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陽光透過厚重的窗簾,在一堆的數學書上畫下一道光斑。
詹姆斯·梅納德正坐在沙發前,戴著眼鏡,仔細閱讀著手中的論文。
旁邊的小桌上,咖啡還依稀冒著一點點熱氣。
他的對面,拉里·古斯則正在辦公室里支起的一塊小白板上,手中拿著一只馬克筆,正皺眉做著一些簡單的推導。
毫無疑問,詹姆斯·梅納德此時手里正捧著的文章就是喬喻的《黎曼猜想在廣義模態公理體系下的幾何化映射》。
其實從他們接受審稿人的身份已經有兩天了。兩人也都已經對喬喻的大概思路有了一定了解。
但正如約翰·亨利所懷疑的那樣,兩位教授對于喬喻的廣義模態公理體系的了解其實并不是那么的深入。
所以在閱讀論文的時候需要的時間會稍微更長一些。好在想要理解其中的關鍵定理證明,所需要閱讀的前置文獻并不多。
畢竟廣義模態公理還是個很新的方向,喬喻主要引用的也就是他之前寫的關于模態公理體系的第一篇論文。
“哎……黎曼假設本質上是一個關于復平面上的分布問題,之前我們一直認為他的模態空間沒有足夠的維度來捕捉復數域的對稱性,現在看來我們錯了!”
在白板上演算了一通之后,拉里·古斯嘆了口氣后,說道,也打破了辦公室里安靜的氛圍。
詹姆斯·梅納德聞言抬頭看了眼拉里·古斯推導的內容,摘下眼鏡,揉了揉眼睛,后說道:“我剛剛在思考一個問題。”
“哦?你在想什么?”拉里·古斯問道。
“我在想如果他的方法既然已經能幾何化黎曼猜想,那么這套理論是否可以推廣到更一般的狄利克雷級數?”詹姆斯·梅納德反問了句。
拉里·古斯聞言怔了怔,然后拿起他手邊的論文,翻到了最后一頁。
“他最后一段這里寫了,嗯,模態密度函數可以通過不同的參數調整來適應更廣泛的情境,我覺得這個更廣泛的情境應該包括了狄利克雷級數甚至是其他L函數。”
“好吧,我承認了!這家伙真是個天才!”
詹姆斯·梅納德點了點頭,說了句,然后將手中的論文放下,看著拉里·古斯在白板上推導的內容說著。
“我昨天看到數學年刊官網上顯示四個月前他剛發表那篇廣義模態公理體系的論文,引用量已經破千了。
現在他又把整個體系跟黎曼猜想綁定,你覺得如果這篇論文發出去,他那篇論文到今年十一月,也就是發表滿一年后,引用量會達到多少?”
拉里·古斯想了想,然后搖了搖頭說道:“我不知道,詹姆斯,不過我覺得你關心這個問題有些無聊。你可不像這么無聊的人。我現在只關心他的這套方法是不是真能解決黎曼猜想。”
詹姆斯·梅納德笑了,說道:“別想了,拉里,我現在還不敢斷言他的辦法能否有效,但有一點我敢肯定,他肯定能解決黎曼猜想。”
拉里·古斯詫異的看向詹姆斯·梅納德,兩人在一起合作多年,他是了解自己這位老同事的。
雖然平時看起來很好打交道,但骨子里是極其驕傲的。連看好的后輩都不多。
當然詹姆斯也的確有驕傲的資格,畢竟他這位同事可是菲爾茲獎得主。
“你這還是第一次這么看好有人能解決黎曼猜想!所以你認為哪怕他這條路走不通,也能把這個問題解決掉?為什么?”
詹姆斯·梅納德站了起來,走到拉里·古斯身邊,隨手從他手中接過馬克筆,在白板上改動了幾下。
嘴里則念叨著:“很簡單,因為這家伙甚至還不到二十歲!該死的,你還記得你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在做些什么嗎?
說了你可能不太信,我那個年紀還在思考著如何才能偷偷溜進隔壁瑪麗嬸嬸家里,能順利偷看到她怎么洗澡!
但他在這個年紀起碼已經完全理解了黎曼猜想,甚至對于數學有了自己的定義。所以我對他很有信心!真的。”
拉里·古斯看了眼白板上被詹姆斯·梅納德修改過的內容。
嗯,剛剛他忘掉了一個參數,現在被補上了。這樣整個結構看起來果然變得優雅了。
不過他還是用復雜的目光看了眼詹姆斯·梅納德,問道:“那個……詹姆斯所以你們英國人年輕時候思考問題跟行動的方式都這么直接嗎?”
詹姆斯·梅納德看了拉里·古斯一眼,悶聲道:“這才不是重點!拉里,不管喬喻的方法有沒有用,他起碼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
而且就目前來說,我并沒有發現論文中有明顯的邏輯上的漏洞,起碼他在邏輯上是自洽的。至于細節有沒有問題——我還要深讀兩遍。”
這番話如果讓某位數學生聽到,大概會欽羨到流口水。
眾所周知審稿人大都是義務勞動。尤其是對于一些大佬級人物來說,如果不是他們感興趣的稿子,一般根本不會接的。
有時候礙于各種情況接下了審稿任務,其實也沒那么多時間去看稿子。大都是交給自己的學生看,或者用碎片時間瞅幾眼最后給個意見。
能讓這些大佬深讀的文章當然有,但絕對不多,每年可能也就那么寥寥一、兩篇。而且大都還是同等級大佬的最新成果。
像這種已經通讀了之后找不到明顯邏輯漏洞,還打算細讀的文章,對于論文作者來說,也是無上榮耀了。
這足以說明身為審稿人對于這篇論文的審慎態度。
當然喬喻并不清楚這些。
對于他而言,論文要寫的足夠嚴謹屬于基操。因為在他還沒怎么接觸論文的時候就見識過如果論文寫的不嚴謹,會是什么樣的。
是的,說的就是秦鏡儒那篇文章,著實讓他一言難盡。也就是薛松來燕北的時候,只帶了博士生,沒帶碩士生。
不然喬喻好歹要請這位秦師兄多吃幾頓飯,感謝他提供的反面教材,為他在學術方面的成長提供了諸多幫助。
當然對他來說,年初發表了一篇論文并不就是萬事大吉了。真要說起來,他最近還挺忙的。一堆的事情都離不開他。
兩邊實驗室在收尾階段,而且因為陳卓陽要做些其他的驗證工作,所以燕北大學這邊實驗室的一些收尾計算工作也壓到了張曉身上。
喬喻覺得這也算是在幫陳師兄了。畢竟異地戀最大的敵人就是在空虛的時候身邊沒人陪著,然后被人趁虛而入。
但現在只要工作量夠大,就能讓張曉忙到根本沒時間空虛下來,每天都能過的非常充實。根本不可能想七想八。
真的,能為陳師兄做到這種程度,喬喻都覺得自己可能是個大圣人來著,只是之前他跟身邊人都沒發現他這閃光的一面而已。
華清那邊的公司他也得看著。
不對,應該說公司不用看,但存儲中心他得盯著一點。
公司名起的很低調,叫京城細雨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這個細雨,其實就是喬曦跟喬喻的名字,各取了一個字,然后挑了個還算有意境的詞出來。
主營業務就是為各大實驗室、工程團隊提供數據處理跟仿真計算服務。
于總工那邊給錢爽快,這邊建設的速度也挺快。隨著第二期一千萬的資金到位,基本上設備都已經鋪設得差不多了。
說實話,初期投資的兩千多萬的設備聽起來很多,但在對于機房來說里面其實就只有兩個標準的42U的機柜。
再加上各種存儲設備、內部交換機、網絡布線跟一套冷卻系統。這大概就是科研都是靠錢堆起來的原因了。
這些東西的確挺貴。
這也是喬喻壓根沒打算提供算力支持的原因。一般能用得起他這個平臺的實驗室或者工程團隊,基本上都不缺算力,缺的只是能幫到他們的計算平臺。
硬件布置得差不多了,他就得調試軟件了。
陳卓陽跟張曉都沒時間,老薛也忙于廣義模態公理體系的升級沒空幫他做前期的調試,喬喻也只能拉著喬曦一起,幫他一起做調試。
這又不得不說計算所那邊的幫助了,那邊是真有海量的脫敏數據用來幫助喬喻做訓練。
托上次去計算所做講座的福,喬喻在那邊認識了幾個挺不錯的助理研究員。
既然已經把數據提供了,自然也不介意順便幫他做一些處理。反正對面也習慣了做這些基礎性工作,而且跟著喬喻做事,還能學到些東西。
比如未來的細雨計算平臺的調參方法。
不能小看這項技術。畢竟調參也是個技術活,模塊化設計的基礎正是對不同任務參數需求的精確理解和適配。
比如優化反應動力學的主模型參數,也可以為優化天體軌道模型提供服務,這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做動態調整。
當然,前期平臺的能力肯定不如他帶人跟著數據那么出眾,但不要緊,平臺核心就是算法跟數據驅動的。
只要高質量數據樣本不斷增加,再加上合作者反饋優化迭代,平臺的能力肯定是能以指數級增長的。
而且現在機器學習框架已經發展的特別成熟,再加上喬喻沒打算接科研范圍外的數據,所以機器學習模型的復雜度也很低。
不像是那些所謂AI大模型,過于強調場景的通用性跟復雜性,搞的花里胡哨的,卻連數據的有效清洗都做不到。
這種專用的平臺學習能力搭建就簡單的多……好吧,也只能說是相對簡單。
起碼喬喻為了敲代碼,已經也差不多有一個多月沒能睡上一個完整的好覺了。
但沒辦法,平臺核心代碼喬喻還真不放心交給別人。畢竟每一個邏輯節點,都直接決定了平臺底層計算的穩定性。
別人敲的代碼他怕自己看不懂。
至于非核心的代碼……嗯,那就更不用專門找個人去寫了。
程序員常去逛的開源社區溜一圈,那些功能性模塊是真的太多了,用不完。
邏輯簡單,不涉及底層穩定性,只需要復制黏貼,然后稍微改動一下,就能直接用上了。
畢竟這不是針對普通用戶的界面,UI設計?不存在的!能跑,穩定,不出錯就可以了。
基本上跟平臺做專業對接的都是理工男。這個人群的審美從來就是簡單、清晰、一目了然,就足夠了!
跟口紅色號都搞不清楚的人去聊按鈕太方會不不會顯得太有棱角,不太好看,無異于對牛彈琴。
之所以很多軟件的代碼都被稱之為屎山,無非就是想實現的功能太多了。什么都往里加,久而久之,能跑就萬歲。
真正小而美的程序,往往就是那些大眾軟件最初的樣子。就好像很多人早已經忘記了,最初微信就是單純用來聊天的。
而那時的,只要手機還有2M的空間就能安裝,到了現在光是安裝包大小已經超過了700MB。
不管如何,在已經推出了主要函數,確定了框架,還有許多人間接幫忙的情況下,把平臺的基礎框架搭建起來也花了他一個半月的時間。
真的,從小到大,喬喻感覺從沒對一件事如此上心過。
畢竟這個計算平臺是否能真正做到高效,直接決定了未來的口碑。能不能接到一些大客戶。
這段時間喬喻還順便了解了一番華夏目前的科研現狀。然后發現他之前的預估太過樂觀了些。
原來華夏百分之九十的課題組都屬于那種苦哈哈,沒什么錢的。尤其是那些基礎研究課題。
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教授或者研究員想要報銷點錢難度也極大。畢竟哪怕拿到了項目,也是打到單位賬戶上。
支出還得單位領導簽字。對于那些苦哈哈科研人而言,太貴的計算服務根本用不起。
像張教授那樣,他隨便做個顧問,就敢給200萬的顧問費,已經屬于業內鮮有的那種財大氣粗型老板了。
難怪劉浩一條心打算跟著自家老板混。
所以真想要賺錢,那些小課題組最多只能混個口碑,還得是那種知名的大課題組來支持。
大的科研課題組,大都是大佬親自負責的,而且人家往往有固定的合作伙伴,想要撬人家墻角,肯定就對平臺本身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起碼前兩次就能讓人家意識到用自家模型的好處,才能接更多的單子。
就這樣一晃就到了四月底。
平臺的系統框架終于搭建完畢,當然接下來還需要一段時間去慢慢的進行調試。
好在這部分主要工作可以由計算所那邊的助理研究員負責。
喬喻只需要每天盯著后臺等著問題反饋再及時做一些處理就行了。
終于覺得松了一口氣的喬喻還沒來得及想好該如何慶祝一番,就接到了田言真的電話。
剛接聽,他都還沒得及報喜,就聽到電話對面劈頭蓋臉一頓訓斥。
“喬喻,你在投稿系統里留的電話跟中心專門給你的郵箱都是擺設嗎?你給人家期刊投稿,人家編輯聯系不上你,都找到我這里了?”
聽到田言真的訓斥,喬喻才想起來一個多月前他給JAMS投了稿的。
最近他的確是忙忘記了。
郵箱的確是很久沒看過了。或者說喬喻一直都沒養成定期翻看郵箱的習慣。
至于電話號碼……前段時間覺得垃圾電話太多,他干脆啟用了白名單功能。果然覺得世界都變得安靜了。
畢竟思考過程總被亂七八糟的電話打斷是件很不痛快的事情。
好吧,這的確是他的錯。最近太忙了,以至于忘了他還投了篇論文出去。
但喬喻又覺得有些委屈,田導就不能先檢討一下自己嗎?如果他愿意當通訊作者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了。
至于大晚上專門打個電話訓斥自己嗎?
當然最后這句話喬喻也就是在心里想了想,沒敢真的說出來。
“哎呀,田導,我忘記了。您知道的,最近我都忙糊涂了。郵箱的確沒空看,至于手機。嗯……白名單,您知道吧?那個,JAMS的編輯聯系您干嘛啊?難道論文還要修改?”
喬喻問了句。
“論文不用修改,而且已經校對定版了!不過在正式刊載前,需要你登陸JAMS在線投稿系統個人中心賬戶中簽一份正式的電子版著作權轉讓協議。
人家已經通過電子郵件給你發了簽署協議的鏈接跟說明,你這邊一直沒動靜。打電話又打不通,如果不是四月急著要上刊,你看別人理不理你!
JAMS可是季刊!這意味著你這個月論文如果趕不上發表,就要等到七月才能上刊了!我真是活久見了!人家發論文,每天都要去后臺看看狀態!你倒好,編輯的郵件不回,電話不接的……”
喬喻回憶了一下,這好像的確是標準流程。
只不過之前給普林斯頓的數學年刊投稿之前,好像是投稿的時候就直接簽署了。
下意識解釋了句:“我以為審稿還要一段時間,誰知道審稿人效率那么高啊!畢竟我也是開學那會才投的稿。”
“行了,你趕緊把協議簽署了,然后跟人家解釋兩句,不然編輯都以為你不打算發表了。你這孩子,一天天的……”
說完,田言真掛了電話。
喬喻汗顏,連忙登陸了郵箱,果不其然JAMS的官方郵箱總計已經給他發了六封郵件……
之前每次改狀態都有一封郵件提示,之后提醒他去簽署著作權授權協議,更是發了三封。
甚至那位編輯還深怕是工作郵箱因為不明原因被屏蔽了,還嘗試用私人郵箱給他發了一封同樣的郵件……
好吧,不愛看郵箱這個壞習慣得改了。
連忙通過官網郵件鏈接進入在線投稿系統的個人中心,按照提示簽署了版權轉讓合同。
喬喻又通過編輯的私人郵箱,發了一封極為誠懇的道歉信,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畢竟哪位編輯好意思為難一個才十七歲,還不懂科研規則的孩子呢?!
請:m.bada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