒有想過我們一但落入英軍包圍會怎么樣!”

“他們都不在乎我們,我們何必時時刻刻為他們著想?”

桑賈伊聞言,張了張嘴,臉上滿是難色。

但最終他還是咬牙做出了決定。

“好吧,傳令下去,命我軍各部做好撤離的準備……”

副將聞言,當即滿臉喜色的應下,然后轉身便去安排起了撤退事宜。

夜深了,星月高懸。

一陣陣夜風吹來,使得空氣中隱隱有些涼意。

巴哈杜爾沙二世趁著夜色,在幾名護衛的簇擁下,從帳篷中走出。

夜風一吹,他忍不住緊了緊身上的披風。

雖然德里地處亞熱帶,但冬天入夜之后,還是有那么幾分涼意的。

大帳內外,一片漆黑。

幾名親衛簇擁著巴哈杜爾沙,往大營中唐軍教官團所駐扎的方向行去。

在和向雨全等人匯合之后,一行人摸黑向著印軍大營外撤去。

雖然在議事中,大家已經商定了明天早上撤離的方略。

甚至還安排了部隊準備殿后,準備各部有序撤退。

但是,這種事情只能說誰信誰傻逼。

為了防止被人丟棄在戰場上,巴哈杜爾沙二世果斷決定要先走一步。

并且,還要讓唐軍護送他!

嗯,比起軍營中的印軍來,巴哈杜爾沙二世對唐軍明顯更加信任。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唐軍的戰斗力更強,更為精銳。

一但撤離路上遇到危險,唐軍比印軍更有把握護著巴哈杜爾沙二世突圍。

二則是因為唐軍更可靠!

如今的印度起義軍別看規模浩大,但卻是人心不齊。

其中,甚至有不少人和英國方面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

巴哈杜爾沙二世對這些人并不信任。

生怕自己讓這些人護送撤離的話,會被他們出賣給英國人,當成是向英國投降的投名狀。

而唐軍就不用擔心這一點了!

印軍中的這些唐軍教官團,都是從大唐本土派來的,他們所執行的命令是大唐皇帝的命令。

只要大唐皇帝要保他,那這些唐軍士兵就絕對不會把他出賣給英國。

甚至是會為了他的安全而奮戰到底!

所以,巴哈杜爾沙二世才會在撤離時,要求唐軍的護送。

而非調印軍來護送!

馬蹄聲踏踏,一群人順利離開了印軍大營。

與此同時,桑賈伊那邊也是有了動作。

桑賈伊點齊兵馬,帶兵趁夜準備撤離大營。

只是,他這邊才剛有動作,便被巡營的哨兵給發現了。

“站住!”

“你們是什么人?”

“大半夜的你們要做什么?!”

哨兵們上前來攔住去路,然后開口詢問。

其實,巴哈杜爾沙二世從大營離開時,也曾遇到了哨兵巡邏。

不過,巴哈杜爾沙二世并沒有出面,而是由向雨全出面給應付過去了。

向雨全直接以大唐特使的身份對哨兵說,他奉大汗的命令,調兵出營有秘密任務,那些哨兵別說不敢攔了,甚至連多問幾句都不敢。

嗯,手續當然是齊全的。

巴哈杜爾沙二世也確實是給了向雨全一封手令。

打死這些哨兵也想象不到,巴哈杜爾沙二世這個大汗給唐軍的秘密任務是讓唐軍護送他跑路。

還有就是,其實就算是哨兵想攔也沒用。

印度的軍法可管不住唐軍!

嗯,巴哈杜爾沙二世讓唐軍護送自己離開大營,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在其中。

可是,桑賈伊這邊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面對哨兵的詢問,他們并無法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于是,桑賈伊直接選擇了開槍。

在擊斃幾名哨兵之后,他帶兵直接沖卡。

槍聲響起的瞬間,整個印軍大營便陷入了混亂之中。

巴哈杜爾沙二世一行人剛離開德里城外的印軍大營。

才走出去沒多遠,巴哈杜爾沙二世便聽到后方大營中傳出一陣槍聲,以及喧嘩。

他下意識回頭望去,只見此時的印軍大營方向已經亂做一團。

好些個營盤內,都開始燃起了熊熊火光。

影影綽綽間,隨處可見亂兵在印軍大營內四處亂跑,狂奔。

騷亂,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蔓延。

看著身后的騷亂,巴哈杜爾沙二世不由得呆愣在了原地,心中滿是慶幸。

慶幸自己逃的及時,否則的話,此時的自己只怕也已經陷在了大營之中,逃脫不得了。

一旁的向雨全見此,拽了拽巴哈杜爾沙二世的馬韁,開口說道。

“大汗,我軍大營已亂,英軍只怕不會坐視不理,估計很快就要有動作。”

“我們快撤吧!”

巴哈杜爾沙二世聞言回過神來,當即用力點頭道。

“好!好!好!”

“快撤!快撤!”

“我們快撤,千萬別被英國人給追上!”

說話間,他用力一揮舞馬鞭,催促胯下的戰馬加速。

一群人在黑夜中縱馬飛奔,向著東方坎普爾的防線逃去。

馬蹄聲陣陣作響,打破了夜的寂靜。

印軍大營中!

夏爾瑪被深夜營中爆發的騷亂所驚醒。

他披衣起身,走出營帳,開口詢問一旁的衛兵道。

“這……這是出什么事了?”

衛兵聞言,只是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

夏爾瑪臉色陰沉的站在原地,臉上滿是沉著。

片刻之后,他當即說道。

“去將我軍各部召集起來,做好應對一切突發事件的準備。”

衛兵聞言,點頭表示明白,然后轉身離去。

夏爾瑪則是繼續站在原地,眺望大營中騷亂產生的方向,心中滿是凝重。

就在這時候,一名傳令兵飛奔而來,至夏爾瑪面前,然后下拜。

“報,啟稟將軍!”

“出大事了!”

“桑賈伊趁夜帶兵沖卡離營,已經往東邊逃去了……”

夏爾瑪聞言,頓時反應了過來。

不好,桑賈伊這是不愿給大軍殿后,要搶跑!

“快,傳令全軍,撤退,立即撤退!”

夏爾瑪知道,桑賈伊這一搶跑,估計整個印軍都得炸。

如此一來,可就是誰跑的慢誰殿后了!

他夏爾瑪可不能做這個殿后的人。

很快,隨著夏爾瑪的軍令下達,其部兵馬也開始準備撤退。

在撤離之前,夏爾瑪帶人前往了巴哈杜爾沙二世的軍帳,準備要帶上巴哈杜爾沙二世一起跑。

但當他抵達巴哈杜爾沙二世的軍帳之后,這才發現,巴哈杜爾沙二世的軍帳已是人去樓空。

巴哈杜爾沙二世,早就不知道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夏爾瑪忍不住暗罵。

“大汗逃的可真快……”

只是,罵歸罵,可巴哈杜爾沙二世既然已經逃了,他也沒辦法,只得收拾心情,帶人麻溜撤退。

隨著印軍爭相撤退,德里城外的印軍大營頓時陷入了徹底的混亂之中。

再沒有人維持秩序!

夜深了。

英國駐印度總督坎寧正在熟睡。

睡前他喝了一杯白蘭地,如今睡的正香。

忽然,門外響起一陣敲門聲。

咚咚!咚咚咚!

坎寧被從睡夢中驚醒,起床氣相當明顯。

臉上是肉眼可見的不愉,但他并沒有直接發作出來,而是沉著臉詢問道。

“是誰?誰在外邊喧嘩?”

坎寧的話音剛落,便聽到外邊響起一聲回應。

“總督閣下,是我!”

說話的正是柯夫曼中將。

柯夫曼的話音落下,坎寧揉了揉眉心,然后說道。

“進來吧!”

坎寧話音落下,旋即柯夫曼推門而入。

坎寧忍不住詢問道。

“說罷,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為何慌慌張張的半夜前來打擾我!”

柯夫曼聞言,深吸一口氣,表情中滿是振奮的說道。

“總督閣下,好消息!”

“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城外的叛軍大營亂了!”

“各路叛軍正在爭相逃跑,我認為,這便是我軍發兵出城,一舉殲滅來犯叛軍的最佳時機。”

聽罷柯夫曼的匯報,坎寧先是一愣神,旋即拍著桌子說道。

“快!快!快!”

“快去傳我軍令,命我軍各部立即出城,對叛軍展開追擊!”

“哈哈哈,上帝保佑,讓印軍自亂了陣腳。”

“平定印度叛亂,就在今日了!”

柯夫曼聞言,當即用力點頭。

“總督大人放心,我明白!”

語罷,他便轉身離去,安排軍隊出城,對城外自己崩潰了的印軍展開追擊。

唐軍在攻占達卡之后,并沒有繼續冒然發動攻勢,而是開始著重營造達卡城的防御工事。

唐軍在達卡城外,修建了五道防線。

每道防線都是以幾座地堡工事為核心進行構建的。

地堡與地堡之間,有戰壕可做連通。

而在地堡和戰壕前方的空地上,則還埋設有鐵絲網,用于配合陣地上的機槍,進行阻敵。

方海洋和張國梁邁步走在達卡城外的陣地上視察工作,兩人邁步走進一座地堡,負責營建工事的施工人員向他們開口介紹道。

“司令官,師座,達卡防線上的地堡都是統一規格的。”

“整座地堡一共分為上下三層,地面建筑只有半層,不到一米高,剩下的全部都是地下建筑。”

“第一層為火力點,用于布置機槍和火炮。”

“每個地堡中,都可布置3挺機槍,以及兩門小口徑直射火炮。”

“第二層為生活區,這里有桌椅,床鋪,餐桌等生活設施,可以讓士兵們在其中休息,恢復體力。”

“第三層為彈藥庫,用于儲存各種口徑的子彈炮彈,手榴彈等。”

“地堡最頂層,墻壁和屋頂的平均厚度達到了2米,關鍵部位的墻壁,甚至有3.5米厚。”

“再加上用于卸力的沙袋,我們的地堡工事完全可以承受270毫米口徑的艦炮直射轟擊,而不會坍塌。”

“擁有著相當不錯的防御能力!”

“我們的防線以地堡為核心,以戰壕進行勾連,每座地堡,每座防線都可互為犄角,互相增援……”

“理論上來講,只要我們在這里儲備上足夠的槍炮彈藥,敵人就算是死再多的人,也絕對不可能攻破我們的防線。”

張國梁走進地堡,目光環顧四周,不住的點頭。

“不錯!不錯!”

“有此防線在,達卡的城防便當無虞!”

一旁的方海洋也是捋著胡須說道。

“很好,你們做的很不錯!”

“我軍在這里有達卡要塞為屏障,有南洋艦隊為依托,即便有朝一日,加爾各答方向的英軍傾巢來犯,達卡的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如今,英軍在加爾各答也是布置有重兵的。

雖然在后世,在印度的那些個城市中,加爾各答的份量比不上孟買和德里。

但是,在這個時代,加爾各答的份量卻是絲毫不比孟買和德里差。

因為,自從英國開始侵略印度以來,加爾各答就一直是英屬印度的首都。

重要性不言而喻!

即便當年英國在克里米亞人腦子都快打成狗腦子了,可英軍在加爾各答依舊保留了一支重兵駐防。

后續,即便印度大起義進行的如火如荼,可加爾各答這邊卻依舊穩如泰山。

而在唐軍攻克達卡之后,加爾各答方面的英軍便有些躍躍欲試的意思。

雖然如今還未來犯,但也只是他們沒做好準備而已。

一但英軍做好準備,是定然會發兵達卡的。

方海洋和張國梁兩人繼續在陣地上巡視。

只是,就在這時候,一名唐軍傳令兵慌慌張張的跑到了兩人面前來。

“啟稟司令官,師座!”

“德里方向有噩耗傳來。”

“印軍糾集大軍主力反撲德里,但卻在德里城下被英軍打的大敗。”

“三十萬印度起義軍一戰折損殆盡,印軍將領夏爾瑪,桑賈伊等人均被英軍所俘獲,巴哈杜爾沙二世僥幸得脫……”

“如今的印度起義軍,僅剩少量殘兵退守至坎普爾!”

方海洋聞言,整個人都不由自主的愣在原地,忍不住蹙眉詢問道。

“什么?!”

張國梁也是表情凝重的詢問道。

“然后呢?”

傳令兵聞言,深吸一口氣,臉色凝重的說道。

“隨后,英軍便向著坎普爾和勒克瑙方向發動攻勢。”

“如今,坎普爾和勒克瑙均已經易手。”

“我們所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巴哈杜爾沙二世正帶著少量殘兵,向達卡方向撤來!”

此言一出,方海洋和張國梁兩人的臉色均是忍不住垮了下來。

“瑪德,麻煩了!”

方海洋忍不住咬牙道。

一旁的張國梁也是臉色難看。

“這些印度人還真是不成器,我大唐支援了他們那么多先進軍火,他們竟這么輕易的戰敗,把軍火全送給了英國人,還真是,還真是……”

張國梁心中憋悶,甚至有些不知道該怎么說才好。

“司令,你以為我們接下來該怎么辦?”

張國梁開口詢問道。

方海洋臉上的表情一抽,然后說道。

“嗯……”

“先將事情上報,請朝廷方面決斷。”

“然后,派兵去接應一下正在向達卡撤來的巴哈杜爾沙二世,除此之外,也要做好在達卡御敵的準備……”

現在方海洋是真的有點麻。

瑪德,印度人,是真踏馬坑啊!

張國梁聞言,也只能點頭表示明白。

京城!

馬蹄聲響起,一輛馬車沿著官道前進,來到了京師城外。

然后從城門處行駛進了京城。

馬車一路穿過京城繁華的街道,李鴻章掀開車簾,觀察外邊的街景。

眼前的場景和他印象中的那個京城完全不同。

以往低矮破舊的平房窩棚,變成了一棟棟六七層的小高樓。

街道上成群結隊的乞丐全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穿著體面的商賈旅人。

坑洼不平的石板路,黃土路,都變成了平坦筆直的柏油馬路。

街道上變得一塵不染,幾乎不見任何的垃圾雜物。

他的心中滿是驚嘆。

這才幾年功夫,京城的改變可真大!

大唐和滿清,果然不是一回事。

馬車一路行到圓明園外,這才停了下來。

車門打開,穿著一身官服的李鴻章從車廂內走出,邁步來到圓明園正門外。

在經過檢查之后,李鴻章被放行,得以進入圓明園。

沿著園內的通幽小道前行,走了有半刻鐘,李鴻章終于抵達了九州清晏。

王忠上前來招呼道。

“李大人請這邊來。”

“陛下已經在殿內等著您了。”

李鴻章聞言,開口說道。

“有勞王總管帶路!”

說話間,兩人一同走進了九州清晏,來到了李奕面前。

李奕端坐在一張書桌后,眼見李鴻章被帶進來,笑呵呵的說道。

“漸甫來了?”

“算算日子,你我也有幾年未見了吧?”

李鴻章在李奕面前下拜,行禮,然后說道。

“回陛下的話,自昭武四年在山東一別,微臣確實已經有三年余未曾見過陛下了。”

李奕笑呵呵的說道。

“卿家這段時間在山東那邊做的不錯,朕準備要給卿家加加擔子。”

“不知卿家意下如何?”

自從黃河決口之后,李鴻章便被李奕安排在了山東,一路從曹州知府提拔成了山東巡撫。

主要負責山東方面的賑災,以及災后重建工作。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