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  第六百七十八章楊正山積攢底蘊和人脈

類別: 玄幻 | 異世大陸 |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 | 不知未名   作者:不知未名  書名: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  更新時間:2025-02-08
 
“祖父,楊家也要爭奪天下的野心!”郭子喬看完兩封信件之后,抬頭看向郭英。

郭英面帶凝重之色,“是啊,楊家這個時候出兵,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

“你有什么想法?”

郭英對楊家的了解也不是很多,當年楊正山在京都的時候,他在云嶺鎮,所以他是沒有見過楊正山的。

他對楊家的了解大多是道聽途說。

郭子喬手握信件在書房中來回踱步片刻,又看了看曲少宮的信件。

“楊師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

他說的楊師就是指楊正山,楊正山當年執掌演武閣,演武閣很多弟子都喜歡稱他為楊師。

他們這些演武閣弟子算不上楊正山的弟子,但與楊正山也有師徒名分。

而郭子喬當年也多次被楊正山指點過,所以他對楊正山還是很尊重的。

但是如今天下局勢涉及到郭家的未來,就算是他對楊正山有些師徒情誼,也不會讓這份情誼影響到自己的決意。

因此此時他考慮的不是與楊正山的情誼,而是楊正山和楊家的實力。

“祖父應該也知道,孫兒這一身本事都是跟楊師學的,說實話,面對楊師,孫兒心里一點底氣也沒有!“

郭子喬有些沉悶的搖搖頭。

他的本事可不只是這一身修為,還包含他練兵的能力,以及他對軍政事務的理解和處理方式。

楊正山所寫的《三十六計》和《練兵紀實》,他都學的十分通透。

當初楊正山在演武閣,也不只指點弟子的修煉,同樣也會在練兵和兵法上指點弟子。

而如今郭子喬在云嶺鎮練兵的方法和方式,就跟楊正山的練兵之法一脈相承。

郭英輕敲著桌面,淡淡的說道:“現在說這些還過早,我們短時間內不會跟楊家碰到一起!”

“可是曲家不容小覷,我們現在不會跟楊家碰上,但會跟曲家碰上!”郭子喬道。

楊家還遠在京都,可曲家就在他們眼前。

他們已經開始攻占南云省,而一旦他們占據了南云省全境,那就不可避免的與曲家碰上。

到時候是戰是和,必須要做出決意。

郭英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郭子喬又說道:“祖父,陳恒昌的拉攏我們肯定不能同意,陳恒昌依仗的是神陽教,那些邪教徒根本不值得信任。”

郭英點點頭。

郭子喬繼續說道:“大梁王也不值得我們投靠,別看大梁王現在聲勢不小,但流寇就是流寇,他們根本不值得我們臣服!”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只有兩條路,一自立為王,爭奪天下,二與曲家一起投靠楊家!”

“自立為王,我們的缺陷很明顯,云嶺鎮本就偏居一隅,想要爭霸天下困難重重,更不要說我們還要防備南方的諸多異族勢力!”

“除非我們能占據巴蜀之地,否則我們根本沒有爭霸天下的機會!”

他們現在出兵南云的目標不是占據南云,而是想要攻占巴蜀。

無論是從人口上還是從資源上,云嶺鎮和南云省都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勢力爭奪天下,唯有占據了巴蜀,郭家才有爭奪天下的資格。

可是他們想要攻占巴蜀也不容易,先不說旁邊還有曲家虎視眈眈,單說巴蜀現在已經被三股叛軍占據,他們要把這三股叛軍一一打服才行。

“至于投靠楊家!”郭子喬停頓了一下,“楊家不會像陳恒昌那樣大方,即給我們國公之位,又給我們封地。”

“楊家頂多就給我們一個侯爵,差不多跟以前一樣。”

楊家有自己的底蘊,附屬家族眾多,人脈關系繁雜,如果楊家得到了天下,自然是楊家以前那些附屬家族跟著雞犬升天。

而他們郭家,最多只能保住原本的位置,甚至以后還要低調做人,免得被滿朝新貴排擠。

郭英點點頭,認同郭子喬的想法。

“所以我們如何選擇?”

郭子喬幽幽的嘆出一口氣,他其實也想爭奪天下,可是郭家的缺陷太明顯了。

偏居一隅,底蘊不足,資源短缺,人口和兵力都遠遠不及其他勢力。

楊家在重山鎮也是偏居一隅,但是楊家的底蘊卻十分深厚。

楊家除了重山鎮還有遼東,麾下兵強馬壯,糧草充足。

更重要的楊家的人脈。

不說楊家的那些姻親,就說楊正山曾經指點過的演武閣弟子。

“我們其實沒有選擇!只有楊家一條路可走!”郭子喬有些無奈的說道。

郭英凝望著郭子喬,“你就這么沒有信心?”

郭子喬道:“祖父,你忽略了一點,楊師如今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別的地方不說,就說咱們云嶺鎮,有不少將領武官就曾受過楊師的指點之恩!”

“不與楊家對上還好,一旦與楊家對上,難保他們不會投靠楊家!”

楊正山執掌演武閣沒幾年,而且后面那兩年他也很少去演武閣。

可是演武閣最興盛的那幾年都是楊正山在演武閣的那幾年。

二十年過去了,當初那些演武閣弟子如今都在四十歲上下,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那不是幾個,幾十個弟子,而是將近三千弟子。

這么多弟子或許不會心甘情愿的去給楊家賣命,但是他們隨時都可以跑去投靠楊家,甚至臨陣倒戈。

有曾經的師徒情誼在,這些曾經的演武閣弟子可以毫無心理負擔的投靠楊家。

而除了楊正山指點過的演武閣弟子外,后來那些演武閣弟子也是可以尊稱為楊正山一聲楊師。

這便是楊正山曾經積累的人脈和威望,也是楊家的底蘊。

郭英沉默了少許,說道:“罷了,我先等等再說吧!”

現在就讓他投向楊家,他心有不甘,所以他打算再觀察一下局勢變化,若楊家真有稱霸天下的實力,等楊家拿下京都之后,他再投向楊家也不遲。

“那我們還要繼續向南云省進軍嗎?”

郭子喬跟郭英的心思差不多,也覺得該等等再做選擇,但是南云省那邊的戰事不能一直拖著,必須盡快做出決意。

郭英想了想,正準備說繼續進軍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一道稟報聲。

“祖父,巴蜀那邊傳來消息,太平軍在五天前攻破渝州府,黑虎王在陣前被斬殺!”

郭英神色微變,說道:“進來!”

書房們被推開,一個長相跟郭子喬非常像的中年漢子走了進來。

此人是郭英的長孫郭子恒,也就是郭子喬的大哥。

“大哥!”郭子喬喊了一聲。

郭子恒對他微微頷首,爾后繼續對郭英說道:“祖父,現在太平軍已經南下,意圖很明顯,他們想要繼續滅掉九天王,一統巴蜀!”

“太平王、黑虎王、九天王不都已經投靠了大梁了嗎?他們為何還要互相攻伐?”郭英皺了皺眉頭,問道。

郭子恒微微搖頭,“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太平軍突然對黑虎王發動了進攻,在黑虎王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渝州城就被攻破了!”

郭子喬沉吟了一下,說道:“那個什么太平王顯然并不是真心投靠大梁,可能他只是與大梁虛與委蛇罷了!”

郭子恒又道:“九天王應該不是太平王的對手,如果不出意外,用不了多久,太平王就能一統巴蜀!”

“祖父,我們要不要聯合九天王阻擊太平軍!”

他們的目標就是巴蜀,而現在太平軍有一統巴蜀的姿態,那太平軍就是他們的敵人。

為了阻止太平軍一統巴蜀,他們拉攏九天王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郭英和郭子喬對視一眼,兩人眼中都露出了為難的神色。

本來他們面帶的局勢就困難重重,現在又冒出一個太平軍有一統巴蜀的架勢,他們面對的局勢將會更加艱難。

這讓他們都覺得無比的棘手。

“不用了,給你父親和二叔傳信,讓他停止進軍,就地駐扎。”郭英說道。

現在的問題不是他們郭家想不想進攻巴蜀,而是他們能不能了。

太平軍的問題還不著急,可是曲家的威脅就在眼前。

一旦他們把軍隊調到巴蜀去,曲家斷他們的后路那可就麻煩了。

因此,郭英最后還是選擇了靜觀其變。

只要郭家能穩住云嶺鎮,那郭家就不會失去富貴,至于其他,還是不要繼續妄想了比較好。

在郭英的決意下,云嶺鎮的大軍已經停止了進攻,開始收縮防線,穩固他們在藏原和南云占據的地盤。

而巴蜀這邊,楊明昭率領太平軍正四面出擊,瘋狂的進攻自己曾經的盟友。

什么黑虎王、九天王,全部都是他的目標。

他之所以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一是趁著大梁正在阻擊重山鎮大軍南下,沒有功夫理會他的機會,二是他必須要在安西鎮孫家拿下烏思鎮之前,先一步統一巴蜀。

否則,一旦安西鎮孫家拿下了烏思鎮,他的太平軍就要面對安西鎮的威脅了。

從大局上來說,現在正是楊明昭一統巴蜀的最佳時機,錯過了這個機會,他恐怕再也沒有機會了,大概要等到楊承業滅掉大梁和陳恒昌之后,他才能再次獲得一統巴蜀的機會。

可到了那個時候,他有沒有一統巴蜀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建興六年五月底。

重山鎮三路大軍跨過濡河,中路軍從薊州渡過濡河,直奔順天府而去,東路軍占據永定府之后繼續南下,西路軍從遼西進入山河省的保安府。

三路大軍正從東西北三方朝著順天府進發。

與此同時,北海水師已經在津海衛登陸,津海衛目前還掌控在薛家手中,雖然大梁已經攻下了京都,但他們并沒有對津海衛發起進攻。

一是因為他們需要面對來自北方的重山鎮大軍,沒有多余的力量放在津海衛身上。

二是因為他們沒有水師,津海衛雖然遠遠不如騰龍衛的北海水師,但是相比于大榮其他的水師,津海衛的水師也算是精銳。

沒有水師,他們就很難全殲津海衛的水師,頂多就是將津海衛趕到大海中,可是津海衛水師就算是被趕到了大海中,依然可以隨時殺回來。

而且就算是大梁占據了津海衛,他們也無法阻止騰龍衛的北海水師登陸。

從戰略上來說,大梁進攻津海衛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大梁從始至終都無視了津海衛的存在。

然而津海衛對大梁來說沒有戰略意義,可對重山鎮來說卻具有很大的戰略意義。

如今重山鎮大軍已經渡過濡河,北海水師也就可以在津海衛登陸了。

北海水師登陸之后,那就能北面的三路大軍對順天府和京都形成四面合圍的布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