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衫襤褸,瘦了一大圈的潘岳領著潘鈺攔在薛韶面前,也問他:“你這么做,圖什么?”
皇帝發怒之后,三司速度特別快,當天就出報告,將案情整理出來,確定了岳氏和賀氏兩案皆冤。
同時,岳氏殺夫案中的錦衣衛陳福林被捉拿歸案;
賀氏殺夫案中的錦衣衛王山因為還在外地公干,所以暫時缺席,但他的小妾謅氏也被捉拿歸案了。
陳福林有經驗,雖然被抓到大牢里,但抗住了刑訊,謅氏沒經驗,當天就全招了。
而且她不僅招了她和王山的,也招了陳福林的。
她哭訴道:“當時妾身和老爺只是心中不忿,所以嘴快說了一句,老爺為主母所害,并不是真的要陷害主母,是后來陳福林來找老爺,給他出主意,讓他做實此事,這才引出后面這么多事來。”
楊溥冷著臉問:“你是何人,與賀氏是何關系,老爺分別是誰?點明名字重新敘述一遍!”
謅氏就擦著眼淚道:“妾身謅氏,是已故錦衣衛張指揮使的妾室,賀氏是妾身的主母。”
她低垂著腦袋道:“張指揮使病逝后,王山看中了妾身,想要納妾身,但主母賀氏以家中新喪,妾身要守孝三年為由拒絕了。
為了幫助妾身脫身,王山這才誣陷賀氏毒殺張指揮使。”
“但我們本意不是要殺賀氏,”謅氏連忙抬頭辯解道:“我,我們就想嚇嚇她,讓她松手放妾身離開,但,但……”
她指向一旁跪著的陳福林,大聲道:“但陳福林來了,他跟王山說,斬草不除根,將來禍患無窮,還說張指揮使的長子張慶芳孝期之后就接任父親職位進入錦衣衛,王山強納妾身的事若在錦衣衛中傳開,于王山、王掌印的官聲都不好,所以,所以王山才繼續,要做實賀氏毒殺親夫的事。”
陳福林立即叫冤:“大人,她撒謊,她不是心甘情愿嫁給王山的,此番是為了報復王山,她知道下官和王山交情頗深,所以才連我一起誣陷。”
“你胡說,我和王山情投意合,不然,我又怎會在先夫孝期和王山在一起?”
“你若和王山情投意合,又怎么會招供,陷他于不義?可見你不是真心,你就是為了報復他,大人,她的話不能信啊!”
楊溥狠狠地一敲驚堂木,詰問道:“陳福林,你上告說岳氏毒殺親夫,你可有證據?”
陳福林連忙道:“有,下官親耳聽到岳氏的鄰居郝氏去找方榮密謀……”
楊溥冷笑,拿出案宗,一點一點的駁斥陳福林。
這案子當年是潘洪復查的,他記錄的特別詳細,他們都不必太費心,只要沿著他走過的路,問過的話重新再問一遍便能得到答案。
當年,岳氏還活著,被誤抓的邱永、郝氏和方榮也都活著。
所以潘洪查清案子之后,四人被放出大牢歸家。
雖然確定此案是冤假錯案,岳氏的丈夫楊安的確是病死的,卻不能定陳福林誣告之罪。
因為他狡猾得很,潘洪查到最后,他來一句:“街巷之間聽得郝氏和方榮密語,聽錯生了誤會。”
這事便被壓了下去。
錦衣衛勢大,都察院的長官王文跪舔王振,和錦衣衛指揮使馬順一左一右,是王振的左膀右臂,也偏向錦衣衛。
當時潘洪一個小小御史根本拿陳福林沒辦法,就只能彈劾一封折子,讓陳福林被罰幾個月俸祿罷了。
而此時,岳氏死了,跟這樁案子相關的邱永、郝氏和方榮都死了,這就不是一句“聽錯,誤會了”就能解決的。
尤其現在還有謅氏的口供,證明賀氏案也有陳福林的影子,那一條“誣陷”之罪就少不了。
太祖朱元璋對誣陷罪的處罰特別重。
這位皇帝是個性情中人,對誣陷之人深惡痛絕,因此早早定下法律。
誣陷之人,其罪等同于其誣陷之罪。
難的,從來不是無法可依,而是要如何認定其罪。
陳福林到底是不是有意誣陷呢?
如果是,薛瑄和潘洪身上的罪名,是不是也是他誣陷的?
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已經南下捉拿王山,但案子在確定誣陷之罪這里卡住了。
不過,這都是后續的事了,一樁刑案,快的,比如這次,皇帝發火之后,不到三天,岳氏和賀氏的案子就結了;
慢的,可能三五年都結不了案。
皇帝似乎急于給岳氏和賀氏兩家人交代,王山還未歸案,陳福林也沒判,兩樁冤案的公告就張貼出去了。
他還派人在順天府外的公告墻,城門口,各大坊市口張貼。
幾家深陷其中的家屬在這一天特意換上新衣去順天府拿上公告,順天府外頓時哭聲震天。
薛韶也來了。
楊承浩和張慶芳帶著家人上前拜謝,這才讓混在人群中的潘岳一眼確定了他是這個案子翻案的關鍵人物。
所以人群散去,他帶著潘鈺擋在了他的前面。
潘岳很不解:“為什么要急于了結這樁案子?留著它,牽著薛瑄案,才能為薛大人和我父親翻案不是嗎?”
“早早結案,薛大人和我父親反而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他們手上的牌少了,你圖什么?”
薛韶看見他們先是一愣,然后便是一笑:“你們是潘筠的兄長吧?”
潘岳愣住。
潘鈺眼睛一亮:“你認識我小妹?”
薛韶:“這事是我和她商量過后一致決定的。”
聽見他這么說,潘岳的心緒平靜了不少。
薛韶請他們回家說話。
考中之后,薛韶就在京城租了一個房子,不大,只有一進,但住他們主仆兩個綽綽有余。
薛韶請他們回家:“你們沒被拘押?”
潘岳:“我們又沒犯事,只要錢給的夠多,就能出來。”
薛韶就打量他們的衣著,沉默片刻:“所以這是……”
潘岳不在意的拉了拉身上的衣裳道:“錢花完了,能當的都當了,這一路風塵仆仆的回來,就顯得寒酸了些,但你放心,我們很快就有錢了。”
他道:“薛公子,你既然可以伸冤,現在又在朝中為官,應該可以打點進入詔獄見人吧?”
潘岳生怕他拒絕,連忙道:“你放心,我們自己出錢打點,只是沒有人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