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第398章 無天魔祖

類別: 仙俠 | 神話修真 | 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 點墨金蟬   作者:點墨金蟬  書名: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更新時間:2025-02-23
 
南贍部洲。

滔天的魔氣涌現,肆虐,最后卻又被神光壓制。

神念和魔念交鋒。

“二郎魔神楊戩”,最終還是重新變成了“二郎神楊戩”。

而且,楊戩的道心之堅定,更勝過往昔。

蕭辰帶著受傷的獼猴王離去。

而后,楊戩也帶著受傷的哪吒匆匆趕往華山,找楊嬋療傷。

灌江口的上空,不久之后。

一片沉寂之中,一尊十二品“滅世黑蓮”悄然自虛空之中顯露了出來。

這滅世黑蓮,周身散發著幽幽的光芒,那光芒既深邃又詭譎,仿佛蘊含著無盡的秘密。

黑蓮的花瓣層層疊疊,每一片都仿佛是用最深沉的夜色雕琢而成,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氣息。

而就在這滅世黑蓮之上,正端坐著一位身材魁梧、體格如磐石般健壯的中年男子。

他身披一襲裁剪得體的黑衣,長發如瀑,隨風飄逸,雙眸猶如深邃的星辰,閃爍著智慧與洞察的光芒,仿佛能夠穿透世間一切的虛偽與偽裝。

黑袍黑發男子的面容,看上去正義而慈悲,宛如“活佛再世”。

他的面容上,既有著不容侵犯的威嚴,又有著讓人心生親近的溫暖。

他的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那微笑中既有著對世間的包容與理解,又有著對一切挑戰與困難的從容與淡定。

“可惜啊,可惜。”

黑袍黑發男子輕聲嘆息,語氣中透露出幾分惋惜與無奈:

“楊戩,你身懷如此重的殺氣與執念,卻終究未能踏入魔途,成為我魔門之下的一尊護法。”

“看來,還是我太過心急了。”

“劫數未盡,一切皆是定數,無法強求。”

他的心中其實對楊戩頗為欣賞。

楊戩的善良、正義和堅持,他都很欣賞。

這個可憐的楊戩,這個被天庭幾乎殺了全家的楊戩。

他知道,這個看似冷峻孤傲的男子,其實內心承載著無盡的痛苦與仇恨。

天庭幾乎讓楊戩失去了所有的親人,他的家破人亡,他的心如刀割。

楊戩不就是想釋放小小的釋放一下自己的欲望,殺上三十三天,為父母兄弟報仇嗎?

楊戩的愿望,他可以幫助楊戩實現。

滅世黑蓮之上,看著楊戩的離去,黑袍黑發男子端坐其間,搖頭輕嘆,聲音中充滿了對三界規則的質疑與不屑:

“什么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禁食又禁欲?”

“什么大愛,小我?”

“這些虛無縹緲的說辭,何其虛偽!”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現行三界體系的深深不滿,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一切虛偽:

“如果這世間的人,連自我都喪失了的話,那這個世間還有什么意義?”

“人生在世,若無自我,豈非如同行尸走肉?”

“不如讓我親手再造一個朗朗乾坤,讓世間萬物各得其所!”

說罷,黑袍黑發男子的目光轉向那遙遠的靈山和高高在上的天庭,心中涌起一股對現在神佛的不滿:

“如來,玉帝,你們這些虛偽的神佛,食用著人間的香火,卻高高在上,不為世事,不為明理。”

“你們既不尊重人心欲望,也不關心人間疾苦。”

“只知坐享其成,壓榨世人。”

黑袍黑發男子冷笑一聲,語氣中充滿了對漫天神佛的鄙夷:

“哼,漫天神佛,盡都是些無能之輩,只知坐而論道,卻不知世間疾苦。”

“魔?”

說著,黑袍黑發男子輕吟著“魔”這個字眼,帶著一絲玩味,又夾雜著幾分深沉。

他的目光如深邃的夜空,落在江水中自己那略顯扭曲的倒影上,仿佛在那扭曲之中,看到了世間萬物的本質。

“鴻蒙初辟原無姓,這天地開辟之時,本就是無善無惡,無規無序。”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從遠古傳來的回響:

“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佛,什么是魔?”

“這不是都是你們基于利己的一面,而去定義的嗎?”

“善惡之分,佛魔之別,不過是你們用來束縛他人,維護自己利益的工具。”

“妖魔,說白了,也就是你們不允許別人不服從你們定義的規則罷了。”

“不服從你們的,便是妖魔!”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屑和嘲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既是在自嘲自己身處這混沌不清的世界,又仿佛在挑釁那些自詡為正道的神佛:

“如來,我在你眼中或許是魔,是破壞者,是罪無可赦的存在。”

“那如來你,在我的眼中,又是什么?”

“你又何嘗不是我心中的另一種‘魔’?”

黑袍黑發男子看向靈山的方向,仿佛能穿透虛空,直達靈山之巔,與如來佛祖那莊嚴的法相對視:

“你用你的慈悲為幌子,掩蓋著你的私欲和背叛?”

“你罔顧師恩,只為一己私利,叛教投敵,還美其名曰‘什么天道大勢如此,吾實在不可抗拒’。”

“什么就當是為截教出口惡氣,搶了道門之氣運。”

“呵呵,如來,這些實則不過是為你自己的背叛找的借口。”

“這都不過是你內心的懦弱罷了。”

“別人不清楚你,我還不清楚你嗎?”

黑袍黑發男子冷笑連連,語氣中充滿了對如來佛祖的不滿和鄙夷:

“你的慈悲,不過是用來掩蓋你無能與懦弱的面具罷了。”

“你所謂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過是你用來束縛眾生,維護自己統治的工具。”

“什么治世之尊,什么如來?”

“都不如我自己來!”

“如來,我會證明,你的道路是錯的,我將以我的方式,打破這虛偽的秩序,讓這世間重歸真實與自由!”

“我將再造一個理想之世,一個讓每個人都能追求自我、實現價值的三界!”

黑袍黑發男子凝視著靈山的方向,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喃喃自語道。

然而,他也清楚自己的現狀,他的真身尚未凝聚,只能以元神寄托于這十二品滅世黑蓮之中,隱藏行蹤,游走于世間。

“妖族……”

黑袍黑發男子低聲呢喃,目光深邃,轉向蕭辰和獼猴王離去的方向,眼中閃過一絲思索。

“天庭束縛人性,佛規要滅掉人欲。”

“而妖存人欲,魔也興人欲。”

“我們妖魔,才是這世間最真實、最自由的存在。”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語氣中透露出對妖魔本性深刻而獨到的理解:

“妖魔本是一家,同源而異流。”

“妖魔皆因心中之欲而存,因欲而興,因欲而強。”

他微微仰頭,望向那北俱蘆洲的方向,心中暗道:

“或許我能從妖族中找到我的盟友。”

“妖魔聯手,再造乾坤!”

“讓這世間重歸真實與自由!”

“當今妖族,當以‘妖師鯤鵬’為尊。”

“我且去找北俱蘆洲找妖師鯤鵬一敘。”

“或許能從他那里得到新的契機,招募些妖族手下。”

黑袍黑發男子沉思片刻,決定往北俱蘆洲而去。

他希望能從北俱蘆洲的妖族那里找到新的契機,招募些妖族手下,為實現他心中的宏愿而努力。

于是,打定主意后,黑袍黑發男子不再猶豫。

元神黑蓮在他的催動下微微顫動,散發出幽幽的黑光,化作一道黑影,瞬間消失在虛空之中。

或許,這將是一次改變三界命運的會面。

一次“妖和魔”聯手的挑戰,一次對天界秩序的徹底顛覆。

南贍部洲,這片被天庭神仙們視為汲取香火、修煉功德的寶地,山川秀美,靈氣充沛,名山大川星羅棋布。

南贍部洲有著諸多有名山川,如三山五岳巍峨聳立,吸引著各路大神或隱居修煉,或傳道授業。

蕭辰深知南贍部洲藏龍臥虎,因此行事格外謹慎。

他避開了那些名聲顯赫的山川,在南贍部洲尋了一個荒山偏僻的無名之地,將獼猴王安置了下來。

這里人跡罕至,山勢險峻,與世隔絕,正是隱蔽和療傷的好去處。

畢竟,療傷之時,最忌外人干擾。

一不留神,便是前功盡棄。

蕭辰小心翼翼地將獼猴王安置在一個寬敞的山洞中,再布下幾道結界,確保療傷過程不會受到干擾。

“獼猴王的傷勢……”

蕭辰打量著獼猴王的傷勢。

獼猴王的傷勢極為嚴重,已經陷入了昏迷。

獼猴王的肉身之前便被開山斧所傷,其元神又被“二郎魔神楊戩”所傷,其肉身和元神都受傷嚴重。

這樣的傷勢,若是尋常妖怪受了,再過一會兒,就魂飛魄散了。

不過好在,蕭辰有療傷至寶“寶蓮燈”在手,倒是還撈得回來。

“三哥,你就好好睡一覺吧……”

蕭辰盤膝而坐,心念一動,雙手結印,全力催動“寶蓮燈”之力,為獼猴王治療傷勢。

在寶蓮燈的滋養下,獼猴王的傷勢開始逐漸好轉,生命之火也重新燃燒起來。

七七四十九天的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終于,在這一天的黃昏時分,獼猴王所受之傷盡數痊愈。

只不過,獼猴王的神色,卻是有些復雜,他有一對“通風之耳”,擅長打探消息。

在療傷期間,獼猴王雖然身處山洞之中,但外界的風吹草動卻都逃不過他的耳朵。

傷愈之后,獼猴王與蕭辰一同走出山洞,閑逛了一番。

獼猴王自然也探聽到了,灌江口和天庭之間并未爆發戰事。

這意味著楊戩已經克服了心魔,并未完全墮入魔道。

一處荒山的無名山洞。

蕭辰和獼猴王對立而坐,兩妖的話題,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先前楊戩所經歷的“心魔之事”上。

獼猴王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

故此,三界之法,無論是深奧的道法,還是玄妙的佛法,獼猴王都多有涉獵,博聞強識。

其可謂“佛道”皆修,頗具智慧。

獼猴王緩緩開口,語氣中充滿了對修行的深刻理解:

“修行之人,內心若無道心,道心若不堅,便如同那無根之浮萍,只能隨波逐流,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動搖不定。”

獼猴王緩緩開口,語氣中充滿了對修行的深刻理解:

“這樣的修行,又怎能抵達那彼岸之境?”

獼猴王繼續說道,語氣中透露出一絲凝重:

“魔,無處不在。”

“它們或潛藏于暗處,伺機而動;或明晃晃地誘人墮落,讓人防不勝防。”

“修行人最大的敵人,其實并非他人,而是自己,是自己心中的那份魔念。”

“那魔念,如同毒藤,一旦纏繞上心頭,便如跗骨之蛆,難以自拔。”

獼猴王的話語沉重而深刻,他深知心魔的可怕:

“心魔,乃修行者最大的敵人。”

“它無聲無息,卻能潛藏在人心最深處,一朝爆發,便能摧毀一切。”

“即便是那西天如來佛祖,擁有通天徹地之能,強近圣人,也難逃心魔的糾纏。”

獼猴王的話語擲地有聲:

“倘若如來佛祖有一朝心魔難渡,那他也會徹底前功盡棄,修為盡廢,轉世重修,淪為凡人。”

“甚至,若心魔太過強大,還可獨自分離出來,逃離本體,成為‘獨立的存在’。”

“到那時,‘如來佛祖的魔念’,說不定,還會與我等為伍,并肩作戰!”

獼猴王的話語擲地有聲,仿佛是在警示蕭辰,也是在提醒自己。

“如來佛祖,心魔,魔道……”

蕭辰聞言,心中若有所悟。

他不禁想起了之前與蛟魔王的談論,那些關于天道、命運、興衰的種種思緒再次涌上心頭。

此刻。

蕭辰深深地感受到,這個世界背后隱藏著一股無形而強大的力量,在背后操控一切,那就是天道。

天道無情,卻操控著一切,無論是神仙妖魔,都難以逃脫其掌控。

如今,天道不在妖,即便是強如妖師鯤鵬,也只能偏安一隅。

即便是強如通天教主,東皇太一,這些曾經逆天而行的強者,他們雖然一時風光無限,但最終也只能以失敗告終。

他們的輝煌,如同流星劃過夜空,短暫而絢爛,卻終究無法照亮整個天空。

終究無法與天道相抗衡。

歷史的長河中,從來沒有永恒的主角。

龍、鳳、麒麟三族,那曾經是天地間何等霸氣的存在,稱霸一方,威震四海,他們的輝煌如同烈日當空,照耀著整個洪荒世界。

然而,他們的輝煌也只是曇花一現,終究無法逃脫盛極必衰的宿命。

妖族、巫族、三教玄門,這些曾經統治過洪荒的勢力,或外斗,或內斗,也都先后走上了衰落的道路。

天道無情,它不會允許任何一族,任何一方勢力,長久地橫強于世,這是天地的法則,也是萬物運行的規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在天道的眼中,神也好,人也好,妖也好……這些生靈或許并沒有什么區別,都是生命的貢品,都是天地運行的一部分。

或者說,天道看待萬物是一樣的,它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不因誰而有所偏頗。

它只是一個維持天地運行的規則。

平衡,對于天道來說,是最重要的。

這方世界,不要誕生產生,不要有“能威脅天道的生靈”出現,最重要。

任何試圖打破這種平衡的力量,都將受到天道的嚴厲懲罰。

“西游,真的是天道大勢嗎……”

蕭辰在思考著,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這世間的重重迷霧,直達那不可知的未來。

這個神話世界太宏大,蕭辰深知:不抬頭看天,只埋頭做事,不看大局,只著眼于局部,終難成事。

他明白,按照這個神話世界的正常運行軌跡,再過大幾百年,便是那西行取經,佛法東傳的時代。

那時,佛門大興,佛門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盛世,信徒如潮,香火鼎盛。

然而,無論佛教如何興旺,都無法逃脫天道的束縛和限制。

佛門再強,也無法超脫天道的掌控。

佛門一旦過強,必將受到天道的制裁!

這是“萬物循環,生生不息”的必然結果。

那么,西行之后,世間又將迎來怎樣的變遷?

龍族、妖族、巫族、道門、佛門……它們都曾興旺過,輝煌過。

而“魔”,在三界久未現世也!

“魔”,仿佛被天道遺忘在世間的角落,長久以來都未曾有過什么動靜。

許久都沒有什么強大的魔頭在三界出現了。

然而,楊戩的此次入魔,卻像是一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

蕭辰不禁思考:

“楊戩經歷封神大戰無數,戰功赫赫,他的心神何其堅韌,怎能輕易被撼動?”

“獼猴王真的有這么強,能撼動楊戩的心神嗎?”

蕭辰心中充滿了疑惑。

他其實很難相信,僅憑獼猴王一人之力,就能讓楊戩陷入魔障。

“楊戩的此次入魔,是獼猴王的‘諦聽無相,神鬼皆驚’所引發的一次意外嗎?”

“真的只是獼猴王一手造成的嗎?”

“還是背后有其他人的窺測和相助?”

“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

“亦或是天道大勢,這個掌控著三界命運的無形之手,已經悄然出手,引楊戩入魔,意圖將他塑造成一尊蓋世魔頭?”

“助魔道一臂之力?”

想到此處,蕭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毛骨悚然。

他深知,這個神話世界的背后隱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楊戩的入魔,或許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風暴還在后面。

“魔?”

蕭辰的思緒在神話傳說的海洋中飄蕩,他突然想起了那個“后西游時代”神話傳說中的名字——“無天佛祖”。

“無天佛祖,也可以稱之為‘無天魔祖’……”

蕭辰回想起自己記憶中的那段西游之后的神話傳說,并非一片空白。

后西游時代,同樣是充滿了驚心動魄的一段神話歷史。

在后西游時代。

三界之中出現了一尊蓋世的魔頭,他自號“無天佛祖”,以無上的魔威橫掃四海八荒,三界六道,斬神誅佛,令漫天神佛為之震顫。

當然,后人更喜歡稱呼他為“無天魔祖”。

因為“無天魔祖”這個名字更能體現出他那“魔性滔天、無法無天”的氣質。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