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九十八章 郭圖靠你了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慢著 | 請別叫我昭烈帝 | 世間一點咸   作者:世間一點咸  書名: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更新時間:2025-02-11
 
興平元年,三月二十九日,天陰沉沉放晴。

在撤退前劉備假裝撤軍引得文丑在遠處搭橋,調派三四十斥候騎兵渡河探查虛實。

誰知過河沒多久,迎頭撞到太史慈巡游的五十騎,一陣廝殺扔下滿地尸首,只剩寥寥幾人倉皇逃竄。

劉備將兩百騎分為四隊游走在河岸邊,同日連續兩次皆有斬獲。

聞訊后,劉備含笑道:“明日可撤軍了。”

文丑獲知青州軍主力就在對岸,劉玄德既沒再圍鄴城,也無須急率所部過河決戰。

說實話他被劉備搞得心底有一絲忌憚和犯憷,有點怕自己落入圈套。

這一回若非匈奴人搶先渡河,他有可能接踵而至,步了顏良的后塵。

在聽到匈奴貴族被兩百騎軍沖殺殆盡,文丑背后冒出一縷冷汗。

如果不是麴義差使探馬傳來消息,軍情緊急需立即回書,他就親自送單于之子過去了。

文丑在心底提醒自己,與劉玄德臨軍對壘定要謹慎,此人打法完全不像公孫瓚自恃騎兵多而肆意攻擂,反倒臨鋒決敵善用勢制勝,能觀對手薄弱處以寡擊眾,破軍摧陣。

思索片刻發現面對這種敵軍主將,當謹小慎微先守后攻,絕不讓對方有可乘之機。

想到后邊,留著濃髯的文丑猛回過神,眉頭皺褶,把酒盞重重一放,咬牙暗道:“吾為騎軍將,若聞敵蹤就兢兢翼翼,反復試探不敢冒近,如何統麾下騎卒?”

騎兵的重要性在于奔襲擊敵,連主將都斂手束腳,那還怎么交戰。

劉備不知文丑在對岸發愁,他正安排事宜準備撤退,此戰繳獲了袁軍近十七萬斛粟米,包括先前擊破顏良所部統一計算在內,共斬獲粟米四十三萬斛,弓三千八百余張,箭九萬五千支,環首刀萬二千四百把,甲胄各四千三百副。

俘匈奴馬匹八百,牛、羊、驢、騾等畜牧,千六百二十七頭。

可惜很多畜牧被騎軍驚嚇后,沖散跑得漫山遍野,實在沒那么多人手去捕獲,且敵軍在側風險太大,劉備只命人去收攏留在附近畜牧。

等數量統計出,也足令他驚喜了。

將投降的匈奴人雖然不殺,卻也砍掉大拇指使之無法彎弓,變作仆奴役養畜牧。

劉備又過問了從匈奴貴族手中解救出來的百余婦人,得知多為太原、上黨、河東、河內人士,遭匈奴人劫掠禍害短者已有數月,長者數年之久。

在部落中常遭受變賣與贈送。

家中長親、丈夫、子女早為匈奴射殺,她們忍垢偷生活命至今。

劉備聽她們訴說遭遇,宛如說他人故事,語氣形若槁木,心如死灰。

劉備兀坐沉吟不語,稍頃招來軍吏,道:“把匈奴人全拉出營外殺了。”

“諾!”軍吏點頭奉命而去。

“將軍欲要為我們報仇乎?”有婦人問道。

劉備苦笑道:“慚愧,原本想利用匈奴降卒為我牧養牛、羊,但聽聞你們的遭遇,天下有心人皆難無動于衷,就當備為劉氏先償還你們罷。”

有婦人詫異,不是沒有朝廷官吏到訪過匈奴部落,可看到她們這些婦人的遭遇,都視若無睹。

有人偷偷跑去告知官吏好救她們,反被其舉告匈奴,致幾名女子被活活鞭打而死。

也有長吏勸她們顧大局識大體,委身匈奴。

也對,哪有人會理會數百婦人的死活,左右不過些婦人罷了。

任由數百人在匈奴部落被迫害死的只剩她們……

可眼下劉將軍,僅聽見她們訴說,而并非和那些官吏在匈奴部落親看見她們被人肆意凌辱玩弄,就愿意聽從一面之詞,舍棄利益斬殺匈奴。

讓她們忍不住想哭,好像心底某種東西被擊碎了。

神情終不復木然,婦人紛紛失聲痛哭,大放悲聲,慟哭流涕。

哭過了好一陣子。

許多婦人垂涕俯身跪拜,有人解釋道:“將軍有所不知,在被掠進匈奴部落后,我等也漸學會如何牧養牛羊,受大恩無以回報,可為劉將軍飼養畜牧,甘為奴仆以報重恩。”

劉備將她們虛扶起身,面對婦人期盼的目光,只能點頭同意。

命軍吏在撤退時,將解救來的女子們以男子打扮放置在隊伍中間,看著她們的背影,心底微微一嘆。

然后劉備轉頭怒罵:“真是狗日的官吏和亂世,等我占了冀州和并州,別叫我查出誰出使匈奴部落,還討好匈奴賣自己人,不把你們拉出來明正典刑,我劉字倒過來寫。”

原文在六#9書/吧看!

三月三十日清晨天微亮,大軍舉纛軍撤退。

輜重糧車沿途一輛接著一輛由輔卒運過,戰兵輪流披甲嚴防警惕。

哨騎分散四處,劉備領親騎在高坡觀瞭袁軍動向,見河對岸的文丑所部暫時還未發現。

而張飛急率聲射營已經趕到前邊接應,讓劉備略微吐氣松弛。

撤軍向來都是大問題,因此夜晚便命關羽領輔卒開始出發,等到天亮時戰兵再緩緩撤退,防備袁軍偷襲。

一路上有驚無險撤退過了洹水,等把架起的木橋燒毀。

劉備才終于放下心來,欲在內黃縣駐軍休整兩日。

此刻文丑聽聞情形有變,也率部渡過洹水回到最初的位置,望著被青州軍焚燒的袁營不聲不吭。

這是他先前精心修筑的營壘,沒想到丟的莫名其妙,若當時營寨還在守卒手中,他絕對敢強率軍渡河,兩面夾擊劉玄德。

可惜了……

這一戰茫然若迷的結束,不知怎樣回鄴城向袁公解釋,此役如不是郭圖獻策獻計,也不會大軍先屯駐甘陵,又匆忙撤回南下到魏郡。

沿途收到的軍令不是去守這,就是去攻那。

文丑忖度想道:“須有人為此戰負責,舍去郭公則怕無人可承受冀州的挫敗。”

他與麴義進軍徒勞無功,不就袁公的幕僚掾吏們屢次誤判造成的嗎?

袁紹沒想到劉備率兵方一撤退,冀州士人之間就已暗潮洶涌起來。

交戰敗落總有人要倒霉,誰也不想是自己,郭圖乃袁公心腹,秉承重任舍他其誰。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