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七十章 翻山越嶺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 我看到了一切 | 嶺南仨人   作者:嶺南仨人  書名:我看到了一切  更新時間:2025-02-25
 
2028年1月3日。

元旦剛過,寒潮剛剛消停,贛南萬里晴空中,一艘飛艇沿著贛江一路南下。

西華鄉附近的空港新區。

正在忙著施工的場地上,突然天猛然一暗。

“嗯?”正在捆扎鋼筋的建筑工人老周,下意識抬起頭來,然后他呆若木雞:“…什么東西?”

“飛艇呀!”隔壁同樣在扎鋼筋的工友老黃站起來,伸了伸有些僵硬的腰和腿:“呼…這東西真TM大。”

就一眾建筑工人的注視下。

3001號飛艇緩緩停靠在附近,將2700噸鋼筋卸在一片空地之中。

承包工地的工程公司經理,看著這么多鋼筋,終于知道半個月前,海陸豐公司讓他們上報鋼筋的使用量,然后讓他們將訂購的貨物拉到湖口縣那邊。

“張經理,一次性拉2700噸鋼筋,海陸豐公司收我們多少錢?”工程項目部的另一個管理層好奇問道:

張宏昌看了一眼手機的運輸收費發票:“25萬7580。”

“25萬7580?這費用…”那個管理層心里面估算了一下:“差不多,如果是河運過來也是二十幾萬,不過這個速度比河運快太多了。”

“那當然,船要在河里面,逆流而上還需要過好幾個船閘,飛艇直接在天上飛,而且飛艇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直接到工地,不用從碼頭再拉過來。”張宏昌看著這么多鋼筋,差不多夠他們用幾個月了。

其實他有一點說錯了。

雖然飛艇可以直接飛到工地,那是因為這個工地的面積非常廣闊,而且貨物就是單純的鋼筋,沒有其他雜貨。

如果是普通雜貨集裝箱,肯定需要在專門的空港卸載,然后再由汽車轉運到用戶手上。

其實藍鯨飛艇公司目前陸續生產的四艘藍鯨1型飛艇,其中三艘從事普通集裝箱運輸,而第四艘則用于特種運輸,專門從事有大件物品的運輸服務。

類似于巨型風力發電機的葉片,現在動輒上百米長度的葉片,如果海上風電項目還好一點,可以利用運輸船進行運輸,可如果是陸地上風電項目,或者工廠在內陸地區,那運輸過程就非常麻煩了。

不僅僅運輸費用非常高,還需要護送車、油罐車、安全員,運輸要提前一個月進行申請,路線需要進行提前勘測規劃。

而找藍鯨飛艇公司的特種運輸事業部,就費用大概可以節約一半左右。

當然,如果單獨運輸一個大型物品,那其實是不劃算的,一般是一次性湊夠200噸貨物,集中進行空運過去,整體費用大概可以節約65左右。

因此藍鯨飛艇公司推出特種運輸服務之后,就立刻被電建集團承包了。

正在建設墨脫水電站的電建集團,需要將大型設備運輸到MT縣,但是墨脫公路的承載力有限,特別是隧道的存在,限制了很多設備和零部件的通過。

沒有想到藍鯨飛艇公司的飛艇有效載荷這么大,他們和藍鯨飛艇公司合作,嘗試從滇西地區直接用飛艇跨越橫斷山脈,將一套大型設備成功運輸到工地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

這些天,藍鯨1004號飛艇就常駐滇西,不斷運輸大型設備和材料過去墨脫水電站。

比起翻山越嶺的公路運輸,采用飛艇運輸之后,運輸成本下降了近80,而且運輸效率也非常高。

1004號飛艇每天可以飛一趟,要不是回來的時候沒有貨物可以拉,電建集團的還可以再節約一筆返程空置費。

電建集團在西南地區建了幾個專門集中鋼筋、水泥、設備的倉儲中心,然后借助飛艇源源不斷將這些原材料運輸過去。

不僅僅墨脫水電站需要這種特殊運輸,其他在雪域高原邊緣山區的水電站和基建工程,也可以用到飛艇。

因此目前藍鯨飛艇公司正在建造的幾艘飛艇,都打算用在特種運輸上。

常規運輸因為空港配套設施還不完善,其實可以慢一點。

而特種運輸是不需要空港的,因為這種運輸往往需要直接抵達目的地,沒有辦法在空港裝卸。

雖然在跨越橫斷山脈過程中,飛艇沒有辦法滿載,最多只能運輸150噸左右,但對于本來就運輸困難的橫斷山區和雪域高原,一次性運輸150噸已經非常給力了。

更何況藍鯨飛艇公司已經在建造有效載荷500噸的藍鯨2型,已經試運行了有效載荷2700噸的藍鯨3型。

因此電建集團不再擔心設備和原材料的運輸問題。

其他慢了一步的企業,也在催促藍鯨飛艇公司趕快造飛艇,國內有很多企業需要這種可以不受公路尺寸限制的運輸方式。

不僅僅大型水電站建設企業需要,那些在邊遠地區開采礦物的采礦企業、特殊工廠的大型設備、風電項目、大型橋梁建設等,都需要這種運輸飛艇。

因此哪怕是飛艇沒有建設多少艘,藍鯨飛艇公司已經接了三百多個特種運輸的訂單。

單單是這些特種運輸訂單,就價值十幾億元。

藍鯨3001號卸下鋼筋之后,又飛向贛江和北江的分水嶺方向,即大庾嶺。

大余縣。

縣城附近同樣在大興土木,因為這里有一個特殊的樞紐空港。

其實附近的大庾嶺樞紐站,正在規劃建設之中,這也是目前粵贛運河最后一個水運樞紐站。

由于這個樞紐站還沒有完成,內內河運輸船只能在大余縣附近停下來,沒有辦法直接前往珠江水系的北江上游。

不過今天這個情況將被打破。

實驗船1號拉著2390噸鋼筋兩天前來到大余縣空港工地,將鋼筋卸下來之后,實驗船1號裝上專門固定好的集裝箱靜靜等待飛艇到來。

飛艇到了之后。

實驗船1號再次逆流而上,將船開到了非常靠近分水嶺的位置,在這里已經可以看到不遠處正在加班加點施工的大庾嶺樞紐站工地。

在大庾嶺樞紐站施工人員震驚的目光中

藍鯨3001號捆綁好實驗船1號,拉著2750噸的重量緩緩升空。

當高度足夠安全跨越大庾嶺的時候,飛艇毫不費力的飛過去,半個小時后,飛艇在北江上游一片平靜開闊的水面中,將實驗船1號放下來。

“船飛過來了?”在附近運輸建材的一艘運輸船,駕駛員兼船東目瞪口呆看著眼前這一幕。

“哥,什么飛過來了?”另一個年輕人從后面走過來,然后他也驚呆了,表情失控地驚呼道:“靠!飛艇運船從大庾嶺北邊過來?”

在兄弟倆震驚的目光中。

實驗船1號拉著73個集裝箱,緩緩從他們的船旁邊開過去。

看了一眼實驗船1號的吃水深度,兄弟倆就知道這船是滿載運輸。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