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第197章 未雨綢繆,推演為刃直面權謀風云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 倦我生煩   作者:倦我生煩  書名: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更新時間:2025-03-20
 
聽楚世昭這么說,先前還槍口一致對準楚世昭的二皇子跟三皇子。

下一秒,不由得臉色一變。

很明顯,他們此刻的目標已經不知不覺的從原本的楚世昭身上轉移到了彼此身上。

就這樣,楚世昭輕而易舉的便化解了危機。

只是,這兩個蠢貨到這時候還不知道自己被人利用了。

既然這兩個家伙都主動送上門來了,心里原本就有所圖謀的楚世昭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二人。

眼見著二皇子和三皇子看向對方的眼神都不對味兒了。

這時候,楚世昭卻是瞬間戲精上身,當著兩位哥哥開始哭窮了。

眼見自己這個“沒出息”的弟弟,這么不容易。

身為大周未來儲君的熱門人選,楚世仁和楚世虞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拉攏楚世昭的機會。

當即,二人便紛紛表示,之后會派人再送一批物資過來。

聽二人這般承諾。

楚世昭當即表示,等這邊災情穩定下來之后,自己一定給父皇上書,為兩位哥哥好好美言幾句。

嘴上雖然這么說,可實際上楚世昭此刻心中盤算的卻是如何地利用這兩個家伙送來的資源,加快救災工作的進度。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

隨著楚世昭和手下每天起早貪黑的忙活。

晉陽地區的洪水總算是得到了控制。

就連之前被破壞的堤壩、河道也順利修復完成了。

隨著災區百姓們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

楚世昭那個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的高大形象也算是在百姓心目當中徹底站穩了。

隨著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楚世昭在災區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皇宮的御書房內。

“丞相,聽聞楚世昭在晉陽救災頗有成效,百姓對他贊不絕口。”

丞相微微點頭。

“陛下,四殿下此次救災確實盡心盡力,這一點,他可比……”

話說到一半,丞相似乎是意識到了什么,趕忙閉嘴。

只是,他的話雖然沒有說完,可當了這么多年大周皇帝的永晉帝,又怎么會聽不懂他話里的意思。

對方分明就是在拿楚世昭跟先前犯上作亂的楚世煦對比啊。

一想到楚世煦,永晉帝便不由得陷入沉思。

的確,從這次抗洪救災的事情上來看,老四的確要比楚世煦更優秀。

只不過,在永晉帝心中,楚世煦畢竟是自己精心培養多年的皇位繼承人。

要是讓他突然改變,說實在的,他心里多少還是有點接受不了的。

可楚世昭這次抗洪救災的確居功至偉,自己這個當老子的要是一點表示都沒有的話,多少都有點說不過去。

想到這里,永晉帝先是先是長嘆一聲,然后才轉身對丞相道。

“傳朕旨意,讓楚世昭在救災結束后,速速回京述職。”

“朕有些乏了,你先退下吧!”

晉陽災區這邊。

楚世昭很快就收到了永晉帝的圣旨。

于是,他在安排好災區重建的后續事宜后,緊跟著便帶領手下奉旨回京了。

只是,這一次回京述職,雖然名正言順,可這一路上,楚世昭的心情并不輕松。

京城,作為暴風雨的中心,若是不仔細謀劃一番,天知道迎接他的將會是什么局面。

所以在這之前,他必須好好謀劃一番才行。

楚世昭一行人浩浩蕩蕩回到京城。剛到城門口,便被一群大臣圍住。為首的是三皇子楚世虞和二皇子楚世仁,他們表面笑容滿面,熱情地迎接楚世昭。

楚世虞率先開口:“四弟,一路辛苦了,此次救災大功一件,父皇定會重重嘉獎。”

楚世昭謙遜地回應:“三哥過獎,都是為父皇分憂,為百姓做事,不足掛齒。”

這時,楚世仁卻話里有話:“四弟如此能干,日后在朝堂上,怕是要大放異彩了。”

楚世昭心中明白,這兩人看似歡迎,實則在試探。他笑著回答:“二哥說笑了,世昭資歷尚淺,還得多向各位兄長和朝中大臣學習。”

進入皇宮后,楚世昭來到御書房面見永晉帝。永晉帝坐在龍椅上,神色威嚴。看到楚世昭,微微點頭:“世昭,此次晉陽救災,你做得不錯。”

楚世昭跪地叩謝:“多謝父皇夸贊,兒臣只是盡了本分。”

永晉帝接著問道:“在救災過程中,你可有遇到什么困難?”

楚世昭將當地豪紳鬧事、物資調配問題以及太子殘余勢力搗亂等情況一一如實稟報。

永晉帝聽后,臉色陰沉:“這些逆賊,竟敢如此胡作非為!你處理得很好。”

然而,在一旁的吏部尚書卻突然開口:“陛下,四殿下此次救災雖有功勞,但在處理一些事情上,是否過于強硬?比如對當地豪紳,直接押往京城,是否會引起一些家族的不滿?”

楚世昭心中一緊,他明白吏部尚書這是在給自己挖坑。

還未等他回答,永晉帝便看向他:“世昭,你對此有何解釋?”

楚世昭鎮定自若地說道:“父皇,當時情況緊急,若不采取強硬手段,洪水難平,災民受苦。那些豪紳為一己私利,不顧百姓死活,煽動鬧事,兒臣若不果斷處置,恐生大亂。至于家族不滿,兒臣相信,只要是為了大周江山社稷,為了百姓福祉,他們會理解的。”

永晉帝微微點頭,似乎認可了楚世昭的回答。

但這時,朝堂上卻有大臣站出來附和吏部尚書:“四殿下雖出發點是好的,但此舉確實可能影響朝廷與一些家族的關系,還望陛下三思。”

楚世昭陷入被動,朝堂上眾人對他的態度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對于這次的推演結果,楚世昭稍微思索片刻,便找到了問題的所在。

自己先前一心只想著救助災民,并沒有考慮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牽扯到朝中很多大臣的切身利益。

看來,他必須要提前考慮一下如何應對這些潛在的反對聲音才行。

同樣是在城門口,楚世昭面對楚世虞和楚世仁的寒暄,笑著回應:“三哥、二哥,此次救災能順利完成,多虧了二位哥哥在京城的支持,世昭感激不盡。”

楚世虞和楚世仁微微一愣,沒想到楚世昭會主動提及此事,一時不知如何回應。

進入皇宮御書房,楚世昭面見永晉帝,詳細匯報救災情況。

一旁,吏部尚書剛想開口,他便主動說道:“父皇,此次救災過程中,確實遇到不少難題,尤其是當地豪紳的問題。”

“兒臣當時處理得可能有些倉促,回來路上仔細思量,覺得應該先安撫好這些家族,再做處置。”

“只是當時洪水危急,兒臣一心只想盡快解決災情,疏忽了這一點,還望父皇恕罪。”

永晉帝聽后,臉色緩和:“你能認識到這點,便不算錯。日后做事,多考慮周全些。”

吏部尚書見狀,本想開口指責,卻找不到合適理由。

這時,楚世昭又說道:“父皇,此次救災能成功,也離不開朝中各位大臣的支持,世昭在此感謝大家。為表心意,世昭愿將此次救災中節省下來的部分物資,捐贈給朝廷,用于其他地方的建設。”

此言一出,朝堂上不少大臣對楚世昭的態度有所轉變,覺得他懂事、顧全大局。

然而,三皇子楚世虞卻突然說道:“四弟如此慷慨,只是不知這節省下來的物資,賬目是否清楚?”

楚世昭:“三哥放心,所有賬目都詳細記錄,隨時可查。”

楚世仁也在一旁陰陽怪氣:“但愿如此,別到時候出了什么差錯,讓大家看笑話。”

楚世昭依舊鎮定:“二哥若有疑慮,可派人去查,世昭隨時配合。”

盡管楚世昭應對自如,但朝堂上的暗流涌動依舊存在,各方勢力對他的警惕并未完全消除。

這一次,楚世昭雖然靠著主動認錯和示好緩解了朝中那些大臣的敵意。

可是,對于自己那兩個哥哥的刁難,卻還是讓不少人內心生疑。

看來,若想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他還得想辦法轉移這兩個家伙的矛盾中心,讓這兩個家伙無法一直針對自己才行。

在城門口,楚世昭看到楚世虞和楚世仁后,快步上前,拉著楚世虞的手說道:“三哥,此次晉陽救災,我遇到了不少困難,全靠您之前給我給我提供的那批物資,才讓我順利解決了不少問題,真是多謝您了。”

楚世虞一臉錯愕,但又不好否認,只能笑著說:“四弟客氣了,都是為朝廷效力。”

接著,楚世昭又轉向楚世仁:“二哥,聽聞您在京城一直關注著晉陽災情,弟弟我真是感激不盡。要不是您的支持,恐怕我現在還在泥漿里泡著呢。”

楚世仁尷尬地笑著回應:“應該的,應該的。”

進入皇宮御書房,楚世昭匯報完救災情況后,誠懇地對永晉帝說:“父皇,此次救災能成功,功勞什么的其實并不在我。特別是二哥和三哥,他們這次可是給了我很多幫助呢。”

楚世昭說,“兒臣建議,等此次事情過后,父皇可對他們進行嘉獎,以激勵更多大臣為朝廷效力。”

永晉帝聽后,滿意地點點頭:“你有心了,此事朕會考慮。”

吏部尚書站出來,正想說話,楚世昭搶先說道:“吏部尚書大人,此次救災過程中,我參考了您之前寫的關于水利治理的文章,受益匪淺。按照您文中的方法,在修筑堤壩和開鑿河道上節省了不少時間和人力,真是幫了大忙。”

吏部尚書一愣,隨即露出笑容:“四殿下能學以致用,是好事。”

朝堂上其他大臣見楚世昭如此懂得拉攏人心,對他的印象也逐漸改觀。

這時,有大臣站出來夸贊楚世昭:“四殿下此次救災盡心盡力,又如此謙遜有禮,實乃我朝之棟梁。”

三皇子楚世虞和二皇子楚世仁見狀,雖心中不滿,但也不好發作。

然而,在退朝后,楚世虞和楚世仁依舊覺得楚世昭威脅太大……

隨著推演結束。

楚世昭雖然看似所有的事情都做的滴水不漏,贏得了在場大多數人的好感。

可他越是這樣,越會讓楚世虞和楚世仁倆人不爽。

看來,除了朝堂上,別的地方,他也有必要謀劃一番才行。

最好是能找到這些家伙的把柄,這樣一來,這些家伙就算是看不慣自己,恐怕也會因為投鼠忌器,不敢輕易對自己動手了。

在前往京城的路上,楚世昭提前安排心腹,分別給楚世虞和楚世仁送去密信。

給楚世虞的信中,楚世昭暗示楚世仁在暗中與一些勢力勾結,企圖爭奪太子之位,并且在救災物資分配上,故意打壓楚世虞的勢力。

給楚世仁的信中,則稱楚世虞在私下里與一些外邦勢力有來往,意圖不軌,還在朝堂上準備聯合大臣對付楚世仁。

到達京城后,在城門口,楚世昭依舊熱情地與楚世虞和楚世仁寒暄,但能感覺到兩人態度有些微妙的變化。

進入皇宮御書房,楚世昭匯報救災情況時,詳細講述了自己如何巧妙應對各種難題,同時不經意地提及在晉陽發現了一些關于外邦勢力蠢蠢欲動的跡象。

永晉帝聽后,臉色凝重:“此事你可調查清楚?”

楚世昭回答:“兒臣只是發現一些端倪,還在深入調查中。不過兒臣覺得,此事關系重大,需引起朝廷重視。”

朝堂上,大臣們聽聞此事,紛紛議論起來。

楚世昭注意到,楚世虞和楚世仁仍舊目光閃爍

這時,楚世昭又說道:“父皇,此次救災過程中,我還發現一些朝中大臣與地方勢力勾結,謀取私利。兒臣已掌握了一些證據,但考慮到朝廷穩定,還未聲張。”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