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年代:從卡車司機開始  第二十章 帶女兒趕海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火紅年代:從卡車司機開始 | 三斤面   作者:三斤面  書名:火紅年代:從卡車司機開始  更新時間:2025-02-05
 
香江清晨的空氣很好,特別是山頂別墅這邊早晨的空氣。

畢竟香江四周都是海,空氣就算要污染也比較難。

江成在早上醒來,貪婪的感受著沈莉嫩滑的肌膚。

在江成的觀念里,是一直理解不了晚婚晚育的。

在后世,很多女人說生孩子會影響身材,懷孕的時候肚子會變大,身材會發福。甚至小孩連奶都不喂,也是為了保持挺拔什么的。

但江成認為那都是晚婚晚育的結果,像二十歲左右的小姑娘,生完孩子,順產的話能恢復的根本看不出來是生過小孩的。

可年齡大的,不是生孩子會影響身材,而是年齡大,不刻意去做恢復訓練。肚皮是真的恢復不了那么好。

周靈瑩哪怕是生四個了,但她也就虛歲二十六。也就是肚皮稍微有一點點松,而且還能恢復。不過再生的話,可能會保持不了比較完美的身材了。

可就算如此,也不會身材變形,這就是年輕人生育的好處。

面對江成的撫摸和瞎蹭,沈莉沒有什么太大的反應。因為這樣多年了,她懂得什么叫男人正常的早晨生理反應。

江成每次來香江,白天哪有時間跟她做些那種事情。都是第二天就去工廠或者公司查看情況,畢竟來一次就兩天。

可就是沈莉以為會跟以往一樣的時候,她感覺今天好像不一樣了,。

“成哥,你。”沈莉驚訝的出聲道。

“今天上午不去工作,陪你和女兒在一起,等會開車去兜風。”江成說道。

聽到江成這樣一說,沈莉開心的很。

許久后,沈莉癱軟在床上。在國內開卡車的人,那本身就是體力活,江成可是有腹肌的人。現在也正是壯年,一般的女人根本扛不住。

關鍵是江成只要稍微感覺自己不夠猛,就會喝點虎骨藥酒調理一下。

又是過了一會,江成和沈莉穿好了衣服出門了。早上小孩如果醒了,也會有保姆照料,根本不會來他們的房間被打擾。

而在樓下,也有保姆準備好了早餐。牛奶,三明治,蔬菜莎拉,煎雞蛋之類的都有。江成喝不慣牛奶,只要他在別墅這邊,都會有人給他準備豆漿。

但是要吃包子油條什么的,做起來很麻煩,一般提前招呼一下。會有人一大早就去茶餐廳購買送過來。

甚至這邊都有專門的司機,沈莉也會開車。但她帶孩子出門,不愿意開車,就因為停車取車麻煩。

說實在的,江成真的沒有沈莉更適應富人的生活。他出門就喜歡自己開車,可能是因為生活低調,沒什么應酬的原因。要是跟哪些成天有應酬的有錢人那樣,那江成可能也會選擇專門找個司機給他開車。

江成做的零售行業,不需要怎么去洽談業務。除了幾年前開‘江東來’商場超市的時候,去申請審批租地,跑關系應酬了一陣子。

他出售的丸子是真的不需要去談業務之類的,口碑做出來后,都是很多人主動上門采購的。而且他也沒搞什么加盟,開的丸子店鋪也都是直營店。

在‘江東來’這邊是公司,部門結構很簡單。業務部就只有幾個普通的職員,而且根本都不用他們怎么去跑業務。都是等人上門來洽談業務,而且價格都是統一的,不會宰誰,也不會因為購買的多就低價賣。

技術層的人員也不多,除了幾個研究品種和口感的老師傅,基本上就沒有,又不需要搞科研研發。

加上江成也不需要大家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劑,不得不說的就是添加了食品添加劑,口感真的不錯。

面粉都能做出肉的感覺,一些死魚爛蝦也能改變口感,色澤和香味都能弄的很好。

但江成依然是堅持一個原則,食材一定是實打實的。不是說不要死魚死蝦,一筐活魚弄到加工廠,也會有很多當場死亡的。只是不要死亡超過多少時間,肉質已經開始不新鮮的。

像漁船上撈上來的魚蝦,江成也沒有要漁業公司確保是活的,但要確保新鮮,現在都是撈上來直接分類好就送過來。

就為了這一點,江成的采購量明明很大,但價格還要比一些采購商貴一些。

所以‘江東來’真正強大的部門是采購部,因為對食材的要求嚴格,每一種分類都專門安排最少一個采購去盯著。

牛肉,雞肉,豬肉,面粉,雞蛋,食用油等等,加各種調料,有幾十個采購員在負責。這說是采購員,更多的是質檢員。

當‘江東來’自己的員工都專門買自己工廠生產的食品吃,這就算是做到成功了。

有多少食品公司是自己不吃自己生產的東西,因為他們自己知道有多不衛生。

不過香江的食品公司都還算不錯,主要是有一點,香江地方小,自己不生產什么糧食,也不怎么養殖。

這大部分都是進口,進口東西就會有清單,進垃圾東西太容易被人發現了。而且香江的食品價格跟的上物價的漲幅。

國內在后世都有一兩毛錢的大白菜,幾毛錢的玉米,一塊多錢的糧食。一斤玉米還沒一瓶礦泉水值錢。

本來按照道理,物價便宜,不應該作假的。但就是因為便宜,做出來的成品賣太貴大家都不買賬。幾毛錢的東西加工成食品,賣你幾十塊錢你會買嘛。

火腿腸不都用淀粉做,一根火腿從廠里,到區域銷售,再到分銷,再到零售,最后到顧客手里就一塊錢。你能指望里面有肉給你吃嘛,真有肉,這樣便宜的價格你敢吃嘛。

而在香江不一樣,在香江別看大家收入高,但很多上班族抱怨吃不起飯。因為那不是玩笑話,是真的在吃方面占收入比例很高。

現在大家就算工資有三千左右,要是自己不買菜做飯。如今一份叉燒飯都十多塊錢了,一天就算兩頓叉燒飯加一個早飯,就這樣最基本的,都要占你百分之三十的工資了。但也就是因為賣吃食的,價格能起的來,物價漲,吃食也跟著漲。在有足夠利潤的情況下,真的沒有必要去弄虛作假。

同樣,大家都能掙到錢的情況下,誰也不愿意吃不健康的食品,所以弄虛作假在香江被發現就會很嚴重。

這也是江成的‘江東來’商超很難成為知名品牌的原因,因為在香江的商超里賣的東西都是真材實料,哪怕是過幾十年也是如此。

江成在國內開商超也會如此,最多就是搶占先機先入駐過去開大型超市。但起碼在二三十年內,并不會因為他什么都講究真材實料而成為大家追逐的品牌超市。

在別墅里,江成和沈莉還有兩個女兒吃過早飯,就到車庫取了一輛普通的商務車。不過了幾萬塊額外改裝了車玻璃,變成防彈的。

不是江成怕死,只是有錢后,哪怕會出現萬分之一的事情,幾萬塊買個安心都是值得的。只能人窮的時候,什么都無所謂。

江成帶著‘小老婆’和兩個女兒,直接是去了海邊兜風。并且還帶了幾個塑料桶,讓女兒就趕海。

普通的海岸邊,就算能趕海也錯過的了趕海的時間。何況江成帶她們去的是根本沒多少生物的海邊。

不過沒有關系,江成能在國內跟那邊的女兒變魔術。在這邊別說海岸沒東西,只要江成愿意,海岸邊不但能出現海鮮,出現雞鴨,飲料什么的都可以。

要是以后讓江成去參加什么荒地求生之類的,他能找到瓶裝的礦泉水,能挖到桶裝的泡面,能撿到帳篷。都不用人工生火,直接發現煤氣罐和煤氣灶。

在海灘邊,江成和女兒把沈莉埋在了沙子里,在她身邊擺放了果汁飲料,足夠她享受的了,然后就帶著兩個光腳丫的小不點去海邊玩了。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江菲拉著小肚子的江月還拿在一個小桶在靠近海邊的位置走著,而江成在幫她們發現海貨。

出現一只螃蟹都能讓兩個女兒很興奮,但都不敢抓,只能江成這個大英雄的爹地出馬,然后收獲女兒的崇拜。

這不同的環境養出來的女兒也不同,像江昭昭和江盼盼,她們在農村玩,敢去菜地里抓青蛙。每當夏季,知青送黃鱔什么的來讓周靈瑩處理,她們也敢抓。

周靈瑩殺雞的時候,她們也會好奇的去拔毛。

反正國內的兩個女兒都野,老三江念念感覺也會如此。因為老三對鐵皮青蛙很感興趣,感覺下次放只真青蛙過去,她也敢拿手去抓。

而在香江的江菲和江月明顯膽子小,江成只能弄點海螺,貝殼之類的讓她們撿。看見蝦和螃蟹只會興奮的躲開喊爹地。

在海邊玩了將近一個小時,然后父女三人都提了一個小桶回到了沈莉身邊。當沈莉看到自己老公和女兒抓的東西,直接茬楞了一下。

這邊是富人區的海邊,很少有人來這邊的。經常也就是有些人組織活動,來這邊打排球或者弄燒烤什么的。

沈莉也來過這邊,但在海邊除了偶爾看見很小的螃蟹,大海螺,龍蝦,小章魚,鮑魚,貝殼什么的,根本都沒看見過。

如果不是在小桶里的東西都是活著的,沈莉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公,這是你跟女兒在海邊抓到的?”沈莉詢問道。

在女兒面前,沈莉喊江成會喊老公。畢竟在女兒面前喊江成為‘成哥’什么的,以后容易被她們知道自己是小老婆。

“媽咪,是我們跟爹地一起抓的。”沒等江成回答,江菲先是邀功的說道。

江成也是惡趣味的點頭道:“對的,我們就是在那邊海邊抓到的。等會回去煮給江菲和江月吃。”

海鮮對于在香江的有錢人來說,那是經常吃到的食材。對江菲來說吃鮑魚都是普通的東西了,但這是今天自己抓的,意義不一樣。

你買再好的東西給她們吃,她們更愿意吃自己抓到的,對于小孩來說這不光是吃,而是成就感。

沈莉現在哪怕再怎么不相信,但眼見為實呀,只能相信是老公和女兒抓的。

既然江成帶著女兒‘趕海’完了,沈莉也從濕潤的沙子里出來,跟著女兒一起開始堆沙子玩了。

江成則是上‘弄’了一個西瓜過來,這又一次讓沈莉錯楞。車上什么時候有西瓜的,不過車上有一個西瓜可能是之前放的。總比在這普通的海灘上并且是上午這個時間點抓到龍蝦大螃蟹,撿到鮑魚什么的要容易接受多了。

而不管怎么樣,沈莉感覺今天真的很幸福,起碼江成是認真的在陪她和女兒。這讓她感覺自己好像快修成正果了,江成肯心思和時間在她和女兒身上了。

“這兩年你帶著女兒陪我去內地發展,幼稚園就別上了。等讀小學的時候,你再回香江陪女兒讀書。在那邊我也會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小菲和小月。”江成坐在沙灘上跟沈莉說道。

“那我們什么時候去內地。”沈莉聽到江成的話,欣喜的說道。

現在也就是四歲的江菲在讀幼稚園,私人的幼稚園費用不便宜,但錢了效果也是很好的。四歲的江菲都能簡單的用英語跟人溝通了。

而且去了國內,也不是說不能學習了,江成每個月也最多一半的時間在深圳。深圳節假日還沒那么多時間。

在江成不在深圳的時候,沈莉完全可以帶孩子回香江,然后請一個年輕的女家教就可以。這教育從小就開始抓起,真的不一樣。

四歲的江菲能寫會算,還會英語。天賦肯定是有一點的,但更多的是一些高檔學校,人家會因才施教,會有教育方式。

在香江,不是你會的多就能當私教的,而是要你會教。而這種幾乎是一對一或者一對少數人的專門教育,費用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承擔的。

但在國內,江成也并沒有覺得那邊的女兒就差了什么。雖然在學習上可能起步慢了,但性格和品行好,有擔當,會分享。這讓江成感覺也很好,不一樣的童年,不一樣的人生嘛。

只要女兒開心愿意就好,江成只能盡量讓她們走錯路,只要是正道,隨便她們在哪個行業發展。

(本章完)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