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錫  1028【轟鳴】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九錫 | 上湯豆苗   作者:上湯豆苗  書名:九錫  更新時間:2025-02-13
 
翌日,上午。

寬敞的節堂之內,將星薈萃,濟濟一堂。

除陸沉之外,臨江侯陳瀾鈺和永定侯張旭分列左右之首,此外便是李承恩、劉隱、裴邃、宋世飛、徐桂、柳江東、范文定、霍真、葉繼堂等統兵大將和各軍副指揮使。

堂內中央區域擺放著一幅大型沙盤,上面標記著從涇河南岸一直到景國大都的重要地帶。

“過去這幾年時間里,軍機處針對滅景之戰做過十幾套推演的預案,涉及到非常復雜的進軍路線和戰役規劃,只不過本王覺得最要緊的一件事情,是讓諸位扭轉觀念。”

陸沉站在沙盤北面,環視眾人說道:“在這次之前,大齊一直處于戰略守勢,諸位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的土地,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廝殺。本王希望你們記住一點,即便如今景國處于劣勢,這不代表我們就能放松警惕,要知道戰爭中防守遠比進攻容易。”

眾將齊聲道:“謹遵王爺教誨!”

“好。”

陸沉微微頷首,隨即看向陳瀾鈺說道:“臨江侯,本王委任你為后勤總管,由你親自坐鎮晉陽城,協調朝廷后方供給和前線大軍所需。此外,朝廷會派出新政大臣厲良玉擔任糧草轉運使。望你二人精誠配合,讓大軍免去后顧之憂。”

堂內肅然一靜。

陳瀾鈺的立場早已不是秘密,即便他是蕭望之一手培養出來的淮州系武將,與裴邃、宋世飛和柳江東等人算得上共同經歷生死的同袍,但他們分道揚鑣漸行漸遠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些年陳瀾鈺從邊境到京城,從軍機大臣到禁軍主帥,表面上一直在京城打轉,實則從未進入過以陸沉為核心的軍方中樞,他更多是充當一個聯系天家和秦王府的紐帶,發揮穩定局勢、保持大局和諧的作用。

陳瀾鈺很清楚陸沉這樣安排的緣由,其實他心里沒有怨恨,因為他覺得自己最重要的職責是遵循寧太后的旨意。

可他沒有想到在伐景一戰到來時,陸沉依然愿意對他委以重任。

莫要小看后勤總管這個職務,陳瀾鈺如果有心使壞,必然可以對前線大軍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雖然陸沉應該有防范和反制的手段,但他原本可以不用這么麻煩。

這一刻陳瀾鈺忽然完全明白兩年前寧太后為何愿意讓權,眼前這位秦王確實是一位真正的權臣,卻又和史書上記載的那些權臣不太一樣。

他一如當年那般恭敬地行禮道:“請王爺放心,下官愿當眾立下軍令狀,后勤供給決不會出紕漏。若違之,請斬下官首級。”

“有你這句話就夠了。”

陸沉微微一笑,隨即看向眾人說道:“根據軍機處最后擬訂的戰略方案,結合目前景國在涇河北岸設立的防御體系,我軍此戰將會兵分兩路。”

眾將肅然道:“請王爺下令!”

“廣濟軍、寧遠軍和鎮北軍從靈州中部北上,沿著涇城到積石城一線步步推進,不斷深入撕扯景軍防線,以穩扎穩打的策略進攻景國慶元路。”

范文定、柳江東和裴邃起身領命。

陸沉又看向張旭說道:“永定侯,由你率領來安軍,駐扎在涇城一帶,策應廣濟等三軍,成為他們最堅實的后盾。”

張旭對此早有預料,陸沉雖然不會絕對信任陳瀾鈺,但是相較于張旭還是多幾分誠意,畢竟他從始至終都不曾站在陸沉那一邊,而且和邊軍沒有多少關聯。

此刻聽到陸沉的安排,張旭不禁生出和陳瀾鈺類似的想法,拱手行禮道:“王爺,下官定不負所托!”

陸沉之所以對這兩位武勛委以重任,并非完全出于收買人心的目的,實際上截止如今他已完全掌控住整個大齊軍方,現在只是單純不愿浪費陳瀾鈺和張旭的能力。

這兩人或許不具備獨當一面的威望,但他們確實比李承恩等統兵大將更為成熟穩重一些。

陸沉在安排妥當這兩人的職事之后,看向其他人說道:“奉福軍和汝陰軍為先鋒,本王親率定北、七星、廣陵和飛云四軍為后援,從青州幾大渡口北上,直取景國山東路!”

徐桂和霍真喜形于色,李承恩、葉繼堂、劉隱和宋世飛等人無不滿面振奮,齊聲領命。

陸沉再度看向書記官王駿,微笑道:“請那兩位進來。”

王駿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帶著兩位中年男人進入節堂,其中一位大多為人熟知,他便是當時武榜第一人、七星幫主林頡。

另一位身材高大,骨節粗壯,偏生有一個極富文人氣質的名字,齊藏。

他顯然沒有林頡那般泰然自若,陸沉隨即介紹道:“諸位,這位齊兄乃是云浮寨之主,相信你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他的威名。”

徐桂等人當然對此有所了解。

云浮寨成立的時間比較長,最早是涇河下游湖區的漁家聯合起來對抗官府的橫征暴斂,后來逐漸轉化成水泊之中的山寨。他們憑借獨特的地形以及水性的優勢,將大寨隱藏在重重水域之中,令朝廷官軍無處下手。

他們先后經歷過齊國、北燕和景國的官軍針對,然而他們依靠在水上的優勢,從始至終都能保持非常完整的建制,并未讓官軍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也是這么多年除七星幫之外,北地唯二可以維持獨立性的綠林勢力。

但是從齊藏今日對陸沉的恭敬態度便能知曉,云浮寨將會成為齊軍的一大助力,幫助他們更加順利地通過涇河天險。

事實亦是如此。

九月初七,在云浮寨所提供的上千只戰船協助下,再加上青州刺史府提前準備的七百余只大船,奉福軍和來安軍率先毫無阻礙地渡過涇河直達北岸。

大齊第三次北伐大戰就此拉開帷幕。

第一戰位于景國山東路棣州城下。

景軍早已準備妥當,近萬銳卒在主將術安的統率下嚴陣以待。

按照正常情況推論,這樣的守備力量足以抵擋四五倍的進攻兵力,也就意味著齊軍至少需要兩支先鋒大軍輪番進攻,花費兩三個月的時間才能看見城頭的風景。

術安身為術不列的親侄兒,曾經參加過雷澤平原一戰,對齊軍的火力早有準備,因此這兩年不斷讓人加固和修繕城池,并且在城外百丈之內設立大量立體的防御措施,防止齊軍可以近距離內攻擊城墻。

然而在開戰第一日,齊軍便給了他一個難以想象的震撼。

只見奉福軍在棣州城東面拉開陣勢,來安軍則居于南面。

他們沒有像以前的戰爭模式那般,出動大量攻城器械逼近城墻,然后依靠云梯強行攀登城墻,齊軍顯然已經摒棄這種作戰手段。

九月初十,齊軍兩支先鋒主力發動第一次進攻。

只見他們的步卒在距離棣州城還有一百四五十丈的距離便停止前行,然后一架架巨型火炮出現在景軍的視線之內。

術安對此已經有所預料,然而當他親眼看見百余丈外齊軍陣地上的火炮,心中的驚詫亦難以用言語來形容。

無論提前做過多少準備,世人很難對從未見過的新生事物保持平和的心態。

“轟!”

“轟!”

“轟!”

巨炮開始轟鳴,無數巨大的炮彈從齊軍陣地前沿飛起,在空中劃出一個幾近完美的弧線,徑直落在棣州城頭。

齊軍采用的這種巨型火炮,射程比投石機更遠,威力更要強出幾個檔次。

站在城墻上的景軍這一刻只能感覺到地動山搖,天旋地轉。

轟鳴聲接連不斷,棣州城看似堅固高聳的城墻,在齊軍火炮的轟擊下猶如豆腐一般脆弱。

從齊軍火炮齊發到棣州城墻垮塌,僅僅過去半個時辰。

中軍陣地,陸沉在銳士營三千虎賁的簇擁中靜靜地看著遠方垮塌的城墻,旋即抬起右臂怒吼道:“進攻!”

“殺!”

在軍令傳開的那一瞬,奉福軍和來安軍迅速有了動作,徐桂和霍真兩員虎將身先士卒,帶著攜帶燧發槍的火槍兵沖向城池,陌刀軍緊隨其后,再后面便是一萬精銳步卒。

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燧發槍雖然屬于前裝槍,和火繩槍不存在代差,但是對于依舊使用大刀長矛的景軍而言,這種可以瞬時擊發的火槍就像傳說中的神器。

場面大抵可以用排隊槍斃來形容。

“殺!”

景軍單憑血勇之氣根本無法阻擋,奉福軍和來安軍飛快逼近城墻,然后突入城內,以火槍兵為刀尖,陌刀軍和精銳步卒負責肅清戰場,以景軍難以想象的速度席卷城內。

及至午后,棣州城宣告歸屬大齊,僅有術安帶著數百名親衛逃往北方。

不到三個時辰,大齊精銳便取得第一戰的勝利,而這只是一個開始。

陸沉親自督促各軍繼續向前,與此同時西路軍亦取得飛快的進展,不斷攻取景國慶元路的重鎮城池。

截至十月十二,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內,齊軍連奪十七座景國城池,猶如兩支強而有力的拳頭,從東西兩面夾擊而上,直接威脅景國大都!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