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剝皮嘴上說的硬氣,實際上連二十板子都沒扛過,就由劇烈掙扎到氣息奄奄,最后沒了活氣,脊背到臀部這塊地方徹底爛了,露出被打斷的森森白骨。
應該是十分駭人的一幕,臺子底下的百姓們卻爆發出熱烈的慶祝聲。
隨著嚴剝皮的死,壓在霧渡縣百姓的一座大山轟然崩塌。
狗娃子覺得自己身體都輕巧了不少,整個人都能站直了許多。
“成大郎,今天晚上你們住哪?你們常去的那家客舍,已經被收歸縣衙了。”
成大郎茫然:“什么叫收歸縣衙?”
狗娃子蹦蹦跳跳的,顯然心情好極了:“整個朔州,無論是山山水水,還是田地房屋,全都歸云國公。”
本來還笑意盈盈的崔三論,聽到這話,笑意就僵在臉上,表情都快要裂開了。
顧南夕這是想做什么?!
成大郎咋舌:“朔州百姓們能干嗎?”
狗娃子搖頭晃腦:“這有什么不能干的?這些田地本來就沒我們的份,全都在豪強士紳手里呢。他們和云國公對著干,云國公不收拾他們,收拾誰?”
狗娃子帶著陳大郎等人來到縣衙接管的客舍。
通鋪的話,一人一晚一文錢。
五人鋪,一人一晚兩文錢,還提供一壺熱水。
雙人房,一晚上三十文,提供兩壺熱水和兩碗粥。
價格倒是比先前的客舍要便宜許多。
陳大郎要了幾間五人鋪,剛想問崔三論和宋家人想要訂什么房間,就看見牛錦一急匆匆地帶人過來。
“崔大人,下官來晚了,請您恕罪。”
崔三論看了牛錦一許久,都沒認出來他是誰。
牛錦一自報家門:“家父是云州監軍,下官原是百川書院云州校長,現在暫任朔州長吏。”
崔三論臉上浮現了然之色,這牛錦一不過二十年華,就受到如此重用,可見是根正紅苗!
牛錦一熱烈邀請崔三論去縣衙歇腳。
崔三論想著多和牛錦一問一問朔州現狀,便同意了。
宋家人覺得去縣衙住著不自在,決定和成大郎一起住在客舍,等崔三論準備北上時,他們再一起跟著出發。
縣衙裝修十分闊氣,床都是梨花木打造的,看得崔三論直皺眉。
牛錦一把最寬敞的一間主臥讓給崔三論,又吩咐雜役搬來洗好的被褥。
“崔大人,這些家私都是前任縣令留下來的。原本有人提議,要把這些都砸了,但我覺得,這樣太過浪費!破除陋習,不在這些形式上。”
崔三論沉默不語,坐在桌前,用眼神示意牛錦一繼續往下說。
崔三論本就是清流之首,名聲震天,是無數學子心目中的偶像。
他又是云國公的義父,來到朔州的地界,說要去大逆不道的話,在這里,他就相當于太上皇!
牛錦一:“大將軍來了朔州后,發現朔州十分之八九的財富,都掌握在當地豪強士紳手里。他們的關系如蜘蛛網一般,盤根錯節。”
牛錦一以前在心里,確實是有一點點看不起何云燕大人的。
覺得何大人碌碌無為,身為朔州刺史,卻被這些世家拿捏。
等牛錦一真正接觸朔州事務后,他才清晰地感受到,這些勢力有多么復雜。
何大人能安穩地坐刺史之位上這么多年,還能在那么關鍵的時候,派兵援助云州,是相當了不起的一件事。
牛錦一給崔三論倒了杯茶:“大將軍大刀闊斧,砍掉朔州十大世家后。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三。”
“一是不曾上報的大片農田和人口該如何處理?”
“二是當地百姓生活困苦,是否要發糧救濟?”
“三是基層官吏與鄉紳多有勾結,如何整肅官場?”
牛錦一見崔三論側耳傾聽,談性漸濃,言辭也都是對顧南夕的崇拜。
“光十大世家的俘虜和隱瞞人口就達高達三萬。按照以往的慣例,這些俘虜可以送去礦上挖礦,但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俘虜人數一旦超過某個臨界值,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嘩變,影響整個朔州的安穩。
很多苦力的事,需要俘虜去做,但不能太多,過多的俘虜只會是累贅。
牛錦一私心里,是希望云國公能妥善處理這些俘虜的事,博一個好名聲。
畢竟每一個開國之君,到最后都是需要洗白的。
崔三論也清楚了朔州的困境,追問道:“南夕是如何打算的?”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
牛錦一耐心解釋:“我們先是把俘虜分類,十大家族的人必然不可能放出來,他們得做苦力到死。跟他們的關系疏遠,只是做護衛,手上沒有沾染人命的,則可以用勞動贖身。”
“贖身?”
“對!給他們一年考察期,若是安安分分,沒有惹事生非,就給他們一個做軍屯的機會。平日里大部分時間開墾荒田,農閑時參與其他勞力建設。積攢下錢財后,就可以給自己贖身。”
崔三論點點頭,有這個盼頭在,就可以把這三萬俘虜安穩住,最起碼一年時間。
牛錦一:“如果這些俘虜做出巨大貢獻,也可以縮短考察期。”
“什么巨大貢獻?”
“例如提供一些重要的消息,或者本身有特長,經過雜家墨家農家的挑選后,可以去工坊或者農田干活。”
至于提供重要的消息,其實就是相當于內部舉報,進而分裂他們,不會讓他們擰成一股繩,暗暗搞事。
崔三論繼續聽著牛錦一的解釋。
他和顧南夕多年未見,即使往來書信頻繁,但話題不可能事無巨細,所以,他并不清楚顧南夕成長到何種地步了。
牛錦一深知自己扮演的是一個什么角色,于是盡量客觀地把顧南夕在朔州采取的舉措,講給崔三論聽。
“關于田地收歸縣衙所有,這個舉措爭議比較大。有學子認為,這樣觸及到許多家族的利益,不利于我們南下。”
越往南,就越富裕。
有的普通家庭,也會有好幾畝地,至于達官貴族,名下的土地更是數不勝數。
云國公在朔州采取的政策,極有可能會成為日后的國策。
所以,不少人都很反對這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