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黃庭之中金丹璀璨,神光充盈。
不過金丹是這顆無漏圓形丹丸的名字,卻不是它的顏色,每一位三境的金丹都是不一樣的,實際上,程心瞻的金丹呈現出的是熾白色,像是炎夏正午的太陽,白得透出金光來。
仔細去看,金丹表面上還有著淡淡的圖紋,正是一只騰躍的青虎和一條舞爪的黃龍。
然而還沒等程心瞻細細的觀賞,下一刻,沒有任何預兆,沒有任何聲響,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又像是不可琢磨之偉力,這片空曠的竅穴中忽然就出現了幾朵灰云,漂浮在金丹四周。
就像是烏云掩日。
不過程心瞻沒有感到驚詫,因為早在他決定結丹之后,就已經翻閱過諸多典籍,更有許多長輩耳提面命,他一看到烏云就知曉,這是金丹劫云,是昭示他下一次洗丹劫的來臨時間。
現在這劫云看似不動,但實則是緩緩向金丹靠近,等到這些劫云與金丹接觸,將金丹完全圍攏時,雷劫就要來了。
洗丹劫來臨的時間很是玄乎,有些間隔長達兩三百年,有些間隔不過一二十年。影響洗丹劫來臨時間的因素很多,金丹的品質,修行的法門,甚至與修行期間積攢的善功陰德乃至一片天地的天象變化都有關系。
洗丹的間隔時間太長也不好,太短也不好,如果太長,可能都沒有壽數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就老死了,如果太短,自身沒有做好渡劫準備,又沒有時間去尋一個安全的避劫之地以及準備充足的避劫之寶,挨不過去雷劫,也是身死道消。
而對于大多三境修士而言,他們期盼的洗丹間隔就是一甲子左右,這樣的間隔足夠他們喘息,去閉關修行,去尋避劫之寶,去了結恩怨,同時,又不會太擔心自己的壽數趕不上下一次的洗丹劫。
他們把這個理想的洗丹間隔稱之為「甲子洗丹」。
事實上,多數按部就班修煉的正道修士的洗丹間隔也確實是這個年數。
基于這個「甲子洗丹」,又有一個理想中的洗丹次數,也即所謂的「五洗成嬰」。
這是因為對于絕大多數的修行人來說,凡壽六十到一百歲,多是在七十歲左右,辟五府每府得壽在五年到三十年,一般得壽二十年左右,所以齊五府大約是得壽一百年左右,開辟絳宮和黃庭都是得壽二十年到一甲子,一般是得壽三四十年左右,結丹得壽五十年到八十年,一般是得壽六十年左右。
所以大多修士在結丹時應壽三百年。
一般而言,能上三境的修士,天資和境遇肯定都是很不錯的,都是在根骨為未完全定型前食的氣,多是在十歲到十五歲之前開啟修行之路。在一境修行直到開辟絳宮,這個時間多是在二十年到三十年之間,能在三十歲前到二境的,就十分不錯了,可以被大教視為嫡傳。從開辟絳宮到開辟黃庭的時間有長有短,有些人短短數年,有些人要用一輩子,還是以大教山主、脈主、長老這一類金丹大修為例,大多是在五六十歲左右開辟黃庭宮,爭取在八十歲之前結丹。
所以這個時候,應壽三百,實過八十,余壽還有二百二十年,當然也有很多小教或是散修,或是際遇不足,或是天分不足,應壽少,實過多,等到結丹時余壽可能都不到一甲子,這種人,是很難過二洗的,這一生的成就也就到此為止了。
眾所周知,想要孕育元嬰,最差也得三洗才成。
五洗成嬰是大多數人的追求,因為歷經五洗之后,金丹飽滿,鉛華盡去,育嬰的幾率很高,嬰兒也不會因為先天根基不穩而早夭。
這個時候壽數也比較充足,按八十歲結丹時余壽二百二十年來算,每次洗丹間隔有一甲子,但每次洗丹過后又會增壽,這個增壽壽數又在十年到半甲子之間不定,多數是二十年。所以五次洗丹過后,應壽四百歲,實過三百八十年,還有余壽二十年。
但這二十年是用來留后手是萬萬不夠的,萬一哪一次洗丹劫來晚了呢?萬一哪一次洗丹后發現實增壽數還不到二十年呢?
所以在三境,金丹修士還有一件事也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開辟紫闕。
紫闕本身就極為玄奧,用靈氣、法力乃至罡煞,都是難以開辟的,最好的開辟手段,是金丹渡劫時以雷霆生機沖開。
這個時候,三魂七魄中的三魂可以在雷劫中煉成元神,元神便可以脫離肉身獨自出游,感知與遁速都將遠超肉身,并實施精神層面的攻伐秘術。還有一些人,欲修純陽之道,會借機用雷霆將七魄都給化去,僅留三魂,更有甚者,專修元神道,將三魂七魄都融成一體,紫闕里僅留一個元神在。
開辟紫闕與開辟絳宮、黃庭一樣,都是得壽二十年到一甲子,一般是得壽三四十年左右。
于是,加上這三四十年,余壽達到一甲子左右,這樣五洗成嬰的概率才會大些。
等到五洗過后,壽元將近,但這個時候育得嬰兒,又會增壽,長生之路就可以進一步延伸了。
所以到了三境,因為壽數和雷劫的原因,便會有許多一二境聞所未聞的手段冒出來,什么避劫的,什么招劫的,什么催嬰的,什么延嬰的,層出不窮,這些招數不光會用在自己身上,同樣也會用在敵人身上。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只要和延壽避劫搭上邊的丹藥寶材,都會引來哄搶,試想一下,一個老金丹,第五次洗丹劫在兩年后到來,但他自己壽元又僅剩一年的壽元,這個時候,什么事他做不出來?
而且即便是眼下壽元充足的,也不會放過這些寶貝,保不齊下一次的丹劫就來的晚了,再說,萬一自己是不出世的奇才,丹成九洗了呢?即便自己不要,自己徒弟子侄呢?
這就是所謂的劫追壽趕,同樣是這個原因,所以所有入魔的正道修士里,三境占了九成九。
而程心瞻凡壽九十八,五府里除了金府得壽七年,其余四府都是得滿壽三十年,開絳宮得滿壽一甲子,開黃庭得壽五十年,結丹得壽七十年,應壽四百零五年,比一般的大教金丹足足多出了一百年左右。
他現在三十八歲,又因真煞沖穴折壽三十年,所以余壽還有三百三十七年,再加上后續的開辟紫闕與洗丹所得,足夠他慢慢洗練金丹了。
他的目標也當然不會只是五洗,據他所知,各個大教門庭里承續法統的人物,比如三清山蓮福地里的八大山主,就沒有一個是低于六洗的。
程心瞻看著劫云,算了一下,自己的第一次洗丹劫大概是在五十年后,一個不長也不短的時間。
他睜開眼,就看到曲仙轉過頭來,第一句話就是,
“首劫什么時候來?”程心瞻便回,“大約是在五十年后。”
曲仙聞言并不意外,“是好事,也不是好事,你在二境停留的時間不長,但金丹品質卻是很高哇!”
程心瞻不解其意。
曲仙便解釋道,“你金丹異象動靜大,這我就不說了,雖說洗丹劫的時間很玄,不可預測,但首丹劫受金丹品質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金丹越差,初洗來的就越早,越往后,金丹品質越高,洗丹劫來的會比前面的稍微晚一些。一般而言,首洗多在結丹后的二三十年內,你卻是在五十年后來,說明你金丹品質很高。
“金丹品質高,給你渡劫準備的時間也長,這很好,但也不全是好事,倒不是擔心你的壽數,你還這么年輕,只是你初洗來的晚,你的紫闕就開的晚,魂靈轉元神也要晚些,不利你出游悟道,也不利于斗法,另外,還有法寶,你那么些劍器,沒有經過丹劫淬煉,終究還是差一線。”
程心瞻點點頭,確實有這個問題。
“所以你要多想想招劫的法子,讓雷劫來的早一些,比如說雷雨時外祭金丹,招搖穿云,比如說投身俗世,沾染紅塵,或許還有什么別的秘法,你自己往后多注意些,這種事很玄乎,因人而異,說不上有多大用,但還是應該去做一做。依老道之見,后面的雷劫可以等等不急,但首劫還是要早些為好。”
程心瞻稱是,起身相謝,隨即告退。
結丹后自然是要報喜,第一個就來了三清宮。
紀和合心下滿意自然不必多說,同時也問到了首洗的問題,表達了和曲仙類似的觀點。隨后,又說到之前提過的,等心瞻結丹了就另擇一山擔任山主傳存神道的事。
“山頭我已經給你想好了,就把「梨雪」給你,如何?”
紀和合笑著問。
梨雪山是十幾年前為了給人參果核造陣新壘的山,與玉京、玉華、玉虛、丹臺、投劍五山以及同時新壘的「云中」連成北斗七星之勢,所以即便是新山,但在三清山中也是靈氣極為濃郁的上等仙山了。
程心瞻沒想到掌教會把梨雪山給自己,覺得有些不妥,便道,
“掌教,弟子還沒招到徒弟呢,用不了這么大的仙山,就在小萬山附近分弟子一個小山頭就行了。”
紀和合笑了笑,只道,“你以為這個山頭就是給你一人授徒的呀,這是給句曲山看的,到時候邀他們過來觀禮,等他們看到這樣氣派一座山,那他們派過來駐守的傳經長老又豈能差了?又豈能少了?”
程心瞻聞言也笑了笑,點頭說好。
“宗里有規矩,三境了就可以自己開山傳法,但也可以留在原法脈山頭繼續修行,身份由嫡傳升為長老。明治山人丁稀少,你現在去梨雪山住不合適,所以依我看你還是留在明治山,擔任長老職位,至于傳存神道這個事,還是兼著,等收了徒弟抽固定日子去梨雪山講道就行,我看素空也沒有天天帶著你嘛!”
紀和合笑著建議,心里也有些打鼓。
因為讓心瞻去句曲山學法是他的主意,在山中另開一脈讓心瞻授存神法也是他的主意。這對三清山是好事,一個有存神天賦的弟子更進一步,還會帶動整個山門在存神之道上更進一步。但這個事發生的時候素空剛好不在,沒有征求她的意見,要是素空回來了,看見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在其他山頭授課,即便是他,掌教紀和合,也不愿承受這個怒火。
程心瞻自然也不想離開明治山,同意了下來。
“你現在是梨雪山的山主,梨雪山招人的事你要有打算,什么時候招第一批,準備招多少人,自己想清楚后就去找都務院和都教院的說一聲。對了,梨雪山字輩就不要跟著明治山的取了,到時候按山里最新的字輩走吧。還有我聽說心舒修行進展很慢,你是做師兄的,要盯緊些,不過那孩子身世也可憐,又是初化形的,不通人竅,你教導時要耐心些。
“明治山和梨雪山兩邊的法統傳續都不能斷了,另外,別忘了你身上還有一個白虎使的職位。哎,金丹忙,都知道金丹忙,道胎就不忙了嗎?更忙,你家祖師通玄還想跟我撂攤子,被我罵了回去,宗門也是要開枝散葉的,等你到了我這個位子你就知道了。”
掌教低頭哀嘆著,還偷偷抬眼去瞟心瞻。
程心瞻有些哭笑不得,“掌教放心,弟子牢記。”
紀和合這才笑了起來,隨即擺擺手趕緊讓程心瞻忙去。
不過程心瞻還有一事要問,
“掌教,你可知我師尊去哪里了,這都快十年了,也沒個音信。”
紀和合想了想,還是決定告訴他,
“素空兩年前還跟我通過信,安全無虞,她現在在北方,是在找上任北陰殿主的囚禁之地。”
程心瞻瞬間就明白了,點點頭,不再多問,告辭離去。
才出了三清宮,就聽見不遠處元陰殿里傳來了呼喊,他隨即來到元陰殿,和往常一樣,董教主在俯首處理公事,這里的公文堆的像是小山一樣高。
“心瞻,現在你也到了三境,浩然盟可以過去看看了,當時定這個事,你也是在場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