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妖停手退回,畢竟方才那二轉的人族真修就有些邪門,誰知道眼前這聲勢更大的老頭有什么厲害?
妖將們或許初成真修時靈智不高,可化形活了幾百上千年后,智慧絕不低于人族。
元菱眉頭緊皺,眼前這人族雖然氣息強勁,可只不過是四轉而已,自己仍舊能輕易拿下此人。
但這老者絕不像是愚蠢之人,必然有什么依仗。
想到這里,元菱手中雙锏再次揮動,天地間雷震不止,海妖獸潮紛紛畏懼四散,就連八位妖將也急忙散開,對這雷霆畏懼非常。
祁靈門內,玉和道人不敢相信道:“師兄,你還是走到這一步了。”
“咎水四散,上宗震怒。必懲于天下土德,反而是我們一線生機。
畢竟,上宗是不會容許一個傳承了近四千年,幾乎見證過其所有過往的宗門存在。好在有了上宗之怒,殺盡天下戊土道統,只要我一死,他們沒有多余的人手,或許祁靈門便又能傳承六百載。”
王尋回過頭,肅然道:“師妹,此災應劫之語:陣不可出。”
說罷,他轉身出陣,潮水退避,雷霆聚頂,鎖定了氣機。
王尋嘴角微微上翹,配上那顆精光四射的獨目,和滿是褶皺的尖長臉面,給人的感覺沒有一絲仙風道骨,反而像是個畫本中陰險的惡人。
他單手一揚,漫天的傀儡落在身下,祁靈門弟子的傀儡也被紛紛收歸,竟然熔煉成一尊八百丈高的巨人傀儡,如同山岳,雄偉壯觀。
元菱并不為之所動,雙锏蓄力多時的雷霆之力徹底爆發,一道粗大近百丈寬的雷暴光柱沖天而起,籠罩住了那巨人傀儡。
刺目的雷光中,巨人傀儡身影仿佛被消融了一般,等到雷光黯淡下去,巨人傀儡的軀體確實被雷霆擊打得成無數碎片。
見到這一幕,眾妖將心中一松,看來這老道只是虛有其表。
元菱則是有些疑惑,為何此人雖然實力不強,卻給她一種心神不安的錯覺。
王尋接過漫天紛揚而下一片傀儡碎屑,笑著道:“閣下修的是合雷里的陰水雷道吧,這深雷禁雖然以蓄雷積力,勢大磅礴著稱,但也只是禁。
論起禁來,不得不說一道古神通。我請諸位一觀,未央玄境。”
話音落下,玄黃大盛,方圓數百里之地飛沙落水,化洋為淤,落海成澤,大鵠鳥成群飛過,四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出一片片青綠之色。
只是數息功夫,祁靈門外的汪洋就被一片沼澤連山的青山綠水美景所取代。
九妖有些震驚的看著四周,因為眼前一切并非幻境,這才是最令他們恐懼的!
元菱瞳孔一縮,震驚道:“不可能,你只有四轉,怎么有金丹位格?
未土一道浮鵠宮,藏木蓄火,為土木之墓庫。沒有金丹位格,做不到此等改天換地的未央玄境。”
落日余暉下的高山上,王尋浮現身影,追憶道:“遙想三千多年前,先祖真人便是隕落于此,化境未央。
今日晚輩雖不才,卻也愿效防先祖之輝,踏土登天闕。”
王尋踏土登山,每踏出一步便有沙石聚之成峰,一峰連著一峰,天邊的夕陽照在老人半彎的腰身上,寬衣舊袍隨風搖曳,長而散亂的須發在飄揚著,九只海妖仿佛被怔怔的定在了那里,一群大鵠鳥撲棱著翅膀掠過水澤,擋住了他們的身影。
當這些大鵠鳥再次飛起時,便見澤上多了九座墓土石碑。
老者走了不知多久,向天闕,回頭千里,似是故人長絕。
王尋那只獨眼彎著笑瞇瞇的看了眼熟悉的祁靈門,一景一山皆常在。
他搖搖頭,沒有回去,而是繼續踏上天闕,低聲嘆:“須信百年俱是夢。天地闊,且徜徉。”
余暉落幕,霞云飄滿天空,那孤行的老人化作漫天黃沙散去。
無人知他往何處去。
玉和道人怔怔的望著天闕,她不敢去想,因為天上的霞云在,能知心窺意,所以她只想了師兄用盡了先祖真人遺留的最后一道手段。
未土之德,甚至可以說先祖土德的余燼已完,往后山中土德難興。
祁靈門眾弟子紛紛拜下,對著天邊最后一絲余暉揚聲垂淚道:“恭送老祖!”
鐘聲響了七十二重,門內弟子皆換喪服,行喪拜祖。
祁靈門外,有墓九座,有峰一處,峰上常有鵠鳥棲息,草木繁盛。
陳觀從暮色沉沉里走進祖祠,向玉和道人拜道:“老祖,那九妖之墓,如何處置?”
“待獸潮散后,再遣弟子去探查一番,若有什么化成了靈物,收回來便是。”
玉和蒼白的面上沒有表情麻木道。
陳觀小聲道:“可否請于師叔壓陣…”
“不必了。那九妖絕無一絲生機。哪怕是半分金丹位格,一入未央玄境,九轉上位都無生還可能。”玉和搖頭道:“于師弟尚未穩固一轉,不可輕易現身。
危機兇險,還未解除。”
“還有…”陳觀心中一驚,“難不成是…”玉和終于有了情緒,悲聲道:“霞光在天,便是那位。
收走了師兄所化的未土之精和先祖位格,我卻連多想一步都不敢。
玲瓏派,暴行虐施,興盛四千年之久,不都是那位在的緣故嗎?”
陳觀聞言嚇得雙腿一軟,跪在地上,急聲道:“老祖慎言!”
“怕什么?”玉和道人眼中通紅,帶著凜冽恨意,“有先祖靈位在此,那位是感知不到祖祠的。”
她說到這里似乎是發覺了什么,伸手一抽,王丘靈位背后有一封折起的信,緩緩打開,卻是王尋所留。
“海壓竹枝低復舉,風吹山角晦還明。”
玉和道人心神微微一愣,隨即道:“明日一早,命弟子出山搜取傀儡殘物,再開地火室,輪番煉傀。
兇象尚未散去,只怕后面還要有惡戰。我總歸是要守好師兄耗費一生心血的門派。”
靜室內,盤膝而坐的李元周身氣息無漏,法力圓滿,靈臺之中,一片翠綠的桃木林生長得十分旺盛。
三年來李元每日每夜的觀想道參,桃枝斷落,入土成苗,這種情景已出現了無數次。
他不知疲倦的觀想,直到心神枯竭才稍作休息,一恢復過來便再次投入觀想中。
冥冥之中那種不安的感覺越來越強烈,特別是在王尋老祖隕落后。
李元雖然在閉關中,可他的弟子章啟還是每隔一段時間將外界的事情傳信告訴他。
而且那日未土之氣如此盛大,李元不可能沒有感應。他心中雖然惋惜王尋老祖離去,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去走,不能沉溺于悲傷中而荒廢自己的路。
如今道參、法力、肉身、元神皆已經達到圓滿,李元也終于決定要踏出那一步了!
他思慮再三,還是遞出了一道傳音符,這道傳音符化作一道流火,飛上靈峰大殿,送到了忙碌的陳觀身側。
能夠直接傳入峰主身旁的傳音符并不是每個長老都能擁有的,此符是峰主特有,用于重要人事的傳遞。
陳觀伸手揮退了周邊的弟子,然后又開啟了法禁隔絕音形。
這才拿起此符看了看,“是李元師弟的,他不是在閉生死大觀嗎?”
陳觀心神一緊,莫不是又一個真修種子出事了?
傳音符亮起,從中傳出了李元清朗的聲音。
“峰主在上,李元閉生死大關,不得外出,無法為宗門盡力,還望峰主勿怪。
閉關近二十載,自覺功法圓滿,欲行突破真修之舉。
由于修行之法為古法合道,需外物天時地利皆合,還望峰主能為我種下漫山桃林。
此事恐怕唯有峰主能做到,還望成全!李元感激不盡!”
“什么?突破真修?”
陳觀腦子一嗡的震驚住了,李元師弟不是還不滿百歲嗎?就算他刻苦修煉得了什么機緣,也頂多是修到后期圓滿。
領悟道參呢?種下道參還要數十年的溫養才能圓滿。
李元師弟怎么可能二十年就完成這三步?
他心神劇震,就算是當年的千家弟子千世妍,也不過是九十多歲才修煉到后期圓滿,那還是依靠了家族資助,才有如此速度。
陳觀猶豫了一會,終于還是下定了決心,向外傳出一道又一道傳音符。
不久后,祁靈門眾弟子都知道了一件大事,在外游歷多年的長老阮經湖,功行圓滿,回山突破真修,需種滿山桃林以甲木之氣蘊養辛金之德,以古法求道。
此事還得了老祖同意,如此一來自然沒誰會懈怠了,不出三月,漫山遍野皆種上了桃林。
李元雖然足不出戶,可神念強大自然也能探查到山中的情況,漫山皆是桃林。
只可惜,時節不對,已經到了盛夏。
李元猶豫了幾日,還是決定隱忍下去,等到第二年春日再行突破。
畢竟古法嚴苛,甚至時辰上都要留意,夏生暑熱,乃利火木之德,對水德可算不上好。
李元只有這一次機會,由不得他不謹慎!
這一年冬日,大雪紛揚,冰封河湖,萬籟寂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