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士元細說。”魏延心中一凜,正色求教了起來。
龐統起身與魏延走到了帳中所懸掛的地形圖,抬手劃出了一條從現下駐軍的邳鄉到臨淄的路線。
這路線無論如何劃,都須北上攻取朱虛城,然后方能覓機往西進發穿插進入齊國境內,襲取臨淄城。
從朱虛到臨淄城,尙還有好幾條線路可選。
朱虛城,卻是走東線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曹仁多次進行了修繕的城池之一。
“文長須知,建武將軍已率領大軍攻入北海郡,勢必會迫使曹仁召集青州各地守軍齊聚北海郡。”
“曹仁長于防御,且生性謹慎,即便我等隱于邳鄉暫且按兵不動,朱虛的兵力怕也不會減少半點,甚至曹仁還會在朱虛周邊增兵也不一定。”
“將東線進軍容易與否,盡數寄托于曹仁的大意,又或是建武將軍所給與的壓力,實屬下策。”
細細分析了一通過后,龐統方才接著說道。
“因此,當反其道而行之。”
“我軍宜營造出大軍五六萬之勢進發朱虛,但抵達朱虛安營后,兵馬每次只出現三五千之數,攻城之事也只需造勢試探。”
“如此一來,曹仁必然以為我軍是在側翼響應的虛兵,為的便是吸引曹仁在朱虛多派援軍,以削減調派往安丘、昌安方向的兵力。”
“耐心等待個五天到十天的時間,便足夠在朱虛方向輕視的曹仁完成調兵遣將,我軍則是養精蓄銳,覓機以雷霆之勢攻下朱虛,破開門戶,趁曹仁來不及回援之際,長驅直入進發齊國。”
“文長以為如何?”
魏延面露狂喜之色,撫掌而贊。
“妙!妙啊!不愧為丞相座下三賢,被丞相冠以‘鳳雛’之名,此計當真是妙極了。”
在北伐攻勢下,曹仁所能動用的兵力本就有些捉襟見肘。
一些存疑未定的防線,曹仁基于謹慎說不準也會增派援軍。
可一旦曹仁判斷朱虛城外的是虛兵,那么迫于其余防線所面臨的壓力,必然不會再多此一舉。
“士元妙計,定能奏效!”
當下,魏延沒有半分猶豫地定了下來,原本就做好了行軍準備的兵馬,即刻就往著北面出發。
且依據著龐統之計,魏延還令軍中多設旗幟,大張旗鼓之余,還暗中開始多造稻草人,準備抵達朱虛立營后迷惑曹軍探子。
而也就在李基麾下的四路大軍齊發意欲鯨吞青州,南北大戰拉開帷幕之時。
曹仁所送出的八百里加急,也是晝夜兼程地送到了鄴城。
這讓剛剛納了河北豪商甄氏一美婦人為妾,正準備與之暢談一番騎兵如何穿鑿敵陣的曹操聽聞后,衣衫不整就沖了出來。
“青州怎會有八百里加急送來?!”
曹操幾欲噬人的眼神,發出著質問。
待曹操看罷曹仁送來的密報,臉色隨之大變。
若是說曹仁對于北伐之事還有幾分存疑,那么曹操卻是幾乎就反應過來。
“劉大耳,操……操……操中爾奸計矣!”
“什么劉李決裂,什么壽春之亂,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那被劉備所放出的檄文,才會是真的!
由李子坤所率領的北伐大軍,已然犯境,第一個目標極有可能就是青州。這一刻,曹操各種念頭不斷涌來,又迅速被曹操給壓了下去,明白當務之急已并非計較其余事情的時候。
若是李基乃是舉國之力而來,僅靠青州守軍抵擋不了多久,當速速派遣援軍南下馳援青州。
只是……
在此這北伐大軍來得突然,令曹操根本來不及提前調兵,當下就算是馬上整軍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曹操急聲道。“詔令群臣諸將即刻前來議事。”
原本守在門外的近侍聞言,體貼地建言道。
“大王,此刻已是夜深,大王都已經準備就寢,不如待明早再召群臣……”
不等那近侍說完,曹操猛然拔出腰間寶劍朝著那近侍的脖子一揮,喝道。
“擾孤決斷,該殺。”
一道明晃晃的口子出現在了那近侍的脖子,鮮血狂涌而出,生機褪去的臉上尤存震驚之色。
左右的其余近侍見狀,大為惶恐,連忙跪下請罪。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曹操冷聲地道了句。
“爾等還在等什么?”
當即,一眾近侍爭先前去傳達曹操的命令,生怕慢上一步同樣也是小命不保。
而幾乎是當晚,一道道軍令便以著鄴城為中心不斷發出,一名名在鄴城之中的曹將也是星夜疾馳奔赴各地。
同時,還有三名獨立的信使帶著同樣的密信趕赴洛陽,請呂布出兵。
事實上,還不等曹操的信使趕到洛陽,呂布就先一步看到了陳宮送上去的《興漢北伐討賊檄文》,開始做出應對。
眼下,曹操與呂布之間算不上對付,陳宮與曹操甚至還有未了的私怨。
可魏國與趙國無疑是唇亡齒寒的關系,一旦其中一家覆滅,另一家也斷然不能長存。
因此,在陳群的極力勸說下,呂布同樣也是傳令治下各地整軍備戰之余,呂布還出發親赴陳留觀望局勢,做好親率大軍進攻豫州的準備。
一時間,隨著一篇《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的傳開,各地兵戈可謂是隨之而起。
而就在曹操、呂布兩人分別開始做出應對之際,徐盛正與田豐商議著阻攔曹軍援軍之事。
安丘、昌安二城,必須攻下才能打開北海郡的大門,且也須盡快攻破安丘、昌安二城,方能給曹仁造成足夠的壓力。
在經歷了足足兩日不論傷亡的強攻下,安丘、昌安已成搖搖欲墜之勢,再多一天,徐盛自信無論如何都能攻下來了。
因此,在收到來自李基對于騎兵的提醒后,徐盛便與田豐商討起應對之策。
“若來的只是普通騎兵尚且容易阻攔一時,可倘若是在曹魏之中名聲頗盛的虎豹騎,即便僅有三千之數,怕也足以與近萬尋常騎兵媲美。”
徐盛面露憂色地說著。
“可若是放任這虎豹騎不顧,其就算不入城,也足以讓安丘、昌安的守軍士氣大振,且有如此一支驍騎在側虎視眈眈,亦不敢全力攻城。”
人至中年卻盡顯老態的田豐思索片刻后,拱手而道。
“吾有一計欲獻于將軍,請將軍納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